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
2#

楼主 |
发表于 2013-2-14 11:48: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姚绍明
【转帖】姚颂庄: 论汕头旧城历史价值 2012-04-17 20:19 星期二
论汕头旧城历史价值
姚颂庄
(MAPSS, University of Chicago)
来到汕头,我第一感觉是,中国没有更有欧洲色彩的一个地方! 为何还有这么一个空间还存在?这感觉就好像去纽约旅遊时,经过Chinatown(唐人埠,或中国城),体验着一个截然不同的空间,置身其中时就好像不在纽约。第 一次在汕头的老城区逛时,我用了四个小时,才能走遍中山厅四周的大街小巷,拍下200多张的超片。我感觉下的理性告诉我,这不但是满有灵魂,这更是一个富有历史的地方。就是为了要理解这个感觉与史实的关系,我选择了汕头老城区为博士论文的研究对象,也从之打开了对中国近代城市史了解的窍门。
在思考汕头旧城区,我考虑到两个重点。第一,汕头是开埠历史的重镇,是含有有多重历史意义的地方,何以到了现在还没有被深化研究?第二,现在的汕头因尚有历史根底沉厚的旧城区,是城市个性的鲜有条件,从面积到街道的铺排和建筑群的西化,汕头具备了打造成一个西式旅遊的据点。这就是说,现在的汕头旧城,是一个有相重价值的海边一角,是汕头市不可多得的地方资源,更加是中国现在的唯一。
现今以旅遊最出名的欧洲城市也是拥有建筑和城市历史最深远的地方。举例说,罗马,佛罗伦斯和巴黎。羅馬的歷史跨度二千五百年。 在2007年, 羅馬是世界第十一位最大量游客到访的城市,是第三位在歐盟国中最熱門的旅遊景地。这城市是歐洲和世界上最成功的城市品牌,而它的歷史中心亦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佛羅倫薩最初設立在凱撒大帝59年,作為老戰士定居点,是一個軍營式的铺排的市镇。 因佛羅倫薩坐落在肥沃的河谷,是羅馬和北部之間的主要通道的必经之城,因此, 她迅速成為一個重要的商業中心。时到今天,佛羅倫薩的历史区是市的五个行政区的其中之 一,面积是11.3平方公里, 人口六万多。2007年,佛羅倫薩排名為世界第59位訪問量最大的城市,一年擁有超過 172.9萬游客。 而巴黎這個城市,是被羅馬帝国于第一至六世紀时佔領过的。 巴黎最古老的两个镇区,也是位于市的最中心臟部位,是Île de la Cité(岛市)和 Ile Saint Louis(圣路易斯岛市),在塞納河的西提旁。 她们是巴黎的心臟和起源,少于3.5平方公里,人口少于4万。Ile Saint Louis(圣路易斯岛)也包含了第一個法國規劃城市的例子,規劃发生在17世纪。
尽管这三个地方各有特色个性,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到现在为此,这三个城市都保留了一个以“旧“ 为本的老城中心,historic center,是游人争先必到的地标。他们的著名和个 性跟他们的历史有莫大的关连。第一,老城中心以内的建筑物都是属于最老一代的建筑物,并未有因为政治時代的改变而消失。就是因为有这些建筑物,这些城市才能成为“古城”。第二,不管城市不停的扩大,发展,世世代代属于民间的艺术家,建筑师,工程师,在从建或新建的工程里,用更新的知识资源,創新的建设技术和概念,把旧的遺跡融入周边环境,变成景观中的一景,層與層繼承古城的結構。第三,除了有大型的典范的古教堂建筑,博物馆,和歌劇院,最耐人味的就是迂迂回回的内街布局,最使人心醉的内涵。这些内街里的建筑物没有一栋是同一式样的,都是富有当地人特色的独立别墅型的三四楼房子,年纪也是上了起码几个世纪的。现在的住户都说他们住在历史里。第四,建筑物表现和包含了不同年代的美术风格。从中世纪,文艺复兴,到哥德式都明确显现。但是因为美术风格不是在同一时间影响整个欧洲,因此表现出了的风格开支了。比如在罗马首先兴起的,传到佛罗伦斯已经是上有几个世纪后,加上佛罗伦斯的多山的天 然位置和地理影响着艺术家和建筑家,风格就蛻變了,变成了属于佛罗伦斯的,表现着佛罗伦斯的风格。当风格再往西移,到达巴黎时,又会遇到因地理和人性质素不一样的蛻變。巴黎是接受了起码两次的蛻變才加上自己的特色,加上巴黎人是非常爱美,因此风格变得更加的飽滿奢華。所以,罗马个性尤如一个有深度的发明家,佛罗伦斯是发扬宣传家,巴黎就是最成功的炫耀家。这些上了十个世纪或以上的旧城中心就成为了现代城市的性格的定位,是吸引外来游客的重点地标。
原来,在汕头的老城区也有完整的层次性的历史代表性。从城市史的角度来思想汕头,我们更能深化了解汕头和近代中国历史的关系。第一,汕头源于1860年。1860年,选择汕头为开埠点的是英国帝国,但因为中英大沽之战,清政府与美国先签下天津条约。那时候的汕头还是渔村沙地,但英人是海岛民族,对从海洋看陆地,理解海岸线的优势是有千年以上的文化,在他们的眼里,不单汕头是可发展的土地,更埋下了伏笔要如何把这土地建设起来,利用这地方替他们开启更多中国的商地。 就如意大利的佛罗伦斯,是古罗马人建立的殖民城市,是被注入了罗马文化的血统。因此汕头的开埠,骨子里是存有英人的架子,汕头的开埠是基定于西方的文化血。看汕头与厦门(开埠于1856年)相比,有大同也有小同。从地理环境观之,两区都是临海的河口港,旁边岛屿多。与汕头相连的古城是潮州,是人口密集的商地。与厦门相连的是漳州,两区的地理特点做就了他们比选为开埠港的理由。除了地理外,在文化上,他们也已有一定的特点,就是两港在没有开埠以前已经是清代海禁前海上丝路的重镇,厦门与马来的马六甲于明代已经商贸繁盛。汕头还没有成港时,已经有大量商船运出名为“汕头”却不在汕头生产的陶器到印尼群岛。因此,汕头的商业比工业发源的早和深,不是事业型或农业型的文化。开埠后的50年,汕头的原居民更加吸收了西方的商业和贸易的经验和体制,加速和加深的对动发展如商业贸易攸关的环境因素,一个带西方商业功能和美感的的中国城市慢慢的成型了。
经过汕头和厦门过洋侨居的潮州和福建原居民上百万之多,形成了中国人在东南业国家成为最大量的“少数民族”。而汕头和厦门也相对成为侨归的门口。 在1900-1930年之间,在海外华侨的推动下,汕头的道路爆发性的增加,布局体现了“百载商埠"的功能。十条大商业街(四永一升平和四安一镇邦)都是直直的,辐射式的从以老妈宫为中心的市集,向西往海滨港口的方向伸展,目的就是为了加快商业活动,让多个沿海码头可以用最快的时间到達中心进行贸易。因此,从地籍图而观之,汕头的开埠城市的街道布局就如罗马,佛罗伦斯,和巴黎的老中心,完全脱离中国明清城市的方格布局。大街道类型犹如中古时代的歐洲,轉彎处是呈半环的骑楼。骑楼是三四層一致高度的建筑,随着有相当弧度的街道伸延,有如会轉彎的城墙。第一楼是店铺,上方楼层是住家。二层以上的商住并用的列柱廊式(colonnade)建筑物的使用和兴起,源于西元前三世纪意大利的城市,是骑楼的前身。更特出的一点是,大街之间有小街依地形穿插起来,有弯弯的也有直直的,如蜘蛛網一样。这种内街之间填满了发挥个人色彩的建筑物, 成为一个单元。一个一个大小差不多的单元,各有各精彩地填满了大街与大街之间的空间。建筑物上的装饰是明显西方风格的移植。建筑物墙上的装饰充分表现了当 时汕头民间所受的西方美术文化影響和生产,处处可见雕花的希臘式柱,複製的羅馬式柱托, 和富有歌德式教堂常见的浮雕,如小天使,丝带和花纹等。还有,窗戶和門的风格,大部分是模仿教堂的式樣,就是比例和大小也相近。除了在鼓浪屿的建筑物有雷同的美术,其他的开埠城市也难看到那么多西式的建筑物墙上装饰。这些美观的效果,掩飾了骑楼的平凡乏味,不仅是為了展露財富风华,更表现当时的汕头市内充满了经营的智慧:使用了骑楼的效率,又有美感和宣传的效果。从每一条圆柱,每一个柱托, 每一拱门,每一个窗,整个汕头市表现了当时最西方化的可能性。这种开放的视野,敢于表现在拥有恒久性的建筑物上,就解释了为何世纪初的汕头并非政府指挥的商港,是自由贸易的海上丝路重镇,也是海外华侨的主要出口港的理由。这是汕头在中国近代史不可抹除的一页,也是汕头的城市个性的始源。
解放开放后,汕头城市发展一直往东移,现在已经是一个现代城市。可是,汕头的个性还没有显示出来的理由就是:汕头的旧城未得处理。今天,汕头市的繁华未有延伸到旧区。可是,沿着一条中山路从中山亭往东直走,我们会如置身于时光隧道,走过中国超过一百五十年的时空,先体验开埠年代的风貌,再看到解放后的闭门年代,再看到80年代的经济开放的成果。可以这么说,汕头老城区是一部“立体史书”,并未被现代商业洗礼,应当作为人类记忆加以保护。否则就会造成历史记录的“断层”,破坏了历史记录的延续性。没有了历史的汕头,如没有了依归,更难与其他的城市长途竞赛。从留下的建筑和街道和历史性来看,老城是汕头的历史灵魂,是一个城市的个性显现,是值得加以保留发扬的。加上,中国开埠的34个开埠市到了今天已经没有一个有保全的那么完好的开埠区,如果我们现 在把握机会,把旧区精心重建恢复开埠时的风貌,将会为潮汕人的后代和中国(和海外的华)人的后代留下一份无价的文化遗产,才没有浪费一份国家级的历史资源。
转自:http://site.douban.com/widget/forum/4497239/discussion/411923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