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420|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难得的两篇宋时姚氏族谱序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7 23:17: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3-1-7 23:24 编辑

蓬安姚波先后转了两帖 :
     大理巍山发现欧阳修题序族谱,此帖未见谱序。
     李光撰《古虞姚氏宗谱》谱序、题跋。

     现将谱序转帖于下。

欧阳修(《姚氏先朝谱》)序

高大父铣请同光乙酉(925)举,是岁安成姚君洽登都榜解元,高大父同登得附榜末。是姚氏与余通家也。一日,姚子祥持族谱一帙前余请曰:祥家世瑞州,今徙居吉州安成又九世矣,世系渐远,子姓渐繁,今特修文谱以启后,愿余一言,以垂不朽。余因谱系之修,所以类族而永孝也。故率乃祖攸行,斯谓之孝。

瑞州姚氏,海内望族,缙绅君子,奕叶济美,若散骑员外郎、天章阁待制姚君源;翰林侍读学士姚君启;忠武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姚君质;其他太常博士洵;太子中舍洙;大理博士汉卿;湖州长史文光;句容县令长嘉,此皆瑞州姚氏之显达令宦也。今徙居吉安成姚君洽又掇巍科,登都榜解元。信乎,祖泽深则桂兰秀,世德隆则宦声奕。姚氏后裔其必观感,且绍禔身,向道求无,忝于尔祖,斯则孝永而族昌。谱牒之修,信有光于简牍矣,姚氏盍自勖乎。

                熙宁四年辛亥(1071)

                    观文殿学士  特进上柱国  太子少师  六一居士  欧阳修书(盖有六一居士的篆字图记方形大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7 23:28: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3-1-7 23:35 编辑

李光撰《(丁未重修)古虞姚氏宗谱》序   

     谱牒之来尚矣。自黄帝以来,姓有所承,或以赐、或以字、或以齐鲁吴越之国、或以文武成宣之谥、或以王孙公侯之爵、或以巫医陶冶之业、或以东西北郭之居、或以三岛六麓之志是也。汉魏间,世系多至十二三世,少亦六七世,观之古史可稽也,皆详著诸谱。
     晋成帝咸康丙申,诏尚书著作郎袁童叔等索谱。唐贞观戊戌,吏部尚书高士廉、韦挺,中书令岑文本等重编,合二百有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为九等,号《姓氏志》。
     高宗永徽间,许敬宗以不叙武后氏世玺请改之,乃命孔志约、吕才等刊定二百三十五姓,千六百八十七家,为九等。显庆丙辰书成,号《姓氏录》。中宗景龙中,柳冲、魏元忠、萧志忠、徐坚、吴兢等复修之。元宗先天时,复诏柳冲,侍中魏知古、陆象先、刘子元讨缀,书始成,号《姓系录》。开元初,诏柳冲与薛南金考定二十六姓,十姓为国之柱,十六姓为国之梁,而吴兴姚在柱。
     姚氏出于舜,生于姚墟,因氏焉。又云尧所赐也。虞于夏、商,陈于周,齐于战国。迨汉,田延年子渊,避父难徙吴兴,称妫氏,孙平复姓姚氏。至隋,最又名宙与兄察俱名重开皇、大业中。其十一世孙宋参议世荣,自吴兴徙上虞夹塘,荣子允评拜御史中丞,六世孙理孝友而宏博,余世谊也,言于余曰:“先世宗谱历代著闻,惧其散失辑之,请为序。”
     余观姚氏子孙多贤,而能世其业,是德积之验也。当三代时,历国千九百年,厥后著于汉魏六朝,而柱于唐验已,见于前矣。夹塘分派吴兴,则是谱非特著世次、纪官爵以夸天下,将使后人考世德之纯庇,明流泽之广狭,皆后裔之责也。姚氏之睹斯谱者,其必惕然而有所惧也夫,余又敢以颂为佞。
     是为序。

                              时   大宋政和八年三月   
                             赐进士第、知临安府、升吏部侍郎、进吏部尚书、召除参知政事李光撰



                                                                    李光题姚氏大宗庆系图

      右庆系图,唐宏文馆学士文毅公思廉所作也!族孙理持是图示余曰:“愿丐一言以光先德!”理字循道,余友也,余不敢以拙辞。

      谨按。姚本出于舜,夏商时国于虞,周国于陈。敬仲之后,国于齐,称田氏。至王建六世孙渊避父难,自长陵至吴兴,孙平始复姚氏,历汉晋称著族。至梁大医正僧坦生察、最、宿。思廉,察子,博学洽闻,魏征表荐,继父修梁、陈二史,推究总括,以卒父业。
      慨念宗系原世谱考《姓苑》,起自虞舜而下,备葺高曾祖考,世系、祖居、生卒、名号、婚娶、祭葬、族属变迁,汇成一图,昭穆之所次,统序之所亲,继述之所自,若指诸掌,俾后人仰思门阀以绳世德,有关于世教,尚矣!
     循道,最裔也。其六世祖世荣自吴兴徙上虞,遂籍虞。博综群书,敦行励节。宝自图,依凭程式,自最至世荣续而辑之,惟简惟要,尊祖敬宗之心具见诸此。论者谓故家旧物修齐要典,匪蒙冒说。

      嗟夫!世之为子孙者,皆称郯子而耻籍谈,然览图未有不欲效颦而炳耀其先世者,然前无文毅之学,后鲜循道之继述。徙发临渊之羡,适启绝肋之虞而已。能无愧于姚之子孙者希矣。呜呼,艰哉!姚之子孙尚其勖诸。

                                                                  时   宋政和八年    同学弟李光书于敦义斋

签到天数: 4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3#
发表于 2013-1-8 16:34:57 | 只看该作者
珍贵!不知从何得来!
小有疑窦:“然前无文毅之学”一句中是否脱漏一字,因其与后句“后鲜循道之继述”不能对应;“徙发临渊之羡”句中之“徙”疑为“徒”,意为“只能表达临渊羡鱼(的感慨)”,这个“徒”与“徒叹奈何”之“徒”是一个意思。而用“徙”则难以理
解。“徙”,迁移也。钟尧教授请赐教。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楼主| 发表于 2013-1-9 12:13: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pszyyao


    “开元初,诏柳冲与薛南金考定二十六姓,十姓为国之柱,十六姓为国之梁,而吴兴姚在柱。”

     此谱序反映了李唐王朝在坐稳江山后,打破旧门阀制度的行动,重定国之上姓。无论怎样,“十姓为国之柱,而吴兴姚在柱。”,即姚姓是二十六姓之一。为什么?
     其他上姓是什么?李自不必说,想起一位宗亲:安徽广德姚绍祺。他曾上传过谱页,有上姓名单。
姓名:姚绍祺
网名:ysq
居住地:安徽广德
手机:13856307919
QQ:6242616
邮箱:ysq683@163.com
职业:公务员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3-2-21 22:18: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3-2-22 11:31 编辑

回复 1# pszyyao
      今天安福姚义兴上传《关于云南巍山县姚氏谱中欧阳修序》,前面部分是:
   

关于云南巍山县姚氏谱中欧阳修序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在编县志期间,在民间搜集县志资料时,查访到明代重修《姚氏族谱》木刻本一部,内有北宋历史学家和文学家欧阳修为《姚氏族谱》写的一篇序言,为欧阳修所撰。

这篇序言原在姚氏宋代族谱内,明代巍山姚氏家族续修族谱时,按原手迹和版式全文刻录。全序有6页零2行,直行行书,每页6行,每行9字,共300余字。为族谱的第一篇序言。依次还同时刊刻了明赐进士光禄大夫、总两广、两京都御史、吏部尚书兼太子少保约庵欧阳必进和明赐进士第中顺大夫、翰林院编修、南京国子监祭酒经筵讲官归耕石屋二洞复古复真主者东廓山人邹守益题书的两篇序言。(欧阳必进与邹守益都是江西安福人)

明洪武年间,设卫屯田,姚氏22代姚镐到云南巍山做官,遂定居巍山。

现居住在巍山县大仓乡潘官厂、高明园、后厂等村子的姚姓汉族,祖籍为江西瑞州(今江西省高安、宜丰、上高等县),后迁居安成(今江西安福),和欧阳修同庐陵籍,姚、欧阳两姓关系密切,并有姻戚关系。

巍山姚氏家族于明万历年间续修《姚氏族谱》时,将旧谱中欧阳修等名人的序照原版刊录保存。

欧阳修这篇題为刻姚氏先朝旧谱序时为熙宁四年(1071),次年他即去世。未收入他的文集。如为亲书,则安福桃溪姚氏由瑞州(筠州)迁安福历史则要向前推。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3-2-21 22:26: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3-2-22 11:31 编辑

回复 1# pszyyao


    序中所提及的瑞州姚氏人物有:
   散骑员外郎、天章阁待制姚君源;
   翰林侍读学士姚君启;
   忠武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姚君质;
   太常博士洵;
   太子中舍洙;
   大理博士汉卿;
   湖州长史文光;
   句容县令长嘉;
   安成姚君洽又掇巍科,登都榜解元。
  

   然而,这些瑞州姚氏之显达令宦, 应该是宋时人物,无一在历史人名辞典和姚耀宁的姚氏人物书出现过。为什么?
   瑞州地方志有他们的踪迹或传吗?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
发表于 2013-2-22 11:42: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pszyyao


“谨按。姚本出于舜,夏商时国于虞,周国于陈。敬仲之后,国于齐,称田氏。至王建六世孙渊避父难,自长陵至吴兴,孙平始复姚氏,历汉晋称著族。至梁大医正僧坦生察、最、宿。思廉,察子,博学洽闻,魏征表荐,继父修梁、陈二史,推究总括,以卒父业。”


1、这里写的是“僧坦”。


2、“察、最、宿”三兄弟。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13-2-22 12:14: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3-2-22 12:41 编辑
回复  pszyyao
“谨按。姚本出于舜,夏商时国于虞,周国于陈。敬仲之后,国于齐,称田氏。至王建六世孙渊避父难,自长陵至吴兴,孙平始复姚氏,历汉晋称著族。至梁大医正僧坦生察、最、宿。思廉,察子,博学洽闻,魏征表荐,继父修梁、陈二史,推究总括,以卒父业。”
1、这里写的是“僧坦”。
2、“察、最、宿”三兄弟。卧龙姚建中 发表于 2013-2-22 11:42

       谢谢你。
       是僧垣还是僧坦,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唐有墓志,有“僧垣”;明清也有僧垣”。我已发帖指出,问题并不是如姚高才先生说的“是中华印书局误校”那样简单。僧垣也好,僧坦也好我们认他是姚察/姚最的父亲可也。
  “察、最、宿”(三兄弟)。“我们的”一系列族谱,还有多部史书,只有“察、最”(两兄弟)。又不见原著。故暂不理。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9#
发表于 2013-2-22 12:30:5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
       是僧垣还是僧坦,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唐是墓志,有“僧垣”,明清也有“僧垣” ...
pszyyao 发表于 2013-2-22 12:14



是的,历史的、复杂的问题,需要时间和证据来慢慢解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8-5 01:3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