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楼主 |
发表于 2012-8-28 22:18: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1156824942 6 c; ~3 V; P, T$ i0 y& F
' n% Q4 I- M4 W+ V7 ?; L# K0 m
0 @' R5 @6 S, y 史上最全写袱子传统文化 " o, Y: K" _% v9 Q
基本知识:. w8 r& @7 c, E6 V5 b
) v: q t" ~4 V% j& I$ k1 w( A; }6 \- X
0 r- O) L w* T
男称大人,女称孺人。
( u1 F0 v! E8 Y4 I
# V+ R4 V8 b) E4 ^老人死三年内:亡男称新逝显考,亡女称新逝显妣。
5 [7 v* J8 f B; {8 q6 b: q2 `三年后:亡男称故显考,亡女称故显妣。
, L+ a+ q' e- h1 f. W# Z& l! x孝家称呼 烧袱子火单写法 自称
8 A; D* \: u. ?8 h+ G九代:称鼻祖 故鼻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耳孙; r* A0 u4 u# I+ ~. O
八代:称远祖 故远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云孙
1 ~) @! h' x& T$ L% L$ ^七代:称太祖 故太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乃孙: o8 W% n4 b- p6 t. X+ q- U; }
六代:称烈祖 故烈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弟孙
. P5 Z. G' }/ F& P五代:称天祖 故天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来孙7 B8 X+ f, P8 ]
四代:称高祖 故高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玄孙
7 ~3 k: p% T* Y& ^8 h/ n三代:称曾祖父 故曾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曾孙
! \& x% k$ x/ e W, x二代:称祖父 故祖考(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孙
9 G; `# q# q6 W& V一代:称父亲 故显考(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男# a# V9 f! G# M/ s& \- D& m& a
父之兄:称伯伯 故伯考 公 老大人收用 孝胞侄5 d! U c* X+ @9 S C m: I
父之弟:称叔叔 故叔考 公 老大人收用 孝胞侄
$ o8 n9 s7 H$ H, I; G# s父之堂兄:称伯伯 故堂伯 公 老大人收用 孝堂侄; R( @1 [0 f: K' }( V5 U
父之侄:称兄或弟 故堂兄或弟 老大人收用 堂兄或弟2 F+ l/ {' F# O$ w5 G
母之父:称外祖父 故外祖考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孝外孙
, e" F9 B/ w, {6 p+ q母之兄或弟:称舅 故舅考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孝外侄) m0 O0 F4 r7 ^. D& i; P' h
母之伯爷:称堂外祖 故堂外伯祖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孝堂外孙
4 N; N9 l5 J( i. c8 g母之堂兄:称堂母舅 故堂母舅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堂外侄
$ L0 R6 H$ S' X* E* [父之姐夫:称姑父 故姑父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内侄 具
/ v7 C- [3 R; Z: U c, P7 P父之姐妹:称姑母 故姑母 府 氏老孺人收用 胞侄 叩4 y' l- @ S' ?" d7 i# g1 ^
父之姑爷: 称故姑公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孝内侄孙 叩
1 d7 B# M* |& ~/ j# q X父之姑娘:称姑婆 故姑婆 府 氏 老孺人收用 孝侄孙 叩+ v: x# ` N2 W) N
同父母之姐:称胞姐 故胞姐 府 氏收用 胞弟 叩
& s7 ^8 Q. _! {# u胞姐之丈夫:称姐夫 故姐夫 收用 内弟 叩
1 [ y+ e' o% N8 ]母之姐夫:称姨父 故姨父 府 老大人收用 姨侄 叩* j8 g$ J. N! k
母之姐妹:称姨母 故姨母 府 老孺人收用 姨侄 叩
# q- U8 C, H3 E妻之父:称岳父 故岳父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孝婿 叩; \8 H3 p4 C& c4 S' C/ |+ m! n
妻之伯爷:称伯岳父 故伯岳考 公讳 老大人收用 侄婿 叩 w/ V/ n# y' x+ w' `/ K1 X; a' P
妻之伯娘: 故伯岳妣 母讳 氏老孺人收用 侄婿 叩
$ k! w1 ^3 d, i- Z妻之祖父: 故内祖考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孙婿 叩
/ t" T. ^: v) l妻之姐夫: 故襟兄 收用 襟弟 叩4 P5 r! K& i% g8 q: C
妻之姐姐: 故姨姐 府 氏收用 姨妹弟 叩
' D! d4 B6 [9 V2 c* X4 W祖母之姨侄: 故姨表爷 公讳 老大人收用 表侄 叩5 w/ g/ {6 [- C- L" d) T4 @5 d, P
母之姨侄: 故姨表兄 收用 姨表弟- O) t v! ]! [$ R0 l0 I) q
岳母之舅娘老表: 内表母舅 老大人收用 外侄婿
1 s# r7 j5 Z3 n2 d6 F4 S妻之表兄: 内表兄 收用 表妹弟
3 i$ q3 P8 V" `, D( g4 H乾爹: 故寄父考 老大人收用 寄男 叩
n9 O( M' S# J. V8 t0 u3 ^乾爹之父亲: 故寄祖考 老大人收用 寄孙男 叩: g# G- A& ^/ O4 g) p7 v/ g
乾爹之岳父: 故寄祖考 老大人收用 寄外孙8 C r- |1 P5 U- i6 J
乾爹之子: 故寄兄 收用 寄弟 叩1 P# l0 j# J9 x) w9 I
妻之保爷: 故寄岳考 老大人收用 寄子婿
% ]4 i% l5 P1 k3 n2 P5 W; I后父: 故继父 老大人收用 继男 叩
8 ~# E5 E6 G9 ~3 K! i9 ~后母: 故继母 老孺人收用 继男 叩' J* ^ \9 U7 q \0 c( ]
大妈的儿子与小妈: 故妾母 老孺人收用 孝嫡男' n2 X$ I# w1 i/ ~2 x4 \2 p1 E
小妈的儿子与大妈: 故嫡母 老孺人收用 孝庶男4 G, _( Z2 E! \% y
奶妈: 故乳母 府 氏 收用 孝奶男0 R1 Z u/ H! F
丈夫: 故良人 收用 荆室 叩6 V; ~8 a7 I* g( D- k- u
妻: 故贤妻 收用 为夫 具: ?+ e$ B& }& Y& _# D& S( F
朋友: 故彦兄 收用 世弟 叩: l. \9 M- t |& r! g5 z8 _
老庚: 故庚兄 收用 庚弟 叩! B# i6 Z8 E* b3 l
后夫与前夫: 故同绿 收用 同绿弟* E# L" ?4 Q" R0 h+ e9 u
公讳: 老大人收用 世侄 叩- e; c) [- I$ e
手艺与师父: 故恩师 老大人收用 孝门徒 叩 y5 z. N" x/ ?0 `
拜把弟兄: 故血兄 收用 血弟% N! c1 ]' _0 N7 i& X
道士与老师: 金羽化法师 大真人收用 门徒
( Z* f) G+ w) |6 g' Y+ F$ t异族化纸: 故异族 收用 异族 叩* D1 L3 G. T) Q( [! R* H# z. y* B! A
伯或叔与侄: 故贤侄 收用 愚伯或叔
6 }* ~8 l1 b8 n亲家: 故姻兄 收用 姻兄 叩# A/ n9 i E& Z. d* F4 q! H6 ?
未婚夫与妻: 故结发 府 断弦妹收用 断弦兄, @6 T: D1 q0 [3 N: {
未婚妻与夫: 故淑配 府 无缘兄 无缘妹& O8 k) }5 w0 \1 i: ]
父亲与儿: 故幻化亡男 反念父5 H8 ]- M4 }# y* Y- X0 G
翁父与媳妇: 故幻化亡女媳 反念翁父
4 J B2 E u Y/ L+ H父亲与女: 故夭命亡女 反念父; m" ^+ s- I0 Z1 l! n# ?
岳父与女婿: 故贤门亡婿 反念岳9 i& P+ |. L' A* b0 H8 C
与亲家父母: 故姻尊 姻侄 叩3 z( \* a- b6 s: b
与亲家之祖: 故太姻尊 姻内侄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