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3-8-21 10:58 编辑
光绪志 贤母胡氏传 胡氏 姚一慎妻,郎中姚瑷曾孙妇也。年28而一慎亡,孑孤甫6岁,矢节教之。倭寇袭邑,脱夫柩于烈焰中。寇退,还乡族所寄几二千金。寿百岁卒。同郡刘子兴、周光镐各为文纪其事。子亨衢,岁贡,授南昌县丞(臧志)。 (《光绪志 列女》P410) 周光镐《姚母胡孺人期愿寿序》 余自边陲岁驾,逾纪家食,咸颊塞兑。惟于里门姻党、士行女德、时从班白者,孜孜采摭。盖将纪闾史,以备惇史也。间有幼禀贞节、暮享遐龄者,则尤心仪之。今得姚少尹国亨君⑴之母胡孺人年九十有七⑵,盖稀有品矣。一日,友人陈以芝君为绍介寿言,属刘友某何友某具质行为先谈。余欣而起曰:“有是哉”既受其状读之。则叹靡独期愿之寿,人间罕俪。即妇道姆仪不踰内则,而于造次颠沛,精辨利义,凛凛有烈丈夫风,益希觏矣。母华桥古族,嫔于姚处士寒泉⑵;乃乡贤故兵部郎公三世孙也,勤学,不幸早折,少尹六岁孤矣。孺人拊棺泣曰:“氏胡难殉良人地下,顾舅在谁代其子?孤在谁代其怙?未亡人责在谁诿?”起而呼天自矢,勉持丧事。严筦籥,秉家政,攻苦如淡,支撑综理,不遗馀力。久之,家由仆而植,由困而裕。少尹既就外传,适游胶庠。寻鼔箧入城均,骎骎图觐光进取。入赀非所好也。嘉靖末年,倭奴入寇,兵燹刼戳,人无能救死于其颈。孺人旁皇慕死士,竟出夫櫬于烈焰中。无何,游贼袭入邑城,市廛巷战,危甚。先是族人胡某者充户役首,收京解千金,又族八百金,寄顿于家。惧其攘于贼也,急令苍头絜置井中。贼退,引诸寄者,还之。无何,酤商携百金,装偶遗于侧室,母适出见之,戒家人勿动,俟失者至。悉举以完,其人感泣,呼天而去。此其智足以定变,义足贞利,非烈丈夫能之乎!少尹久于太学,年至,奉部咨稟,令俛就选入,得南昌县丞。自怏怏然,负母望也。母曰:“丞何负若,独不闻一命之士乎?但毋污而操、毋溺而职,得廉吏母足矣。丞懔懔奉母教往,民誉丰起。豫章⑶多贤大夫。若难于理于口者。余尚忆当年中丞夏仁吾年友邓太守,咸以莩葭故,报书相许可。此其官守不堕母教益徵矣。嗟嗟母之贤,靡独诸皎皎大节,即家庭伦序秩秩。尤有可称者,季孙调元充弟子员,不禄无嗣。母令国亨以长子之季后之。此其礼教明徵之大者。繇斯以谈,母德章章如是。以斯德享斯寿,谓非天赐。方国亨不任哦松,亟图承懽。归而母日益豫,养日益适,诸孙曾鹊鹊起,章甫逢掖,食指十万。视当年嫠茕茕,奚翅天壤。则母道无成有终,子道先志善养,此其交相为寿,期颐⑷其未之有艾也。易之坤彖言:“柔顺利贞,配地无疆” ⑸又奚疑焉?顾未有表扬而光大者,嘗叹太史公传,巴寡妇清,谓以财自卫耳,他无可概见。迺秦天子俨然见客为筑,幼怀清台。则有妫氏蚤岁履霜坚冰,今之百龄燕喜,所不足者非财也,他日旌庐表楔,愿有竢焉。然而闾史惇史岂可以缓哉! (明 周光镐⑹著《明农山堂集》卷八 十七) 姚钟尧曰: 族谱未见十二世一慎妻胡氏传,而《光绪潮阳县志 列女》有。 所附《姚母胡孺人期愿寿序》是[明]周光镐为贤母胡氏撰写的,故一并补充到列传中来。期愿寿序边述边议,叙述胡氏祖妈的事迹详细生动感人,对其为人处事评价很高;其中涉及的我族人,与族谱行实的记载相符。读族谱世系行实,说某某有别传,却见不到,说明存世族谱列传部分有缺失。 在姚培才手抄本的前十六世世系吊线图(初稿)中,十二世“一慎”名下注有“(娘宫厅)”。娘宫厅族人(例如姚维全、姚友楷)说娘宫厅有一位祖妈,很贤良,很能干,前池陈御史敬佩她,于是结契为母子。陈御史,应是明御史陈大器,字国成,号石塘。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中举人,次年登进士。以御史巡按直隶、山东、广西等省,历官至河南道监察御史。可惜娘宫厅族人又说不出祖妈是几世、姓什么,是不是这位姚母胡孺人(1520~1611)呢?可是陈御史是她的父辈年龄呀,是不是说颠倒了? ⑴姚少尹国亨君,是(十三世)存德公,字国亨,别名亨衢,号宾廷。由例贡授江西南昌县丞,故有少尹之称。系兵部郎中姚瑷公曾孙,一慎公之子。 ⑵姚处士寒泉,是(十二世)一慎公,字谨之,号寒泉。继祖公之次子。生正德丁丑(公元1517)闰十二月初一日,卒嘉靖癸丑(公元1553)五月廿五日。发妻李氏早逝,继娶华桥胡氏,号敏懿,生正德庚辰(公元1520)闰八月初四日,卒万历辛亥(公元1611)十二月廿五日。子一:存德。 ⑶豫章,指南昌。南昌是豫章郡治所。 ⑷期颐,指百岁寿。朱熹讲:期是“周匝之义”,“谓百年已周”; 颐“谓当养而已”,即生活、起居、养护。期愿寿就是期颐寿。 ⑸易之坤彖言:“柔顺利贞,配地无疆”——易指易经或《周易》;坤指坤卦;彖指《周易》大传的《彖传》;《周易》的卦辞称为“彖”或“彖辞”,《彖传》就是解释《周易》六十四卦的卦名、卦辞、卦义的文字,每卦一则,共64则。 “柔顺利贞”、“配地无疆”是坤卦的彖传中的两言(彖言)。 ⑹周光镐(1534-1616),字国雍,号耿西。明时黄陇都桃溪(今属峡山镇)人。隆庆五年进士,历官都察院右都御史、大理寺卿。万历二十四年归隐,在峡山山麓筑明农山堂,读书、著述、讲学、与各地名贤时相交往。著有《明农山堂集》、《正俗会约》、《武经考注》、《韩子选钞》、《兵政集训》、《周氏宗乘》等著作存世。万历四十四年卒,朝廷赐葬,极尽哀荣。入祀邑乡贤祠和忠义孝悌祠,县志有传。潮阳人称之周都爷;现在,我在棉城水门桥外靠东山处周厝庵旧址,见立有“周都爷读书处”石碑。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