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8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闽南姚斌:有兴趣找大通姚家人看族谱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7-26 08:55: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西海都市报》发了《寻访“娘家”》系列报道后,在青海河湟地区掀起到南京和南京竹子巷"寻祖"热 (详见  世姚网,姚波,河湟掀起"寻祖"热 竹子巷,你在哪里?)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的姚元昌先生来电说,他这几天因病住在省中医院,看到《寻访“娘家”》系列报道后心情十分激动,他很想早点出院,陪记者一同到大通看看姚氏家谱,家谱里明确记载了姚氏家族自明洪武年间某年某月被罪徙来宁的全部过程,十分翔实。(《西海都市报》记者 苑玉虹 马吉祥

         青海新闻网讯
        魏明章(西宁市政协委员,长期从事青海地方史研究):
       据我研究发现,青海汉民族的形成大致经过了三个重要的时期:

     (一)公元前61年,汉朝派后将军赵充国,率吏卒万人,来湟中屯田,大量汉人亦随之迁入,垦植羌人故田、公田。今西宁至平安一带是当年赵充国屯田活动的中心,西宁乐家湾是赵充国屯田时的驻军处,地方志称为“汉将营”。
     (二)公元元年(汉平帝元始元年),王莽秉政,在今海晏县三角城设立西海郡,将内地“以千万数计”的“犯者”移此屯田。
   (三)明初,明政府为巩固边疆的统治,实行了“移民实行”的政策。明初移民,大致采用三种手段:军屯、民屯和罪徙。青海“第一口碑”就是罪徙的最有力证明。
      现在人们说,青海汉族来自南京竹丝巷是不符合历史的。应该说,青海的部分汉族来自南京竹丝巷,这在西宁汉族部分大姓的家谱和有关墓志碑石中,有许多资料可以佐证。如修于清乾隆年间的《西宁郭氏家族谱序》说:其祖明初从戎西宁。《西宁李氏家谱序》说:原为金陵大姓,洪武初徙居西宁。
     西宁汉族基本上还保留与原籍南京相同的语言词汇和风俗习惯,如西宁虽不产米,但却一直把面柜叫米柜。西宁人在婚丧中用的礼具如拜贴匣、盒尔祭祀和吹鼓手等,与南京婚丧中的风俗基本相同。每年春节扮演的社火,如旱船、舞龙灯、耍狮子等,也与南京无大差别。
                      来源《西海都市报》记者 苑玉虹 马吉祥 整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8-13 01:1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