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278|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宗祠文化,对根的守望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3-12 13:40: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在闽南,人们的出生地叫“摇篮血迹”。意思是说,婴儿刚落地,身上还带着母体的血迹。故乡就是游子的母亲,那“血迹”一生一世永不会褪色。而故乡那经历过风风雨雨的宗祠则寄托着游子的思念,是游子对根的一种认同。时下元宵期间,游子的这种情感更加浓烈,他们纷纷回乡祭祖。& ^. \5 P7 J5 d) f3 I! x, y8 g: _

   泉州是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宗祠数量排在全国前列。人们对宗祠的重视,加之政府部门对宗祠文化给予保护,使得宗祠文化有了良性的延续。


8 X# w/ O  n$ E- t# n+ e0 h& C

   每一座宗祠,都是一部浓缩的家族史。宗祠记录着一个家族的血脉延续,凝结着无数族人的深深眷恋。同时,祠堂里的牌匾、陈设、族谱、对联、修祠碑记等,也记录着一个家族的荣辱兴衰。有些地方,宗祠则成了民俗文物的集中地,族人把淘汰了的农具、生活用品等放到宗祠里,整座宗祠仿佛成了小型的博物馆。平时,族人在宗祠叙叙家常,一派祥和气象。到了祭祖等特殊日子,宗祠成了会议室、宴会厅,族人到场,先拜祖宗,又拜族长,再拜长辈,烛影摇红,既喜庆又庄严。旧时,族内的纠纷、族规的制定等一切大小事务皆在宗祠处理;有的宗祠内开设学堂,请私塾老师来为宗族内的子弟们讲授知识。更值得一提是,宗族的一些家训,起着规范族人行为的作用。宗祠文化就是要继承和发扬先人的优秀传统。

& |" a) U: _* a5 G

   每一座宗祠,都是一种强大的凝聚力。修建宗祠是为团结本族,联络族人感情,同时也向外人展示本族荣誉,是一种凝聚力的需要。近年来,泉州宗祠文化复兴,每年清明、春节等节日,海内外宗亲无论家在何处、身居何职,纷纷回来祭祖,在宗祠前一解乡愁,宗祠成了各大家族宗亲云集之地,宗祠成了人们的精神依托。那炷清香,那一叩首,寄托了太多的情感。如今,宗祠在联系海内外宗亲的情感、招商引资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慎终追远,宗祠是情感纽带,寄托人们对故土的眷念……


. e4 d4 W( L) O. v+ N

   每一座宗祠,都是一座建筑的大观园。明清时期,泉州很多民众去世界各地谋生发展,由于长期在外的原因,他们以家族作为对故乡思念的一种依托,同时也因为经济条件支持,修建宗祠之风在当时极为兴盛,宗祠在建造和布局上亦属上乘。人丁兴旺、财力雄厚的宗族更是把宗祠修缮得富丽堂皇。千百年来,泉州宗祠浓缩了闽南建筑的精髓,飞檐翘脊,出砖入石,雕梁画栋,红瓦大坡屋顶,尽显闽南古建筑的恢宏气势。那一抹闽南红,在泉州游子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 w/ ]$ {) A) ^. F) |) \

   现在,城市化进程加速,历尽沧桑的古老祠堂,和其他文物遗迹一样,在新时代里有了新的功能。一些宗祠作为文物保护单位保留下来,而宗祠这一私有空间,也由原来的私密走向了开放,成为供游客们参观的旅游景点。无论是家庙,还是景点,宗祠都赋予人们对文化和历史的记忆。

- g% X2 b5 S6 L3 ?, K) q/ e+ {2 a

   人们守护宗祠,守护的不仅是一座座建筑物,更是守望着故乡,守望着根。

7 ]7 h7 r- O# ?- Q- W# m0 b$ X

$ U1 y2 Q* D) r.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15-3-12 14:02: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宗祠就是故乡,也是每一个人的根

签到天数: 4015 天

连续签到: 1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
发表于 2015-3-12 15:22: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小平 于 2015-3-12 15:27 编辑
; F/ l7 S  E9 k3 T
6 ^. V5 A1 C* l$ @5 G4 o" d$ R   每一座宗祠,都有一种强大的凝聚力。修建宗祠是为团结本族,联络族人感情,同时是向外人展示本族荣誉和文化的地方,也是一个地方氏族的大家庭!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4#
发表于 2015-3-12 16:54:2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晋江钱仓祠堂是福建名祠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5-3-12 16:59:09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5-3-12 16:541 d& o- b+ E  C6 O7 c0 z6 W
我们晋江钱仓祠堂是“福建名祠”
" W" A- H; A0 s& I! i9 r# v2 a; Y
          这个“福建名祠匾应当挂出来。3 I7 s' |) I0 h- v  i5 q: o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5-3-12 17:04:17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5-3-12 16:54' J* }  g- }7 e
我们晋江钱仓祠堂是“福建名祠”
$ k8 V; ?2 N, \" ~2 i$ F
            我认识晋江钱仓祠堂始于“福建名祠”匾。
5 c8 I1 u3 Y1 R3 \. o2 Q; u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7#
发表于 2015-3-12 17:53:46 | 只看该作者
今天社会文化缺失,人口流动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了家园定居异乡。
) H5 z( ^, _8 E1 q* e3 Q2 \. D5 m" s6 s) D( @& o' Y
4 e6 l" {2 @, H1 C" V
传统的家谱也越来越不适应今天社会的阅读和传播,亲情淡漠。
0 @, o: Z! x# p' L1 P' }
( x- a$ E4 J+ o
) \: f# X2 y/ U- t
宗祠,做为唯一能起到凝聚家族的实物建筑,真的是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内地本来就不注重宗族活动的地区。) H/ H9 y$ O5 Z. U/ L0 T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5-3-12 18:16:42 | 只看该作者
推荐一篇论述潮阳当代“城市祠堂”祭祀的文章 ,在潮阳及广东姚氏专栏。* L( o$ }0 N+ P  u9 U. u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10 02:1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