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8 x. {) @( K' }* d6 J; Y$ v兰溪姚村是个美丽的古村,郁郁龙山不老,淙淙潆水长流。
0 d, u3 `5 I$ P# E兰溪姚村是块风水宝地,被誉为非常注重堪舆的村落。
; A/ B b# P( }$ [兰溪姚村人杰地灵,姚族人才辈出。
! F$ `; b* Q1 D& d+ {兰溪龙山姚的辈字也是一五行派字,请龙山姚宗亲补齐“火”偏旁的辈字。0 F, q* O- u" ?3 l2 f) e5 A
- ?9 U' Q7 @( X0 k. }5 _ Y6 d
感谢jingda发了“龙山姚氏历史”和“龙山姚氏字辈”两个帖,向我们介绍他的家乡和宗亲。Jingda,兰溪姚村(龙山)姚氏宗亲,廿七世铨字辈。根据他的帖子和我手头的资料改写成下面的文字,意在突出宣传浙西这个姚姓的美丽村庄,也请jingda兄弟审查和补充。1 ? B" G9 i+ P& U
姚村(龙山)始祖万六公,讳烈,于南宋景炎年间从绍兴西迁居兰邑(今兰溪)十六都四图龙山(陇山),至今七百余年,已传三十代,人丁兴旺。
w8 S7 ]4 ^& D, c6 Q( H兰溪姚村,村名原叫“夏宅”,后来因姚姓最多改名为“姚村”。+ u+ \' }% |& z- J: h( R6 V' k
该村原先的祠堂很华丽,可惜毁于日寇之战火。2006年,移址新建,历时4年,终于完工,耗资上千万,资金基本由村民自发筹建,里面用的木料,全为国外进口。2010年4月17日举行隆重的万人祭祖大典,热闹无比。9 I) N8 K2 [) J# \1 B8 ~0 g9 }
姚村是一个非常注重堪舆的村落,《华中建筑报》有《风水观念影响下的浙江民居传统》一文就引用过当年姚村始祖择地建村的概况“姚氏阳基自柱竿山中,……转坤申土星,命名龙山,脱落五支,杜撰五指,犹如金龙献爪之形,后有黄土山为屏,前有小青山作案,左迥仓山,右抱象山,并耸狮山如华表。天开于北,地闭于南,小溪一带,水纳乙辰,从丁未而出。此龙山之大观也。……至福三公插藏龟山,得发族之地,于是人丁繁衍,富贵吉昌,才建宗祠以关水口,东佐锁潆庵,西造锁潆桥。今左增文殿,右改武宫,姚氏阳基不且益胜哉。”如今村中保留下五十余幢清代建筑,以月塘水系附近的齐政堂、崇德堂、奉政第和古戏台为中心,依地势呈辐射形分布,整体感较强,所有建筑都饰以粉墙黛瓦,清新秀雅的江南格调。祠堂类多用高大的牌楼式门面,门楣上多书写庄严之辞,如齐政堂的“瑞叶三斯”和崇德堂的“颂叶三斯”,三斯即“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有“落叶归根”之意。民居类多有影壁,大门内墙设金鼓架,天井狭窄,楼屋高大,檐下木雕繁缛。村中错落有致的马头墙是一道美丽的天际线,只可惜几座现代建筑突兀的屋顶打破了原有的和谐。 姚氏先祖仁德绵嗣,明清构筑祠、庙、堂、宇计二十六座。岁岁月沧桑,现尚遗下陇庙、 存德堂、(如德堂火灾重修) 崇德堂、 齐政堂、 雨台等十多座,以及清代宅第等建筑,被列为兰溪市重点文物,于一九九三年在井头面树碑保存。 姚村没有任何旅游开发,它所展示的都是最真实最淳朴的农村乡土生活,这是附近已被开发为旅游胜地的诸葛村所无法见到的澹然之美。
8 ~; v4 N8 p$ P9 i5 q, p1 H0 f姚村姚氏自始祖万字辈始,前20个字辈是:万千肆增再,福宗瑞文行,孝友睦姻任,圣敦让贤良。后来续增20字:基锦津松焕,坤铨泳桂煌,型铭深梓炳,培钰汉槐?。后20个字辈是五行字辈,取土-金-水-木-火相生、生生不息、宗族兴旺之意。5 I5 b# H4 G5 B: }) L7 A
始祖万六公,讳烈。六传至福三公及其子宗字辈,姚族大发。宗八公育五子,首分宫商角.徵羽(瑞字辈)五派;商祖至孙辈行一公有三子,再分天地人三支(孝字辈);角祖传儿文字辈,又分松竹梅三支。至今姚氏已历七百余年,延三十代,人丁兴旺。5 q- a8 J, g9 K
姚村前绕潆水,后倚龙山,山水毓秀,人杰辈出:, d- x; `6 ~+ N: w. w* b
明代敬泉公(姻悲),创办豸山书舍,县志记载其事迹。' g5 `2 {, ~4 ~4 G' b# m2 D& J
清代名医凤山公(贤字辈),医德高尚,名驰省内外。
* M: i( c8 N1 ~6 F) H& O晚清至民国年间,商业巨子坤鏊公(津字辈)乐善好施,广为公益,备受陈仪,刘昆等撰文赞颂。# |- a Z& ]' `# K! s; J* L
姚炳圭书画与童之凤、柳屏山齐名,被誉为“兰溪三杰”之一。5 r7 |! f: a, {2 `) T- |# ^
更有黄埔军校三期生姚世昌。姚世昌(1903-1925),少敏慧,磊落不羁。原就读于浙江省立第七中学(金华),因罢课反对学校尊孔崇经,被开除。民国14年(公元1925年)辗转至广州,入黄埔军校,是第三期生。中共党员,在北伐战争中为国捐躯,是革命烈士,蒋介石曾赠匾(原匾已毁坏,后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