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2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姚宏业(1881-1906),原名洪业,字剑生,号竟荪,湖南益阳下梅塘人。原籍益阳县欧江岔,后定居南县。1904年留学日本,次年,姚由黄兴介绍加入同盟会,立志推翻清王朝统治。归国后在上海与秋瑾、于佑任等创办中国公学,遇阻,于陈天华灵柩从日本抵达上海后投黄浦江而殁。2 o/ Q/ l p n! _- N" _4 H3 ]
如果我们把姚宏业的死放到时代大背景下了解,则是更为全面。1895年,甲午战争中湘军在辽东战败,心高气傲的湖南人在幻梦中惊醒,刺激了湘人求变自强的意识。维新思想是士风旺盛,民气高昂。但谭嗣同血洒菜市口,维新失败,湖南人再次大受刺激。至长沙人杨毓麟撰写《新湖南》,新化人陈天华发表《猛回头》、《警世钟》时,有着热忱救世观念与强悍执着性格的湖南人,已不再是维护清统治的曾国藩、左宗棠等“干国良臣”,而是推翻清统治的先锋力量。1904年,黄兴在长沙成立的华兴会,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了清政府。有陈天华、姚宏业、杨毓麟相继投江自尽以醒国人,尽显湖南人之倔强与傲气。投水之声有如阵阵战鼓,推动着湘人救国救民。“若要中华灭亡,除非湖南人死绝”。1906年5月23日,陈天华、姚宏业二烈士遗骸从上海运抵长沙,29日公葬岳麓山,“以彰义烈”。是日,长沙全城学生出动,队伍长达10余里。“送葬学生皆着白色制服,自长沙城中观之,全山为之缟素。”,“清朝官绅咸为属目,以为民气伸张至此,其祸至足以沦宗社。”五年后,武昌起义的枪声响起,湖南率先响应,并派兵北上支援。辛亥革命胜利,清王朝垮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二烈士墓于当年得以重修。# M/ U" J$ T1 S: E. {1 Q0 k" i1 K+ Y
想我始祖六亭公随蒙古忽必烈,是顺应大势。其后裔竟荪公立志反清,也是顺应大势,非有民族偏见,唯救国救民而已。今陈天华、姚宏业合墓,在1983年公布为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沙岳麓山麓山寺左后方,分冢共茔,供后人凭吊。) N+ C: r0 f- p8 Y/ p' p7 |/ ~*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