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才女 贤妻 良母:[清] 桐城姚含章
来源:《清史稿》卷五百八。张英《诰封一品夫人亡室姚氏行实》。
张英妻姚,桐城人。英初官翰林,贫甚,或馈之千金,英勿受也。故以语姚,姚曰:“贫家或馈十金五金,童仆皆喜相告。今无故得千金,人问所从来,能勿惭乎?”居恒质衣贳米。英禄稍丰,姚不改其俭,一青衫数年不易。英既相,弥自谦下。戚党或使婢起居,姚方补故衣,不识也。问:“夫人安在?”姚逡巡起应,婢大惭沮。英年六十,姚制棉衣贷寒者。子廷玉继入翰林,直南书房,圣祖尝顾左右曰:“张廷玉兄弟,母教之有素,不独父训也!”卒,年六十九,有含章阁诗。女令仪,为同县姚士封妻,好学,有蠹窗集。英、廷玉皆有传。
张英《诰封一品夫人亡室姚氏行实》,更翔实地展现了一位廉俭谦善、治家有方的女性形象:
姚含章出身桐城五大文化世家(张、姚、马、左、方)之一的麻溪姚氏。桐城派代表人物姚文然、姚鼐、姚永概等皆出自此族。“夫人为吴兴望族,祖湘潭公,丁未进士;父龙泉公,为龙泉学博;兄彦昭,己酉举人,峡江令;羹湖,己亥进士,封翰林院编修……”(《诰封一品夫人亡室姚氏行实》)。
姚含章父姚孙森为诗有“钱刘”之风,《清诗别裁》曾选录其多首诗歌。他还颇有远见,预知天下将乱,处处寻求防御贼寇之策,后多次解桐城之围。其兄姚文燮(字羹湖)聪颖异常,人以神童誉之,顺治十六年(1659年)中进士;堂兄姚文然进士出身,“诗词渊雅绝伦,久为艺林传诵”③,历任兵部侍郎、刑部尚书等职,曾以妙计参与平定三藩之乱。
姚含章才情兼备,“生平《毛诗》、《通鉴》,悉能淹贯。旁及医药方数相卜之书,而尤好禅学”,著有《含章阁偶然草》。
姚含章自幼深受父兄及“诸善咸备”的长嫂教诲,贤淑之名播于乡里。年方六岁时,张英母亲即为之求婚于姚家。因“古之‘贤淑能识大体,教子以严,训妇以俭。惠周三党,礼法不愆。’夫人有焉!”、“予守官时,(姚氏)相对多正言”。⑤所以,张英不但久历宦海后得以完名全节,还留下了礼让三尺的佳话。其诸子相继考中进士并入朝为官:长子张廷瓒为康熙十八年进士,官至詹事府少詹事;二子张廷玉与张英并称“父子宰相”,为保和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是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三子张廷璐为康熙五十七年殿试一甲第二名(榜眼),人称“三朝旧臣,后进楷模”。三女张令仪为清代著名闺阁作家,著有《蠹窗诗稿》等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