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2094|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楊貴妃與安祿山有私情 最後歸宿疑團重重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11 23:54: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們在這裡洞開中國封建帝王的後宮別院,滌掃塵封千年的皇家秘史,其目的不僅是回溯華夏數千載的歷史,也不盡然是揭示皇權喋血的殘酷無情,更沒有玩味帝王將相的香艷情事之「雅趣」,只是期許撕開中國帝王鮮為人知的「私生活」的面紗,為中國歷史平添一份真實、一份公允……

楊貴妃(719~756),名玉環。據說其美貌如花,通曉音律舞蹈。初為唐玄宗之子壽王妃,後得玄宗喜愛,天寶四載(745)封為貴妃。因其集三千寵愛於一身,其兄姐皆顯貴,堂兄楊國忠把持朝政。755年安祿山叛亂,楊貴妃與玄宗逃至馬嵬驛。隨軍誅楊國忠,並請玄宗賜其自盡。縊亡。一說其以替身代之縊,其逃向了東瀛。

農曆七月除七,俗稱七夕。這一夜月上柳梢,已是夜深人靜,遠處傳來打更的聲音。沿著曲折的小徑,有一隊宮女捧著香盒瓶花等前行,待到了內殿的庭院,早已有內侍張好錦幄,擺開案幾。唐玄宗令宮女退下,親自添香盒,焚龍涎,爇蓮炬,燭光在煙篆氤氳中忽明忽暗。月亮的銀輝灑在漢白玉的石階上,夜空深邃高迥。

楊玉環斜倚著玄宗,低聲說:「今夜雙星,渡河相會,真是一件韻事。」

玄宗道:「他雙星相會,一年才一次,不及朕與妃,可以每時每刻相守。」

楊玉環卻無端地落下淚。玄宗十分心疼,替她拭去淚水,問她為什麼事而感傷。楊玉環道:「妾想那雙星,雖然一年只是一會,卻是地久天長,年年皆有今日,而妾與陛下,恐怕不能似他們那樣長久。」

玄宗道:「朕與妃生同衾,死同穴,這難道不是長久麼?

楊玉環黯然道:「長門孤冷,秋扇拋殘,妾每閱前史,心中多有淒惻。」

玄宗急道:「朕不是如此薄倖之人,今夜可對雙星起誓——」說著便攜住楊玉環的手,同至案幾前,拱手作揖道:「雙星在上,我李隆基與楊玉環,情似海深,願生生世世,永為夫婦。」

楊玉環亦斂衣道:「願如誓言,若有違此盟,雙星作證,不得令終。」接著她側身握住玄宗的雙手道:「今夕密誓,妾死生不負。」唐玄宗李隆基與楊玉環的愛情故事令人們千年難忘,白居易《長恨歌》裡的「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寫的就是七夕月夜李楊盟誓的愛情故事。

這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裡的楊玉環生於唐玄宗開元六年的蜀州,據說出生時胳膊上就有一枚玉環。她的父親楊玄琰曾為蜀州司戶。玉環幼年時父親亡故,她寄養在洛陽叔父家。開元二十三年,嫁與壽王李瑁為妃。從名分上說原是玄宗的兒媳婦。這時玄宗最寵幸的武惠妃剛病死,玄宗陷入深深的哀慟與孤寂中,喜怒無常。近臣高力士進奏說壽王妃楊氏姿色無雙、傾國傾城,長得頗似惠妃。

玄宗便叫高力士傳旨宣召楊妃入溫泉宮,他想親自看一看。這一看不要緊,此時已正是黃昏,蠟燭搖曳著紅茫茫的光,石階上月輝沉彩,只見楊妃肌態豐艷,顧盼生情,眉不描而黛,發不漆而黑,頰不脂而紅,唇不塗而朱,果然是沉魚落雁,玄宗一下子不能自已。當下命她寬衣解帶,沐浴華清池。玉環脫去衣衫,黑髮如雲,肌膚照雪,在氤氳的水汽中帶著一絲疲憊,更覺嬌媚無限。沐浴後設宴,楊妃侍坐右側。玄宗婉轉地問楊妃會些什麼技藝,楊妃答淺曉音律。楊妃吹的玉笛清音逸韻。惹得玄宗不可名狀,親斟美酒三杯。楊妃逐杯飲後,臉頰泛紅,愈加明艷不可方物。玄宗贈楊妃一副金釵鈿盒,楊妃含羞接過,玄宗順勢捏住她的手,覺得滑膩且柔弱無骨。這一拉住就再也不放開了,兩人不停喝酒,乘著酒興攜手入內,在床帳裡便魚水同歡,遲至日上三竿,玄宗還不願起來。面對楊玉環年輕的赤裸身體,玄宗覺得自己也彷彿年輕了幾十歲,楊玉環依稀有當年武惠妃的影子,但更多了些野性和放蕩,而這正是玄宗從不曾感受過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2#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23:54:49 | 只看该作者

名分所限,唐玄宗雖然喜歡楊玉環,但也不敢明目張膽地把兒媳強佔,為了能夠常相廝守,高力士替玄宗想出一個辦法。先教唆楊妃上一道表文,以為已故的竇太后奉獻為名,乞為女道士。玄宗賜其法號為太真,先到長安太真宮假做了幾天女道士,然後再暗暗地接進宮裡。從此天天求歡,夜夜縱慾,加上楊玉環性情聰敏,善於迎和上意,遂專寵於後宮,宮中人皆稱她「娘子」。旋被冊為貴妃。冊妃這一日,追贈楊妃亡父玄琰為兵部尚書,母親李氏封為隴西郡夫人,堂兄楊銛拜鴻臚卿,堂弟楊-為駙馬都尉,娶武惠妃所生的太華公主。

貴妃的三個姐姐也都美艷絕倫,分別封為韓國夫人、虢國夫人、秦國夫人,可以自由出入宮禁,勢傾朝野。時人號為五楊。還有再從兄楊釗也逐漸顯貴,楊釗,即後來的權焰炙手的楊國忠,他本是武則天的嬖倖張易之的兒子,張易之伏誅後,妻子改嫁楊家,他隨母親過去,後來就姓楊了。五楊的宅邸並峙在宣陽裡,甲第洞開,豪華程度不輸於皇宮,四方的賂遺從日出直到日落都不曾斷絕。官吏有所請求,只要得到五楊的援引,沒有不如願以償的。「姊妹兄弟皆列士,可憐光彩生門戶。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楊氏家族的榮顯,甚至改變了當時重男輕女的社會風氣。當時京都有歌謠說:「生男勿喜女勿悲,生女也可壯門楣。」

楊玉環有藝術方面的特長,她善歌舞,通音律,彈得一手好琵琶,而玄宗也非常愛好音樂。《霓裳羽衣曲》系玄宗所做,關於此曲還有一段傳聞是楊玉環所做:過去玄宗寵愛的梅妃曾做驚鴻舞,玄宗十分欣賞,直到移情於楊玉環後還時時不忘,於是楊妃暗地裡害怕梅妃重回到玄宗身邊,將自己拋棄,時時向上天禱告,她的苦心感動了月亮中的嫦娥,便傳給她這首曲子,蓋過了梅妃的驚鴻舞。至於曲子是誰做的已不得而知,傳說的故事大概是間接說明《霓裳羽衣曲》的美妙非人間所有罷。楊妃閱過此曲,立刻心領神會,依曲度腔,字字清楚,聲聲宛轉,又依曲而舞,如回風流雪。玄宗看後,都不知自己是在天上還是人間了。

楊玉環機敏的目光往往在玄宗心念一動的時候就能承迎他的心意,而且性格機敏,婉變千端,每每想出新鮮的點子,使玄宗沉溺不可自拔。比如:玄宗領小太監百餘人,楊玉環領著宮女百餘人,排為兩陣,將錦繡縛在竿頭做旗幟。另有一些小黃門,在台階下擊鼓鳴金,做兩陣進退的號令。擊鼓時,小太監和宮女扭打在一處。凡打敗的罰飲酒一大杯。太監與宮女墮冠橫釵的狼狽樣子讓人忍俊不禁。再如:當時長安的婦女,一至春日,多相約女伴數人去野外郊遊。遇有合適的地點,便在草坪上擺出美酒佳餚,笑謔對飲。為了防止有外人干擾,便解下各自的紅裙,連接成幃幕來遮蔽,稱作宴幄。後來演變成男女放蕩風流的娛樂,其始作俑者就是楊玉環跟唐玄宗。

玄宗對楊玉環越發嬖倖,他們常去華清宮,洗浴溫泉。溫泉在驪山下,旁邊的宮室環山建造,規模宏敞,氣象萬千。楊氏兄妹一併從幸。車馬僕從,數里不絕,身上穿的錦繡及佩戴的珠玉,璀璨奪目。而且楊氏五家,每一家的衣服顏色都不一樣,各為一色,共有五色。遺失在路旁的釵鈿以及掉的鞋子,數都數不清。婦女脂粉的香氣瀰漫數十里。在華清宮擺開盛宴,到了酒酣面熱,貴妃肌體豐碩,不知不覺香汗淋漓。宮中有華清池,是溫泉匯聚的地方,每當貴妃沐浴後,便臨風站著,露胸取涼,別人這時都自覺迴避,只有玄宗每日司空見慣。

楊玉環愛吃鮮荔枝,但南方才有荔枝,而且荔枝一過七日就不再新鮮,玄宗為討貴妃的歡心,不惜千里專程派人去嶺南一帶飛驛傳送荔枝。沿途以快騎傳遞,每到達一個驛站就換上新的馬匹,許多快騎常常為了趕路而累死。杜牧有一首詩是這樣描述的:「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從前,每至春天時,黃昏在宮中歡宴,玄宗讓諸嬪妃鬢上插花。玄宗親自放出蝴蝶,蝴蝶停在哪個妃子發上,玄宗就在夜裡幸那個妃子。如今因為楊玉環得寵,再也沒有這種遊戲了。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3#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23:55:12 | 只看该作者

唐玄宗的英明睿智漸漸消磨。在他在位的後期,任用奸相李林甫、楊國忠,終於釀成天寶安史之亂。

安祿山是營州柳城地方的胡人,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原來與楊國忠相互勾結,後因為屢立奇功受皇帝賞識,被楊國忠嫉妒。楊國忠常加以詆毀,但楊玉環想到自己與玄宗年齡懸殊,萬一玄宗死去,太子早對楊家不滿,那時有實力的安祿山就是一個依靠。因此楊玉環極力保持與安祿山的關係。安祿山也極盡所能討好楊玉環。洗完澡後讓人裹進襁褓裡,拜楊玉環為母。安祿山時時進宮朝見楊玉環,楊玉環賜安祿山在華清池洗浴,浴罷用色錦結成一個小兒搖籃,令安祿山裝作嬰孩兒模樣,臥在搖籃中。數十個宮女,抬著搖籃來到楊玉環跟前,安祿山口中喚著媽媽。嬉鬧中慢慢產生了私情,畢竟安祿山強壯有力,動作野蠻,刺激了楊玉環的情慾。

玄宗不在時兩人偷偷幽會,一次安祿山用力過猛,竟然在她的酥胸上抓出一道道傷痕。楊玉環無法向玄宗交代,只好以錦鍛遮在胸前,稱為「訶子」,這便是後世「乳罩」的起源,「祿山之爪」成了典故。事後安祿山私下對人說:「貴妃人乳,滑膩如塞上酥!」安祿山肚腹肥大,但跳起胡旋舞卻靈巧無比,一次玄宗問:「吾兒腹中何物,卻如此龐大?」安祿山應聲道:「臣腹中更無他物,唯赤心耳!」玄宗無比高興,賞賜無數。

安祿山進助情花,此花大小如粳米而色紅。每當玄宗與楊玉環同床時,含一粒助情花,可以助情發興,筋力不倦。玄宗高興地說:「此花可比漢之慎恤膠。」(慎恤膠是漢代的春藥)

楊國忠時時在玄宗面前講安祿山的壞話,安祿山輾轉不安,漸起反意。天寶十四年在范陽起兵,以誅楊國忠的名義兵鋒直指長安。楊國忠擾亂朝政,將士指揮無方,二十萬大軍頃刻崩潰。潼關很快失陷,長安震動。在一個細雨迷濛的清晨,唐玄宗、太子、丞相韋見素、楊國忠、楊玉環姐妹及大將陳玄禮率領的少數衛軍,奔出延秋門西逃。

傍晚至馬嵬坡,軍士持戟鼓噪,亂兵誅殺了楊國忠。圍住驛站,鼓噪久久不止。陳玄禮奏稱:「國忠既誅,貴妃不宜再侍候陛下,請賜其死以塞天下怨。」玄宗不忍,高力士勸玄宗:「貴妃原是無罪,但將士已殺國忠,貴妃尚侍左右,終未能安眾心。願陛下俯從所請,將士安,陛下亦安了。」玄宗還在遲疑,外面嘩聲更烈,亂兵幾乎要擁進門來。楊玉環聽到情狀,含淚辭別玄宗:「願陛下保重!妾誠負國恩,死無所恨,惟乞容禮佛而死。」玄宗已是泣不能語:「願妃子投生在一個好地方。」楊玉環以白綾一束掛在驛館院中的梨樹枝上,北向拜道:「今與聖上永訣了。」接著自縊而亡,一道幽魂渺渺無跡。

然而,對於楊貴妃的最後歸宿,卻有許多疑團。流傳最廣的是楊玉環自縊。陳鴻《長恨歌傳》記載:唐玄宗知她難免一死,但不忍見,使人牽之而去,「倉皇輾轉,竟死於尺組之下」。

第二種說法是楊玉環死於亂軍之中。主要見於一些唐詩中的描述。李益七絕《過馬嵬》和七律《過馬嵬二首》中有「托君休洗蓮花血」和「太真血染馬蹄盡」詩句,說明楊玉環死於亂刃。杜甫《哀江頭》有「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遊魂歸不得」之句,「血污」二字暗示非縊死於馬嵬驛,因為縊死是不會有血的。張佑《華清宮和杜舍人》的「血埋妃子艷」;杜牧《華清宮三十韻》的「喧呼馬嵬血,零落羽林槍」;溫庭筠《馬嵬驛》的「返魂無驗表煙滅,埋血空生碧草愁」等,也都說明了這一問題。以詩證史,也是研究歷史的一個可靠方法。

然而劉禹錫《馬嵬行》一詩卻有如下詩句:「綠野扶風道,黃塵馬嵬行,路邊楊貴人,墳高三四尺。乃問裡中兒,皆言幸蜀時,軍家誅佞幸,天子捨妖姬。群吏伏門屏,貴人牽帝衣,低回轉美目,風日為天暉。貴人飲金屑……」說是吞金而死的。

第三種看法是楊玉環流落於民間。白居易《長恨歌》的「馬嵬坡下泥中土,不見玉顏空死處」是說唐玄宗找楊玉環的屍骨,結果什麼都找不到,證實貴妃未死於馬嵬驛。陳鴻的《長恨歌傳》有句「使人牽之而去」,又特為指出:「世所知者有《玄宗本紀》在。」而「世所不聞」者,今傳有《長恨歌》,這分明暗示楊貴妃並未死,被使者牽去藏匿遠地了。

第四種說法來自日本民間和學術界,認為楊玉環逃亡日本,且說在馬嵬驛被縊死的,僅是一個侍女。楊玉環被安排護送南逃,揚帆出海,飄至日本久谷町久津,至今日本還保存著許多楊貴妃的廟宇、墳墓、傳說、器物。傳說她在日本的政壇上又活躍了三十年,到六十八歲才死去。

另據台灣學者魏聚賢在《中國人發現美洲》一書聲稱,他考證出楊貴妃並未死於馬嵬驛,而是被人帶往遙遠的美洲。這種說法更加離奇。

签到天数: 7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4#
发表于 2011-7-12 00:45:13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此帖感到很费力,不是繁体字的原因,而是太密了,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5#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01:11: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姚广南 4 }$ I0 ?+ m, ~2 n1 f
我觉得不会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1-7-12 09:3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闽南姚斌
1 [- `; Q+ [( N1 X
7 T% T, p& C; O: ~; G
2 o; d) c  p; S! o0 M
) g; h8 Y1 ]* ?  F$ [9 \! T% P6 v: s/ n8 g
: V0 F* K: Y; v, d8 _2 W  ^( F
阿斌有个值得议论的习惯:不说转帖、不说著者、不说来源。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1-7-12 09:35: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闽南姚斌
" h! x0 H. O2 {' i& P
: I7 p# o% I- }( z: @     "我觉得不会啊"8 y( @. a6 X! g/ ~2 x- y

+ c) _4 }! C& Z1 c$ T
3 P6 d) Q( r  z9 O5 K/ l% s      如果再有人觉得呢?

签到天数: 4060 天

连续签到: 20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8#
发表于 2011-7-12 11:42: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闽南姚斌 ) |" Y, v) |$ C4 m4 Z$ @
, g1 |  c& N; X  E( z- [) J; O

8 y0 z0 ]: j* F+ H- i    我们不能和你们年轻人比眼力。:lol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1-7-12 11:50: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1-7-12 11:59 编辑 ; z3 h  M; Z5 j* g& K. A4 x# U3 [

" o$ s; d' Z7 i: }: F: Q回复 5# 闽南姚斌   
3 Z4 A/ e3 E, a% n- t$ C" g
$ L% ]# V5 \, t, I3 {8 t& [+ f; o& u, ^$ P8 P: g
       我上小学时,老师教导我们:
/ Z6 v% G$ F# \# t% U       写字布局(大意)是:天头地尾留两侧;字距小,行距大。9 }9 b( J. e) \, p( H3 z/ p/ @) a
       终身受用。" Y; O+ z$ s6 M( T/ q% v+ B$ A3 P; F

" H" T# `+ R/ T9 A( H) t& b( M  r6 q, l/ V
      姚网帖的编辑功能有点烦,在word编好的格式转到帖里便一团乱,再编辑也不如意,只好就它。无奈。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12:05: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闽南姚斌   % R6 g  D, Z5 B% x" K  _
! P/ F1 _& L; h- i% ]7 i

! O* n3 l) N' }# k' L       我上小学时,老师教导我们:. V$ U: F  R+ U+ w; c& h0 d
       写字布局(大意)是:天头地尾留两侧; ...
2 L) J2 c; ?) k8 |8 N; _1 P# Vpszyyao 发表于 2011-7-12 11:50
$ {: p) _& }  g4 V+ _2 t( M5 C
4 J* k5 s+ N* z' K
" p  u! h. w# u$ r
    只好发完在编辑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8-24 11:1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