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93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单单介绍宋淳熙五年状元姚颖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2-27 18:0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4-12-27 20:04 编辑


按:
   转发此帖当然是介绍宋状元姚颖,还另有目的。文中批评新编的《长乐市志》,实际也是对“(福建姚棨公)一门三状元”的否定。

宋淳熙五年(公元1178状元姚颖

    姚颖,一般的书上都写“宋庆元府鄞县人”,按理说,与慈溪不相干,也用不着我多罗嗦了,但慈溪历代县志却都收录了,所以,又不能不提。这里涉及到一个有趣的话题,就是抢名人。这与民间修谱乱认祖宗,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古已有之的。
    天启《慈溪县志》卷九就收有姚颖传,并特别标以“正误”,还在传文后写了按语:“颖,慈姚氏之祖也,郡志误作鄞人,应改正。”光绪《慈溪县志》本传则云“世家吴兴,后徙明州”。其实光绪县志的编者还是实事求是的,在卷十九“选举上”姚颖条下作了以下说明:“按,颖世居鄞县。曾祖阜,祖孚,皆登进士,详《絜斋》《攻媿》《水心》诸集。《嘉靖志》列入鄞县,确有依据。姚中丞凭私家谱,援入邑志,未为允当。特相沿已久,姑仍之。”这样一来,事情就很清楚了,原来问题出在天启志的主编姚中丞姚宗文的身上。本来,慈溪、鄞县两家相争还不要紧,都属宁波府,并且姚颖在府学前建有状元府,还有状元坊。
    最近忽然跑出个福州长乐也来凑热闹,在新编的《长乐市志》中说姚颖是长乐姚坑人。但有人不认可,《宋代状元谱》作者周腊生教授认为,长乐提供的材料与历史记载相左。
    姚颖(11501183),字洪卿,光绪《慈溪县志》卷二十五本传中说他“五岁读书过目不忘,十岁能属文,试乡校占前列,博士疑之,别命试于前,应手成章,时号神童”。师事郑锷。淳熙五年戊戌(1178)进士,对策集贤殿,讲贯中庸、大学之旨,论敌国事尤为详备,谓当今之务在于振作士气,乘敌之隙以攻之,受孝宗褒奖,擢为第一,时年29岁。授承事郎,签书宁国军节度判官厅公事。除秘书省校书郎。到任之日,部下以雌黄涂掉数字,请姚颖在上面写几个字,“以应故事”,也就是说,照常规装装样子而已。姚颖“不欲循袭,非手校真有伪舛,不下笔也”。当时秘书省并非单单管理图书资料,而是“言路多选于馆中”,所以颇有些红包送过来。姚颖“不启书,加以缄封而还之”。他是右丞相王淮的女婿,要求避嫌外调。于是,添差通判平江府。决讼以制豪强为旨。淳熙十年,姚颖“祷旱劳悴,感疾以终”,年仅34岁。墓在鄞县阳堂乡延寿山。他有两个儿子元哲、元特,分别任连江县、安仁县主簿,“亦皆修谨嗜学”。
    姚颖少年老成,光绪《慈溪县志》云“颖在髫龀,嶷然已有成人风”。天启《慈溪县志》又说“颖冲澹谨重,特有雅量,力学勤苦兼洽,而文章精俊详述。然退藏抑损,常愿出人后,居官若不敢有所为,其所为唯恐人以为能也。”《鄞县通志》也记载了他说过这样的一句话:“退后一步,其味愈长,乘流则逝,遇坎则止,安所遇而已。”表明了他的为人之道。他的著作,据光绪《慈溪县志》“艺文”所记,有《家集》十卷,似未流传。《全宋诗》收有他的诗二首。
    其实,关于姚颖的原始材料,因该去考查他同时代人留下的文献。如袁燮为他写的《行状》,见《絜斋集》卷十五,叶适、楼钥为他写的《墓志铭》,分别见《叶适集》卷十三和《攻媿集》卷一○七。我因手头无书,也就罢了,正是惭愧,也请姚状元原谅。不过,这里必须说一句的是,新编《鄞县志》(中华书局,1996年版)将姚颖的生年写错了,弄成1140年,早了整整10年,这是极不应该的,从中也可说明,编写地方志来不得一点疏忽,否则就会出差错。
     (来源:上林游子的BLOGhttp://blog.sina.com.cn/tyf1964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18:11:29 | 只看该作者

以上和以下2则来自:世姚网,姚波,姚颖


题絜斋书院
[宋]姚颖

鹅湖鹿洞两优游,吾道南来谁与俦。
鄮地传心化已洽,堇山遗教泽长留。
空阶向日春风度,栋宇凌云化雨周。
声誉已垂百世后,长江虹水不空流。
注释:
①  鄮地:中国秦代县名,在今浙江省鄞县东。

      国子学录姚獬孙
      国子学录姚獬孙,《采访册》载葬县东一十里的飞凫山。宋时的“飞凫山”,大概就在今孔家山一带。姚氏一族多葬在县的东北一角十分明显,如明布政使参议姚堂、兵部尚书姚镆、兵部郎中姚溍、曲县知县姚观等。其中袁州知府姚汀,葬在鄮里的“朝阳山”;布政使参议姚梧,则葬在鄮里的“合柱峰”。姚氏一族自淳熙进士姚颖高中状元起,其家族的世代辉煌便开始起来了。单南宋朝就有四人考中了进士科,姚颖、姚正子还是著名的神童。宋时的慈溪县,因两姚之誉(少年时童子科解头举人)而被称为“神童乡”,可说是与孙之翰起的“三孝乡”相得益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5-14 16:1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