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2843|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建党专题--红色信阳--信阳籍高级将领和国家领导人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433 天

连续签到: 20 天

[LV.9]二品侍郎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22 22:16:4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_0 B9 M4 M7 L/ B2 j& L7 x
- ~* c% M/ |' o+ ]  O+ a4 X! V- u4 ]: B2 V6 ]1 X
信阳市是著名的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从这里培育出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等多支红军主力部队。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大反攻的序幕。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创造了丰功伟绩,80多位优秀的信阳儿女成长为高级将领和国家领导人。   
. r) m' i" b% a3 t0 a
5 X$ W4 O" ], o! [- b5 B8 p& C0 J# J8 u3 r" `
2 J" `* O, b$ Z. N) Z" [( W+ a
上将:许世友   
% t* p* I9 m5 U5 s
" O7 q% d! g! i4 W8 S3 I1 H$ J. }3 q/ z& b# l3 F- o# r1 {
中将:张池明、范朝利、郑维山、张祖谅、刘少文、钱钧、
- p  s# S6 ~1 Q' o: S' C) W% y0 W! |
. O* A2 y! I% r  8 o- w' w. k: m8 C3 ?
# v( e2 O" K: |; |! Z
少将:汪大华、王才贵、王世才、叶道友、朱致平、李德生、肖永银、肖志贤、肖德明、吴世安、吴华夺、余述生、张吉厚、张百春、陈波、范朝福、官宗礼、胡立声、胡立信、胡贤才、徐明德、高立忠、高厚良、黄光霞、谭友夫、谭志耕、熊作芳、潘炎、潘寿才、王凤悟、成少甫、刘德海、李士怀、李迎希、陈明义、赵杰、曹思明、戚先初、常玉清、鲍启祥、蔡炳臣、叶泰清 吴钊统、尤太忠、万海峰、吕清、扶庭修、阳明山、邹善芳、毛和发、杨森、余成斌、余克勤、宋治民、马炳之、陈奇、廖政国、黎原 5 z, A5 A/ @' E9 X

  U# u: p) u7 H* Y9 p2 P  3 a5 n' R+ Q8 ^
部级:冯纪新、刘炳华、陈功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433 天

连续签到: 20 天

[LV.9]二品侍郎

2#
 楼主| 发表于 2011-6-22 22:18:48 | 只看该作者

9 Z+ T  ]3 C0 h) n

' \1 W6 N: R) D7 v; [3 u

, S( M8 ^: d% W- r4 ~0 Y3 ^

2 p* L+ Q2 t# @9 L: H0 ?9 N


- X+ }* y! v+ a( z5 Y' L$ P& I$ h( l# o

吴焕先

5 z: ?( s5 _8 g0 c( W% M9 S1 J9 z' J# A
( I1 {3 t7 V+ [  t
, U2 V" j. i8 F
吴焕先,1907年生于湖北黄安(今红安)紫云区四角曹门村(今属河南新县)。1923年考入麻城乙种蚕业学校,开始接受革命思想。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革命,他一家六口惨遭国民党地方民团杀害。1927年10月任中共黄安县委组织部部长,11月率紫云区农民武装参加黄麻起义。1931年5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第12师政治部主任,11月任红四方面军第25军第73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历次反“围剿”。, v; @( q- I  H' `! w& g, Y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鄂豫皖苏区后,吴焕先任鄂东北游击总司令部总司令。11月30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湖北黄安檀树岗重建红25军,任军长。他表现出非凡的组织才能,几天之内就把军部、2个师和2个特务营组建起来,共7000余人。1934年4月,红25、红28军合编为红25军后,任政治委员。与军长徐海东指挥部队转战于鄂东北、皖西北地区,取得长岭岗、太湖等战斗的胜利,恢复和开辟了朱堂店、陶家河等根据地。, f/ f5 C( f9 R  d( v3 @4 p, N' x
  11月11日,奉中共中央指示,与新任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率部进行长征,战胜优势敌人的围追堵截,进入陕西南部秦岭山区,为粉碎国民党军两次重兵“围剿”,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扩大红25军作出了重大贡献。1935年7月,吴焕先等率部北出秦岭,威逼西安。在获知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已在川西会师并准备北上的消息后,毅然作出西进甘肃、迎接中共中央、北上会合陕甘红军的决定。指挥红25军挥师猛进,占两当、攻天水,连克秦安、隆德县城,翻越六盘山,直逼平凉,截断西(安)兰(州)公路,有力地配合了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北上。9 x, s0 B- S( N+ X. T
  8月21日,红25军在甘肃泾川四坡村附近南渡汭河时遭国民党军突然袭击。吴焕先在指挥部队抢占制高点的战斗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8岁。

签到天数: 433 天

连续签到: 20 天

[LV.9]二品侍郎

3#
 楼主| 发表于 2011-6-22 22:20:45 | 只看该作者

5 {( ^5 e3 j& c+ p7 x# J! @, n

高敬亭

  X1 j1 ^/ \& H* A; Q! }; Q/ T: M
9 {+ H8 ~+ i) o8 H9 b) I) i7 V
# q7 y* `- F4 v( _: M' L
高敬亭,男,汉族,1901年出生,河南省新县人。( @$ ^& z. L5 S- H
  高敬亭1927年参加革命,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7月,他当选为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兼任光山县委书记。, ^$ g9 b$ s8 x' V" X0 l, m" L0 W. h
  1932年秋,高敬亭奉命调往赤城(商城),任豫东南道委书记。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长征,高敬亭兼任皖西北道委书记。1935年1月,高敬亭主持第三次重建红二十八军,任军政治委员。他领导红二十八军和苏区人民在鄂豫皖边区坚持游击战争,牵制了国民党正规军数十个团,歼敌5000余人,有力支援了四支主力红军部队长征。' `7 t4 y" b2 c( D
  1938年2月,红二十八军和豫南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高敬亭任支队司令员,率部开赴抗日前线,先后同日伪军战斗90余次,毙、伤敌人2300余人,消灭反动武装和土匪3700余人。1939年6月,高敬亭被错杀于安徽省肥东县青龙场。1977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为他平反,追认为革命烈士。

签到天数: 433 天

连续签到: 20 天

[LV.9]二品侍郎

4#
 楼主| 发表于 2011-6-22 22:23:51 | 只看该作者


+ w2 ]3 Z- {1 c( h& f0 s% ^
. S  V1 e9 n6 \" O9 k


4 X' A: K! h& m( n+ |& C6 g; n' Z

邓颖超

3 x( ?- }6 x  n. o  \% S
& U" z. {9 y% \5 q- ^0 i- O
) k8 Q4 y; B. t3 `  l" ]: i7 k. c
1904年2月4日生,河南省光山人,生于广西南宁。1919年五四运动时,与周恩来、马骏等共同领导天津学生爱国运动,组织觉悟社。1920年秋到北京师大附小任教员。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并任中共天津地委妇女部部长,同年与周恩来结婚。后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兼妇女部部长。1926年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1927年后,在上海任中共中央妇委书记。1928年5月,在莫斯科列席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回国后,任中共中央直属支部书记,在上海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2年5月,赴江西中央苏区,曾任中共中央局秘书长、中央政治局秘书、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机关总支书记。1934年带病参加长征。到陕北后,任中共中央白区工作部秘书,中央机要科科长、中华苏维埃政府西北办事处内政司法部秘书。+ [" S; x0 L) h8 G% O
抗日战争时期,在武汉、重庆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937年12月,先后任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妇女组织员、中共中央长江局妇委委员。1938年1月,出席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中国分会首次理事会,当选为常务理事。3月,参与组织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担任该会常务理事。5月,参加起草《动员妇女参加抗战建国工作大纲》。6月,任国民参政会中共方面参政员。1939年,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兼妇委书记。1943年回到延安,曾在中央党校一部学习。1945年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并任中共中央妇委副书记兼解放区妇联筹备委员会副主任。
5 r7 W, ]% u% q+ V解放战争时期,曾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在重庆、南京、上海为争取中国的和平、民主而斗争。1946年当选为国际民主妇联理事。1947年3月,任中共中央后方工作委员会委员。后任中共中央妇委代理书记。
' x3 a9 Q, q* R9 Q* p    1949年起,先后当选为全国妇联第一至三届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第四届名誉主席,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75年、1978年当选为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77年、1982年当选为中共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书记。1979年12月,担任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1982年被推举为对外友协名誉会长。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主席。1984年任中国三S研究会名誉会长。1985年9月经中共全国代表会议同意不再担任中央委员。1986年当选对外友协名誉会长。1987年当选为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名誉会长。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至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常委, 第一届全国政协常委。
" h* w/ N0 s. O* {: ~1 W0 M- j    1992年7月11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8岁。

签到天数: 433 天

连续签到: 20 天

[LV.9]二品侍郎

5#
 楼主| 发表于 2011-6-22 22:27:36 | 只看该作者


) ]9 j) Q3 r' v0 Y3 X5 ]
" x/ ^3 X- c6 U# ?2 x" Q

李德生

    1916年生,河南省新县人。


5 F: d9 H& M: B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T4 f+ H5 P' }" Q
    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 o# u* b, E: d# d! e)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二师三十五团供给处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长征。
$ s% f& v2 v/ n0 b" h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排长、连长、副营长、营长,太行军区第二军分区三十团团长。: J, O! h* ]% M' C+ L! ?# S+ [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三纵队七旅十九团团长,第六纵队十七旅旅长,第二野战军十二军三十五师师长。
8 R) H& z- x+ ^* c( j3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长、副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长,南京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委员。. g' V9 A4 c0 T. I! X( x' t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副主席,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1985年、1987年分别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和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

签到天数: 433 天

连续签到: 20 天

[LV.9]二品侍郎

6#
 楼主| 发表于 2011-6-22 22:31:54 | 只看该作者


& e* c8 s7 A# j% d* [

许世友

2 c: H2 d/ A5 Q- X1 u7 V: g
; F, U) O: g9 x& U  {0 W! O
/ n( {/ ^/ y5 v+ W  X
许世友(1905-1985),出生在河南新县乘马岗镇田铺乡许家合村。一九二六年在国民革命军第一师任连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七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黄麻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三十一师班长、排长、营长,红四方面军第十二师三十四团团长,红九军副军长兼二十五师师长,红四军军长,红四方面军骑兵司令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校务部副部长,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副旅长,山东纵队第三旅旅长,山东纵队参谋长,胶东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东线兵团司令员,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山东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华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委。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九、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副主任。

签到天数: 433 天

连续签到: 20 天

[LV.9]二品侍郎

7#
 楼主| 发表于 2011-6-22 22:35:28 | 只看该作者


  m5 S- S% {& l8 s$ q
; q( U$ Y) [  G) p

张池明

# H! r" x$ J" N/ w/ g  i
( [- b  Y- y" Q, ]! P5 y2 T
: x/ K) b& D2 R! j" J# P6 _
张池明(1917.8—1997.11),曾用名张赤民,河南新县人。1929年加入共青团,1932年参加红军,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少共光山县委儿童团总队长,少共鄂豫皖中共分局儿童局委员,红二十七军第二四六团少共团委书记,红二十五军军部秘书科长,红十五军团司令部作战科代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作战科科长,六八八团参谋长,特务团政治处主任,冀鲁豫支队第二大队政治处主任,三四四旅六七八团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三师八旅兼盐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松江军区政治部主任,哈尔滨卫戍区副政治委员,中共松江第一地位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北满军区独立第二师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四十三军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部长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参谋长,后勤学院副院长、院长,总后勤部副部长、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中共第九、十届中央委员。1935年3月随红二十五军转战洋县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期间为红二十五军军部秘书。

签到天数: 433 天

连续签到: 20 天

[LV.9]二品侍郎

8#
 楼主| 发表于 2011-6-22 22:41:18 | 只看该作者

3 W4 a/ Z/ P" I

范朝利

+ H6 t: E+ t- u/ b9 w

, }# {/ T% s: H/ ?, r' t6 m3 _+ Q2 U; R% \3 O
  3 x5 G( S5 e0 ?$ d' @
  1914年3月11日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今属新县)郭家河乡大刘湾村。8岁进私塾,11岁回家务农,13岁当学徒。" W% q) m. r5 ~, r& X* ]( K* d
  1930年春参加红军,同年6月入党。
* O+ _% j9 i/ K8 U' ^6 K/ h. R6 n  1929年8月参加工农赤卫军。9 x5 E6 Z7 V( z' f& d2 {
  1930年春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十一军三十一师战士,红一军第一师班长,红四军第十师二十八团排长,副连长,连政治指导员,第十一师三十一团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处主任,第十师二十九团政治委员、第十一师三十三团副团长、师司令部参谋主任,参谋长。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反"围剿"作战和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 B3 b+ I. \+ F- I- @  r6 W$ a1 g  1935年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参谋长,三八五旅参谋长、东进纵队参谋长、冀南军区参谋长、冀南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第五军分区司令员,参加了创建冀南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和历次反"扫荡"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二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冀南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独立第五旅旅长、中原野战军第二纵队副司令员,先后参加了上党战役、滑县战役、豫北反攻和鲁西南战役。% j* o7 C# O3 {0 n# w) p* j: _
  
3 }3 c2 i4 I3 @; k  1947年8月,率部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参加创建中原解放区的斗争和淮海战役。
  |6 `. c9 N9 k: M  1949年初,任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第十军副军长,率部参加了渡江作战和进军西南、解放贵阳、成都的战役与战斗。  z# H+ y2 D* w( o2 d+ U+ f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川南军区副司令员,第四兵团十四军军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
- a& c2 C+ q7 e5 a! Q) c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四、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十二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x* t' }/ \6 F
  1985年7月,按大军区正职离休。( e% B7 m7 c4 Z# X
  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撰写有《羊山集战斗》、《范朝利回忆录》等。并多方筹资支援老区建设,在家乡建起一所"八一希望小学"。

签到天数: 433 天

连续签到: 20 天

[LV.9]二品侍郎

9#
 楼主| 发表于 2011-6-22 22:50:04 | 只看该作者


! I# f- a! i7 e+ }
/ [" @6 V  e: ?6 ]; t4 P

9 u6 _. J9 g( T3 [

郑维山

7 r# O4 H1 z# F* Q% Q- h

' K: _9 d1 c3 W" |7 j  1915年生于湖北省麻城县乘马区(今属河南省新县)。幼年家贫,只读过几个月的私塾和不到一年的初小。1927年家乡爆发黄麻起义后加入童子团,任分队长,后调任赤卫队副指导员。193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带领50余名赤卫队员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第1师。后任班长、通信员、政治指导员,红四方面军第9军27师81团、27师政治委员,红30军89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历次反“围剿”和开辟、巩固川陕苏区的斗争。1935年调任红30军主力第88师政治委员,率部参加广昭、陕南战役。在同年3月的嘉陵江战役中,指挥部队连克飞虎山、高城山,并击溃敌军1个旅的反扑,有力保障了方面军主力顺利渡江,随后协同红31军夺占川陕要隘——剑门关天险。长征中,率部会同第80、第90师攻占上、下包座,打开了红军向陕甘进军的门户,后随军南下转战川康边。1936年10月奉命西渡黄河,在西路军编成内艰苦奋战河西走廊。1937年3月西路军失败后,身边仅剩秘书和警卫员,继经艰苦跋涉于同年6月到达延安,遂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调任晋察冀军区军政学校军事教员,军区教导团政治委员、团长,后任晋察冀军区第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参加了百团大战和反“扫荡”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张家口市卫戍司令员,察哈尔军区司令员。1947年起任晋察冀野战军第3纵队(后改称华北军区第3纵队)司令员,率部先后参加了保北、大清河北、清风店、石家庄、平津等战役。1949年1月,华北军区第3纵队改称第63军,任军长。后该军在第19兵团编成内调归第一野战军建制,执行解放大西北的作战任务,参加了扶郿、陇东、兰州、宁夏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任第19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9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第20兵团代司令员,率部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和1952年秋季反击作战。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1953年回国。1955年起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代理司令员、司令员。“文化大革命”中,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曾被下放到安徽一个农场管制劳动。1982~1985年任兰州军区司令员。  a: T5 g, Q7 e
    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U0 ^" S7 W: ], k& {/ j5 D. ]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 b, H; ^6 _) I; r$ V1 Z    2000年5月9日在北京逝世。
3 C- a5 ]! m" Z. T    著有《从华北到西北》。

签到天数: 433 天

连续签到: 20 天

[LV.9]二品侍郎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6-22 22:57:38 | 只看该作者


0 L, @, j* s7 n- J9 d

张祖谅


: f1 s* N9 e. {6 Q 1 ^; u$ C6 p' L, F
4 J0 S+ T1 F# e' p
 1911年12月4日生于河南省商城县石桥区大塘湾村一个自给自足的农民家庭。9岁起入私塾,11岁父亲病逝,家境每况愈下,被迫辍学务农。1928年参加农民协会。193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四方面军第25军73师排长、217团给养科科长,第31军93师政治部干事、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川陕苏区反“围攻”和红四方面军的长征。到陕北后,任红31军政治部裁判员、保卫科科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9师386旅政治部锄奸科科长,参加了七亘村、神头岭等战斗。1940年随386旅开赴太岳地区,会同山西抗日“决死队”执行巩固发展抗日根据地的任务,任第772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1942年夏,在旅军政主要领导不在位的情况下,足智多谋,与参谋长周希汉指挥部队胜利粉碎了7000余日伪军对根据地的疯狂“扫荡”,曾受到129师政治委员邓小平的高度赞扬。1944年11月,调任太岳军区第三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日本投降后,奉命重返386旅,任政治委员,与旅长刘忠率部参加了上党战役。后任太岳军区第二分区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第8纵队参谋长,华北军区第8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人民解放军第60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参加了运城、临汾、晋中、太原等战役。1949年5月,任第60军军长,所部在第18兵团编成内转隶第一野战军建制,进军大西北,参加了扶郿、兰州、秦岭等战役。而后转隶第二野战军建制,进军四川,参加成都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任川西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参与指挥剿匪作战。1952年9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0军军长,率部参加了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和金城战役。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勋章各一枚。1955年回国后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57年9月起任南京军区参谋长。
( \0 O, I9 E* h8 J/ P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R9 ]9 c  L: H) v; ?/ H0 {
    1961年5月13日在上海逝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8-19 02:1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