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12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朱炳国收藏的中国“第五”氏家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2-14 21:28:5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按:
    “第五”是中国罕见的姓氏,是舜裔诸姓之一,是从田姓衍生出来的,台湾有。家谱收藏家和研究者朱炳国先生收藏有中国“第五”氏家谱。




                      中国罕见“第五”氏家谱
                                 作者朱炳国,来源:清砚谱社   发布时间:2012-12-01 09:55


         笔者八十年代初,就业余从事家谱收藏与研究,至今已收藏家谱五千余册。2006年,无锡收藏古玩的朋友告诉我有一套无姓家谱,上面只写了“第五氏族谱”,可能是这套族谱的第五本。结果在古玩店里放了三个月还没卖出,我听完后内心隐隐觉得这可能是国内罕见姓氏的家谱,因为自己早已了解到陕西一带有人姓“第五”,但没想到确真有“第五”族谱实物。于是赶忙拉着朋友去瞧实物,果真是一套《第五氏族谱》。

  得到这部罕见的族谱后,笔者遍查《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中国家谱综合目录》、《中国家谱目录》等,均未发现有关于《第五氏族谱》的记载。经咨询上海图书馆和中国家谱资料研究中心,都认为十分罕见。山西社科院首席研究员李吉先生对我说,这部《第五氏族谱》非常罕见,希望把序言复印后寄给他,以便于进一步研究。


  据族谱记载,“第五”氏原籍为山西平阳府降州龙门县,后有一支迁徙到维扬邗东(今扬州一带);从宋末元初的始祖“第五实”起,一直记载到清宣统年间的第五荣卿,共二十六世。此族谱原先一直与山西合谱,后因路途遥远,往来不便,于清嘉庆年间改为分修;到宣统年间,此谱已是第七次重修。族谱中还有《族约》、《家训》、《传纪》等内容。


  据了解,“第五”这个姓氏源自汉代。据《姓氏考略》载:“齐田氏后,汉时齐诸田徙至京兆房陵,以次第为姓,有第一至第八” 。因此,在姓氏中不光有“第五”,从“第一”到“第八”都曾经成为过姓氏。而要了解“第五”姓氏的渊源,还要从秦始皇统一六国说起。最早,齐国的君主是姜子牙的后人,后来有个田姓人抢夺了齐国的政权,当了君主,这个田姓人便是“第五”姓氏的祖先。秦始皇吞并六国并统一中国后,便将齐国的王族流放到关中地区,也就是现在的西安、咸阳一带。当时,田姓是个大家族,人口众多,人丁兴旺。大家生活在一起,又都姓田,不好称呼,于是商议后决定,用“第一”、“第二”、“第三”进行编号加以区分,一直排到“第八”。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渐渐舍弃“田”姓,而“第一”直至“第八”都逐渐变成姓氏。唯有“第五氏”这一支后来出了不少名人,如东汉官任司空的第五伦等,所以第五姓氏得以长期传承,并作为显姓收到《续百家姓》中。而第一至第八中的其它姓氏,后来都改为单姓“第”和“五”(伍)等姓氏,现在保留复姓的很少。
   
                                                                                      作者:朱炳国


朱炳国会长收藏的中国“第五”氏家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15-2-14 21:32:36 | 只看该作者
朱炳国收藏的中国“第五”氏家谱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
发表于 2015-2-14 22:28:44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5-2-14 21:32
朱炳国收藏的中国“第五”氏家谱

   有点意思!
   不知道“第五”与“伍”姓有关系吗?
   伍姓在全国是一个小姓,但是在宜春附近就不是小姓了。我印象当中,几乎高安、上高、新余、丰城都有比较大的村庄姓伍。地名也有“伍桥”这样的称谓。
   我偶然进过一次“伍氏宗亲网”,他们转载了姚网上的活动信息。我当时有些奇怪,粗粗地看了他们的网站。并没有发现他们介绍“伍”与“姚”的关系。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楼主| 发表于 2015-2-15 09:12:11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2-14 22:28
有点意思!
   不知道“第五”与“伍”姓有关系吗?
   伍姓在全国是一个小姓,但是在宜春附近就不是 ...

             第一次听朱炳国说“第五”与“伍”姓的关系。在舜裔诸姓(百姓)中,未有伍姓的印象。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5-2-15 09:15:29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2-14 22:28
有点意思!
   不知道“第五”与“伍”姓有关系吗?
   伍姓在全国是一个小姓,但是在宜春附近就不是 ...

            如果朱炳国说的“第五”与“伍”姓的关系是真,则舜裔百姓又要加1姓。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6#
发表于 2015-2-15 09:42:31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5-2-15 09:15
如果朱炳国说的“第五”与“伍”姓的关系是真,则舜裔百姓又要加1姓。

     对的。今后有机会,我会留意一下伍姓的家谱,看看他们怎么说。
     我的历史老师就叫伍攀椿,我还有几个姓伍的学生。他们经常提到是伍子胥的后代。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7#
发表于 2015-2-15 14:15:20 | 只看该作者
稀罕又珍贵的家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5-15 07:4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