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82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西省万年青云镇姚家祠堂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4 23:01:0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s; o. ^1 c% d: C

姚家祠堂,在姚家村里。桃源曲水从它面前涓涓流过,背后一座青山,山水之阳,上等风水。

7 v, M% X. j4 q/ {$ ?

姚家祠堂至少有三大特点,一是古。从其灶房墙壁上镶嵌的一块青石匾额上的诗文看,它最晚修建于乾隆年间,至少有近300年的历史,是全县现存的最早的祠堂,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不多见。

+ ^$ t+ W# j. S% |* a( Q3 i

3 `4 f7 m2 a( @' [* M8 P! @; H5 |

二是奇。它的建筑构思不同于一般的祠堂,它前后3进,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内里亭台楼阁,设施周全,豪华无比。其走势后高前低,作为祠堂似是有些不合常规常情,风格上有些像明清时期富贵之家的宅院。据传当年修建时还颇有一番争议。

3 k  Q0 i4 b! y1 k

另:在其偏房(灶屋)墙壁上镶嵌一青石匾额,上面刻有一段文字,标题为《今将祠内办事宜门后》,内容大体分为三部分,一是公布祠堂所属公物;二是如何加强祠堂管理保持祠堂内清洁;三是祠堂管理人员注意事项。时间为乾隆十五年(公元1751年)二月。文字后面刻有七绝一首:


6 a  z9 s; {0 F! r/ q! E; z& n* }; g

劝民捐积皇恩溥,百姓不足不依补。吾门共祝庆盈宁,祠贮社谷垂千古。


. W! z, u7 x  Y: F$ t6 K, M) X

七绝未见落款,但其后还刻有一首七律:

春风惆怅溯芳菲,泽溥恩周见此碑。庇族果能匀乐利,康宗自妙酌盈亏。

希文今绪知何坠,晦巷深心识善推。记取鸿功垂不朽,云螭应并日光辉。

1 X8 `0 S6 ]3 c6 `* @

从内容上看,这首诗显然是特意为姚家祠堂而作。令人废解的是这首诗的落款是“眉山苏浩”。众所周知,眉山乃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故乡,此苏浩莫非系苏轼后裔?若是,其又因何来到姚源?

7 c+ @( y7 w8 q% P' c1 r" A

三是玄。在它的正堂墙壁上高高悬挂着一块黑色的匾额,上书四个大字:“舜帝之居”。使这座古祠堂微显出一种超乎寻常的霸气。据考证,此处除了王浩八之外,历史上并无可以称帝之人,难道历史上还有过哪位特重量级人物在此居住过?尚不知这里头到底深藏着多少玄机?


( t2 Y- Z, A+ }- A


7 L' M$ a6 o4 n% S. j( q7 {

但是无论如何,姚家祠堂都不失为一处名胜古迹,值得游览,欣赏,考证,发掘。


5 I' S. h9 P+ r& l, S7 R

2007年,江西省文联主席,著名作家、诗人刘华先生专程来姚源祠堂考察,刘华先生对祠堂文化颇有研究,出版过关于祠堂研究的专著《心灵的归宿》。参观过姚家祠堂后,也赞叹不已,深感里面有奥秘有文章。并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加强保护的建议。

7 {( q/ ~. k0 p$ Y6 C; w, U

姚家祠堂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l5 t: {. u2 J/ b


" E# d) M- {8 J8 W5 s) g

8 W( _; h# Y+ m4 G) P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4345 天

连续签到: 284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
发表于 2016-3-5 00:52:08 | 只看该作者

劝民捐积皇恩溥,百姓不足不依补。

吾门共祝庆盈宁,祠贮社谷垂千古。

- \) [; Q; c4 s: l6 r
" j, ~! P  S; z8 Q

春风惆怅溯芳菲,泽溥恩周见此碑。

庇族果能匀乐利,康宗自妙酌盈亏。

希文今绪知何坠,晦巷深心识善推。

记取鸿功垂不朽,云螭应并日光辉。

! A$ b. k! n; V% F: ?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
发表于 2016-3-5 09:10: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6-3-5 09:14 编辑
$ b$ R8 d3 J0 [3 G" x4 I
姚先登 发表于 2016-3-5 00:520 n8 K6 b5 @; ^5 ]) Y
劝民捐积皇恩溥,百姓不足不依补。吾门共祝庆盈宁,祠贮社谷垂千古。( b! U8 g5 F- t/ k# H6 y# y0 j4 |
3 l( G0 @1 |5 h+ v; |  u0 ~/ a
春风惆怅溯芳菲,泽溥恩周见此碑。 ...

8 C6 u) I# Y0 D0 V9 A4 P“舜帝之居”。使这座古祠堂微显出一种超乎寻常的霸气。据考证,此处除了王浩八之外,历史上并无可以称帝之人,难道历史上还有过哪位特重量级人物在此居住过?尚不知这里头到底深藏着多少玄机。" r0 K6 e: \0 H3 w# p
之所以有“舜帝之居”匾,祠堂里应该有祖公塑像或者挂轴。应该与历史上有没有特重量级人物在此居住过?没有关系。
( u6 d8 C8 `  I$ v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9-4 10:2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