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正月十六,不禁让我想起了“闺女回娘家”的习俗。这正月十六回娘家,是山东很多地方嫁出去的女儿在过完正月十五后一贯遵守的传统风俗习惯。而且这一天,嫁出去的闺女大都要等着娘家的人来“叫”,才能回门。不过,现在一般都不那么讲究了,不需要娘家来人叫,就自行回娘家啦。
& X- H9 e2 A7 \( h9 ~
回娘家,也俗称回门。在古代,大家都认为,女子嫁到夫家,便是夫家的人,回门不能想回就回,除非到了固定的日期。据山东民俗上说,在古代,若是不在固定的日期,擅自回门,人们会认为她是被丈夫休掉回娘家的。
3 M/ N0 K# s, S8 @
2 l" l9 X8 \0 w }6 W
9 U1 V, E9 }8 ]( X1 u( Q- Z 虽然现今女子回娘家已经没有过去那么多讲究了,随着人们思想的开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发达,只要不是特殊的日子,女儿回娘家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过年期间的各种传统风俗在现今的人们还是严格地遵循着。
) N0 `) l/ \% U. A/ E) l) y. u% }. B6 c e$ ?: L$ w
" [! W8 |) U! U 从记事起,我就记得母亲每年的正月十六是她雷打不动的回娘家的日子,后来即使我的姥姥姥爷已经不在,但是我的舅舅每年的这个时候依然都要把我母亲“叫”回娘家,一大家子欢欢乐乐地团聚团聚。我小时候在兄弟姐妹当中是最乖的一个,因此母亲每次回娘家总喜欢带着我,我也最喜欢走姥姥家。
1 H0 ?. i5 G( T1 o: E
: q9 L3 \; r0 [! T) M% w' j- y
! S$ W! \: I- K. e 我姥爷姓朱,在他们村,朱姓是个大家族,全村两千多人口,光他们朱姓人家就占了三分之一。我姥姥特别疼我,有什么好吃的都会给我留着,我一去就马上拿出来赏赐给我。我最喜欢跟大舅家的大表姐和二舅家的大表哥玩,大表姐长得漂亮,还会唱戏,过年村子里唱大戏,她还“唱”过穆桂英呐!我还喜欢我小姨家的大表姐,她长得更漂亮。在我幼小的情感里,老想着娶我小姨家的表姐做媳妇儿,只是长大了她就嫁给我的表姐夫了。
. M) @- S9 o' R9 B! q* X: d
1 A9 W' g/ m, K* Z9 f- Q! \' M# B, e% p P( K
* r' x5 q* e9 M3 k
因为母亲姓朱,所以我有时候也偶尔使用姓朱的名字,比如我曾经使用过姓朱的名字在报上发表过文章。
! g. o$ o5 y) N: P1 d7 Y
( v9 H' e7 F7 H0 k5 T. r
/ V+ t* x7 ?' [. v, \ 呵呵,话儿扯远了。据有关民俗学者介绍,之所以选择正月十六为女子回门的日期,是因为这是新年过后的第一个好日子。过去在历法的计算上,以立春为界,不立春,不能算下一年,下一年第一个好的节日,这个“六”数,好的节数,就在正月十五以后才能产生,所以,民间形成正月十六是个好日子。
' ~/ W+ U. a, b8 F1 P3 @
% _" j* y8 q) Z A( P( p7 p
2 A' ?3 p; A! S% N' k 按传统习俗,正月十六这一天闺女被接回娘家,娘家往往是要管住一天的。这与正月初二女儿回娘家不同。初二那一天,闺女、女婿俩要一起主动回女方家给老人拜年,一般拜年都是当天去当天回来。所以,初二与十六的回娘家,两者是有区别的。
( ^; l8 Q) ~/ I6 n1 Y) j2 _3 g1 W
$ t; F# Y3 e4 a
% p" U3 P0 \$ b# N1 Z 据了解,按照过去的说法,如果女儿愿意的话,可以在娘家里从正月十六一直住到二月二,邻近一些地方就有“正月十六请,二月初二送,一辈子不生病”的说法。
/ E6 l! |! p; C
) R/ _0 T) k) d" v1 u
" I; N5 M. ~4 J
0 k; d, ]2 ]. ?' k2 {6 Z @# V; Z/ G
) N4 _' y) b. [
9 K9 A8 l& r1 \! b
尽管现今已经很少有闺女在娘家能住到二月二的,但这种古时的风俗也不过是让子女能多在娘家陪陪父母。所以说,如果有机会和时间,做子女的还是要多回家看看,尽量多陪陪老父母,多尽尽孝。
6 z0 v8 V: ~. F: Q9 |$ N) ~0 c( \- v) u+ X+ z-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