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的扶贫故事】 致富有盼头,村民们笑了丨绥阳县郑场镇底坝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姚茂宽
我叫姚茂宽,现年58岁,原是遵义市档案局(馆)党组书记、局(馆)长。
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充分发挥我学农专业知识和充分利用我丰富的农村工作经历,经本人申请,2017年8月5日,我来到遵义市绥阳县郑场镇底坝村从事脱贫攻坚验村帮扶工作,任该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
底坝村辖5个自然村、50个村民组、有2020户7736人,属省级三类贫困村,全村海拔850米~1350米,是一个海拔较高、较为偏远、幅员辽阔、人口较多、耕地零碎、山多坝少的山区贫困村。
![]()
上任当天,我就与支部书记马庆春、包片干部周业宽到石坎子组召开石坎子、湾的、陡内子、南岩沟4个村民组的村民会,调查了解情况、收集民情民事。
会上,村民袁祖洪向我提出陡内子、南沿沟两个村民组水、电、路建设改造的问题,并详细介绍了各个问题的困难程度。经过思考,我下定决心:这是3件民事,哪怕再困难,我也必须去办,并办好。
我在会上表态,立即开展调查,争取一年内将三个实事办成,获得与会村民的一阵阵掌声。
随后,我对陡内子、南岩沟走访调研,决定先从供电问题入手。
当年,底坝村尚未启动农村电网改造项目,县里采取项目调剂的办法,从其他乡镇项目中调剂了一台变压器和3.5KM线路设施,于当年冬季落实了此项目。当时,村民们冒雪栽杆、拉线的场景令人难忘……
2018年春节前,陡内子、南岩沟两个村民组供电设施改造完毕,供电质量得到大幅提升,供电安全得到保障,让村民过上了一个明亮、温暖、祥和、平安的春节。
紧接着,我又着手解决村民安全饮水、通村通组公路硬化问题。
2018年3月,村民自愿、主动地投工投劳,修建水池、安装水管。村寨在山腰,我们采取提水入池再入户的方式,仅一个月,两个村民组自来水就已完成安装到户。4月,南岩沟至史家坡至陡内子至簸箕台7.3公里的农村公路拓宽硬化项目正式启动实施,当年7月15日,竣工经验收通车。
随后,我开始开展全村的饮水工程、通村通组公路硬化工程。头顶烈日,大伙汗流浃背劳作修建公路;打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流淌出来,村民们一张张欣喜的笑脸……那一幕幕场景令人难忘。
我驻村三年多来,底坝村公路建设投入建设资金2000余万元,新增村组硬化公路20条共38.9公里,其中,12条公路由我负责担任指挥长组织建设。在解决安全饮水方面,我争取并实施农村人畜安全饮水项目24个,小规模饮水补短板项目45个,解决了7200余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在二轮农村电网政造中,我们新增扩容变压器12台,改造供电线路40余公里。
家家通上了自来水,条条通村通组连寨公路硬化,栋栋村民房屋进行了维修。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底坝村逐渐变靓丽起来,村民思想也发生了大转变:从闭塞到主动求发展。
我全面走访调研,针对本村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状况和广大群众的意愿,提出了“一长两短一补”,即,发展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长效产业,发展辣椒、高粱两大传统短期见效产业,补齐畜禽养殖产业短板的产业发展思路,得到了村民的肯定与认可。
首批金银花在沙坡自然村的小沙坪、屋基堡、史家林等村民组集中连片实施。我亲自编写了《底坝村金银花产业种植管理技术方案》,并3次到沙坡片区召开培训会,讲授金银花栽种管理技术。每次培训我都需要步行15公里以上,授课达2个多小时,每次结束后我都会感到身体很累,但心里却很欣慰、滋甜。
经过三年努力,底坝村金银花产业从零星分散的150亩发展到集中连片分布的3800亩,而且苗木成活率达95%以上;另外,投资110万元的“底坝村金银花初加工厂房”项目正在建设之中,确保年内竣工调试。
底坝金银花产业目前已初见成效,2020年鲜花收购价达到每公斤16至20元,生叶收购价每公斤6元左右,盛产期亩均花、叶收益可达6000至7000元,花农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增收致富效果明显。据不完全统计:户均收益20万元以上有1户,10至20万元的有4户,5至10万元的有15户,1至5万元的有120户,5000至1万元的有150余户,村民致富有了盼头。
成片的金银花布满山头、铺满田坝,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一张张无边的金白色地毯铺在底坝的大地上,微风吹来,一阵阵花香让人心旷神怡,那一群群、一帮帮采花人,他们们拎着或背着花篮和花兜,唱着山歌,面带笑容,这一画面让人陶醉。
整理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姚强
编辑 何涛 见习编辑 周睿 编审 周文君 王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