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

楼主 |
发表于 2017-9-20 10:35:16
|
只看该作者
《小诗》则是姚蓬子 18 岁时作给周修人的情诗,“故而我们的唇儿触着时/我的眉间透露了笑意”将热恋中男女的甜蜜展现的一览无遗。尽管初尝爱情的姚蓬子与周修人打得火热,难分难舍,但姚蓬子曾在上海中国公学和北京大学这两所名校求学,见识过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自然不再满足于待在姚公埠这样的小镇中,他想要一飞冲天,在文学、政治上有所作为。于是很快在料理完母亲的丧事之后弃学来沪,经同乡介绍到光华书局作编辑。
如果说之前在京求学的日子奠定了姚蓬子的文学基础,那么来到上海的姚蓬子就迈开他进入文坛的第一步了。或许是早年曾在学校中做过类似的编辑工作,姚蓬子在进入光华书局后从事编辑工作如鱼得水,深得同乡老板张静庐的赏识。1925 年的夏季,姚蓬子在上海四马路结识了北新书局的老板李志云,得知北新书局有出“欧美名家小说丛刊”的计划后,姚蓬子立刻毛遂自荐,说自己打算翻译果尔蒙的《处女的心》,得到李志云支持,并在1927 年出版。这是姚蓬子第一本出版的图书,且不论这本书文学价值如何,单就这部书的出版而言,就说明了姚蓬子在这一时期已经有了追随潮流的文学意识。这部书出版后不久就脱销了,第二年夏季,《处女的心》再版。而任人唯贤的张静庐在 1930 年把“欧罗巴文艺丛书”交由书局的老编辑姚蓬子主编,姚蓬子不单组织“欧罗巴文艺丛书”的译稿,还亲自上阵参与其中,从 1930 年到 1932 年间,姚蓬子先后翻译了果尔蒙的《妇人之梦》,转译(英译本)了高尔基的《我的童年》,选译八篇苏联小说集成《俄国短篇小说集》;此外还与杜衡合译了斯德林保的《结婚集》。其中,高尔基的小说成为畅销书,《俄国短篇小说集》多次被重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