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姚美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湖南姚氏源远流长(湖南姚氏普查)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63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5-31 08: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姚家修谱找姚网
      其实我家里就是湖南邵阳新宁赤塘姚氏,我家里有赤塘姚氏的老族,谱上说的是姚善为始祖。始祖姚善→2義魁→3元三→(下同)......后来与姚巖(岩)后代合了谱。于是就有了下面的结果:     姚美宏的寻根问祖结果:邵阳姚氏&甘棠支&赤塘支系
   始祖巖→2苾(苾、芝)→3義魁(義魁、義隆、義盛)→4元三(元信、元德、元三、元通)→5旺财→6行一(行一、行二)→7子富(子富、子贵、子延)→8彬→9萼→10瓒(瓒、璧、晶)→11春辉(春辉、春江、春华)→12庭凤(庭凤、起凤、腾凤)→13自然(自然、自通、自照)→14仁禹(仁禹、仁宣)→15民选(民选、民举、民登、民甲)→16登杰→17有恒(有培、有仁、有恒、有望、有松、有梅、有梁)→18啓萃(啓萼、啓就、啓萃、啓崑、啓?、啓珑)→19国玺(国玺、国孝)→20兴国(兴国、兴邦、兴喜)→21盛意(盛忠、盛意)→22世倬(世倬、世麒)→23才书→24作行(作行、作源)→25述林(述松、述林、述杞)→26济杰→27美宏(美宏、美宴)→28笃尧→29……→……

签到天数: 163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5-31 08: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宋端仪是明代莆田人,现在已很少人知道他的生平和著作,仅有上世纪四十代莆田文史学家康爵老先生介绍宋之著作《立斋闲录》时提到,“宋端仪,字孔时,成化辛丑(1481年)进士,官广东按察佥事。”据明过庭训《本朝分省人物考》中《宋端仪传》记述,宋在十六七岁时曾随父到外地任学差,“又尝侍父校文江右”,后回莆于成化辛卯(1471年)乡试未中,“遂闭门讲学”,“甲午(成化十年,1474年)登乡闱第七人”,“成化辛丑(十七年,1481年),擢进士第六人,拜礼部精膳司主事”,“寻丁内外艰,起复,改祠祭司。适云南提学宪臣缺选,部议以属议”,因怕人说是“干乞”,“遂力辞不受。已而迁主客司员外郎。未几广东提学缺,时选部拟仪”,“以内相丘[氵睿]徐[溥]二人沮之,不许”,“官主客二年,……俄广东提学复缺,拜按察司佥事。既至,……未几,疾作,卒。”由此可断定,宋端仪在初试时年龄在二十五岁左右,约生于明英宗正统十二年(1446)。邱氵睿兼文渊阁大学士(入相)乃在明孝宗弘治四年(1491)。这时宋约在四十五岁左右,其为邱、徐所阻不得任广东提举,一年之后继任礼部,再后被任命为广东按察司佥事,到任后不久即病卒,约有五十岁(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年)。
  宋端仪著作究竟有多少?莆人先贤仅提及两种,即《考亭渊源录》二十八卷,《立斋闲录》四卷(康爵考证)。现据《明史》卷一六一《宋端仪传》和《四库总目提要·考亭渊源条》所述以及《革除录》,可知宋端仪的著作远不止上述三种。笔者近段见到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中所收的宋端仪著作,其中又有,《宋行朝录》(卷五史部别史类)、《莆阳逸事》、《莆阳旧事偶录》(卷七史部地理类)、《祠部典故》卷九史部职官类)、《莆阳科名志》、《高科录》(卷九史部典教类)、《莆阳人物备志》、《乡贤考证》(卷十史部传记录)、《立斋稿》(卷二十集部别集类)等九种。明过庭训《本朝分省人物考》中有《宋端仪传》一篇,传中记录宋端仪著作,除见于以上十二种以外,还有《广东通志略》、《适南三先生遗作》、《朱子事类》、《宋氏族谱》等四种。综上所述,可知宋端仪之著作有十六种。这些著作在他生前未及刊行,极可能广陵散绝,宋端仪英年早逝,在短暂的一生中写下十六种著作,也算是著述颇勤甚丰。
  据《鲁迅全集》第六卷注释,《立斋闲录》“是依据明人的碑志和说部杂录的笔记”,《四库提要》述该书“是编杂录明代故事,自太祖吴元年迄于英宗天顺,皆采明人碑志,说部为之”。其中记录了朱棣大量杀害以前曾经拥护其侄子建文帝的臣子们之史实,揭露了“永乐皇帝”的真面目,因而招致了清朝的顾忌。据资料考证:自清朝初至同治的二百多年间,大多数的目录学家,书目编者都将《立斋闲录》归属于“史部”的书籍,此与鲁迅观点是一致的。但清乾隆间官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钦定续文献通考经籍考》中,又把《立斋闲录》归入“子部小说家类”。鲁迅所家藏一部明抄本《立斋闲录》已辗转藏入北京大学图书馆,写有“《立斋闲录》四卷,明宋端仪撰”。书里有“周树人印”。○黄国华

《立斋闲录》对建文史研究的重要价值

  摘要《立斋闲录》汇集了许多原始资料,有两卷内容与建文朝历史有关,史料价值较高。该书完全摒弃了明初官修史学的局限,客观地反映了建文朝的政治面貌,大胆地揭露了明成祖对建文诸臣及其亲属的残酷杀戮与迫害,以及在皇位继承问题上赤裸裸的欺骗,有助于我们深入、全面地研究建文朝历史。

签到天数: 163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5-31 08: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革除遗事》
革除遗事六卷,明黄佐撰。佐,字才伯,号泰泉,岭南香山人。正德十六年进士,官至少詹事。事迹具明史文苑传。正德十五年,黄佐自序称:「是编也,本莆田宋君端仪革除录、清江张君芹备遗录,旁采诸家传记,稍增饬之。」(见北京大学图书馆明钞佚名国朝典故本)今世传黄佐有另本革除遗事六卷,收入明金声玉振集、清借月山房汇钞等丛书。稽核两书,大不相合。一、体例不同。是书六卷均为建文朝臣列传,另本卷一革除君纪,卷二阖宫传,卷三至卷六建文朝臣列传。二、所收列传多少不同。是书载建文朝臣一0九人事,另本仅录七十五人。三、列传详略不同。是书详于另本,且纪事亦间有异同。

签到天数: 163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5-31 08: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pszyyao教授:                       邵阳新宁赤塘姚氏家谱说,我们来自“江西瑞州上高古德”, 绍弦宗亲说:目前上高居住的姚氏有几个村庄,都在灵源附近,都靠近锦江。其实邵阳新宁赤塘姚氏一直在向上寻根......一切尚待考证!!!请pszyyao教授也帮忙寻找姚善儿子姚节等四人的下落,或姚苾、姚芝、姚节等人的关联性考究......拜托了,谢谢

签到天数: 163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5-31 08: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晚辈美宏建议由郑保宗亲牵头,组建一个湖南姚氏家族修谱筹备小组,到湖南省各地区姚氏聚居地走访一下,应该说湖南省每个地区都有负责人来修过谱的;而且我们邵阳市姚氏家族就在前些年(好像是1995年左右)修过邵阳姚氏家谱。

签到天数: 163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6#
 楼主| 发表于 2016-6-1 08: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pszyyao教授,谢谢您!!!也请您继续帮忙寻找姚善儿子姚节等四人的下落,或姚苾、姚芝、姚节等人的关联性考究......

签到天数: 163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7#
 楼主| 发表于 2016-6-1 08: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邵阳新宁赤塘姚氏家谱(与湖南邵阳姚氏甘棠支和留田支合谱前的老族谱)上面说,我们来自“江西瑞州上高古德”。

签到天数: 163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8#
 楼主| 发表于 2016-6-1 08: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家里就是湖南邵阳新宁赤塘姚氏,我们没有认釁禄公后,但认义魁公后。邵阳新宁赤塘姚氏家谱(与湖南邵阳姚氏甘棠支和留田支合谱前的老族谱)上面说,我们来自“江西瑞州上高古德”。我家里有赤塘姚氏的老族,谱上说的是姚善为始祖。始祖姚善→2義魁→3元三→(下同)......后来与姚巖(岩)后代合了谱。

签到天数: 163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9#
 楼主| 发表于 2018-9-25 00: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姚善:忠义太守贤良臣


        明朝的苏州,一共有五个父母官被老百姓认可、称颂,前有季亨、魏观、王观,后有姚善、况钟,都是一等一的好官,称“姑苏五太守”。
        姚善(1360—1402),字克一,安陆人,原来姓李,举人出身。洪武中由乡举历祁门县丞,同知庐州、重庆二府。洪武三十年迁苏州太守。
       从现有的资料看,在二十世纪国人研究明史的第一篇文章,是毋暇撰写的《明苏州太守姚善》,刊于《清议报》1901年3月20日。《清议报》是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以后维新派在日本创办的刊物,由梁启超等人主编,是一份进步刊物,文中称姚善为政持大体,不为苛细。当时,《清议报》发表这篇文章的用意,显然是为了唤起国人在清政府统治下,研究明朝历史的兴趣,并鼓舞起斗争勇气。
      历史上的东西对现实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借鉴,不同的角度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喟。从勤廉的角度审视姚善,主要有三点让人追想。
      一是“贤”,体现在对人才的态度。明朝初年,明太祖对苏州一直有较深的偏见,认为吴俗奢僭,要求历任苏州地方官对苏州重绳以法。在这种形势下,苏州那些奸诈之人就持他人短长相互攻讦。姚善来苏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折节下士,先后聘请隐士王宾、韩奕、俞贞木、钱芹等。请教治郡之策。每个月初都与贤士会与学宫。有一次,姚善迎请钱芹上座,请教经义文章。钱芹说:“此非今所急也。”姚善悚然起问。钱芹于是授书一册。姚善一看,都是治理苏州的建议方略。
      最能体现姚善对待人才态度的有这样一个故事。当时苏州湘城有个叫王宾的人,《吴中往哲记》里推崇他是吴中隐士第一,与吴县韩奕、昆山王履,并称“吴中三高”。王宾家世医业,比姚善岁数大,学博行商。明太祖曾想召王宾做官,王宾坚决不接受。姚善非常敬重王宾。姚善任职苏州后,仰慕他的名气,登门请教。地方官出门办事,排场很大,有开道的,有打伞的,于是一帮人浩浩荡荡来到王宾家门口。王宾早听见外面喧哗,他从门缝里张望,见大队人马罗列,心里很生气,就在屋子里高喊:别惊扰我的老母。说完自己爬后院围墙出去了。姚善知道自己遇见真正的高士了,第二天轻车简从来拜会,史书上称“独侯门下”,王宾这才肯见面,“据座受拜,以道诲之若师弟子也”,就是说,王宾跟姚善认真上了一课。
      二是“义”,表现在保忠臣血脉殚精竭虑。江西分宜县在明朝出过两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一是独揽朝政20年的大奸相严嵩,另一个就是铁骨铮铮、大义凛然、为建文朝捐躯的大臣黄子澄。
      明初的建文帝朱允炆是个开明仁君,一个500年来受到史学家深切怀念与同情的皇帝,时燕王朱棣拥兵自重。为强化中央权威、统护政令畅通、消除地方割据势力,黄子澄作为主要辅政大臣,提出“削藩”,黄子澄对燕王朱棣的认识与对形势的判断是正确的,朱允炆也认同他的“先发制人能制人、后发制人制于人”的策略。但建文帝优柔仁弱,对朱棣动了恻隐之心,以致贻误战机。燕王朱棣则以“清君侧”为名公开举兵叛乱。当朱棣逼近南京、建文朝大势已去时,黄子澄当时不在主战场南京,而是在苏州募兵。他决心为建文朝共存亡,还将妻子许氏与四个儿子从江西分宜接到苏州。不久,南京陷落,朱棣当上了皇帝,黄子澄在嘉兴被人告发,押到了南京。朱棣对他处以“五马分尸”的酷刑,再处以“诛九族”的大屠杀,凶残的“瓜蔓抄”,使黄子澄家族共有445人被杀。在南京城破之前,黄子澄的妻子许氏与儿子黄圭、黄玉、黄润、黄泽从老家到了苏州府,姚善见局势难以挽回,有意要为忠臣义士留下血脉,就改变了他们的姓名、户籍与身份,以便能逃脱即将到来的大屠杀。黄圭改名为田立微,户籍改在苏州府昆山县,身份是位道士,还教他学会昆山方言。二儿子黄玉改名为田彦修,身份是昆山县一农村的“里正”,也让他学会昆山方言。三儿子黄润改名为田彦温,四儿子黄泽还是少年,也是改名换姓。忠臣之后终于逃脱了朱棣的大屠杀。现在昆山仍有黄子澄的墓碑,上面镌刻着“明黄节悫公子澄墓”八个大字。
      三是“忠”,表现在起兵与苏州共存亡。朱棣以“清君侧”名义起兵南下,同时上书朝庭贬黄子澄等人。姚善将黄子澄隐藏在苏州,黄子澄建议一起起兵反朱棣。姚善说:“公,朝臣,当行收兵图兴复。善守土,与城存亡耳。”黄子澄去嘉兴募兵后,姚善一方面向建文帝申述不应当贬黄子澄,促使朝庭复召黄子澄。另一方面秘密联络江南松、镇、常、嘉诸府练兵抵抗。建文帝失败后,姚善为被麾下许千户“缚以献,不屈,死。年四十三。”
      后人评价姚善治苏,都认为他为政持大体,不为苛细。说他在任时,苏州讼遂衰息,吴中大治。苏州人对姚善的追念,是把他与韦应物、白居易、孙冕、况钟同列,称“五贤”,并撰一联“政绩在斯贤,溯唐宋明有五大夫,吴郡楷模二千石;馨香隆厥祀,立功德言垂三不朽,太守风规数百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11-1 08:1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