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姚绍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再说古老的灵源姚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1#
 楼主| 发表于 2019-1-26 12:47: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姚家修谱找姚网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9-1-26 12:49 编辑 6 ?% r9 r/ z1 g' i5 z* C
9 U/ z2 \: s  N  b* X
     又往上,从南昌姚氏分支的修水姚也记载了他们祖先回居了灵源。这是宋末元初的事情。

IMG_20190126_111908.jpg (83.04 KB, 下载次数: 345)

IMG_20190126_111908.jp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2#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09:07: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9-1-27 13:13 编辑
2 j; ~+ _% ?# \& U! |# F4 ^; q: E2 V5 h0 g% C5 X+ }
   二。关于正宗与非正宗。                                                      先说一段“家丑”。
; z& p  Z, G$ r4 b        几个月前,南昌姚氏微信群里曾经暴发了一场争吵。我不在该群,不知道为何起因。但是一星期内我突然接到从上海,连云港,盐城等地宗亲分别打来的七八个电话,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大致说,南昌姚湾有一个宗亲在微信群自称是“正宗南昌姚”,以此来抬高自己的身份。这极大的伤害了外迁宗亲的自尊。或许这些外地宗亲知道我祖籍是姚湾村,还知道我太公时即是从江苏回迁南昌的。当然也知道我有一定知名度。他们纷纷要我主持公道处理这件事。我问这是谁说的?他们形容这个人是“肥头大耳”的模样。  
& s6 t3 Y! C* o2 _          这为难我了。我既沒有在南昌宗宗会任职,也沒有在姚湾团任职,认识的姚湾宗亲并不多,只知道一个人经常理光头,但仔细分析他的耳朵并不大,估计他不是这“肥头大耳”的人。
9 H& f6 U+ ?( O" V0 S' _4 [# L
% r% @: W( B7 f! e8 G
1 B* l: D/ i* i$ i' N' a6 ~' g, N/ ^  t' m* q

) J, a8 U: h, M/ G7 {
* E  Q/ c( `5 U1 a& f* C/ M8 ]4 w1 z! R3 M* G1 W4 O( H
9 ^  O6 {1 V! h/ H$ L! S
. J/ c+ ^" G% o$ n
$ y% u5 i, q% S$ E! }, k
/ |  [9 B# r$ b& j- n4 n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3#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09:46: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地宗亲发来他们家谱上清朝咸丰年间的祭文给我,证明他们也是正宗的南昌姚,正宗的灵源姚。

IMG_20190127_084525.jpg (44.23 KB, 下载次数: 455)

IMG_20190127_084525.jp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4#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09:58: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9-1-27 10:29 编辑 7 d0 F- F& q9 {$ w8 G" y& b- ~
' Y- I: J5 w5 S
    更有较真的宗亲从江苏赣榆图书馆查到的资料,说1656年有一个叫“上海公”的斗门籍知县倡修家谱。而他们这一支之前就到了江苏。( x9 b2 d1 w- P5 g  }5 ]. p2 x
    盐城的宗亲还说,第十六届南昌姚氏家谱的主编姚卿仁就是盐城人,怎么祖源地南昌的宗亲要说“正宗”与“非正宗”的关系呢?

IMG_20190127_090222.jpg (132.05 KB, 下载次数: 524)

IMG_20190127_090222.jp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5#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1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姚绍弦 发表于 2019-1-27 09:58
8 N% k5 U9 V; X: ^更有较真的宗亲从江苏赣榆图书馆查到的资料,说1656年有一个叫“上海公”的斗门籍知县倡修家谱。而他们 ...

( }) g7 a+ ~- V8 [     南昌姚氏向来是知书达理的大家族,主张“族群不分始祖先后,不分人数多寡,宗亲不分富贵贫贱。”在祖宗面前一律平等。何来“正宗”与“非正宗”之说?   4 S0 M2 z7 C, E4 P( A: f
      
( K9 K8 R- x* c  G! p# k4 g      祖源地灵源的杰峰宗亲几次说他是正宗的灵源姚而排斥外迁灵源姚,我不知道他的文化背景,他说的也是空洞话,我仅送他二个字:“好笑”。
/ H3 z! I' C) X* I6 d8 w8 V! t: [
3 _. O1 M, ^, j. A& u( ]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6#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13: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pszyyao 发表于 2019-1-27 10:355 }1 R( K+ x0 Q/ @/ s! D
30#,原来有正宗与非正宗的一段“家丑”事。
4 X; S7 l: ~, k+ J
        咸丰时的祭文说的这个“上海公”,指的是1656年修谱的姚修蔚。其功德一直被懂南昌姚氏家谱的人记取。早在修蔚公任职上海知县之前,就有姚湾,斗门的二十支以上宗亲到了江苏宝应,高邮一带,我因此判断宝应不止三支南昌姚。从我查阅到的信息,宝应驻足以后,他们又集中在阜宁的庙湾,邳州,然后散落在苏北,鲁南。
  E& e% G" X+ ~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7#
 楼主| 发表于 2019-1-29 19:02: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9-1-29 19:09 编辑 # w3 a) p, g; b  a, @3 P3 w$ x8 z

, @) Q% R# Z# `4 p5 p         我认为此事不宜再议,起义宗亲也无需“对号入座”。我仅仅是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需要提醒的是,无论是说到灵源姚,或者说到南昌姚。千万不得再说“正宗”与“非正宗”。否则会伤害一大片外迁宗亲。
: u  i5 H: q$ o/ |! P$ }" `: S# ?
/ L0 {; r8 X5 f) L1 \: y1 z# u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8#
 楼主| 发表于 2019-1-29 19: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9-1-29 19:43 编辑 ; @" o& j+ S, a* [: e* q
姚绍弦 发表于 2019-1-29 19:02
* P1 d! k+ m. t) R8 y3 d我认为此事不宜再议,起义宗亲也无需“对号入座”。我仅仅是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需要提醒的是 ...

; g% ?" s; l/ e( x  c* Q. p% B) V     回复41#钟尧老     “上海公”姚修蔚主修的是第五届谱,时间是1656年。“上海公”犹如当今的“三卿团”,是人们的尊称。修蔚字仲华,号友石。属于斗门中房,这一房修了第一,第二,第四,第五,第七,第八,第九届修谱。灵源姚氏在南昌的发扬光大与斗门中房密切相关。我注意到,斗门中房从第十届修谱修的1816年前后,散落在苏北以徐州为中心的广泛区域。现在留居在斗门的八大房中就数斗门中房的人数最少。新近在徐州西部的汉王镇发现了一支有上千人的姚氏村落,字派与南昌姚氏字派相同。但他们说是河南来的,祖上也多行中医。目前他们尚缺乏热心家谱的宗亲。我正在与他们沟通当中。/ l# J4 ^! b" `% }1 ]! L

6 J+ }" Y& q% F- i
0 S. }$ L! p9 l( O% x  R9 i3 U( X5 f  Q4 m
0 Z+ D6 @' _4 I( C" n

( S: _. H3 _9 M( ]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9#
 楼主| 发表于 2019-1-30 10: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9-1-30 11:12 编辑
9 B5 u$ n' T! `
姚先登 发表于 2019-1-30 00:18
1 s2 _: n6 o* G4 G这里的“正宗”与“非正宗”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伪命题,所以没有讨论的必要。

* r; ~' G  s3 v           三。姚公骞和姚公伟——海峡两岸文化界的“双子星座”4 \. h" b" o1 V
      姚公骞和姚公伟是一对同胞兄弟,他们未入南昌姚氏家谱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K' E9 o* y9 r4 n" e5 g& u
     从南昌家谱文化层面上说,如果家谱上少登记了一个硕士几乎微不足道;少登记了一个博士,有点可惜;少登记了姚公骞和姚公伟兄弟,那是家谱上失去了一道光彩。这两兄弟属于“博导”平方以上级别的人物。8 |! G* v! b' c" Z$ [* b! c! O7 l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0#
 楼主| 发表于 2019-1-30 10: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9-1-30 10:40 编辑
% U( O. z1 D* p" ~3 |8 Z. A
姚绍弦 发表于 2019-1-30 10:22: z% r+ J; K4 {& y, S- G
三。姚公骞和姚公伟——海峡两岸文化界的“双子星座”
! Y( c+ y: [7 E/ o2 i6 j# y4 o9 ?& T      姚公骞和姚公伟是一对同胞兄弟 ...

, d/ H: N: W9 \$ A5 x百度上说:
' ]' {2 C4 T' K姚公骞
; P/ |; J3 n) Z! ?% [2 {7 T. x* U姚公骞(1924—2000),男,江西南昌人。早年执教于乐平、德兴中学,求学于厦门大学、中原大学,1957年由南昌师范专科学校调入江西师范学院历史系,为中国古代史教研组组长。$ }! z+ T0 ~+ Z; I# y1 s$ b+ f- g
1981年调江西大学历史系,担任系主任,教授。后为江西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江西省历史学会会长。承继家学、文史兼通,好诗词、工书法,涉猎禅机佛理。《王安石的知变与司马光的守常》、《江西人与南北曲》等为其代表作。
+ O& R. [: l/ h江西社科院的资料上说; ?' G. v, k/ {6 P
         姚公鶱,南昌市人,1924年生于江西波阳。解放前就读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建国后,先后任波阳中学、乐平中学教导主任。1956年调往南昌中等师资进修学校(后改为南昌师范专科学校),任历史教研室主任,次年,转至江西师范学院历史系,任中国古代史教研组组长、讲师、刚教授,至1981年,调任江西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1984年调任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其间兼任过历史研究所……   ! J+ `; b; F9 L: O!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7 05:3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