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52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桐城写给枞阳兄弟的祝福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发表于 2016-3-8 18: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事因桐城和枞阳分离,桐城是安庆,枞阳归铜陵。
4 s: A0 M# _& a6 a( ?  @* K, I4 n( `/ I) m$ @
         著者松湖居士是马溪姚:- t2 M" |% R& H, W
         在那个历史风云变幻的宋元之际,我的先祖浙江余姚人胜三公,随其父由江南浮槎而来,居官安庆,后胜三公因“乐”麻溪风光而暂居于此,耕读传家,从此麻溪姚氏在桐城繁衍生息、开枝散叶。- W- D' y& Z4 O1 T  c
1 ~- c$ ~4 \8 i* K  F) c2 E, }

5 o) u& o6 I6 m$ f! l/ z* c- L

明朝代宗景泰三年(公元1451年),我的五世祖参政公姚旭,作为我们姚家得中进士第一人,将家族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他致仕后,移家县城(即今桐城城区),从此人文蔚起,名哲继踵。尤其是其孙姚希廉一脉,更是代有闻人,与其他桐城名族一样,共同照亮了桐城的星空。


" ^# N- T0 V/ C6 l& D, n; r% c3 [0 l0 Z

0 B# b* e- P1 M

姚希廉六子,其中以长子姚承虞、三子姚自虞两支最为兴盛,麻溪姚氏诸多名人基本都出自这两支。明代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我的九世祖姚自虞出生,其后裔有姚之兰、姚孙棐、姚文然、姚士基、姚孔锳、姚淑、姚范、姚鼐、姚莹,以及姚永朴姚永概兄弟等,为桐城姚氏的崛起不断书写新的荣光。尤其是姚鼐,据家谱和他的《先宅记》记载,他在桐城县城“树德堂”出生时,我们这一支已经在县城定居了三百余年。

) \! G& |2 b  B5 o
; N. w: i: x& W) g1 F
; J5 y6 t: i( H

如今,除了十六世惜抱公姚鼐先生安葬于今枞阳麻溪之畔外,其他先祖都长眠于今桐城的大地上。而惜抱公亲手所植的古银杏,至今仍然枝繁叶茂,茁壮生长于他的祖居门前、今桐城中学校园内。

8 S; {7 p' s1 Y
, J; R2 d* W2 c. q7 k$ s+ U: s
2 p! e* i; H3 u5 L9 h# F5 s

但那条从万山之间奔泻而出的龙眠河仍在呼啸向东。大约宋末元初,我母亲氏族的先祖方德益公,冒锋镝北上,始迁于县市乡(即县城)龙眠河畔的“凤仪里”,因称“县市方”或“凤仪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16-3-8 18: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桐城枞阳分县后,为历史名人争端埋下了伏笔。特别是近几年来因枞阳兄弟的一句“XX出人,XX出名”,极其武断,极其蛮横无理,一方将另一方完全抹煞干净,由此而引发的争论必然愈加激烈。有贤者无奈叹息:“兄弟阋于墙,祖宗泪于地。”& d, L( w7 w$ q+ I$ x, C# ?! M
" Z. q7 Z) X( X% }' I0 {. M
——枞阳兄弟的一句“枞阳出人,桐城出名”
) m: P1 N  S; A8 w: U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6 20:4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