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
2#

楼主 |
发表于 2009-9-6 11:15:36
|
只看该作者
一、不凡的家世+ X1 |$ [0 k5 q8 f
9 |9 r2 I4 t; `) b M+ b6 F, G( } 大唐高宗永徽二年(651)的一个寒冬的夜晚,陕州崤县(即陕州硖石)姚懿山庄。- ^' q5 a8 T1 P& }; E
z( r0 _+ s, @4 l 突然间,一阵洪亮的婴儿啼哭的声音划破夜空---一个注定长大要改变大唐命运的孩子降生了。4 z6 Q7 T5 W3 j: k6 o/ l+ r
0 x+ \, n/ P S' y 这是姚懿的第十个儿子,他为这个新生儿取名姚元崇(后改名为崇),字元之。
7 U [: N% m' ]- } d ' H6 O9 R* d8 z- O' M. K4 D5 d
小元崇的出生,令隐退在家多年的姚懿格外开心。2 T. }$ H9 r% p1 ~
6 Z4 p8 d8 r& d3 G% ^ 姚懿娶过张氏、李氏两位夫人,都先后过世。后才续娶刘氏夫人。如今将近花甲之年,竟喜得爱子,不由得爱不释手。, p% z6 {( s8 p9 A
@5 [) n: x5 |2 M% [
3 G9 o6 Q, l) ?& f2 m5 l5 ~4 X6 T! A
6 _ U) N w1 p6 a' S
姚懿祖上本江南吴兴望族,即历史上有名的“吴兴姚”。9 L, \; ~4 E/ ~4 e. W; b1 L6 Q
( S2 y9 B( l% c# y' f
这“吴兴姚”可来历不凡,是圣人舜帝之后,地地道道的贵族。
$ ?4 i2 P' M9 p- o 7 q1 N$ p0 y! ?
“吴兴姚”的鼻祖,是上古五帝之一舜帝姚重华。这位黄帝姬轩辕的九世孙,出生于姚墟(今河南范县一带),因以出生地为姓。
" W ~* p7 d5 K6 i4 }& n X8 u+ A 4 D8 q' O- [9 n2 V5 e7 G
他有一个可怕的,充满阴谋和杀机的家庭,父母兄弟全都比蛇蝎还要恶毒,只有姚重华恰恰相反,仁慈而且善良,集华语辞典上所有的美德于一身。
# q6 a0 X, z* x' I5 ~# D( T 5 Q9 q# j. Z6 U- b" B6 q
他母亲死得早,而老爹瞎老头(瞽叟)是个糊涂透顶的人,续娶了一位妻子,生了个儿子叫象。后母和弟弟见尧帝伊祁放勋把两个女儿嫁给姚重华,还给他修建粮仓,又送数目可观的牛羊,心里又是羡慕,又是嫉妒,便与瞎老爹一起用计,对他数次进行陷害。
M- c5 v( g: E4 S7 R1 M! X 0 ~5 P" X+ P3 } j( v8 V+ ~
事后姚重华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尧帝伊祁放勋听说姚重华孝顺的事迹,感动得泪花闪亮。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姚重华做自己的继承人。姚重华励精图治,实现了天下大治。
! x5 n3 T/ f% [0 J) Z4 l , G/ T5 W6 a3 o9 G- n
8 U: Y; r% J& Y/ {
说起来也挺辛酸的,这“吴兴姚”纵使是贵为正统帝胄,但因为战乱或者政治纷争,也不得不几次改姓又复姓。& Z& b$ G* i; u, B; h
9 H5 i& ^. U" t) E: l9 d
0 {( @8 A' [+ Y& c8 i0 v2 X6 E# n* N
原来,姚重华在当天子之前,帝尧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給他,让他们居住在妫訥。因此,姚重华的后既姓姚又姓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
- X5 x) t: d3 S; t " d' @- ?$ S! ]. v
大约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末期,禅让制走到了尽头。姚重华的继任者禹打破了“游戏规则”,将部落联盟首领位置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启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夏朝大约存在了四百多年后,被商朝取代。商朝存在了大约六百年后,因为众所周知的商纣极尽残暴、淫糜之能事,被西周政权取代。. B6 |+ c5 O9 h7 H+ e
7 O: l$ g- |3 u$ _ 6 X! H" c" s5 Z9 E% K$ V2 k# s# o
西周政权的建立者周武王,深感实施仁政的重要,推行“以德治国”的理念,礼遇先贤,同时也是为了形成最广泛统一战线的需要,实行了类似今天任命各方面有影响人士进入人大、政协当人大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一类职务的政策,即分封制。
+ f& M8 e' f. E$ F/ a- \ 当时周武王分封的对象主要包括三种人:第一种是先圣先贤的后人;第二种是西周开国功臣、谋士及其后人;第三种是西周王室成员。 ^) \* l; @( q2 X
1 J) f; V: @' q( p2 o: o0 t0 j7 t7 B
- A6 s/ U, L! r9 C$ k: j
" p l4 [' q- x2 ~0 {; x5 W5 K2 z 本来,在自夏经商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姚重华的后裔一直默默不显。《史记》中说到姚氏的这段历史,用“夏后之时,或失或续”八个字来形容他们。
% {$ B/ P! b# x: w8 V / x. a; [5 `9 ^; Q4 D5 `4 `
: `- [4 B J# D" g$ k" r# U0 P1 w
" z4 i( r3 x0 F" k1 n 但机会终于来了,这一次他们就在周武王分封的第一种人之列!3 c. {! O8 j" P
( m' v# G% e- \. X, u0 v% s
在寻找姚重华后代之时,周武王颇费了一些功夫。当周武王派人寻找到舜帝的后代时,发现这位名叫遏父的圣人之后,正在担任着一个叫陶正的职务,负责各种陶制用品的制作。
6 @1 Z& C: Y4 w& _, \" y) Q
@. r. ]" U1 f" B3 n/ H 周武王在确认了遏父的身份之后,主动跟他攀起了亲家,把自己的长女太姬嫁给了遏父的儿子姚妫满,并且把妫满分封到陈(今河南省淮阳县地。% h! C8 i/ G; x" ~
( q+ f+ E2 s8 n; _) r2 o3 ^
妫满在成为周武王的乘龙快婿,并得到陈之后,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励精图治,很快就使陈国强盛起来,使陈国最终成为周朝的十二大诸侯国之一。) ?. V$ O2 u( g$ O) v
# B p7 J5 v+ c! s, }
$ T" C" g! F* v$ I$ F" A9 S |% c; D1 b4 z4 N! j0 t6 f% H
公元前672年,陈国发生内乱。
0 M, E8 T9 X& U( n! k" C/ f* H 陈历公的一个儿子叫妫完(即敬仲)的,逃到了齐国。为避免遭到追杀,妫完改称田氏。
8 b7 b7 Z: K- F6 |. q6 j$ b1 U
& _0 o& N6 c0 }1 l- S6 Q3 [" v( R 这支由姚姓改的田氏传至田和,当时任齐国相国。他发动了一场政变,将齐康公放逐到海上,自立为君。于是,姜姓齐国变成了田氏齐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田氏代齐”。, X+ T6 z9 B6 K- h
田氏代齐历8君184年后被强秦所灭,其子孙纷纷改姓。
1 R% i/ J! m* V# c2 R $ e0 o; D; C; S; e2 q; j
8 a: |2 j. M. O' G6 g4 T+ o/ u8 D
! q# |# h# j9 w9 R4 D 不久秦末起义军四起,田姓家族闻风而动,有八人裂地称王,煊赫一时,但不久均纷纷跨台。( ~7 l( Y1 M E+ @8 v& `4 K
其中有一个叫田横的,在汉高祖消灭群雄、统一天下后,仍不肯投降服输,同他的战友五百人仍困守在一个孤岛上(现名田横岛,在山东)。这就是有名的“田横五百壮士”。
6 S6 z3 I( B# K0 `: S$ H t' X
% G: r7 k" ~! s4 K' M% u 汉高祖刘邦为了防范和控制故旧诸侯贵族,下诏书命令原来的齐楚等大家族徙迁关中长陵。7 H% T- X. |* j. u8 ] X7 {9 o
* j% n! r7 x3 I! r: s0 R8 J 原齐国王室中的部分人,害怕田横事件牵连,只好隐姓埋名,便归并入另一支由姚姓衍生而来的王姓,改姓王。' o3 i d C; V5 D9 ~6 I9 @/ h
6 f8 U1 T7 @( L! r/ N + o+ P% U7 t0 H5 N* ~# x) s6 C
5 Y& G- ~- I, R0 k/ T3 e6 I I
至景帝时,王姓女王娡成为汉景帝妃,后因生武帝刘彻而成为皇后,家族从而再次显贵。
" }% r5 v% c4 N8 Y3 H 武帝刘彻即位,恩加王氏,特许舅氏男丁复旧姓田氏。/ g6 x W5 f$ D
: s- x/ N! c* ^" ]( m 于是,姚重华第六十五世王蚡恢复姓田。
?) j- V% C$ E0 |9 p
. r: q+ p- S; [$ Q 田蚡之子田延年在汉昭帝时任大司农。因奸臣诬陷他贪污,羞于坐牢,自刎而死。
4 g1 y" v4 j. {8 ~! B4 G ; n. N; D6 l- [5 z6 f2 R H
田延年的儿子田渊害怕受到株连,逃至江南吴兴郡,又改成老祖宗的姓,姓妫。: Y$ y3 _! k3 M; ?( T+ s2 n
妫渊之孙妫平,西汉末年担任谏议大夫、京房易博士,后来担任冀州刺史。自他开始,恢复古老的姚姓,自称姚平。姚平是姚重华第六十九世孙,吴兴姚姓因他兴盛起来,于是尊其为开基始祖。
& U4 R# }5 B6 \4 J$ x, y 3 s1 J- X/ y+ p, U- s$ X6 l7 M7 E1 _1 K
/ g+ G8 e& ^ A 后来,王莽代汉,建立新朝。前面说过,王姓也是从姚姓里面分化出来的。这王莽其实也是正宗上古贵胄,舜帝之后。理论上来说,他比起那泗水亭长起家的流氓无产者刘邦其实来得正统多了,难怪他要篡汉。, X4 v7 g! S9 V. O: L, f
; l0 d' c0 E! k z
王莽得天下后,搜求舜裔姚氏,以续虞舜姚姓一支的香火。结果找到姚平之子、七十世姚丰,封他为代睦侯。! q5 ?: v% Y6 z& O; r3 i+ m
1 n6 j4 H: L) j; Z
正因为是圣人之后,这王莽是儒家学派巨子,有他的政治理念,也是一个正直的关心百姓疾苦的人。在民不聊生的微乱时代他挺身而出,推行“复古改制”,欲实施变法救民于水火。
& H( ]5 @7 k6 p$ \. Z- | : y) e# e. z4 I
但由于刘氏集团顽固分子和地主豪强的阻挠破坏,最终失败了。7 `, k- V' o4 k- W' @# s& J
: c& G8 F. e, f9 w$ J, G4 q
王莽败亡后,姚丰之子姚恢为避免被灭门的厄运,化装逃跑,日夜兼程,渡江潜回吴兴。& w1 ^2 q, B6 B% c; t. r
此后,姚姓在吴兴基本稳固下来,并代代相传,繁衍生息。: g+ f" S, ~% D0 |2 C
吴兴姚姓就在江南人杰地灵之地,迅速发展成名门望族。2 b( b, \: M3 c0 L: q
. C/ N7 h/ O7 s1 h2 l( n% s
X9 M1 T4 ]1 l$ f) R# U
* M+ O7 h7 \; n- _: Y& N0 a8 i- F 北魏时期,吴兴八十五世孙姚纲仕魏,举家徙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成为陕州姚姓的起家之祖。
1 c' H% a/ H' |" V' Q2 w( u % b6 v# B& Z1 o( x
自姚纲至唐代中叶,陕州姚累世出显宦。3 z( T1 N; O: x1 L) N
: G8 J/ w2 s2 @# ?( ^- A
姚崇及其父姚懿,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历经磨难而终究显达的官宦之家。
: }1 m' u, a3 W ]7 F% [
2 P" B! `- I- s7 T' d) c 7 ^, ~& @1 j( f. Y. h/ \
+ N- v/ _6 g; u5 h3 J8 A* A
下面,请同志们跟我来看一下姚崇的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8 p, [( A- f, D9 p+ D/ K L( M
# \% ^0 k) p2 s. S5 T9 l
称谓 姓 名 籍 贯 生 卒 年 月 政治面貌 职务及主要业绩
, C% Q" S# J5 L' o& ?& d 鼻祖 姚重华 姚墟 生卒年月不详 父系氏族末期部落联盟领袖 五帝中的第五帝,号称舜帝,在位期间实现天下大治。6 C* E7 ] u# m8 |/ `0 L4 X3 @
$ T5 O) U0 a. c! p 远祖 妫满 虞城人 生卒年月不详 西周侯国国君 受封为陈侯,励精图治,使陈国最终成为周朝的十二大诸侯国之一。- M, b8 \" f/ x- F6 m
太祖 姚平 吴兴人 生卒年月不详 西汉官员 任谏议大夫、京房易博士、冀州刺史。据说是舜帝第六十九世孙,为吴兴姚始祖。
3 z1 R1 {/ j; s# \/ P8 v9 o" q: F 烈祖 姚丰 吴兴人 生卒年月不详 新朝侯国国君 受王莽封为代睦侯,后复归吴兴。. }6 j |4 y- t2 s
天祖 姚纲 吴兴郡人 生卒年月不详 北朝北魏官员 具体职务不详,因仕魏举家徙陕州硖石,成为陕州姚姓的起家之祖。
, s2 j4 d H; I* ?2 `0 x. K! E4 \ 高祖 姚宣业 吴兴郡人 生卒年月不详 南朝梁陈官员 南朝梁陈征东大将军 随父徙陕州,屡建奇功,武帝最倚重之。
0 `2 N8 A: u2 Y; D# ^" S6 w c 曾祖 姚安仁 陕州郡人 生卒年月不详 隋朝官员 青、汾二州刺史,为官清廉,秉公无仅,远图膺锡,大名垂休。1 x, I$ p; J; t: v4 j5 g" y. W
祖父 姚 祥 陕州郡人 生卒年月不详 怀州长史,检校函谷关都慰。, i& }8 g" G! X& a$ G" d2 u4 f6 n! I
父亲 姚 懿 陕州郡人 590-662年 唐朝官员 嶲州都督,赠幽州都督,史部尚书,文献公。
7 {. o& P2 Z$ i- Y9 @ 本人 姚 崇 陕州硖石人 650-721年唐朝、武周官员历任武则天、睿宗、玄宗三代宰相兼兵部尚书,封梁国公。3 o& e* K/ Q0 N, h: [
胞弟 姚元景 陕州硖石人 ?-715年 唐朝官员 曾任司农寺丞、宗正少卿。$ Y. b- E: W: p
长子 姚 彝 陕州硖石人 生卒年月不详 唐朝官员 历任太子通事舍人,都水使者,延州司马,泽州长使,邓、海二州刺史。1 ~/ H1 W" O" ]: j* p% j$ S
次子 姚 异 陕州硖石人 生卒年月不详 唐朝官员 历任太子中舍人,坊、许二州刺史、吏部司爵郎中、大理寺卿。$ K1 P$ T/ n# ?5 n
三子 姚奕 陕州硖石 生卒年月不详唐朝官员 历任右千牛、行鸿舻寺卿、太子中舍人、侍御史、礼部祠部员外郎、吏部司封郎中雎阳太守、太仆卿、礼部侍郎、尚书左丞。- ]6 @1 a- p- v5 D7 e1 E
0 |! T; x! h; z4 h5 f( r3 U
/ p4 Z. m7 S: Y( P/ G/ a. T
5 P9 w, A/ `. V! G - Z4 M( b8 a4 [' T0 p
( W: L, ~! ?9 j* a 以上罗嗦半天,其实只想说明一个浅显的道理:从政为官是需要背景的,在官场上,背景远远比能力重要。这是官场最大的潜规则,古今中外莫不遵循这条铁律。就连民主高度发展的美利坚合众国,也出现了N对大小布什、克林顿西拉克那样的父子总统、夫妻搭档就很能印证这个命题。
, f/ V( a& j5 I6 r + d# k5 J Y( \4 x1 y
要介绍姚崇,就得把其祖宗八辈甚至数千年以前的远祖的陈年旧帐翻出来。这就好比如今官场里,当要向某领导推荐某官场新人时,一定会说“他是某某的某某亲属或亲戚”,而那个人本身姓甚名谁或者能力几许远没有这条来得重要。# z8 F) L4 m$ B
) I& x L) o3 q! H
假如明白了这点,那些因为金融危机而拼命想当公务员,而又没有良好背景更不是太子党的年轻人,就别抱太大的幻想,你想当个吃不饱饿不死的小公务员可以,要做大官,没门,至少比较困难。当然,钻营投机的能力非同寻常者不在此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