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q666666 发表于 2015-12-2 22:56:18

仍被搁置的钱学森之问

本帖最后由 yyq666666 于 2015-12-2 22:57 编辑



仍被搁置的钱学森之问

姚永庆
前些年,中国为了发展教育,在北京搞了个“世界大学校长论坛”。邀请了世界百所一流大学的校长前来中国北京为当前世界教育发表高论。其中邀请的就有巴黎师专的校长。有中国记者对巴黎师专校长作了专访,明显是冲着名校的校名来的,意在针砭一下中国当下的改校名热潮。记者问:巴黎师专?这么一所名校怎么起这么一个在没气概的校名?为什么不叫什么大学?校长似乎有些勉强,他大概谈了一些无关紧要的理由,我们没有听到我们希望听到的那些说法。后来我想了一下,这些东西也许并不是法国所曾考虑过的问题。他们没有这些弊端,也就没有那些思考,因而回答不了我们想听到的理由。所以那次访谈显得不是那么有振动人心的深度。于是新闻媒体想借机表达一下思考也没找到兴奋的突破口。但好事的记者们总是要追问一下的,于是便启发式的问校长会不会改校名,校长说不会改。呵呵,这完全是中国式的思维。
中国这几年二三流大学全该校名了。过去所有叫学院的大学全成了“真的”大学。大学本就是综合性的,学院是专科性的。这里本无高低之分,也无优劣之别,而中国却非要作此论,于是所有学院生怕低人一等全纷纷改学院为大学,以为改校名就可提高学校的身价。全社会被这一招忽悠,仿佛觉得学校本事大了些,明显可见的成效就是招生扩大。慢半拍的学院急了赶紧跟着改名。于是中国大学增加导致院系扩充,院系扩充导致学生扩招。大学扩张软硬件跟不上,师资水准不够,学生质量下降,直到每年扔给社会700万毕业生。如此巨量的大学毕业生给就业之患造成更大压力;为抢饭碗,那些曾经的天之娇子身价暴减,沦为实力低于农民工的可怜一族。人们以为中国教育真发达了,却不曾想这700万孩子没有饭碗。没饭碗——还不只是个毕业生太多难以就业的问题,而是这700万学生大学水平不够,连研究生也是些棒槌,于是市场对大学生产的大学生质量失去了信心。所以,不是大学改名了教育就上去了。​为就业培养大学生,大学糊涂了自己应该干什么。
女儿到德国留学德福考试成绩DSH-2,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她可以申请行德国任何大学。而德国只认中国的211大学,孩子所上哈尔滨工程大学也符合要求,但德国似乎更希望是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因为这个名字曾是中国威名远扬的一流大学,(曾与清华大学抢招优等生把官司打到了教育部,最后达成两校平分优秋色的协议才算了)。国外因中国的学校改名后不敢认这些新的校名,怕中国以次充好,此给留学造成了相当的麻烦,教育部要开具学校证明,国外要进行专门的考察才能确认。你中国的大学改名觉得喜滋滋的,但中国民众不以为然,深喑教育本质的西方当然更不以为然,他们困惑不已。
清华大学叫大学大家以为是它厉害,其实,清华大学名副其实的名字应该叫“清华工学院”,因为它实际上是一所工科院校。五十年代大学改制,它被拆分得只留下工科院系了。这几年清华为了名副其实才理工法医的扩大院系,勉强可称大学了。如果我说清华大学原来真正厉害的不是工科而是文科,恐怕没人会相信。人们不知道三十年代清华大学的文科不是一般的厉害而是厉害得声名赫然,其它大学只能望其项背。当时清华有个国学研究院,它集中了中国当时最富盛名的一代大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被称为“清华四大导师”的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四大国学导师,他们都是我国近代最杰出的学者。那名声煌然无比,在中国现代史上可谓显赫一世,光耀学界。所以当时的清华校长梅怡琦说:“大学不是大楼之所谓也,而是大师之所谓也”。现在的新大学到是大楼巍然,漂亮极了,但这大楼里没有大师。所以大学没有人才出现,而我们的教育在当下是以市场就业为主导的,而这个问题又没解决好,毕业生就业反成大问题。清华北大虽贵为中国顶级大学,但在世界上却没能入流。而人家巴黎师专是世界一流大学,但那校名却是个师专,这个名字在中国只是省辖地区的校名,尤如河北沧州师专或山东曲阜师专什么的。就这样,这些师专好像由于校名太贱在中国基本绝迹而被合并到“正规”大学里去了。
我们中国人太热衷虚名了。热衷虚名的结果就是没有实名,没有实名就更没有实力。热衷虚名的结果就是教育总上不去,人才总培养不出来。于是才有了“我们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人才”那个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中国的大学至今无一人得诺贝尔奖,而那个叫师专的法国巴黎高等师专却有14人得诺贝尔奖,被排在世界前50位的一流大学里。




yyq666666 发表于 2015-12-4 17:44:53

姚先登 发表于 2015-12-3 22:49
新中国的教育,被那十年“文革”给差点儿革去了命。能够“康复”到现在这个样子,已经相当不错啦!还怎么 ...

你所言是也,确实中国教育因十年文革遭此厄运,能恢复到这个样已是很不简单的事了。我们看问题时,总只在当下就事论事,很少考虑事情的来龙去脉,图一时痛快,一呈肤浅的激情澎湃。
还得向你学习呀。

pszyyao 发表于 2017-4-18 11:03:11

yyq666666 发表于 2015-12-5 22:31
郑宝宗亲,快别这样说,愧煞我也!
同宗要团结,要关心,我因有你而倍感欣慰。
永庆向你致敬了。

   湖北建始红岩寺姚永庆和湖南临湘姚郑保是同一始祖的同宗,你们是怎样对接上的?
   红岩寺是乡还是村?简略的族谱纂修于何时?始迁祖是谁?什么时候人?

姚敬文 发表于 2015-12-3 11:25:07

本帖最后由 姚敬文 于 2015-12-3 18:43 编辑

             <<之问>>好!好就好在形式和内容如何完美结合?形式最好,空洞无物,那么最好的形式,也是毫无意义的。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外表和内在的完美统一,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繁荣强盛乃是中华智者、贤者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yyq666666 发表于 2015-12-3 21:08:13

姚敬文 发表于 2015-12-3 11:25
<<之问>>好!好就好在形式和内容如何完美结合?形式最好,空洞无物,那么最好的形式,也 ...

谢谢你的夸赞。
真想姚氏在教育上有自己的教育主张,有自己的学校,培养自己的人才,那多好呀!
姚氏宗亲也搞过捐资助学,但我以为那只是做做好事,目标小了一点.

姚先登 发表于 2015-12-3 22:49:29

本帖最后由 姚先登 于 2015-12-3 22:56 编辑

yyq666666 发表于 2015-12-3 21:13
谢谢姚老师肯定,教育从来就是中国的大问题,它关涉民族命运,关涉国家前途。
新中国的教育,被那十年“文革”给差点儿革去了命。能够“康复”到现在这个样子,已经相当不错啦!还怎么拿中国的大学去跟人家世界名校较高低呢!








姚老师 发表于 2015-12-3 11:14:03

好像是李政道还是哪个名人也在多年前说过中国大学改名问题。永庆宗亲的观点很有见地!我有同感。

姚小平 发表于 2015-12-3 13:18:45

大学如果能够吸纳众多大师,培养大批人才,还用担心“校名”不够响亮吗!

yqllz 发表于 2015-12-3 15:26:10

i深有同感。

yyq666666 发表于 2015-12-3 21:13:26

姚老师 发表于 2015-12-3 11:14
好像是李政道还是哪个名人也在多年前说过中国大学改名问题。永庆宗亲的观点很有见地!我有同感。

谢谢姚老师肯定,教育从来就是中国的大问题,它关涉民族命运,关涉国家前途。

yyq666666 发表于 2015-12-3 21:26:12

姚小平 发表于 2015-12-3 13:18
大学如果能够吸纳众多大师,培养大批人才,还用担心“校名”不够响亮吗!

历史上我们有舜帝,有宰相姚崇,有太子师姚广孝,有文学大家姚鼐,姚思廉。现代姚氏人才少了 ,仅有个姚文元。我们都是不肖之子。

yyq666666 发表于 2015-12-3 21:52:27

yqllz 发表于 2015-12-3 15:26
i深有同感。

姚氏自古关注教育,这是我们的优良传统

姚小平 发表于 2015-12-3 22:21:19

yyq666666 发表于 2015-12-3 21:26
历史上我们有舜帝,有宰相姚崇,有太子师姚广孝,有文学大家姚鼐,姚思廉。现代姚氏人才少了 ,仅有个姚 ...

姚文元的老子姚逢子也是个文人呢!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仍被搁置的钱学森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