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士平 发表于 2013-1-6 17:50:20

本帖最后由 姚士平 于 2013-1-7 17:26 编辑

回复姚闻闻


    还是文学语言。
姚绍弦 发表于 2013-1-6 17:13 http://www.yaogens.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绍弦,你这只是推测,不管是不是文学语言,必须要有其他旁证来推翻或佐证,文学语言就不能说明史实?《史记》中的本纪、世家、列传那一个不是用文学语言来表达的?
   彦国公世系谨严,流传清晰,这一点不容置疑。姚勉是不是彦国公后代其实并不重要,不影响南昌姚氏的完整性,我认为不应该是南昌姚氏关注的重点。重点应该是彦国公有关资料,应该遍查有关隋唐两代的资料。我记得有篇文章说姚懿有十个儿子,那么思廉公会有几个兄弟呢?姚察公会有几个兄弟呢?南昌姚氏可能与思廉公、姚崇等是兄弟。所以应该尽可能搜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把彦国公之父鹏公的资料搞清楚,这是南昌姚氏的责任,其他姚氏如有可能也应该鼎力相助。
   彦国公到瑞州灵源定居,再从灵源开枝散叶,发展成为今日庞大的南昌姚氏一族,值得我们全体姚氏人骄傲,至于千百年来家谱编修中可能会出现的种种穿凿附会,不应该影响对彦国公世系主要源流的研究,如果执着于姚勉是不是彦国公后代,是不是思廉公后代,抑或是姚崇后代,就会影响南昌姚氏对族谱世系来源的研究的主要方向。至于你说到的方里、灵源、南垣对于世系存在的分歧,何不搁置起来?若无史料佐证,再争论一百年,五百年,也不可能得出一致结论。
   如果你认为我说得不对,就当我没说。

姚闻闻 发表于 2013-1-6 18:36:10

回复 61# 姚士平

确实,士平宗亲说得对。我认为主要是两谱多地的认同才是主脉。

姚卿芳 发表于 2013-1-6 21:10:49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3-1-6 22:40 编辑

回复 61# 姚士平
    士平宗亲说的极是.
   我记得2008年夏,你在南昌工作的时候,我请你到斗门祠堂阅读我族谱,并向你请教鹏公能否有资料.别的谱记载为汾公有三子.纲,纪,普提.而我的谱是,汾公有三子.鹏,纪,普提.你教我要查隋唐史料. 萍乡会议我又将同樣问题向姚学谋请教.他看了我的谱后.说:"有的谱记载纲不是汾公之子.至于鹏,目前尚无考证.因时代太远,鹏及其后人名声不大.故没有记载.只有待考古有新的发现才能证实.现在只能尊重现实的情况".现将世系源头截图发布望宗提供信息.至于勉公在南昌谱系中只是一支,仅记到姚文龙有一子,此外,就没接下去.所以我们從没发过有关姚勉是我南昌姚氏直系祖先之文章.士平宗亲说的极是,"至于支系联与不联对南昌姚氏族谱无关重要."我只是澄清事实,抵消无稽之谈的影响而已.http://www.yaogens.com/home/attachment/201301/6/9053_1357477783Z0Jz.png

姚卿芳 发表于 2013-1-6 21:53:50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3-1-6 22:17 编辑

http://www.yaogens.com/home/attachment/201301/6/9053_1357480545cB55.png http://www.yaogens.com/home/attachment/201301/6/9053_13574805518Hz0.png 我读了闻闻宗亲发表的《凡姓姚者不尊舜为一世祖,皆不为姚姓子孙也》一文这个问题很容易疏忽,我便查对本族谱世系流源是怎樣写的,查对结果与闻闻宗亲理念一致.称黄帝为中华共祖.称舜帝为姚氏鼻祖.这说明我的先辈修谱时用词是严谨的.

姚闻闻 发表于 2013-1-7 15:05:06

本帖最后由 姚闻闻 于 2013-1-7 15:07 编辑

回复 64# 姚卿芳


    卿芳老:这不是我的理念。这是几千年来包括司马迁、班固、陈寿、刘昭、司马光、黄宗羲、魏源、严复、章学城、章太炎、梁启超等一大批古、近、现代史学家集体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共识。闻闻何德何能岂能贪伟人之功!

pszyyao 发表于 2013-1-7 16:24:36

回复姚卿芳
卿芳老:这不是我的理念。这是几千年来包括司马迁、班固、陈寿、刘昭、司马光、黄宗羲、魏源、严复、章学城、章太炎、梁启超等一大批古、近、现代史学家集体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共识。闻闻何德何能岂能贪伟人之功!姚闻闻 发表于 2013-1-7 15:05 http://www.yaogens.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我要加一位——唐太宗朝弘文馆大学士、“书撰陈梁”的姚思廉。唐贞观六年姚思廉奉敕撰《姚氏世谱》。行吗?
卿芳老:这不是我的理念。这是几千年来包括司马迁、班固、陈寿、(姚思廉)、刘昭、司马光、黄宗羲、魏源、严复、章学城、章太炎、梁启超等一大批古、近、现代史学家集体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共识。闻闻何德何能岂能贪伟人之功!

姚维侃 发表于 2013-1-8 15:54:14

从绍弦宗亲的第一篇帖子读下来,逐页读下来,渐渐有个想法,为什么一定要循着非思廉即姚崇的路子走?有没有第三种可能,即既非思廉后亦非姚崇后?读到61楼士平宗亲的帖子,终于更坚定了这种想法。如果顺着彦国公既非思廉一支也不是姚崇一支的思路来探寻如何?读我安徽贵池家谱,寻流溯源,就正是既非思廉后亦非姚崇后。当然最终还得有说服力强的资料加以佐证才能使众人服膺,没有佐证的资料,终究只是一家之言,是一种猜想。然而,换句话说,猜想也并非只该享用贬义,在科学发展史中,猜想常常也是极有价值的,如哥德巴赫猜想,“大陆漂移说”当初也只是一种猜想吧?

姚绍弦 发表于 2013-1-8 17:24:10

回复 67# 姚维侃


   假如姚思廉家族不是从事中医传承的,我也提不出这种猜想,毕竟南昌姚氏中医的渊源上了千年,往上只有几百年的空间,他医术从何而来?这不是凭空想象的,我粗读过《黄帝内经》《周易》还有《伤寒论》,这些典籍可以证明中医是个大概念,其实它更像是一种文化,一种哲学。可以肯定的是,姚家先人因为传统文化功底扎实,在博览群书的同时,中医的思想也就渗透进来了。当然,南昌姚氏也可能是第三种思路,但是从现有的资料看,与姚崇确实是没有关系的。

姚卿芳 发表于 2013-1-8 20:38:05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3-1-8 20:47 编辑

我倾向维侃的设想(不一定属思廉谱系),另一方面從世系源流来看,同是汾公的后裔.比思廉公早二世.(见63楼)因为彦国及其子孙的名声不大,没有姚思廉和姚崇那样是官至极品.故历史文献很难找证.

姚闻闻 发表于 2013-1-8 21:24:00

本帖最后由 姚闻闻 于 2013-1-8 21:51 编辑

回复 69# 姚卿芳


    芳老,绍弦:我这里有三份资料(未确证真伪),
    1、黄帝一世,舜八世,田横八十一世,椿八十二世,坚八十三世,(我问你好象你曾发过一个谱序,说了椿、坚)
    2、平一世,旭二十七世,渭28世,松37世,贻38世,寿仁45世,观46世,彦国103世(迁江西筠州灵源),居敬122世(迁南昌姚湾),仁123世,泌、渶、澄124世,德月125世(斗门门楼)
    3、彦国父鹏85世,鹏父逸84世,逸父庭鹿下四点水83世,水父希圣82世。。。。。。。。犯父文德70世
    您老和绍弦可看看!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姚绍弦:南昌姚氏与姚思廉家族的渊源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