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名字企盼新中国“国富军强” 1956年,沈国牛上了小学,名字也被父亲改成了沈建国,“一方面是因为我是建国那年生的,另一方面因为我大弟名叫建富,二弟是8月1日建军节那天生的,名叫建军,当时母亲又怀孕了,父亲就说如果再生一个儿子就叫建强,这样,我家4兄弟的名字连起来就是‘国富军强’。 ” 每当老师在课堂上说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他总是把小腰板挺得直直的,满脸的骄傲神情,每当在书本上写下“沈建国”这三个字,他都会由衷的升起一种使命感。“遗憾的是后来我母亲为我们生了一个小妹妹,沈家‘国富军强’没有如愿连上,但是,我们真的迎来了国家的繁荣,军队的强大,与人们的富足生活。 ” 用音乐,扎根祖国教育 上世纪60年代初,沈建国的父亲被调到大连港务局工作。小学6年级,沈建国独自乘上从上海开往大连的轮船,去探望那里的父母。也是这次远行,使他与音乐、与沈阳结下了不解之缘。 与沈建国同一个船舱的是沈阳音乐学院德国留学归来的王宝芬老师。几次闲聊过后,王老师让沈建国给她唱首歌,沈建国一口气唱了《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月亮婆婆》等好几首,嘹亮的歌声打动了王宝芬老师,王老师随即给沈建国的爸爸写了一封信,邀请沈建国第二年报考沈阳音乐学院附中。 1962年9月,沈建国正式入读沈阳音乐学院附中学习钢琴,人生从此由上海转移到沈阳。 1974年,艺术院校第一次招生,沈建国考入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后,分配到辽宁省戏剧学校教授音乐理论与钢琴。 [本文共有 2 页,当前是第 1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