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姚氏宗亲网 门户 族谱家传 查看内容
文明姚网“九不发”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沙河系姚姓宗谱

2010-1-13 16:48| 发布者: 姚尚明| 查看: 2530| 评论: 0|原作者: 姚文长

2# 逍遥随风

族谱序文选

武康《吴兴氏谱》序(节选)

姚姓虞舜生姚墟,因以为姓。陈胡公裔孙敬仲仕齐,为田氏,其后居鲁。至田丰,王莽封为代穆侯,以奉舜。后子恢避莽乱,过江居吴兴郡,改姓为妫。五世孙敷复改姓姚。居吴兴武康。敷生信,吴选曹尚书。十二世孙僧坦,隋开府仪同三司,比隆公,进爵比降郡公。生二子:长察、次异。

陕郡姚亦出自武康。

梁有征东将军、吴兴郡公宣业,生安仁(隋汾州剌吏),生祥。

唐 姚思廉 公奉

贞观六年(633年)

注:

姚思廉(585-?年),唐代吴兴人,丰城公,瀛州修文馆大学士,官至散骑侍郎。二十四史中的《梁书》、《陈书》由他撰写。《陈书》六本纪,三十列传,凡三十六篇;《梁书》,六本纪,五十列传,合五十六篇。均为贞观三年完成。思廉父察,梁、陈之史官也。



平远《姚氏宗图》序

谱自大宋以来,年已久远,迄今无记,不能详闻之。


叶繁枝盛,有条不紊。舜帝后裔,应知木有本而枝叶荣,水有源而奔流远,人有祖而嗣续盛。是人之于祖,犹木本水源之义,不可不急谱也。


古帝之后,为世家巨族,往往变姓裂氏,以长子孙。三代以上,莫盛于姬周,其苗裔至百三十余。盖舜裔,凡二十九姓,皆自姚姓变妫姓,众史无及此 说者。周以孝治天下,舜以大孝格天,祖宗功德不同,故天下培之亦异,此其大较亦然。周以孝治天下,而当时历世三十,历年八百,无改姬姓之旧。焕发其详,殆 尽天下,极私是也。百三十八姓中,最昌者不过一、二,余多失传,而姬氏不甚著。舜起侧陋,以大孝格天,而即禅禹,不私其子孙,无由尽发其祥。积愈厚而流于 先,是以二十九姓,多旺族,而姚之传也,遍海内。一本万叶,其盛靡穷。嗟呼,孝之关系,岂不存在矣哉!


今粤之姚本于闽,闽之姚本于越,越之姚本于帝舜。舜六十五世孙渊,有放而逃至吴兴,于浙江变妫姓而居焉。渊裔孙冀州剌史平复姓姚(亦说是复姓田,到敷始复姓姚),是武康起家之祖,此吴兴氏所由称也。


由武康迁莆田、宁化、潮州,或迁陕散居会稽山阴。由武康而莆田者,分莆阳霓坡派及莆福韶溪派。莆福韶溪派分发孟、仲、季派。孟派由莆田而惠 州,古籍枉善。由武康而潮州者,古籍潮阳程。迁其程乡者念一公,生四子:祖德舟迁海阳;祖章徙居处之安远,久之,得有更姓为妫,以避本籍差役者;祖盛迁石 正;迁大石者,则我世祖(念一公之仲子)祖隆也。祖隆四传之后,分起竹乡(即古梅州,地名初隶程),万历中割为平远,并辖大拓、超竹。


正礼之庆庙,以序昭穆,而祖传之子孙、叔伯、兄弟咸治焉。谱成得礼之遗,意欤以为孝思所寄托云耳。


宋 江南路 提刑副使裔孙支 重修

姚斐熏 录

注:

宋江南路提刑副使裔孙支,即季派朝宝之后裔。朝宝,宋之副使,名臣。

姚斐熏,宋时由闽莆福迁宁化梅州,驿修官。立籍韩莆之均田,为平远姚墟氏裔孙。祖隆同辈。



麻城《粤东姚氏迁楚图》序


盖谱者,谱其所谱,以传家族也。犹衣服之有冠,木水之有本源也。


有宗族必有姓氏。史记云:“姓者,所经世系不相紊乱也;氏者,以别子孙而从其出也。”有人说,姓是大,主脑,氏是后来分别处。由此可知:姓则 今之大宗,氏则今之小宗也。因致思天有阴阳五行之运,往者过,来者续,人之生身也。形质递嬗(sh鄋),既不能常留其身以示后人,迨历年既久,世代逾遥, 数传之后,子孙众多,或里居各别,迁徙不同,见闻俱异。甚至以先人体之所分,而视如秦越者有之。惟记载以为遗留而后,涣者以聚,疏者以亲。是则谱非常派, 而续谱亦急务也。


吾宗系出有虞,显于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蕃于河南、闽、越、吴、楚、山东,世泽世系。而家于南楚辰州府,仅有谱帖,只存大略。洎清初叶,余家兄增纂,虽加手订,未成,因有多代,生庚、居址弗详,即今平远姚氏之所由来也。


吾盖惟太守公,姚氏之所由昌。与其所以,悠且远矣。先是潮诸鼎盛,巍显世代,不乏其人。惟平远一支,久而未贵。后以经商等起家,到太守弟兄始 显。而太守公历宦司郎,叠典徽、杭两大郡,此故二千石。昔汉武帝曾称其相曰:“夫朕治天下,实为此官(指田蚡,为武帝时丞相,封武安侯)。”岂不伟哉!往 者,予为司马时,与太守同宦,数闻其言:“歉之,不克前贤为恨。”


至孝者,莫大于亲亲;亲亲者,莫要于睦族。尊祖敬宗之义,由此昭焉。太守公身为贤大夫立朝,临门犹念念不忘家族若者,则其所以为子孙,为祖父 可知焉。上蔽佑而启后昆者,盖可知矣。而况六世祖谦,常以里长受事行间。掌册绘图,导剿东石坝贼。其时不分玉石,奉令杀无赦。谦不忍,损资,以赌缩其地, 又使扶老挈幼而去,全活亿万百姓。师至则无功,坐谦受贿,罚军需千两,仅乃得释。此其积功累仁为何如?


夫舜,圣人也。徒以一帝之兴,不足以尽置酝酿积富。而至后裔,或发于越,或发于闽,或发于陕,分为赤亭羌之支。而在粤者,或于潮州,或于海, 或于惠,渐次发焉。推而至今,江楚吴晋间,不鲜加冠者。盖称自汉、晋、唐、宋、元以来,未之有及平远者。亦圣人之裔也,有多因行善尚未发者,亦犹潮、海二 阳及惠,并闽、秦、晋、江楚未发之姚。至太守公始,何必苦诸不若汉、晋、唐、宋、元之先祖兴盛也哉?后之子孙,世守兹谱,衣德闻期,无负于圣人之裔可也。


有旧谱未剞劂(jīju?雕刻),亟修而梓之。是岁也,太守公方领吾郡,称粮二千石。不予鄙弃,移书支谱序命之。余不敏,聊叙其略于简端。若其详言,则有太守公之记略于时。

清  姚如春

注:姚如春,即如庶子,生于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癸巳岁七月十九日,清康熙十六年春(公元1678年)丁巳岁孟春月赐进士,出光禄大 夫,经延讲官,礼部尚书,加一级前二部尚书郎,继任都察院左都尉使,兵部督辅,左侍郎,后授右侍郎,事刑、事两部。死于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 癸未岁十二月初一。


沙河《吴兴氏谱》序


盖闻树无根则枝叶何以茂,江无源则泉水何以流,国无史则历史何以考,家无谱则支派何以查。所以国有史书,家有族谱。世代子孙知其木本水源,不致紊乱者,明矣。


吾族祖虞舜,耕历山。尧闻其贤而妻之以二女,让以帝位。舜知其子不孝,复以帝位让之夏禹,足见其子孙仍归于农。故史书称之以德服人。传至汉代,有姚基为光武将军;唐有元之,为玄宗宰相。


复查在明朝万历年间,我始祖公姚富,字厚村,由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迁入四川省叙州府四川省叙州府庆符县沙河驿,择地居焉。生二子,长讳启明,次讳玉卿。后值李自成闯王起义,兵荒势变,公有明哲保身之见,遂与长子启明公仍归湖北。于是次子玉卿公独留焉。

由玉卿公发派至今,子孙茂盛,不啻(ch?)螽(zhōng)斯衍庆,瓜葛绵延矣。其后迁居各地很多,流散亦不少。


谱既注明字派,亦当序焉。怎奈迭经变迁,遗失不免。犹幸搜索残余,喜可全,此乃我族不幸中之一幸耳,是序。

姚景仪著

丁卯(清嘉庆十二年,即公元1806年)桂月(8月)初稿

乙酉(清道光五年,即公元1825年)正月(1月)修改


沙河景唐支《姚氏家谱》序


作谱者,何以昭亲也。亲者,无失其为亲,非亲者,不得强以为亲。


我氏始祖于明神宗万历年间由楚(即湖北省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入蜀之宜宾县大许堰老虎沟邻居,继迁四川省叙州府庆符县二甲安定乡大罗村麻子湾。


当献贼寇乱蜀中,我祖值烽烟兵燹(xiǎn)之际,携长子仍归楚地。生庚茔籍,概邈以难稽;世系源流,飘然散佚其与。孺人留居是邦者,惟玉卿公一人而已。


玉卿公生春华、春荣。华生世科、文科、登科;荣生志科、联科、应科。迨世科生明,明生景唐,至增秀凡七世。嘉庆年间,行派稍紊,道光丙申,秀 乃约族釐(l?)正。然虽更正,而先祖之生庚,仍属散见;子孙之繁衍,终鲜统一。每一想念窃歉然,何以慰我先灵?且秀年近七十七矣!若不急订一谱,数传以 后,其或有同姓乱宗之弊,秀等能免厥(ju?)咎(ji?)乎?岁壬戌,始遍采各房旧时残简所录,汇成一册,以传永久。庶几我祖在天之灵,其默然慰焉矣。 至后,英贤辈出,丕振家声,谱牒赖之以增辉,族势因而滋大。事固非难,秀实殷然,有望于继修者,是序。

(入川)七世孙 姚增秀 撰

清同治四年乙丑岁(1865年)朔上巳日


沙河景唐支《姚氏家谱》再序


盖闻木有本、水有源,所以稍长流息而不紊也;国有史、家有谱,所以昭绪记实重本笃亲也。故氏谱宜重焉。


我氏始祖富公原籍楚之麻城,自入川宜长庆以来,约四百年余。兹宗传一十五世,不独曰枝叶之冗繁而莫询其次序,尤可见也。自视如秦越人行人者有焉,而散失无源之痛者亦有焉。


窃我高祖秀公于嘉庆间,义行垂传谱记,遣凤池公(即凤翥)体行修理之事,至同治四年十一月,不幸秀公竟寿寝,次凤翥公又殁。简稿未尽成善,而 又有凤和公(即凤腾)续承父命弟志,并翼(j?希望)族人有若江河之水长,而按谱以稽。深然雁序,自出坚锐。经数载之功,加详底蕴,其心欲全谱册。殊天不 眷于我氏,讵知腾公又殁矣,其事遂止耶。


延及八十年余,有暮生之松,出民国之际,处时族务,无不冗积,经众推理。以才力薄弱之身,历十三年,毫无寸功以对我族人表树,惭为我氏后人。 迨民国丙戌,复会族议,同意重考整理阖族之庚甲,汇付刊劂(ju?),成全氏谱,以礼遗训,以尽族义。事正半途,时逢解放,弗特新修未遂,而旧稿竟失。致 使我阖族之籍,顿渺无稽。然此皆松负有不肖之戾也,诚足痛哉!


复忆及腾公之遗训云:“家有谱犹国有史,所以昭绪记实、重本笃亲,使后世子孙,不忘源流之肇(zh鄌)始,而得以敦伦雍穆焉。是故,家谱应作 于记载繁衍之日、迁移之秋,若不记迹传宗,终似蘋浮江海耳。”言念及此,痛泣尤深。至今我氏之枝叶,放泛四方而系序无考,以对亲敬伦,俱成沦没耶。此十数 年,腐败不死之身,徒增马齿。是以略述数言,下垂后代。倘蒙祖宗天灵,殷眷在兹,有启裕于姚氏者,而自有英贤子孙以续全其事,复振家声,为氏族之梁模,符 松之厚望耶。


(入川)十一世孙 姚清松 笔

公元(1962年)壬寅之冬继延(1963年)癸卯春 拟于野茅菴


沙河景仪支《族谱》补序


我家历代《族谱》,早年虽有遗传,因世久年湮,朽烂固然颇多,遗失亦复不少。乃于公元1955年乙未岁,经(入川)十二世孙姚文康搜罗残余, 撮集再成我家族历代《族谱》。但枝叶甚繁,各地流散,有不完善者。希我族同辈,知其始末来源,可添缮完竣,以备传观。虽说不能光前,亦可裕后。并希后代子 孙,善于保存,不负我之愿望矣!


(入川)十二世孙  姚文桂字海瑚  书

公元1990年6月28日


沙河景任支谱序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是谱之作,诚不可也。余生也晚,质愚鲁,家有脉,尚不能说,何况关族之谱乎?惟虑是年今支,脉分派衍,无谱就将无据, 定会茫然不知祖籍。所以出自内情,将同族各家名讳庚辰清查录出。希后世子孙,各亲其亲,各祖其祖,承先业而耕读;虽南北悬殊,而按谱以籍。森然随序,油然 而敬生,蕴然而演。

姚文海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15 09:4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