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姓氏历经数千年,很难说每家的姓氏都是千年一脉。一项科学研究表明,只需检测一下人们的“姓氏基因”,就可以知道两个同姓的人是否同宗。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的国家,大约在5000年前的伏羲氏时代,姓就被定为世袭,由父系传递。姓氏以其特殊的血缘文化,不仅记录了中国人五千年父系社会的进化史,同时也记录了代表男性遗传Y染色体的近五千年的进化史。 通过对中国宋、元、明和当代四个历史时期的100个常见姓氏的分布进行研究,袁义达发现,中国100个常见姓氏在四个朝代的排列序号分布曲线吻合十分一致,从而证明1000年来中国人的姓氏传递是连续和稳定的,中国人的‘姓氏基因’是存在的。 此外,袁义达还将十几年收集的上百万份不同姓氏的中国人血型数据,以及酶、蛋白质等遗传标记的数据,经计算机聚类系统分析后发现,不同人群血样中的血型、酶、蛋白质等遗传标记的区域分布和人们姓氏的区域分布之间存在高度一致,也再一次说明中国人的“姓氏基因”传递的稳定性。 随着科学的发展,姓氏已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科学家利用人类姓氏的特定传递规则,与人类遗传学的基因理论相对应,来研究人群中姓氏的种类和分布,进而分析人群间的亲缘关系和历史上人群迁移模式等,目前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一门新兴学科--姓氏群体遗传学,并成为人类群体遗传学的一个分支。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