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店名,对于招徕顾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像北京的全聚德、六必居、东来顺,天津的狗不理、劝业场、起士林,早已名扬四海;唐山的鸿宴、九美斋、万里香亦是声名远播。 然而漫步街头,细观近几年新开张的某些店铺名称,却令人颇感困惑。 一是模仿雷同。 你叫恒利,我就叫恒达、恒通、恒远;今天出了个梦幻,明天跟着就来了梦丽、梦圆、梦馨,还有为数众多的发字系列――润发、日发、和发、万发,福字系列――福隆、福鑫、福兴、福华,盛字系列――昌盛、华盛、德盛、鸿盛…… 二是猴顶王冠。 明明是一间半间的门脸,甚或只是一间活动房,便动辄冠以华夏、五洲、环宇的大号,有的仅仅是把原来的铺面简装了一下,便堂而皇之地打出XX城、XX中心、XX广场的招牌。 三是文理不通。 龙泽路上有一家肉饼铺冠以“胖姐肉饼”,无独有偶,南刘屯则开了一家“胖哥骨头馆”,食客们可不管谁的骨头谁的肉,照吃不误。更让人觉得恐怖的是有两家专营店居然打出了“儿童专卖店”“妇女精品店”的招牌,不知广大妇女儿童对此作何感想。 四是哗众取宠。 利用汉语的谐音或人们的好奇心理有意卖弄,胜利路附近有一家餐馆名为“王八兔子贼”,丰润韩城一家理发店起名字不叫美容院或美发中心,而是独出心裁叫“最高发院”,还有比这更雷人的,有一家餐馆竟然名叫“总统府”。 五是平淡无味。 这类店的店主一时起不出理想的店名,便以老板的姓氏加排行命名,于是乎就有了赵老二饭店、马老三洗车、董六中介所、许八烧烤摊等立于街市。 [本文共有 2 页,当前是第 1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