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v. y% V$ K6 Z* O0 E 回到温都尔汗已是晚上10点多了。中蒙双方下榻在省政府招待所--克鲁伦旅馆。洗漱完毕便下楼与蒙方人员一起用餐。由于对方白天在现场态度友好,大家虽然鞍马劳顿,但心情还算舒畅。蒙方准备的饭菜比较丰盛,为了酬谢蒙方人员的合作,许大使又拿来几瓶汾酒、一听罐装中华香烟和一些罐头助兴。蒙古朋友非常喜欢这种高度数的白酒,三杯下肚,餐桌上便活跃起来了。席间高陶布司长说:“我们已经看了现场,现在应该写个正式文件,这个问题饭后商量。”许大使趁机询问他们是否知道飞机失事的具体情况和原因,高陶布说,飞机在空中时没人看到,但燃烧时火光冲天,有人看到了。至于飞机迫降原因,也许是发生了不明原因的故障。8 n8 [1 L3 J' u
% n& a5 O U- K% } w
对于第二天安葬事宜,许大使提出四项建议: ' G! c+ [1 ], H& W0 W3 C- J, O3 |5 a ! j/ b: Q- p1 V: W2 O8 E, ` 1.墓旁立一块碑,上写“中国民航1971年9月13日遇难九同志之墓,”下写“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蒙古大使馆”。/ K+ ?; R% Z. H& S' y/ x
9 S$ Z: q I4 W8 b0 D 2.按照蒙古习俗,在墓顶放一件失事飞机的残骸,如标有“中国民航”字样的机翼。 ! N) P0 |0 S5 C: Q 3 [- x5 k e K) f
3.请蒙方把遇难者的文件和遗物交给中方,我们写张收条。+ x' [5 Q1 y6 g2 g3 U3 b' h }
' n, Y. Q5 @! J# }8 d* E, C
4.请蒙方人员帮助画一张飞机失事现场图,注明出事地点的经纬度。9 m5 H6 V0 B5 Y) \& A7 V
q+ O8 I* Z$ m& l 高陶布表示他们要研究一下,还要向上级请示。 A! _2 r( M" Z) Q* l' R/ f& C : t7 p; _0 R" d$ Y4 |0 A 这顿晚餐吃到将近午夜,中方人员正准备就寝,蒙方又提出马上商谈飞机失事的正式文件。9月16日0时25分,双方开始第一轮会谈,谈到凌晨3时结束谈判部分见后。双方协议当天为死者举行安葬,然后双方回温都尔汗继续会谈。6 z* N3 f( o- i6 ~
% p6 }4 J) I0 W( _0 o, d
9月16日上午7时30分,双方人员再次乘车驶往苏布拉嘎盆地,在途中发生了一起事故。许大使和沈庆沂乘坐的汽车因司机车速过快,在丘岭间颠簸前行时,一个塄坎将车高高弹起,坐在后排的沈庆沂鼻梁蹭在车棚横梁上,擦破了好长一块,血流不止,眼镜也蹭掉了。幸亏许大使坐在前排死死抓住了车把手,否则也要受伤。车子不得不停下来,等待后面大车上的医疗小组救援。古尔斯德专员上来后看到这样情景大为恼火,咆哮着将那个司机训斥了一通。+ L8 N' p( V( x1 h. `- m1 ~
) }& A& m. M% T8 \; t' ]( Y
上午9时30分,在蒙方人员陪同下到达现场。昨夜降霜,草地比较湿润,肃杀的秋气显得格外浓重。许大使嘱咐随行人员利用天气晴朗光照好的条件,仔细复查一遍现场情况,特别注意观察飞机失事的原因。多拍些照片,以便送回国内研究鉴定。0 ?, s6 f3 x0 U4 ]* i1 K4 X
! A* z* h) [) N; b
高布陶司长询问许大使,法医是否可以开始工作,逐个进行检验?许大使认为死因已十分明显,不必再折腾了。尽管如此,双方对尸体仍然看得比较仔细,我使馆人员从各个角度拍摄照片。蒙方摄影人员除了拍摄尸体外,还对准许大使和随员拍个不停。 6 W) @! J/ }6 ^8 D$ G4 h& H 0 k. D9 c! }% f8 K2 e4 j
上午10时许,蒙古士兵抬来九口白茬棺材放在尸体旁。大家对九具尸体从不同角度拍照,然后按编号顺序入殓。9号尸体因身驱高大而两手上举,装进棺材不能合盖,蒙古士兵请示是否可以折断。高陶布司长用目光征询许大使的意见,大使痛苦地点了点头。只听喀嚓喀嚓的骨折声入耳森然,之后两个士兵用劲按住棺盖钉上钉子,装殓后由蒙古士兵运往墓地。[!--empirenews.page--], H/ @4 x1 t, {5 h9 c3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