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历史纵贯线』〈转〉[图文]诗人杜甫和白居易的故乡情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元周    时间: 2012-8-30 16:46
标题: 『历史纵贯线』〈转〉[图文]诗人杜甫和白居易的故乡情

! R0 B0 r+ W7 O: q% q: W& ?

    李白杜甫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三大诗人。而三人中的杜甫和白居都与郑州有着不解之缘!
$ o3 J6 u6 q; P$ F, \4 i- I
* |& T5 s; {: ]; Q, S' _    杜甫生于巩义市窑湾,至今故居遗址仍存。乃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开元中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先后与高适、李白结识。天宝五年(746)到长安,困顿十年。安史乱起,逃出长安,投奔凤翔谒见肃宗,授官左拾遗。不久又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后弃官经秦州同谷,移家成都浣花溪畔。一度在四川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官参谋、检校工部外员郎,故世称杜工部。永泰元年(765)离川东去,途中留滞夔州。晚年携家出峡,漂泊鄂湘一带,后死于赴彬州途中。他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称“诗史”,被誉为“诗圣”,对后影响深远,1962年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
% s+ ^5 H" E- h2 Z& [. N( U0 T, t1 e) N3 ]7 Q6 F  F6 u
    杜甫少小离乡,颠沛流离,但对家乡的感情何时曾忘?大历二年(767)在夔州,杜甫送朋友孟仓曹赴东都洛阳之时,想到家乡的山川和梅花,把浓浓的乡情寄托在赠送朋友的诗中: + E: A8 U* g: U8 l0 m: _: {9 u
, ~( \6 F# _+ H; `
    君行别老亲,此去苦家贫。
. p( a! ^7 [# }, e
# s/ D/ A7 j: s; X    藻镜留连客,江山憔悴人。 8 {0 E- f! @( b
/ d( ?* a; j+ a: U& M# T
    秋风楚竹冷,夜雪巩梅新。 * O: d0 g+ j8 _8 d3 b
* d+ e- L3 @- r. q- u$ `
    朝夕高堂念,应宜彩服新。
% b: x& {  U9 J! S- M) g% i, N: t
+ Q4 P. J- j  o5 t    与杜甫相比,白居易在郑州生活时间较长,作官后又多次往返郑州,故留下有关郑州的诗也多,计有咏荥阳四首,登封十一首,新郑二首,中牟一首,合计十八首之多。
$ y4 _' I* [1 H+ a% ^
' T- a2 H9 [, F, r    白居易与元稹(字徽之)诗风相近,交谊深厚,世称“元白”。唐穆宗长庆四年,白居易从杭州刺史离任返京,途经故乡,夜泊河阴,遥想时任渐东观察使越州刺史的元稹,赋《河阴夜泊忆徽之》: 5 a5 _3 f% a8 S' N0 q: U* L$ H
& v8 ]; L/ m3 I9 d
    忆君我正泊行舟,望我君应上郡楼。 $ c4 N0 H5 V$ G% M

3 [7 F$ Y: ~- \' w( D; S    万里月明同此夜,黄河东面海西头。
8 G; L: U7 D, R# g- z7 i: Z  m/ X
    文宗太和五年至七年(831-833),白居易任河南尹居洛阳,距嵩山颇近。经常与友朋畅游嵩山,或与友唱和,或东崖题诗,或送客寄怀,先后写下十一首咏嵩之诗。其《与诸道者同游二室至九龙潭作》云: . h6 P) j4 `- J
/ C0 c: o& d  _: Q6 d! |- z9 h3 U
    喜逢二室游仙子,厌作三川守土臣。 - d6 l% H' |" f% F9 ?4 ^/ y+ q
* f7 [; _9 B5 a
    举手摩挲潭上石,开襟抖擞府中尘。
4 ]) Z$ a8 p: L2 f) @9 N# g& z7 F" s# \. X, V
    他日终为独往客,今朝未是自由身。 : A& n) U4 Y. g+ M3 K

% Z: u+ N; [4 p# }. F! e    若言尹是嵩山主,三十六峰应笑人。
$ @+ d9 H! a6 ^# Q) T, U* z% f% D; C8 u' R/ E2 `" G  K8 C
    其他诗作《从龙潭寺至少林寺题赠同游者》、《嵩阳观夜奏霓裳》、《山中五绝句》、《早春题少室东崖》、《看嵩洛有叹》也皆有风致,其《看嵩洛有叹》曰:“今日看嵩洛,回头叹世间。荣华急如水,忧患大如山。见苦方知乐,经忙始爱闲。未闻笼里鸟,飞出肯飞还。”用轻松的笔调,抒发了作者渴望自由的情怀,与前面所引“他日终为独往客,今朝未是自由身”异曲同工。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