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历史纵贯线』〈转〉[图文]受毛泽东信任的纪登奎军事借重谁:并非十元帅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元周    时间: 2012-6-19 16:20
标题: 『历史纵贯线』〈转〉[图文]受毛泽东信任的纪登奎军事借重谁:并非十元帅

8 V5 z' |, ^- ?1 A7 a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北京军区第一政委的纪登奎
1 w) o/ \4 i' X4 \2 s0 g( D  纪登奎是毛泽东晚年最信任的人物之一。; H* R  G! E" c9 Z  _2 t8 G
  他与最终接过毛泽东最高权柄,成为实实在在第二个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华国锋有诸多相似之处:一是两人都是山西人,一个出生于山西武乡,一个出生于山西交城;二是年龄相仿,一个生于1923年,一个生于1921年;三是两人都在抗战时期的1938年才加入中共组织,并几乎同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属于与长征干部不可同日而语的“三八式”干部;四是都在地委书记的职务上受到毛泽东的青睐,一为许昌地委书记,一为湘潭地委书记,他们由此平步青云,先是封疆大吏,随后是中枢大员;五是都于1980年代初期被迫辞去所有显赫职务,退出了历史舞台。7 C$ f! q, v6 o3 @+ `/ P
  唯一不同的是,华国锋最后“黄袍加身”,幸运地成为毛泽东百年后的继任者,是新中国第二个最高领导人,而纪登奎仅仅是位极人臣,成为华国锋不多的忠实追随者之一。/ `7 P- Z4 P" h% z$ b  q
  纪登奎1951年与毛泽东相识,1953年又受到赏识。“文革”中大批“老资格”退出政坛后,他的仕途“坦荡如砥”,相继担任政治局候补委员、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1970年9月开始,他甚至以一文官的身份,被毛泽东掺入军队,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军委办事组成员、北京军区第二政委、第一政委。. @2 e* F& o, e1 r" o
  纪登奎之子纪坡民多年后回忆说:“我父亲虽然也是个‘老八路’,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但他一直是个‘文官’,是搞‘地方工作’的。父亲说,他虽然也算打过仗,可那只是‘剿匪’,最多也就指挥过一个团的兵力吧,还是些个‘地方部队’。正规军的大兵团作战,他完全没有经验。可是,父亲在中央工作期间,却出任北京军区的政治委员,统领过七八十万军队,他还是军委领导成员,起草过“八军区司令对调”的文件。显然,在我们人民解放军如云的战将里,他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战功’。父亲出任军职,完全是政治性的。”+ Y% d% r8 W0 k. m5 p  s
  纪登奎建国后从地方到军队的仕途都春风得意之时,粟裕这位打江山时期统领六十多万华东野战军将士,打过诸多精彩绝伦经典战役的名将却倍受冷落。从1958年遭受错误批判,被撤销总参谋长一职,贬入新组建的军事科学院担任可有可无、无事可做的副院长开始,他基本上等同于被毛泽东“马放南山”,冷藏起来。0 K3 \2 P6 b+ o9 e4 V
  纪登奎深知自己在军事上是外行,说“军事上的事,我确实不懂。李德生(北京军区司令员)比我强点,也只指挥过一个师、一个军。”因此,当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两国之战一触即发,而北京军区又担负拱卫首都重任,一有闪失,“我不仅要掉脑袋,而且还会成为民族罪人”时,纪登奎想到了粟裕。
5 z( c) m& a/ B/ D& C# i  他后来回忆说:“我对这件事十分担忧,也有自知之明,急中生智,去把粟裕请来了,那是我们军队的名将了。粟裕一听说有打仗的事,精神来了,高兴得很。我给他配了几名最好的作战参谋,坐上个吉普车,在边境防区漫山遍野地转了几个月。粟裕搞出来一个对苏防御的作战方案,交给军事科学院和军事学院的内行和专家们看了以后,认为确实不错,我这才比较放心了。”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2-6-20 19:52
纪登奎在文革前期是在河南省任职,我记得是革委会主任(书记是刘建勋),之后到了中央。
作者: 姚元周    时间: 2012-6-21 17:34
纪登奎也是一位忠臣。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