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63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一本书:麻溪姚氏与桐城派的演进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1-2 18:51:0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作者: 汪孔丰 ) N- a/ A; u+ \
出版社: 安徽大学出版社
9 K. g1 f7 `3 q& d6 L# _出版年: 2017-12
) R( C( S8 e* Y1 e$ @页数: 2929 |5 F1 l' F! Y2 n7 C) L
定价: 79.00元! ]* z: \: B" E+ W* |
装帧: 平装7 _" h9 P. i5 s/ L
丛书: 桐城派文库
! V' E9 W4 @- v4 i4 \, uISBN: 9787566415134
4 b* k) C6 j/ r2 H5 r0 m+ B4 c* f4 m: i- H) y
: W- y" y. e4 F" d
内容简介  · · · · · ·

《麻溪姚氏与桐城派的演进》以桐城麻溪姚氏家族为切入点,主要论述了姚氏作家自十五世姚范、十六世姚鼐、十七世姚景衡、十八世姚莹、姚柬之、姚元之、十九世姚濬昌至二十世姚永朴、姚永概六代如何传承桐城派,并从姚氏的联姻行为、姚氏的重教传统、姚氏的藏书、编刻传统等角度对其进行阐释,表明麻溪姚氏家族在桐城派本土力量的发展与壮大、桐城派的传播、发展及学术文化传承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麻溪姚氏与桐城派的演进》的研究由点到面,运用文学研究和文献研究方法,充分展现了麻溪姚氏在桐城派兴衰嬗变进程中的作用与影响。

' x0 M9 w) ^# c5 v) l, G
: q5 s! I. a+ t) X

* E7 a* T' X+ e' d" g2 `
$ p+ b, m& w8 @& {$ L作者简介  · · · · · ·

汪孔丰,男,1980年生,安徽安庆人,文学博士,安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安徽大学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理事。先后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大学,主要从事桐城派与清代文化家族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l项以及其他省部级项目3项,另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6项。在《北京大学学报》《苏州大学学报》《福建论坛》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 X; c  M4 k5 ?" ]* v4 |

9 a: C8 Z; V# Y& ^. B4 R
1 {/ ]8 [' X5 A目录  · · · · · ·绪论
0 q7 [9 K5 K# C* b' F上编 综合研究) B( v6 {% O/ Q0 T1 j
第一i章 移民与桐城望族" |* Q0 }1 B2 [& }2 [/ f
第一节 移民迁桐与望族勃兴, P+ u& H  T) A+ Y; S
一、诸族何来
1 p8 S( h) }2 `1 @7 J' B# Q4 y# L二、移徙之由# K- S4 }$ }: `5 w! ?
三、文化迁播$ H9 x9 T+ m3 E% R
四、望族递兴
) B; ~: l! {1 _( Y! w/ h第二节 世家望族与明清桐城文化气象
/ U  s; E# I9 Q一、科举强县; r/ B0 ~5 {- j9 h" l% o7 H; t. q
二、理学重镇: P' }: E' i' @; J! h& i
三、文章名邦, O$ G! L( ^, B- c5 Y
第二章 姚氏崛起:从移民之家到文化世家
& @2 i9 \: k' M# Y1 A第一节 明代姚氏文化世家的形成与发展
: x2 P4 w* O- u8 `, K3 k一、从四世耕读到五世始显
# p' I: q8 v9 @7 s  R二、从书香不坠到十世再振+ G$ [& b& \9 v1 d* S4 r- }) R' H
第二节 清代姚氏文化世家的兴盛与转型4 c. }  {; ]: U5 s. p0 f6 V4 B- s
一、十二世至二十世人文屡盛* z4 B1 J, R: z+ Q: r) H+ ~* ]
二、二十一世的现代转型, Z. X1 h3 k! [2 f' S1 D% Q8 k) \
第三节 世家衍续中的重教传统
+ q7 W% M* C: D, y$ `% B$ x2 a5 U5 r一、“父子友兼师”
2 T! {) O( M& n二、“母氏更操心”
. C" Y% [2 H) K: b+ A2 f三、姚氏科举佳绩
$ C# F" i) G, O7 W0 b% M3 Q/ e0 R4 x第三章 家族联姻与桐城派的姻亲传衍4 Z2 v1 l( V1 y* u
第一节 姚氏家族的姻娅网络及其特征2 U8 o9 H  `* B  J+ v! c
一、联姻望族# t+ V, _( b( N2 b$ ^7 W
二、中表婚姻
1 f, k4 ]" [8 q1 Q) C2 y三、文化交融
" d( a: l% _; v8 u+ b( w/ J第二节 姚鼐的姻亲圈与桐城派的姻亲传衍
2 j" j* `3 O7 }) A一、姚鼐与张氏
  d( U; v6 b( G& @, @二、姚鼐与马氏4 ^8 M9 N& ~: J
三、姚鼐与其他姻亲家族5 }; w) d4 ~. O, m6 ]* D! n4 @
第四章 书院讲学与桐城派的书院传衍
* X2 {! `; m% Q0 R, i" X第一节 姚氏家族与书院教育
; y! Q' O+ Z8 P( m: d* R一、授教书院4 ^( V5 }! `% W* }5 O
二、授教学堂(大学)
. b9 ]! u  _" w8 P三、书院教育与桐城派的发展
8 j$ i0 z0 d$ Z4 ?第二节 姚鼐掌教钟山书院与姚门弟子群的形成8 u4 `$ ~3 B" r6 U( Y* I
一、掌教钟山时间辨析; @* @6 A) ]4 R, b
二、久居钟山之因
! d" u% R# E7 Q1 }2 q' T三、姚门弟子群的形成
& U$ W. L& P% f8 u第五章 书籍藏刻传统与桐城派的文化传承
  i! y0 \: M% I" |' S, W% o3 R' w6 l第一节 姚氏藏书传统与桐城派文化的累积与传承
: u! C( b% d# l5 I一、姚氏的藏书传统
) E) ^' s% Y6 u$ X; ]二、姚氏藏书与家学传承
. R3 O0 c: c  C2 w& u三、姚氏藏书与桐城派文化的积承6 m' V" h. X9 p! @/ }
第二节 姚氏编 刻传统与桐城派文化的留传
) `# k+ V& C2 @+ A; p0 B# n" @一、姚莹的编 刻活动, N1 ~" o2 b7 p* i; w
二、姚溶昌的编 刻活动
- Z- z" S& x- O- [: q/ i6 _三、姚氏编 刻与文化传承- a4 V" a- m1 o- |+ B
下编 个案研究
+ F" w# U, a: Z" t- M% W- J' {第六章 开宗立派:姚范、姚鼐与桐城派的形成
4 B1 j; Y! c3 i# h9 D第一节 姚范与“桐城派三祖”! w/ }% l; e. j
一、讥议方苞
. o" |  x4 T& y6 b二、契合刘大槐
5 P! H1 j/ J" `/ R0 _! _7 O/ K4 z三、陶育姚鼐1 l5 ]. j6 t$ L0 ^
第二节 姚鼐立派与其家族文人群# j( {) c& @' Z4 P+ c: F0 [2 H- _+ ^
一、长辈:族内叔父
$ K" ?: d; i3 [" {& J1 m3 q5 l二、平辈:族内兄弟
" h( N+ w- I2 s1 }; I( C三、晚辈:子侄、孙、侄孙及从侄孙
4 B" x7 O7 t$ s3 Z) {! e6 f/ x第七章 业绍箕裘:姚景衡、姚莹与桐城派的发展8 C6 J. |7 Z3 _+ f, I, [5 u0 s; c
第一节 姚景衡的生平、思想与创作
: x" z* I1 i2 C! B% D一、生平经历5 A1 \- z. @5 K; i% \( i3 @# C2 R; o
二、惜抱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 b7 c) `# P# O9 O+ V; C! w三、诗自达意与文有法度
9 c2 Y$ ~; d" g" S# P0 T6 l# m第二节 姚莹“经济”说与桐城学风的转向
. l$ Z4 q7 D3 i( F一、“经济”说的背景成因
8 k: l8 ~% d/ A二、为学“四端”说的内涵
1 v3 B& @; l6 f* Y5 @' n三、桐城学风的转向# Y! T, N" y2 r0 a* \- z% J9 Q: q; o( t5 O
第八章 振起桐城:姚溶昌与桐城派的新境* ]. m+ B. A6 P' }- w1 S- L
第一节 姚溶昌与曾国藩幕府
* L# N$ o: u7 D) l8 O, K一、进入曾氏幕府
0 F5 L8 H5 w# m* f% r1 `: w二、师从莫友芝. M4 D0 c. J$ b
三、与幕府内桐城派文人的关系) p6 V2 ]. k- X! b
第二节 姚溶昌诗歌及其艺术特色$ q) f: @3 ]1 ^& {' n/ N/ @
一、乱世悲音与闲居清音
6 B$ ]& \7 P" X1 X9 l& z二、创意造言,风格多样  c/ I+ y# E- ?: @/ P* k
三、诗学渊源,转益多师
5 k. Y2 R. b0 A% ~7 w四、振起桐城诗歌
+ A7 _- X1 m, v2 H% i第九章 守本纳新:姚永朴、姚永概与桐城派的转型& ]# M9 v4 T. T
第一节 “桐城二妙”与晚清桐城诗学的新变! V. S$ W. V' k1 h
一、创作本体论:才、学、境,构建文学要素
1 l% P! y6 V2 N* ]! Q二、艺术表现论:重寄托,凸显主体真情
9 }6 V! z2 `1 c$ s6 H& ?; s3 _/ o( m0 ]三、创作师法论:宗唐宋,扩大取法对象- H: U7 I7 {/ b2 h8 P' N
第二节 “桐城二妙”与清末民初桐城派的新陈代谢) m/ C# k! @& R: D0 T" M& R' G2 l
一、学术:汉宋兼综,西体中用
) [. u: q4 a- A, M$ ?二、文章 :经纶世务,因时救变) b, C2 [2 f( [6 O3 @1 Y
三、语体:由深变浅,由雅趋俗; v! P# B$ ^- F+ R1 x0 ], ^
四、姚氏兄弟抉择的辩证评价# [/ L% G+ O- R. P# f9 ~+ E$ O
余论
3 q8 G; l+ F" }7 `, n- J附录
* c- B! g9 R; g7 C一、桐城麻溪姚氏世系简图
& W$ `7 M) [( C/ i二、桐城麻溪姚氏作家著述简表
$ [- r: H/ Q0 j: P三、明清麻溪姚氏家族进士、举人表' ]) E# f0 D" w) h$ k8 a% m
参考文献
  E/ o9 I, U3 @后记' e/ Y  B5 ?2 |7 Q/ f) [9 K

8 b( R# u+ _" t) `- G3 d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20-1-2 22:51:01 | 只看该作者
            桐城派姚氏作家:十五世姚范,十六世姚鼐,十七世姚景衡,十八世姚莹、姚柬之、姚元之,十九世姚濬昌,二十世姚永朴、姚永概六代。
  {/ r. m( x4 `# w3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4-25 10:1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