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4292|回复: 12

[转贴] 石小生:中华姓氏起源漫谈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25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发表于 2019-8-14 22: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作者简介;石小生——
6 @& `: j$ o0 K' k- b; _" o- K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资深姓氏文化研究专家
+ b4 G6 l8 p8 U7 B DSC_0121.jpg 6 u- X2 P" j* S2 ]7 B
DSC_0122.jpg
& Q/ F( ?% e# j, f# P2 ^河南省姓氏文化节研究会副会长石小生在2016年三门峡市举行的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姚姓委员会年会上作《中华姓氏起源漫谈》演讲报告
1 O1 n8 B. A4 a* b, n

签到天数: 125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楼主| 发表于 2019-8-15 01: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接四楼)4 w6 w1 X+ e; C$ _5 \* Y
二,男子称氏
: T/ I8 y1 ~, |7 ~, _1 v     我们知道,先秦时期,只有贵族才有姓氏,贵族男子称氏与名,女子称姓及国。吕思勉先生在《中国制度史·宗族》中讲:“人类即知有统系,必有所表之。时曰姓氏。姓所以表女系,氏所以表男系也。然及后来,男子之权既增,言统系者转以男为主,姓亦遂改而从男。特始祖之姓,则从其母耳。故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当然,“男子称氏”在不同时期、不同身份的人当中也有许多不同的规则和表现形式,不能一概而论。
& K6 w- z/ ^& F0 X: L% E4 e1,原始社会的“氏”
4 K0 w/ |! z5 ?    “氏”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的事情,上古时期最先出现的“氏”其实还是原始社会的部落名称,与后世姓氏的“氏”有很大的区别。《汉书·古今人表》中记载的“氏”,有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还有女娲氏、共工氏、容成氏、大廷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庐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亡怀氏、东扈氏、帝鸿氏。这里边,除了女娲氏还带有母系氏族社会的影子外,其余的均有很明显的父系氏族农耕社会的特征。中国农耕社会第一次大的发展和突破,例如原始农具、渔猎、养殖、音乐等等基本上都是在这些原始氏族部落中出现的。对这些原始氏族部落的内部结构、运作、传承等史书记载很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除少数,如轩辕氏与轩辕姓、朱襄氏与朱姓、葛天氏与葛姓有一定的渊源关系以外,绝大多数原始氏族部落的名称没有演变成我们今天意义上的姓氏。他们只是母系氏族社会的古姓向父系氏族社会的夏商周,尤其是西周以后形成的“别贵贱”“氏”的一个过渡。
2 {: l, n5 K3 \# s2,宗法制度及“别子为祖”
2 O6 s! G. R- }4 g1 T, o" S    商周时期最重要的政治组织形式是宗法制,它源于父权家长制家庭,其核心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周朝继承并完善了商朝后期奉行的嫡长子继承制,规定由正妻长子作为法定继承人,承袭父辈的氏、宗庙和地位,称为大宗。其余非嫡长子的国君庶子称为小宗,也称别子,无权继承君位,必须分出去自立一家,获得新氏,每一个新氏就是一个新的贵族宗族组织,从周天子到各级大小贵族都是如此。这些无论是由分封还是“别族”的方式产生的氏,都是以嫡长子之外的其余诸子为始祖,这就是《礼记》中所说的“别子为祖”。简单地说,就是大宗继承君位和家族的氏,而小宗则必须另立新氏。这些另立新氏的“别子”则是这些新“氏”的大宗,是这些新的姓氏的得姓始祖,而这些新的“氏”依然由别子的嫡长子继承,对这些新氏而言嫡长子又是大宗,其他的儿子相对嫡长子来说又是小宗,又要分封和创立新的、级别更低的氏。以此类推,层层分封、得氏。' y' d; H& a& j/ `- `
    具体举例看一下:周文王有子十人,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载。冉季载最少。周灭商以后,天子位应该由嫡长子伯邑考继承,但伯邑考早亡(兔儿塚)所以顺位由次子武王发继承,这样,武王发就是大宗,继天子位,周文王的其他儿子就是“别子”,都是“小宗”,不留住京畿,分封到管、蔡、曹、成、霍、康、冉、康(后改封卫)这些地方,是这些诸侯国的开国国君,也是这些姓氏的得姓始祖。但在诸侯国内,例如卫国,国君卫康叔的嫡长子卫康伯就是就是大宗,可以沿袭“卫”的国号,称国。以下卫考伯、卫嗣伯、卫疌伯、卫靖伯、卫贞伯、卫顷侯、卫僖侯、卫共伯、卫武公、卫庄公、卫桓公等国君都是大宗,称国不称氏,直到卫国灭亡才“以国为氏”称“卫氏”。而这些国君其他的兄弟就是小宗、别子,在不同的时期“别字为祖”得氏。例如第二代国君卫康伯的兄弟后代得“康姓”,卫靖伯兄弟的孙子公孙碏得石姓,卫庄公兄弟公子惠孙后代得“孙姓”。还有宁、聂等大约160多个姓氏都出自卫国。这许许多多的别子、小宗就是这些姓氏的得姓始祖。
( a# S, L+ X$ l1 x       宗法制对姓氏的产生以及演变影响深远,这也是我们由三十几个古姓发展为成千上万姓氏的主要原因。
9 l! u3 {; h/ m4 A      额外说一下,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祖宗”一词就是由此而来。“祖”和“宗”都是示字旁,“示”是“神”的本字。从“示”的字,有拿出、献出之意,一般与神(包括对神的崇拜活本动和心理)有关。甲骨文、金文均作祭台形,上置一短横示祭物。祭祀是上古社会首要的重大事物,因此古人看得特别重。凡用礻(示)做偏旁部首的字均与祭祀有关,如宗、神、祀、祈、福、祷、禨、祭、祥、祝。(指示、示意的示是后起引申用法)。甲骨文五世排序:1,太祖 (示之曾祖);2,祖 (示之祖父,祖=示且,又名太宗);3,宗 (示之父亲,宗=大示);4,示 (示,表示当世);5,小示 (示之子,下一代)。故《礼记·祭法》:“[殷人]祖契而宗汤,[周人]祖文王而宗武王。”简单来讲,我们现在祭祀爷爷是祖,父亲是宗;如果祭祀远祖,第一代是祖,第二代是宗。例如洪洞移民,父亲带一家三个儿子移民河南,当时官府为了防止他们结伙回流又将三个儿子分在新郑、中牟、洛阳三地繁衍子孙。后世如果三地合祭,那这个始迁一家的父亲就是“祖”,三个儿子分别是“宗”;但如果新郑一地祭祖,那大儿子就是新郑这一支的“祖”,他的儿子(孙子)就是“宗”。依此类推。
1 `1 n: {$ l& g 3,男子称氏不称姓,以别贵贱。* P% Z( t& T* f& r4 K& G0 v, W
    那么,为什么这些“别子”从公族分立出去以后非要用“氏”来称呼自己呢?其主要原因就是“姓”是别婚姻的,贵族和庶民都有“姓”,庶民家族的婚嫁也需要知道对方家族出自什么姓,而“氏”则是贵族独有的。郑樵《通志·氏族略》:“三代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王国维《殷周制度论》中亦说:“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此周之通制。”《通签·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氏的出现,记录着人类历史脚步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在宗法制度下,贵族内部层层分封大宗、小宗,除了嫡长子以外,每封一次,恩泽减一级,最后封无可封,成为平民。这就是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到了这个时候,因为不再分封,这些“别子”的后代在失去公族地位成为庶民以后,为了纪念和彰显家族昔日的显贵和荣耀,为了有别于其他平民,纷纷以先祖的字、名、谥号、封邑、官职、居处等等作为平民家族的符号,将其固化,父子相传,以纪念祖先,传承后世,这就是“男子称氏”的由来与原因。
! y* G% E& s8 Z+ ^# W9 q) T8 t+ _    我们前边讲过“女子称姓”以别婚姻,那么男子有没有称姓的呢?史书记载周文王诸子名称都很规范,在这里你是看不到“姬姓”的存在的,现在一些著述称周文王为“姬昌”、周武王为“姬发”,还有姬蔡叔度、姬管叔鲜等等都是不符合史实的。“姬”是他们的“姓”,即他所属部落的族姓,正确的称呼应该是出自姬姓,名旦。当时社会的习惯并不把这个“部落族姓”姓加在名字之前。即便是继承姬姓王位的比如周文王、周武王,历史记载就是西伯昌或者伯昌、武王发、周武王。周朝诸侯国君的正式称呼方式是“国加名”,周天子则称为王,死后加上谥号,比如武王、成王、康王,并不直呼其名,以表达对王室的尊重。如果非要称名不可,也只冠以谥号,比如成王诵、穆王满、厉王胡、幽王宫涅等等,而不能称其为姬诵、姬满、姬胡、姬宫涅。诸侯国国君的称呼是国名加人名,比如公元前632年晋文公为称霸而举行的“践土之盟”,其盟书开头列举参加会盟的国君为“晋重、鲁申、卫武、蔡甲午、郑踕、齐潘、宋王臣、莒期”,分别为晋文公(姬)重耳、鲁僖公(姬)申、卫夷叔(姬)武、蔡庄侯(姬)甲午、郑文公(姬)踕、齐昭公(姜)潘、宋成公(子)王臣、莒子(己)期。还有管、蔡、曹、成、霍、康、冉、卫、蒋、江、赖等等诸侯国都是如此。这些国名对下、对外就是国名,对天子就是氏名。可以肯定的说,所有史书中均没有姓、氏、名连用的记载。3 l) K3 Q% K" r+ N& |8 `% T* I# l
      先秦时期男子称氏在卿大夫这个阶层表现的更为明显,我们前边提到了孔子政敌叔孙武叔,他是周公之后,姬姓,叔孙氏,名州仇,谥号曰“武”,称叔孙州仇,史称叔孙武叔。你看,他有这么多称呼,没有一个是把“姬”放在名称里边的。孔子办私学,收的第一批学生当中有位南宫敬叔,姬姓,他的爸爸,叫孟厘子,曾经是鲁国大夫;他的哥哥,叫孟懿子,正做鲁国大夫。他爸爸姓孟、哥哥姓孟,但南宫敬叔因为不是嫡长子,不能继承爸爸的官爵,需要单独给自己改一个氏。大概他是在家里南边那排房里出生的,所以就以“南宫”为氏。还有大家都熟悉的姜太公,按照周代人名称谓习惯,姜太公啊姜子牙啊的叫法是错误的。他是“姜姓”、吕氏,准确的叫法应是吕尚或吕牙,尊称就是太公望。不能带姜这个姓,姜子牙、姜太公的称呼是后人以及文学作品按后世习惯称呼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就成了大家都认可的名字了。我们现在称呼他姜子牙也没有错,但作为姓氏文化研究者,我们应该知道其来龙去脉。7 F9 g4 x# I+ N3 J) Q7 g
    总之,所以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考之于《传》,二百五十五年之间,有男子而称姓者乎?无有也。”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12《姓氏》:“三代以上,男子未有系姓于名者,汉武帝元鼎四年,封姬嘉为周子男君,此男子冠姓于名之前,后代文人有姬昌、姬满、姬旦之称,皆因于此,好古之士,当引以为戒。”《左传》中没有把姓和名放在一起的;《史记》中只有一例,且无法解释,即《史记·陈杞世家》:“得妫满,封之于陈”。
3 f- s( u' G& G8 v1 ^8 W, O3 N4,氏可以变7 h# x( m5 e6 r; w# `
    顾炎武《原姓》中又说:“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一再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氏”是别贵贱的,但“氏”贵的形式如果发生变化,“氏”的名称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封邑的变化就会导致氏名的变化;如果后辈平庸,氏名就会相对稳定,一直以显赫的先祖为荣耀,但如果后世又出现了一个显赫的人物,他的后裔就会以这个人为荣,重新立氏或者从原有的氏族中分离出来,再次“别子为祖”。史书记载“夫槩王奔楚为堂溪氏(河南西华),伍员(字子胥,封于申地,故又称申胥)属其子於齐为王孙氏,智果别族於太史为辅氏,故曰:氏可变也。孟孙氏小宗之别为子服氏,为南宫氏;叔孙氏小宗之别为叔仲氏。季孙氏之支子曰季公鸟、季公亥、季寤,称季不称孙,故曰贵贵也”。还有前边提到的商鞅,原来的氏是卫鞅,有了自己的封邑以后更显贵,就改为商鞅。还有出于卫国姬姓的孙氏,以卫武公儿子惠孙的字为氏,传至惠孙七世孙孙林父,在卫献公时期出任上卿。后来孙林父在卫国失宠,先后出奔到晋国和齐国,卫殇公姬秋执政时期归国,袭封于戚邑(今河南濮阳戚城)。孙林父的支庶子孙恋居戚城,遂以封邑名称改孙氏为戚氏,世代相传至今。
, t# O( D' P" K6 a7 B( U     还有一个氏可变的典型例子是刘、范、杜,唐等姓氏起源阶段的演变:《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一》记载:“刘氏出自祁姓。帝尧陶唐氏子孙生子有文在手曰‘刘累’,因以为名。能扰龙,事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shi)韦氏,在周封为杜伯,亦称唐杜氏。至宣王,灭其国。其子隰叔奔晋为士氏,生士蒍。蒍生成伯缺,缺生士会。会适秦,归晋,有子留於秦,自为刘氏。这是封邑的变动导致“氏”名称的变动。而范氏、杜氏、唐氏等等族谱记载这一段世系和刘氏差不多,表明这些姓氏是一个世系衍派、一个祖宗,今天姓氏不同只是不同时期氏名的分支而已。3 Y( m$ }$ H5 D# v; F! A
     所以,周代贵族的“氏”也不同于今天的姓氏,祖孙、父子、兄弟、先辈和后代之间可以有不同的“氏”;一个人一生中也可以有多个“氏”,所以,这个时期的姓、氏,我们不能用今天“父姓子传”的观念来理解。一家兄弟几个会分成不同的“氏”,而这些同宗不同氏的下一代除嫡长子继承父亲的“氏”以外,其他的兄弟可能又会分成不同的“氏”。从史书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进入西周以后,年代越早,氏的变化越多、越大、越复杂、越频繁,直到战国以后,“氏”才逐步稳定下来,变成家族之间血脉传承的形式了。  Q3 K& N4 Y* L, o) ~
5,同氏可婚  S& O1 ~" q  H
   我们刚才讲了“同姓不婚”,这是指古姓。先秦时期还有一个原则即“同氏可婚”。“氏同姓不同,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婚姻不可通”。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 “姓族是血属集团,而氏族是政治组织”。“氏族只是姓族中的分族,而且由于封建赐民的结果,氏族也并非必皆属同一姓族的族属。”距周初大封建不过短短数百年,中原大地上的新氏就已蔚为大观。由于古代文字数量较少,造成氏名雷同现象十分严重,许多同名的氏其实并不同姓,毫无血缘联系,所以才有了“同姓不婚,同氏可婚”的规定。如原来的殷商王室子孙和被封于商地的贵族功臣,都以商为氏名,但是却分别属于完全不同的姓;各个诸侯国的宗室子孙,都有以“王”、“公孙”、“王孙”作为姓氏,彼此之间毫无联系。春秋时代之晋、鲁、郑、蔡、吴等国,实际是氏族分封以后形成的邦国,而邦国人民却非同一族属,例如鲁、卫二国兼括殷民。所以,氏族只是一种政治集团,却不一定关系着族属的血缘关系。那么,也就是所谓晋、鲁、郑、蔡、吴等诸侯国实际上就是由分封制而形成的“氏族集团”,而其“国号”就是“氏族集团”的名号。当时一个普遍现象是“同宗不同氏,同氏不同宗”。大宗与小宗是有共同血缘关系的同宗,但大宗与小宗肯定是不同的“氏”。例如卫伯、卫侯是大宗,他的兄弟是小宗,分别立有康、孙、石、宁等等很多氏,他们都是姬姓,所以不能通婚。但其他异姓诸侯国还有许多立氏的小宗,由于古代文字数量较少,造成氏名雷同现象十分严重,许多同名的氏其实并不同姓,毫无血缘联系,例如宋国就有子姓的石氏,《通志·氏族略》记载:“晋扬食我字伯石,宋公子段字子石,则知此之为石者,必其字也。”姬姓石氏和子姓石氏没有血缘关系,所以,这两个石氏就可以通婚。而晋国石氏和卫国石氏则都属于姬姓而不能通婚。% j6 V0 A2 }6 n6 V' q( W, h5 \
    为了避免氏名重复,从春秋时代开始社会上大量出现了用两个字或更多字命氏的“复音氏”。据初步统计,到了春秋中期,复音氏已经约占当时姓氏的三分之一。如在孔子的弟子中,就有端木氏、公冶氏、南宫氏、澹台氏、颛孙氏、公孙氏、公伯氏、公西氏、公良氏、公肩氏、公夏氏、司马氏、罕父氏等个复音氏。这些复音氏,大多是“小宗”,即各姓氏的分支所形成的。+ w: r5 Z9 {. |# y
    进入秦汉以后,随着姓氏合一,以及“同氏”之间“同宗”关系的逐步扩大和加强,“同氏可婚”也没有人再提及了,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同姓不婚”,即同“姓氏”不婚。前边讲过,现代意义上的“姓”与古代的“姓”是不一样的,古姓要么消失了,要么以姓为氏了。所以,现在我们说的“同姓不婚”,实际上是“同氏不婚”,与先秦时期“同氏可婚”正好相反。0 E) V2 B, y; @) n9 y% f
6,“国君无氏”和“以国为氏”
) i' l4 _0 g/ D" ^     在中华姓氏诸多起源中,“以国为氏”是最主要的得氏形式之一。《左传》隐八年就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胙,祭肉,赐与、分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huan临汾),文之昭也。邘、晋、应、韩,武之穆也(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之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始祖之右方,称"穆"。)。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周之有懿德也,犹曰莫如兄弟,故封建之,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这些封国都是姬姓国。还有异姓功臣太公望的姜姓齐国,以及后来分封的赢姓秦国、芈姓楚国、任姓薛国等等。赢姓有十四氏,为秦、赵、黄、梁、马、廉、徐、江、葛、谷、缪、钟、费、瞿,基本上都是封国。另外,西周开国时,曾经追封前朝后裔为“二王三恪”,这叫“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即封夏、商两朝的后裔为公爵,封于杞国(姒姓)、宋国(子姓),称为“二王之后”;又封黄帝、尧帝、舜帝的后裔为侯爵,封于祝国(姬姓)、蓟国(祁姓)、陈国(妫姓),称为“三恪之宾”。
8 K: @0 J0 @. q7 O9 q+ {% o+ k     在宗法制度下,封国君王对天子是小宗,但在封国内却是大宗,嫡长子继承国君之位,不称氏,这叫“国君无氏”。而嫡长子的兄弟为小宗,得氏。顾炎武《原姓》中所说:“最贵者国君,国君无氏,不称氏,称国。”国就是诸侯,氏就是卿大夫,国比氏高一个等级,所以国君不可能降低档次称氏。封国和得氏虽然形式是一样的,却是不同的两个层次。所以,先秦时期的封国国君绝大多数在国亡之前都没有氏。例如,鲁国没有鲁氏,《史记》记载鲁国国君分别是鲁公伯禽、考公酋、炀公熙、幽公宰等等;陈国没有陈氏,《史记》记载陈国国君的名称分别是陈胡公、申公熙侯、相公皋羊、申公子突等等;卫国也没有卫氏,分别为卫康叔封、康伯、考伯、嗣伯、庭伯、靖伯、贞伯、顷侯等等。其他如蔡、燕、吴、管、宋、晋等诸侯国均称国不称氏。9 @3 X$ Z8 ?  f/ [) X
     那么,这些国君什么时候得氏呢?就是在国亡之后,为怀念故国,以祖先的国爵为氏,即“以国为氏”,就是《日知录》里讲的“则亡国之遗胤也”。所以“以国为氏”普遍得氏较晚,其封国灭亡之后,国人以国为姓,即以氏为姓。例如赵、陈、黄、蔡、刘、周、纪、谷、霍、鲁、卫、毛、郜、曹、滕、毕、于、晋、韩、蒋、邢、齐、楚、秦、梁、徐、江、葛、钟等。还有以国爵为氏,如前445年楚国灭杞,杞简公的弟弟佗逃往鲁国。杞国的祖先为夏朝后裔,娰姓,春秋时为侯爵,因此鲁悼公称佗的后代为夏侯氏。类似的例子还有秦穆公灭滑国(姬姓),其子孙成为滑氏和滑伯氏;楚文王灭息国(姬姓),其子孙成为息氏、息夫氏;鲁僖公灭项国(姬姓),其子孙成为项氏等等。另外,不仅仅是国君这一支,许多原来无氏的平民布衣也在国亡之后,为怀念家乡故园也随着国君后裔以国为氏。由此,“以国为氏”的人口基数就比较大,这也是凡是以国为氏的姓氏人口较多的原因之一。+ i% C3 e+ ^% N9 S0 T3 u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春秋“国君无氏”的传统,秦始皇应当“称国”为“秦王政”或“秦政”。“秦政”的称呼很多,另外史书中还常称其为“赵政”。比如《史记》称“(始皇)及生,名为政,姓赵氏”,“秦庄襄王卒,秦王赵政立”。《太平御览》:“赵政不增其德而累其高,故灭。”宋罗泌《路史》:“二十有九世,而赵政替周,号始皇帝。”赢姓原为东夷之盈人,西周成王时期爆发管蔡之乱,周公东征,征服熊、盈之族十七国,将之迁往西方。周穆王时期,赢人造父为周王驾马有功,封于赵地(今山西洪洞),成为嬴姓赵氏的祖先。司马迁《史记·秦本纪》:“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后造父的六世孙非子为周孝王牧马有功,封于秦(今甘肃张家川),于是从赵赢中独立出来,另立宗庙,成为秦赢的祖先。西周灭亡后,周平王东迁,秦襄公派兵护送,受封为伯爵,这是第一位正式受封的秦国君主,也是秦国建国的标志。所以,秦国是先得氏,后封国的,故可以称其为赵氏,然而从周朝礼法的角度讲,秦襄公受封建国之后,就不应以氏来称呼了。《史记》及一些史书直呼秦始皇其名“赵政”是有意贬低之为。2 E  p" v6 j8 e7 E% x  o
    另一个国君有氏的是芈姓楚国熊氏。据《世本》及《元和姓纂》等所载,黄帝的子孙在商末有个叫鬻熊的,做过周文王的老师,曾孙熊绎以王父字为氏,成熊氏。周成王分封先王功臣时,封熊绎于丹淅之地,建都于丹阳(今河南省淅川县),建立了子爵楚国。所以《史记》记载楚国的国君都是以熊氏冠名。熊艾、熊胆、熊胜、熊杨、熊渠等等(吾蛮夷也)。再一个是姜姓齐国吕氏,太公望始祖四岳伯夷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吕地,因此得吕氏。西周初年,周王朝封吕尚于齐地建立了齐国。春秋末,吕氏政权被田氏所取代,从此,齐国由姜姓吕氏演化成妫姓田氏。史称“田氏代齐”。
6 S1 U: G8 ~( p& g$ G) z# R7,“公子无氏”和卿大夫得氏- W% q. a1 K1 {" K# A/ `% f
    除了“国君无氏”,当时还有“公子无氏”的礼制。顾炎武《原姓》:“次则公子,公子无氏,不称氏称公子”公子本来不是一个姓氏,而是当时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表述,是先秦诸侯除嫡长子之外其余儿子的统称。春秋时期,各国诸侯不论爵位大小,多喜欢称公,除嫡长子继位,其他的儿子便称为公子,公子的儿子则称公孙。《通志》记载:“公孙氏,春秋时诸侯之孙,亦以为氏者,曰公孙氏,皆贵族之称。”这些公子公孙多数都在各个诸侯国里任卿大夫,很多人都对当时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作用。如史书记载的齐国的公子纠、公子小白,蔡国的公子夑、公子履等;郑国的公孙侨,字子产,公孙挥,字子羽;齐国人公孙丑,孟子弟子;卫国的公孙碏、公孙鞅;还有黄帝,就叫公孙轩辕。这些公子公孙和其国君的父亲、爷爷一样,仍然属于“公族”,按今天的话讲就是是由“国库”供养的最高贵的家族,所以他们不需要用“氏”来显摆自己,只需要用“公子”“公孙”来表明自己的地位就可以了,或者只称名字,例如子产、重耳。但他们到了国外就不能这么称呼了,因为别的诸侯国也有很多公子公孙,容易混淆,所以到了其他诸侯国就以国名加本名称呼,不再称公子公孙。如卫国的州吁,在卫国就称州吁、公子州吁,到了陈国就称卫州吁,以区别陈国的诸多公子。《日知录》记载:“其出奔他国,然後以本国为氏。敬仲奔齐,而为陈氏是也。其他若郑丹、宋朝、楚建,碲饧字类,皆是也。”陈国公子完,谥敬仲,为避祸奔齐,称陈完,齐桓公很赏识他,就任命其为公正(管理工匠的官),并封他于田地,故又改称田完。1 c) R3 N  @: W7 [
     当然,这些公子公孙的公族地位不能一直世袭下去,否则就会人满为患。这样,就出现了另外一些姓氏起源的形式,即“以字为氏”“以邑为氏”“以名为氏”和“以谥为氏”等等,这些得氏形式的主体主要是各个诸侯国的卿大夫后裔。所以,顾炎武《日知录》云:“然则氏之所由兴,其在於卿大夫乎?故曰:诸侯之子为公子,公子之子为公孙,公孙之子以王父字,若谥、若邑、若官为氏。氏焉者,类族也,贵贵也。”1 K# ]" Z( W/ o( R
     关于卿大夫得氏,《礼记大传正义》有一段著名的论述:“诸侯赐卿大夫以氏,若同姓,公之子曰公子,公子之子曰公孙。公孙之子,其亲巳远,不得上连於公,故以王父字为氏。 若嫡夫人之子,则以五十字伯仲为氏,若鲁之仲孙、季孙是也。若庶子妾子,则以二十字为氏,则展氏、臧氏是也。若异姓,则以父祖官及所食之邑为氏,以官为氏者,则司马、司城是也;以邑为氏者,若韩、赵、魏是也。凡赐氏族者,此为卿乃赐。有大功德者,生赐以族,若叔孙得臣是也。虽公子之身,若有大功德,则以公子之字赐以为族,若“仲遂”是也。其无功德,死后乃赐族,若无骇是也。若子孙不为卿,其君不赐族,子孙自以王父字为族也。”& s- `8 N6 |! M5 q& N- ?/ R/ k
     这里边,我们主要谈一下具有代表性的卿大夫后代“以王父(祖父)字为氏”的得氏方式。先秦古人的习惯和定例是一个人的名是不能任由平辈或者晚辈叫的,这样就显得不敬。《仪礼·士冠礼》中说“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一个成年人,君王(包括上司)、父亲可以直呼其名,其他人不能称其名,只能称字。《礼记正义·檀弓上第三》:“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周道也。”孔颖达疏曰:“始生三月而加名……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而顾武炎在《日知录·以字为讳》中说:“古人敬其名,则无有不称字者。”即《礼记·曲礼》所云:“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同辈人是不能随便把别人的名挂在嘴上的,在人际交往中随便称别人的名当时被视为一种失敬,这就是“指名道姓”成语的由来和本意。二十岁“冠字”以后,人们的称呼皆“连言名与字者,皆先字后名。”例如卫国上卿石碏,“碏”是名,“碏”,彩石也,名字呼应,字“石”,先字后名,故称“石碏”。另外,还有很多只称“冠字”而省略其“幼名”的。例如郑国子产,名侨,郑穆公之孙,郑公子发(字子国)之子,故称公孙侨,字子产。史书中只称呼他的字“子产”,基本上不称呼他的名“侨”。还有重耳、无骇、孔父嘉、华父督、孙姓始祖惠孙等等,都是以字冠名或者只称字。* }" B* K* D( n* k. Y% Y
     这些公族后裔传至公孙之子后,因“其亲已远,不得上连于公”,于是赐以氏,用先祖的荣耀继续彰显自己家族的地位。以祖辈的字为姓。如郑国公子偃,字子游,其孙便姓游;鲁孝公的儿子公子驱 ,字子臧,其后代便姓臧。郑谯在《通志·氏族略》记载卫人以字命名的氏有孙氏、弥氏、石氏、子玉氏、公叔氏等15氏。卫国孙氏其祖是卫武公儿子,字惠孙,是卫国世族,上卿,位高权重,食采于戚(今河南濮阳)。后人以其祖父惠孙的字为氏,就是孙氏。孙姓是明确记载有封邑但依然“以字为氏”的姓氏,由此可见,在先秦时期“以字为氏”和“以邑为氏”的选择中,“以字为氏”显然重于“以邑为氏”。
8 a, I0 J: T8 m/ S     另外,春秋时期公孙之子得氏多是“以王父字为氏”,但这个问题也不能绝对,除了以王父字为氏以外,春秋时期以父亲的字为氏的也多有记载。《通志·氏族略》记载:“王父字为氏者,皆公子也,诸侯支庶之子为所始之宗,故以其字为氏。今弥牟者,公子郢之子,灵公之孙也。以此则知亦有以公孙之字为氏者。”杨伯峻先生对公孙之子常以父之字为氏也多有研究,他举例:“郑之公族,其父若是公孙,常以父之字为氏。子产父子国,此曰国氏。故子游之子称游楚,子然之子,称然丹,子罕之子子展称罕氏。”- t$ w3 N, K! J8 H# q5 b+ N
     关于“以字为氏”,我们还可以举孔姓为例。孔子的祖先是宋国的公族,出自子姓。传到宋湣公的五世孙孔父嘉(孔子七世祖)时,按照宗法规定,“五世亲尽”,应当另立族,因此取孔父嘉的“孔”字,作为这一支族的氏。但是孔父嘉的后代,除了曾孙孔防叔外,大多只称名而不称孔氏,比如孔父嘉的儿子叫木金父,孙子叫祁父,玄孙伯夏,六世孙叫叔梁纥(孔子的父亲)。“孔”作为氏世代流传,是从孔丘开始的。孔子名丘,字仲尼,这个“仲”是排行第二的意思,因此“文革”批孔时称孔子为“孔老二”。嫡长子称伯,庶长子称孟(孔子的庶长兄名孟皮,字伯尼),次子称仲,末子称季。仲与季之间的诸子都称为叔。换句话说,如果有两个儿子,排行就是伯/孟、仲;有三个儿子,就是伯/孟、仲、季;如果有五个或五个以上的儿子,就是伯/孟、仲、叔、叔……叔、季。所以周武王的长兄称为伯邑考(名字叫考,伯是其排行),弟弟里面有管叔、蔡叔、郕叔、霍叔、康叔、毛叔等一堆“叔”。3 v+ Q6 h. l2 y+ P% x7 x# e: E
     除了同姓公族后代外,异姓臣僚也可以因为功劳而受封赐氏,一般以官名或封地为氏的居多。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同姓或异性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岔生采邑于苏(今河南温县),岔生后代便姓苏。比如商鞅,本为卫国姬姓公族的后代,因此也称为公孙鞅或卫鞅,封在商之后也称为商鞅。据统计,以邑为氏的姓氏近200个。如荀、韩、赵、魏、羊舌、令狐、宁、戚等姓氏。卫国以邑为氏的有元氏、宁氏、常氏、聂氏、戚氏、商邱氏等13氏。还有以乡、亭、居住地为姓。这类姓氏中,复姓较多,一般都带邱、门、乡、闾、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 A$ n& F  c- d! ?
     与“以字为氏”类同的还有:以先祖“名”或者“谥”为氏的。如以古天子、帝王名为氏的:軒轅氏,亦為帝鴻氏。《風俗通》軒轅即黄帝也。金氏,金天氏之後也;朱氏,朱襄氏之后;禹氏,夏禹之後;牧氏,黄帝臣力牧之後;童氏,顓帝之子老童之后;汪氏,汪芒氏之裔。以周人名为氏的,如皮氏,《風俗通》周卿士樊仲皮之後。晁氏,亦作朝,周景王子王子朝之後;段氏,郑国共叔段之后(就是那个“郑伯克段于鄢”);高氏,姜姓。齊太公六代孫文公之子公子髙之孫傒,以王父名為氏,称高傒;刁氏,齊大夫童刁之後;柯氏,吳公子柯蘆之後。“以諡為氏”的有:莊氏,芈姓楚莊王之後,楚有大儒曰莊周;文氏,姬姓周文王支孫以諡為氏,有越大夫文種;戴氏,宋戴公之后,武氏,子姓,宋武公之後也;桓氏,姜姓,齊桓公之後,又宋桓公之後;穆氏,子姓,宋穆公之後也;等等。5 f) E1 L5 e; W
8,“庶人无氏”及“职业居处得氏”
! _' y3 p+ e# L3 d* B8 R0 h# Y     除了“以姓为氏”及国君、卿大夫这些“得氏”的主要群体外,占当时人口比例相当大的“庶人”也出现了一些姓氏。顾炎武《原姓》讲:“最下者庶人,庶人无氏,不称氏称名。”这就是说当时地位低的庶人没有姓也没有氏,只能是干巴巴的一个名。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比如我们熟悉的盗跖、庖丁,没姓也没氏。还有我们开头讲的什么“亚饭干”、“三饭缭”、“四饭缺”,都是职业加名,这些都是鲁国的乐官,有奏琴的,有敲鼓的,有击磬的,恰好是一支乐队。大师挚算是队长。里面还有亚饭三饭四饭,正好说明了这支乐队的特别任务是伺候当时的天子、诸侯们吃饭,这份差使有个专业术语,叫“以乐侑(you佐助)食”。这些无氏的庶人除了一部分在所居之国灭亡之后随国君以国为氏外,还有一部分人就以职业为氏。如巫氏、卜氏、祝氏、史氏、匠氏、陶氏、屠氏等等。还有以居住地为氏,诸如东郭、西门、池等等。以技艺为氏。
3 L- g3 N1 k; ^; C     在春秋战国时代后,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日益频繁,许多国君更是把封官赐氏作为激励和奖赏有功将士的有效手段,大量原属下等阶层、没有自己姓氏的人循此途径进入上层社会,便以官职为氏。如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等。一些以官职为姓的姓氏单从字义上也可以分辨出来,如籍、谏、库、仓、军、厨等。以官为氏者,多以其所任官职之职能、性质为氏。如春秋时,管理市场的官员称为“褚师”,宋、卫、郑、鲁等国均有此设置,子孙世袭此职,称“褚氏”(褚时健)。帝尧时,皋陶担任执掌刑狱的大理职务(司法官),子孙世袭此职,称“理氏”。商纣王时理利贞因直言进谏,获罪惧诛,避难于伊侯之墟,“食木子得生”遂改“理”为“李”。周人夫辛有,二子在晋国任“董史”(管理晋国典籍的史官),后代以官为氏,称“董氏“”。周代官廷中专管藏冰的官员叫“凌人”,后代称为“凌氏”。再如司马、司徒、司空、司寇、司工、司城、司土、司功等姓,皆系以官为氏。+ T3 Z# D" k* T$ q( X$ d. _
     在这里,顺便谈一下姓氏中的复姓。
( z9 D* r. H! r) |- ]     中国复姓丰富多彩,仅唐一代,涉及复姓便有110个。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统计,源于汉族的复姓大多来源于男子的“氏”,中国仅汉族就曾经出现过的复姓至少就有1500个,而到1982年,根据人口部门的摸查,掌握的复姓有200多个。时至今日,仍较为常见的大约在100个左右,可以说大量的复姓在历史长河中消失。5 d5 y6 C- l& g2 o/ f- S4 k
     中国复姓大繁荣时代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北方和西北地区古代少数民族的因素渗入了中原姓氏中。这些姓一度非常多,但多数陆续消失。比如起源于匈奴的复姓就有20个左右,起源于鲜卑族的复姓和多字姓则多达194个。消失的复姓中,比如:第一至第八,除了第五姓,其他七个都消失了。目前在复姓中,欧阳、太史、端木、上官、司马则是中国五大复姓。
7 P  c" [, r$ }$ n2 L. J% p% f    其实,许多复姓消失是很可惜的。据历史记载,举几个中国已消失的三字复姓:0 V* O2 {( g8 I0 F5 |0 Q
西野建: 西晋时期有西野建戍,其子为西野建太郎;$ ~0 I4 R1 t5 I  ~
南北朝时有西野建封,西野建端。
" f" k! W+ B% c1 Z0 f. g+ K东关正:西晋时期有士大夫叫东关正序,春秋时期有东关正子伯。
* _" h% K# y3 Y+ p- O% u! A西城泽:东周时期有女为西城泽露,有男为西城泽明。
$ x. d5 q* s9 N- y8 k$ _钟离圭:东周时期有钟离圭磨、钟离圭佳代。, \% {: q, a; K( b! p/ |
颜莫己:东汉时期有颜莫己初、颜莫己律;西晋时期有颜莫己洛、颜莫己莫失。( j/ k( Z( o8 m' l
    中国现存的复姓:
1 ]- i4 _# n2 q) B1 ~, m( X    根据搜集的资料显示,我国现存的复姓有81个,而百家姓中的复姓只有60个。把这些现存的复姓按照复姓来源归类,如下:封邑:上官、令狐、段干、羊舌、梁丘;
1 ^8 F) y, W0 }居地:欧阳、东方、澹台、濮阳、闾丘、百里、东郭、南门、西门、南宫、东宫;官名:司马、夏侯、宗政、司徒、司空、亓官、司寇、巫马、乐正、左丘、太史、即墨;王父之字:公羊、子车;爵系:公孙、仲孙;人名:颛孙、端木;部落名:尉迟、独孤;赐姓:长孙;国名:钟离;职业:漆雕、谷梁;排序:第五;社会影响:闻人等等。# m1 ?  \% ?8 T
9,秦汉以后姓氏合一. C' O0 q4 _/ Z) B5 B
    战国时,宗法制度瓦解,姓氏制度也发生根本变革。这时氏开始转变为姓,如本属于妫姓的齐国田(陈)氏,至战国时已以田(陈)为姓。以往贵族才有姓,平民仅有名,战国以后,平民也有姓,百姓遂成为民众的通称。姓氏制度的演化,反映了贵族的没落,平民地位的上升。故秦汉以降,姓氏合而为一。《通志·氏族略》载,“秦灭六国,子孙该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顾炎武《日知录》云:“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是也......自秦以后之人以氏为姓,以姓称男,而周制亡而族类乱。”也就是说,夏商周三代以前,“姓”和“氏”分用,姓是总根,氏是分支,“姓”为“氏”之本,“氏”为“姓”之末。三代及秦汉以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可以混用。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分野已经微乎其微。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成为不可分割的同一属姓了。此以后,姓即氏,氏即姓,姓氏或氏姓成了姓或氏的一种书面用语。
+ O1 s  Q0 W, d" c/ G                                                   (结束)
# y" T# E! x. J7 c7 g6 P& C# U# S) L4 ^( G. @$ m

签到天数: 125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楼主| 发表于 2019-8-15 00: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寒松 于 2019-8-15 00:17 编辑
& _; `" O5 V9 N3 w' ^
7 c3 s+ d& e) q7 x2 ?4 o(接2楼)" D) M6 z. R+ b- E$ n* r
一,古姓、女子称姓、“同姓不婚”和“以姓为氏”5 r1 C  |1 \2 u/ ~- K3 v
    上古时期的姓氏和我们今天对姓氏的认知还不是同一个概念,在我今天的的知识范围里,姓和氏没什么区别,但在先秦时代,姓和氏是含意不同各有所指的两个层面。上古初民社会,男女大防不太注意,更没有什么家庭观念,所聚居一族男女之间的交往没什么禁忌,按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的观点,这个时期就是母系氏族社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随着时间的推移,部落之中越来越觉的近亲繁殖会导致人口凋零,这种状况古人总结为“男女同姓,其生不蕃”。于是,对人与人之间血缘关系的辨别也就成为常识。同一血缘关系的便需要一种辨别符号,姓就是这种辨别符号,这种辨别符号必须跟随母亲才能形成,这就是后来姓和女性之间紧密联系的原因。周代女称姓,男不称姓也是这一古老风俗的遗留。* e. m1 n! B, m
     简单的说,姓最早的来源就是“生”。姓强调谁生,是侧重于辨别血缘关系的族群之统称;而氏强调谁立,是建立在一姓基础上的集团利益关系的家族之统称。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讲:“姓,人所生也。” 《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这都说出了“姓”的本义是“生”。张舜徽先生《说文解字约注》中讲到:“古之所谓姓,即近世史家所称原始氏族制也。而母系氏族为最先,每一母系氏族,必有名号以相区别,此乃姓之所由兴,故姓字从女也。”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简称族号。作为族号,它不是个别人或个别家庭的,而是整个家族部落的称号。我们现在看到的史书记载某人某氏都是“出自什么姓”,而不是某人姓什么,和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姓有很大的不同。“出自什么姓”的意思就是出自什么族、什么部落。据文献记载,我们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为了“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它产生的时间大约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那时是母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在神话里流传着“圣人无父,感天而生”的许多故事。古代的典籍也记录了类似的传说。传说夏的始祖大禹的母亲吃了薏苡(禾本植物,也叫水玉米)后便怀了孕,夏便以“苡”为姓,就是姒姓;商的始祖简狄吃了燕子蛋后就怀了胎,商就以“子”为姓;《史记·周本记》中也说道:“姜嫄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悦,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史书记载为姜嫄“履大人迹而有周”。还有三皇之首的伏羲,就是淮阳太昊陵那个伏羲,“太昊帝庖犧氏,风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风姓”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姓,伏羲就是风姓,河南新郑有“风后岭”,是以黄帝大臣风后得名。此后逐步出现的古姓大体有: 上古八大姓,是指姜、姬、姚、嬴、姒、妘、妫、妊。此外,部落首领之子亦可得姓。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zhen)、僖、姞(ji)、儇(xuan)、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属二姓。祝融(三皇五帝时夏官火正的官名,历史上有颛顼族祝融氏和炎帝族祝融氏)之后有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八姓,史称祝融八姓。另外还有一个刚才提到的很著名的古姓,生母为简狄的“子”姓,出自契,尊称阏伯。五帝之一帝喾之子,大禹治水成功,舜帝任契为司徒,把他封在商地,赐姓为子。契的第13代孙汤推翻了夏朝,建立了商朝。
0 }0 a& C- ?( ]     这个时候的“姓”大多数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姬、妊、赢等等,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姓”是来源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古姓就是部落的名称,是区分于其他部落的血缘身份符号,以此来别婚姻。不过,生活在同一个部落的人是不需要用“姓”来加以区分,就像今天你到外省介绍自己是河南人,但在本省你是不会这样说的。在部落内部人与人的区别不是“姓”而是“名”。“名”的产生也是在氏族社会时期,同时也是人的个体意识逐渐觉醒的必然结果。《说文》对名这样解释:“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意为,黄昏后,天暗黑不能相认识,各以代号称。这便是名的由来。《周礼》有“婚生三月而加名”。实际上,人名的出现是私有制经济出现后的必然产物
7 T' I4 s" q7 _  O' |7 u/ L     既然“姓”在部落内部基本上不使用,那么它在什么地方使用呢?对外,就是部族与部族的区分,其中最主要的是婚姻时使用。三代以前,“姓”在男子的名字里是不出现的,它只出现在女子的名字里,因为根据“同姓不婚”的原则,女子要出嫁到另外的部落的,所以名字里一定要带上“姓”以“别婚姻”。和今天我们的姓名不同的是,当时姓不是放在姓名的前边,而是放在姓名的后边。
% |3 e) t+ f/ r: ], K     我们知道小说《封神演义》中有两大美女,都是妖精。大妖精叫妲己(己姓,苏氏,字妲。有苏氏部落族人,出生于有苏国,世称“苏妲己”),二妖精叫喜媚。这个喜媚的原型其实是夏朝的末代国君桀的妃子妹嬉(祝融古姓)。这两个人物名称就非常符合古代女性称谓规则。一个是己姓,一个是嬉姓。名分别叫妲和妹。还有两个大家熟悉的美女,一个是褒姒,一个孟姜。褒姒是姒姓名褒,孟姜的孟是排行,孟,长也。另外史书中还有还有太任、穆姬、夏姬、齐姜、息妫、邓曼、怀嬴等等,分别为姬姓、姜姓、妫姓、曼姓和嬴姓的女子。所有这些女性都是名在前姓在后,而称姓的只能是女子。. h  w) j0 s+ J& _- a% n
      女子未嫁时,姓前冠以她在家里女孩中的排行,如伯(孟)、仲、叔、季。如果她是姬姓的鲁国的姑娘,就可以称为伯姬、叔姬等等。如果是姜姓的齐国姑娘,就称为孟姜、叔姜之类。出嫁后,国君之女如果嫁给外国国君,一般以夫家之国名加母家姓称呼,如楚文王之女芈氏嫁给江国国君,称为江芈;陈庄公之女妫氏嫁给息国国君,称为息妫(息夫人、桃花夫人),她还有一个姐姐嫁给了蔡国国君,就称“蔡妫”。如果嫁给大夫,则以夫君的氏加母姓来称呼,比如晋文公的女儿姬氏嫁给赵衰(赵成子,赵国君主祖先),称为赵姬。大夫之女也可以用“母家氏加母家姓”的方式称呼,如雍姞为(宋国)姞姓、雍氏大夫之女,国姜为(齐国)姜姓、国氏大夫之女,宋华子为宋国、子姓、华氏大夫之女。以上两种情况都是作为正室出嫁。如果女性出嫁之后成为侧室,则在姓前面冠以所出之国(娘家)的国名,例如晋武公娶的齐姜。另外夫谥加母姓的称呼还可以用三字形式,如《左传》称秦穆公夫人伯姬又称秦穆姬,意思是其丈夫为秦国国君,谥穆,母家为姬姓(晋献公的大女儿)。这些女人死了以后,有的跟随丈夫的谥号。如卫宣公的夫人,史称宣姜。也有的夫人自己有谥号,如鲁桓公的夫人是齐国人,姜姓,本来应该叫桓姜,但是她却拥有自己的谥号“文”,又称为“文姜”。( y$ ^+ c: N  b* H. f+ i; ~
     以上说的是诸侯国和大夫贵族的情况,周王室的情况有些不同。周天子的女儿统称为“王姬”,并不冠以伯仲叔季的排行。周王后有自己的谥号,称“王某后”。比如周景王的王后叫“王穆后”,“穆”就是她的谥。周王的侧妾则在母家姓的前面冠以“王”,比如“王姜”、“王赢”等等。7 ^6 a1 o  |7 S) N9 _
      女子出嫁只论姓不论氏,因为要确保同姓不婚(比如卫国国君娶鲁、吴、晋等国公主就违礼了,因为他们都是姬姓)。姬姓必须娶其他姓氏的女子,例如《左传》(隐公三年)记载:“卫庄公(姬姓)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早死。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姬姓的卫国国君娶得就是姜姓的齐国女子以及妫姓的陈国女子。有一个很著名的成语叫“秦晋之好”,典故说的是秦晋两国联姻的事情,晋献公的女儿伯姬在秦晋政治联姻中嫁给秦穆公,这就是赢、姬两姓的联姻。后晋国内乱,公子重耳出逃,秦穆公决定要帮助重耳当上晋国国君,就把女儿怀嬴改嫁给他。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当上了晋国的新国君,成为有名的“春秋五霸”中的晋文公。秦晋之好代表的是一种政治上的联姻,是国家之间的联合,但后来渐渐将男女之间的婚姻也称作结为“秦晋之好”。当然,秦国联姻比较多的异姓国还有一个就是楚国,芈姓。这在《芈月传》等电视剧有很多反映,不再赘述。这里边还有一个问题,秦穆公娶得是晋献公的女儿伯姬,而公子重耳则是伯姬的弟弟(庶出,与伯姬不是一个母亲),这样,秦穆公就是重耳的姐夫,秦穆公把女儿怀赢嫁给重耳,今天看来就是乱辈了。其实,这种现象在先秦时期非常普遍,婚姻中的辈分观念没有那么严格。更离谱的是他的老丈人晋献公,公元前676年,晋武公之子公子诡诸继承君位,即晋献公。献公之父武公晚年娶齐桓公女儿齐姜,5 K+ x! `+ k7 b
齐姜则与当时的太子诡诸就是后来的晋献公有私情。诡诸继位后,把庶母齐姜娶为夫人,生女伯姬及子申生。这些情况在春秋时期多有发生,应该都是上古母系氏族社会婚姻习俗的遗留,这种习俗直到汉唐宋元在北方少数民族里还非常普遍。这就是历史,不必大惊小怪。" g3 e) {" D- w* f- L# `
      现在回过头来看《芈月传》,芈月的“芈”毫无疑问应该是姓,“月”可能是她的名,她是楚国的公主嫁给了秦国的国君,按道理讲她应该称“秦芈”,名字应该是“月芈”,但史书上没有这样的记载,《史记》和《资治通鉴》等史书均称她为“芈八子”或者“宣太后”。“八子”是秦国后宫侧室的封号。“芈月”二字是编者根据兵马俑上的残存“芈月”和阿房宫筒瓦上秦惠文王妃子“芈月”的合体陶文而来,推测芈八子名叫芈月。电视剧是文艺作品,我们不能非要说这是错误的,但我们应该清楚,比如“芈月”、“芈姝”这样的称呼在存世的史籍中是不存在的。女子拥有姓在前名在后的姓名要等到秦汉以后了,汉初刘邦的是吕太公,老婆叫吕雉,她的妹妹叫吕嬃,这就和现在人名差不多了,而在先秦古籍中,从未见过“芈月”这么奇怪的把名放在姓前面的女性称呼。
. _& c: r5 S4 F! y9 r      尽管周朝礼制明确规定“同姓不准通婚”,但是到春秋时期,几百年过去了,随着人口一代代的发展,原来的各同姓国之间的血缘联系越来越疏远,几百年前是不是同属一个古老的姓氏已经构不成对婚姻繁衍的实际妨碍,违反礼法同姓通婚的事时有发生。在孔子时代,就发生了鲁昭公迎娶吴国的王室女子孟姬的事件,而吴、鲁两国的王室均为姬姓,这件事见诸史籍,为极力维护礼教的孔子痛心疾首。类似的事情一定还有不少,被当时的保守派视为“礼崩乐坏“的依据之一。
( g+ Z0 I& w6 ^- \1 j& F3 p' d     《春秋左氏传》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鲁襄公二十五年,(前548年),齐国棠地的大夫——棠公死了,当时齐国的权臣崔杼去开棠公的追悼会) y- F, K. e4 P
8 o  J  N# O5 Z
,他的御夫东郭偃恰好是棠公的小舅子。追悼会上,崔杼看到了棠公的妻子棠姜长得特别漂亮,棠姜这个名字《史记》中叫东郭女,《列女传》中叫东郭姜。崔杼就对司机东郭偃说,你姐这么美的个人,可惜了,帮我娶了吧,我亏待不了你。东郭偃说,这怎么行呢,结婚是要男女要辩姓啊。崔杼大骂说,我和她怎么可能一个姓啊,你也配和我一个姓?东郭司机说,你出自齐丁公,我出自齐桓公,都是姓姜的啊。这番话还真唬住了崔杼,当时愣是没敢娶棠姜。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崔杼和东郭偃这两个同姓在血缘上到底是什么关系。崔杼的老祖齐丁公是太公望的儿子,是齐国的第二代国君,崔杼的先人就出自齐二代;齐桓公呢,是齐国的第十五代国君,东郭偃、东郭姜的先人出自齐十五代。而当时崔杼和东郭偃所处的是齐庄公是齐国第二十二代国君,好了,算一算这个关系就知道,崔杼和东郭偃是各自往上数二十多世才是一个祖先,现在崔杼是崔氏,东郭偃是东郭氏,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基本属于八杆子打不着的关系,但他们上溯都是姜姓,周礼就不能通婚。这故事的尾声是崔杼没信这个邪,到头来还是娶了棠姜。
) a+ l& {; g5 _: \8 k; ?0 g/ n     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发生这样的事情其实很正常,既然古老的血缘关系经过一代代岁月的稀释,早已接近于无,不再对下一代的生育发展造成实际影响,那么,冲破“同姓不婚”的禁忌,重新划定合理的禁忌范围,就是一个或迟或早总会发生的必然趋势。而那些曾经极其强大的先秦古姓,如姬、姜、妫、姚、姒等,也不再具有统一的号召力,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其“别婚姻”的功能,由氏来代替,不过这时候氏也常常被称为“姓”了。1 a. ]. F9 N+ d2 D. F! q! w
      古姓氏族部落内部结构、运作方式等史书均无记载,但这些古姓作为氏族公社时的符号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但随着母系氏族社会的衰落,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由于宗法制度的影响,绝大多数男性以“氏”作为自己的身份符号,再加上遇到疾病、战争、仇杀等等意外因素,一些古姓很有可能就会消亡。古姓中妫、芈、子、己、嬉、赢等今天已不见存在,原因不清楚,但很可能与这些因素有关。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古姓的后人在形势的逼迫下,有的直接承袭为氏。《礼记大传正义》云:“其姓与氏,散亦得通,故《春秋》有姜氏、子氏,姜、子皆姓而云氏是也。”这就是中华姓氏重要来源之一的“以姓为氏”。这些由古姓而来的姓氏数量虽然很少,却是中华姓氏发展历史上最早、影响较大的姓氏组成部分,其中许多“以姓为氏”的如姬、姜、姚、任、祁、滕、董、彭、曹等等还成为了人数较多的著名大姓。: `5 ~1 l9 f6 b+ z3 f
     其后由于宗法制度,这三十几个古姓的后裔分别立氏,逐步演变为今天成千上万的姓氏。由这些古姓衍生的中华姓氏大体情况如下:
% Y. P# n% m% I     由于周王朝的建立,中华姓氏出自黄帝后裔姬姓的最多,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八十,按人口排名前四百的姓氏中直接起源于姬姓的有120多个,其中部分姓氏有多个源头,但多以姬姓为主要源头:主要有王、张、杨、周、吴、孙、郑、郭、管、鲁、蔡、霍、康、毛、曹、卫、毕、魏、滕、蒋、韩、詹、何、于、孟、许、万、常、武、乔、贺、赖、龚、文、智、傅、沈、吕、苏、卢、贾、刁、阎、余、潘、汪、方、石、廖、邹、陆等等姓氏。3 n8 V+ [$ Z% ~6 n
      其次是姜姓,炎帝后裔。据考证,从齐国第一代国君姜太公起到现在,共有102个姓氏由姜姓繁衍而来,主要有吕、申、许、谢、纪、丘、向、卢等64个单姓和淳于、东郭、高堂、子雅、雍门、公牛等38个复姓。3 p* Q+ l8 d4 ~8 n
    祁姓是尧的后人,郑樵在《通志》二十六卷《氏族二》中说:“尧之后分为六,唐氏、杜氏、范氏、刘氏、韦氏、祁氏,皆为著姓”!
1 ^2 _4 k! w9 V5 v4 {7 `任姓也是黄帝后裔,周武王灭商后,大封祖母家族任姓为诸侯(太任,又称大任,汝南平舆人。商朝时期西伯侯季历之正妃,周文王姬昌之母),共封有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10个任姓国家。《左传》上有一句话说:“不敢与诸任齿”,其中所谓的“诸任”指的就是由任姓分离出来的这十个姓氏。“诸任”均为西周贵族,是姬姓的“娘家人”,因此他人当时不敢与其争辩。
9 W7 w; G3 X" O- D8 t* b     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赢姓有十四氏,为秦、赵、黄、梁、马、廉、徐、江、葛、谷、缪、钟、费、瞿,基本上都是封国。另外李姓也是出自赢姓。! l5 m. f. S7 H3 g. o
     子姓是殷商后裔,主要分为殷、林、来、孔、宋、戴,以及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等等。. L5 k$ D7 U: ]( ~' v
     芈姓为楚国后裔,后裔有熊、楚、白、屈、上官、米等等。
. P, M0 D! T8 s( C( `" O     姒姓为大禹后裔,故有夏、禹、夏侯、鲍、费、杞、辛、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等等。
5 |/ L/ U8 v, x0 e7 S妫姓与姚姓同源,出自五帝之一的虞舜,奠定了陈、田、胡、袁、陆、王、车、薛等许多舜裔姓氏的发展根基。' z9 w+ Y) C" t2 R8 F* C
    还有一些如箴姓后世改为甄姓,就是甄嬛的甄;姞姓改为吉姓,芈姓改为米姓(据说上海还有极少数人姓芈)。另外还有一些古姓基本上就是单传了,如:己、郇(huan)、依(依俊卿)。
, ]! y1 a: L) a2 b3 y     由上可以得知,上述这些古姓现在虽然大多人口很少,基本上都进不了前一百大姓,但却是中华姓氏的根基,是很值得骄傲的姓氏。
0 c; {+ |" ]! \8 I; z% \     秦汉以后,随着姓氏合一,这种以原始古姓为基础的“同姓不婚”习俗基本上就不再延续下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以姓氏为基础的“同姓不婚”。女子的称呼也发生了改变,与男子一样开始使用父家的姓氏,例如东汉时期女性文学家蔡琰(yan),字文姬,别字昭姬 ,陈留郡圉(yu)县(今河南杞县)人,文学家蔡邕之女。此时的“姬”已经不再是指周王的姬姓,而是女子的美称了,因为以前“姬”是王族大姓,代表着地位高贵,汉代以后的“姬”已经成为美女的代名词了,如汉代的戚姬、薄姬等都是这样。! K; \2 {& H8 `) p2 \/ b
                                                               (待续)
  D' l6 Y# y; _: v/ Y: d( c

5 q* u' p1 _, @" S* F

签到天数: 125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楼主| 发表于 2019-8-14 22: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小生:中华姓氏起源漫谈, G2 j5 x; Y+ t  s, \) T
作者简介:石小生,现任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资深姓氏文化研究专家, v2 M8 n8 f' ]  E6 u7 p  t
    姓氏,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身份符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离开的生活要素,中华民族尤其是汉民族的姓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它的形成、发展、演变的漫长历史过程来看,则是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尤其是漂泊在海外的炎黄子孙,都对“家”、对“根”有一种深深的渴望。
9 [3 K: e" E9 F  m# l     时至今日,姓氏文化已经成为经中央批准的中原经济区五大战略定位的华夏历史文明创新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省委领导就曾经多次明确提出:进一步巩固充分发挥河南根亲文化优势,增强海内外华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巩固国家统一、人民团结的文化基础发挥独特作用。而流行的“老家河南”的广告语正是基于河南是中华姓氏主要起源地史实的精准表述。
2 a: E) \4 X7 l. C: W0 P0 d     我们今天看一个人的姓名似乎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姓在前,名在后,姓是父辈传下来的,顶多有个别的随母亲的姓。名基本上是单字或者两字,极个别有三字四字。但是在秦汉以前,一个人的姓名可没有这么简单,我们看一下一些春秋时期人的名字:
  B+ J5 w  ~1 B1 w! t- _比如《论语·微子》中有这么一段:“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táo,鼓,俗称"拨浪鼓")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这里边的亚饭、三饭、四饭是他们的姓氏吗?
! d+ r* x7 a1 d. z$ n2 u) D     还有我们石姓的始祖《左传·石碏谏宠州吁》记载名字是石碏,姬姓,是卫靖伯的孙子,所以又叫公孙碏,《左传》还记载他叫“石子”,都是一个人。那么,这些名称里边,“石”是什么?是姓吗?公孙又是什么?先秦时期公孙很多,黄帝就是“姓公孙,名曰轩辕”。商鞅也有三个名字,分别为公孙鞅、卫鞅、商鞅,这里边,公孙、卫、商是什么关系?哪个是他的姓氏?还有大家都熟悉的姜太公,我们也常常叫他姜子牙,还有称呼是吕尚、吕望、太公望,这些称呼之间是什么关系?那些是对的?哪些是后人附会的?最近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大秦帝国》有芈月、莒姬、孟嬴、嬴驷(秦惠文王)、嬴政等等,历史上是不是真有这些称呼?还有芈月的“芈”姓是一个为数不多的古姓,既然这个姓历史那么悠久,后代姓这个姓的人应该有成千上万啊,怎么现在就没了这个姓?再有,芈月的叫法对不对?秦始皇是不是叫嬴政?我们现在看先秦史书,读《春秋左氏传》,常常分不清里面人物的姓氏名字,感觉那个时代的人名和我们今天有很大的区别,今天很常见的姓,比如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在那个时候却很少见,而且一家人各有各的名字,似乎没有一个统一的姓氏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如不细加分析,很难分得出他们的姓氏名字?所以啊,既然我们把“老家”作为自己的文化符号,那么,对中华姓氏的起源和姓氏文化的基本知识,应该有一个大体了解。当然,先秦时期的姓氏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与我们今天的姓氏完全不同,并非几句话可以说清楚的。我今天所讲的只是一些个人理解,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待续)4 |8 _0 P: Y- }2 H# L3 R

. y  k: X0 q' y. F0 ~) v8 E+ E

签到天数: 125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楼主| 发表于 2019-8-15 00: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180691.jpg 3 O4 u' L" Y; T$ Y

3 v" r2 v  |; M  A( g& G DSC_180692.jpg
9 Q5 P* G5 t; i& L+ K1 X
% j0 i  ~* y5 P+ ]/ e) c9 g
& O# \# ^$ e& k' j% F DSC_180693.jpg 9 u& p. |0 O; G6 ~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石小生在2018年举行的河南省姓氏研究会年会上主持代表发言
  L' D3 t4 c+ @+ t- a7 j% I5 l8 M" ?$ P% F
9 ]: {8 K8 Q- G1 u' N
DSC_180746.jpg
1 N! X" F. J6 J5 R7 V( m0 t
0 C( j- w. C( ^9 g# n/ s
2 g: J, d3 `) I6 O DSC_180747.jpg   `% P0 M! D; D. y! m' R; X
* @' g% j1 m1 {# ], i: v
石小生副会长代表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 j+ J' b& r5 \" _4 [# l& i
接收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
! Y3 X4 ~0 _* N6 I" k姚姓委员会赠送的《姚崇研究文集》
8 k9 u+ y- D* U/ d3 H. y7 i

签到天数: 125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楼主| 发表于 2019-8-14 23: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170825.jpg 4 `( X. l; l0 w, J$ b: y

( Z8 H( N; N: L7 m( Y+ I+ z DSC_17645.jpg
" L6 e$ P+ N5 q+ i4 a
/ K+ X) Z, B0 J) X DSC_170777.jpg
  I# Y  N: a; M: F# Z8 v4 B+ S$ H: M7 h* B( j
DSC_170776.jpg
5 M. y. ~; W! e# h; c# F: a+ @1 ~) ]6 z3 p2 h: N
DSC_170780.jpg ; U: X; j" Y! O! V2 l4 r6 L2 s3 \
在2017年举行的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年会上,石小生副会长作《中华姓氏起源漫谈》学术报告。- o* Q: A& O# {. z1 r3 b- r* {) b4 z

签到天数: 125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楼主| 发表于 2019-8-15 01: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9年3月10日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
9 a* [" Y" b4 U. p2 L2 t* P2 [% I  N/ D: A年会在河南郑州“河南饭店”召开
9 U& B6 Y1 H+ C+ j) D; d5 k: A# w! A% H6 _( {0 ]
6 W$ Z4 i* ^' h" @: e& v, y7 n
" V% e, y& V" _. i7 V
DSC_0728.jpg DSC_190831.jpg 6 `8 I' }. P5 x/ T& h8 G( H
DSC_0699.jpg
/ N  G& P* T% a9 {+ z, T1 @+ O DSC_0681.jpg 9 H+ L- V  F& t
DSC_190833.jpg # k: u' `; T% N: T$ m5 [* j

* Z9 ]+ a6 L, a

签到天数: 3579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发表于 2019-8-16 00: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小平 于 2019-8-17 11:05 编辑
  J+ W  T2 U1 G. F0 Q) J& J
姚寒松 发表于 2019-8-15 01:58
; G! G) W% f/ I5 e( o2019年3月10日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
/ H- ]$ E7 [7 o9 `4 d, }# _% N. [( r年会在河南郑州“河南饭店”召开
2 R" `8 Y+ Z! v* z4 k1 b/ l
# s4 x- Q8 O( [; D
学习了,谢谢老姚寒松分享!+ }9 S3 X, A  d

签到天数: 125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楼主| 发表于 2019-8-16 20: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姚小平 发表于 2019-8-16 00:00
% i' _5 S% g6 O( u/ ]学习了,谢谢老姚寒松今享!
4 e# c& B8 n! E) ]8 d. t
谢谢阅读!!谢谢观帖!!
7 K" M  }2 f8 M* q' @

签到天数: 3262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发表于 2019-8-16 22: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敬文 于 2019-8-16 22:59 编辑
( m( K( e( U- q# U  I/ x4 v2 p7 X3 e/ b
   寒松版主转发的先生的大作需要慢慢读,细细品,长知识,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3-29 17:5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