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25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祠堂是国人灵魂的栖息地 《进得祠堂》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5-22 14:09:3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一直笃信:祠堂,是大地上鲜活的遗存,是正宗的中国“国粹”,是一方方最独特的“中国印”。

7 f5 `) c, L9 m' ~/ n: U

  在那里,我们黄皮肤的中国人,都能寻找到我们的根,都能看到自己的“胎记”。无疑,祠堂是存放我们乡愁的陈列馆,是安放我们灵魂的栖息地。


6 A9 O# F$ s8 h7 S

  一座祠堂,就像一位母亲,虽历尽沧桑,却总是天下儿女向往的地方。在那里,有先前的风气,有我们的老规矩;在那里,供奉着祖先牌位,供奉着天地人的大道理;在那里,血脉绵延,传承赓续,生生不息。


4 Y4 i, T! [: D4 J& m, ]9 I# H

  祠堂,往往建在风水宝地上,背后必需要有“靠山”,以山冈作为屏障,四周往往有几棵、十几棵参天古树簇拥,祠堂周围都是同姓人家聚族而居的血缘村落。

6 q3 {; R3 A& l

  走进祠堂,仿佛感觉到先人说过的家常话和他们熟悉的脚步声,还有他们的喜怒哀乐甚至他们的心跳呼吸之声,都散布在祠堂的每个角落里,这一切充满了家的味道。抬起头,一股股草木的清香随风入窗,顿时萦绕着我,包裹着我,浸润着我。祠堂的院门上往往都赫然刻着:宗功祖德流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在这里,品质和德行是最当紧的,比什么都重要。我想,这需要一种传承,更期待一种希望。一直以来,耕读传家,清白明世,都是我们必须谨遵的家训和深刻领会的要义。

  走在祠堂中,我常常迷恋于一种生活的气息。孩童时代最初的朦胧记忆在祠堂里显现:在偌大的祠堂里跳田、玩耍、捉迷藏,在青石板、鹅卵石铺就的小径上高兴地蹦蹦跳跳,在焚烧香烛的袅袅烟雾中想入非非却装作和大人们一般正襟危坐,看祖宗的牌位时一排排看过去仿佛看到祖先们依长幼次序端坐在神龛上……

& F: w, P$ D" k. b7 d% ^; A. c6 v$ t* j

  当然,最有味的时候,是我们一个个“细把戏”爬上祠堂高高的戏台,半睁半闭之间,耳边锣鼓喧天,眼前生旦净末丑轮番登台,说唱念做打各显神通,尤其看到“黑脸包公铡了驸马”时,过瘾得很。

  J- k! q1 K9 {9 A# A

  走在祠堂中,我还迷恋于一种木头的香味,这是祠堂里上了年纪的木头发出的清香。在老祠堂厚厚的木门上,黑褐色的木墙上,在檐头横梁上,在楼栏廊柱之上,在花格漏窗之间,总缠绕着一种木香,如水流般漫溢,缓缓流淌,久久地在祠堂上空盘桓不散,挥之不去。这种木香,是一种清香,悠长绵延而又含蓄、内敛、深沉,仿佛与生俱来,如母亲的棉布,舒缓,温暖,软和,亲切,是亲人和乡邻的气息,是平淡生活的味道。

% G3 w8 g9 k) c8 P

  进得祠堂,有大门门屋、享堂、拜殿、戏台、寝殿,有些寝殿后面往往还有藏书楼。我记得最初在那里搜寻到几本虫蛀发黄的线装书,如获至宝。那淡淡的书香味,让我受益终生。

/ R# d; y; X) r1 g5 o

  祠堂里浓郁的香火味,常年经久不散。一年四季,春祠夏禴,秋尝冬烝,四时八节,祭祀不断。“祭,如在”,大伙总是认为祖先就在冥冥之中,保佑着家世的兴旺,子孙的繁衍。祠堂祭祖,已然成为血脉汇聚、增进感情、精神认同的家族功课和不忘根系、感恩思孝、端行修德的人生功课。


& F& G  `- h% @+ T/ Q$ C0 l

  及我长大一点后,祠堂里一个个斗大的字更让我着迷,引人探秘。比如:敦、笃、雍、崇、务、孝、伦、淳、睦、思、德、忠、本、善、义等。起初,一个个字问大人、翻字典,似懂非懂,如“敦”是“厚道,勉力而为”的意思,“笃”的意思是“深厚、诚恳、忠实”。后来,终于有了几分真正的明白:仁义道德,忠孝廉节,都是教导子子孙孙时时不要忘记做人的根本,事事都要用“德”规范自己的言行。


9 F: s' G4 V5 J- z! A

  宗祠一度曾被简单地定为反动“族权”的象征,许多祠堂纷纷被拆掉。但后来修了拆,拆了修,又被重新立了起来,一番修缮翻新,重放异彩,再显光辉。我曾见到,每一座祠堂背后都有一批虔诚执着守望的老人,每一条通往祠堂的路上都有无数双注视的眼睛。很多祠堂里,“族规”“家训”又堂堂正正地上了墙,多有劝诫,为后人遵循。祠堂又恢复了以前的众多功能:聚会、议事、倡学、教化等等,特别是现在,发扬光大,还有了文化活动室、书画展览、文艺展演、史志乡贤英才陈列等新功能。


% s: c: ^2 ]- v/ I( Z9 c, w

  太平时期,建祠修谱,供人景仰,当然是很隆重的事情。清白传家,自是历代族人的愿景。祖宗都想让后人学好、过好,和睦兴旺,一门清正。一直以来,犯事违法的人,是不准进入祠堂的,也是上不了族谱的。当然,这是天大的事,一个人入了“谱”,心里才会踏实。


4 Y0 t& m  c, N8 I, }) x: B5 G

  现在,家乡正在大加宣传弘扬宗祠文化,我很以为然。在巍巍千年雪峰山下,在湘西南的青山绿水间,一座座祠堂飞檐翘角,气宇轩昂,青砖灰瓦,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美轮美奂,恰似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令人神往。

  x7 ?: U/ ~7 i5 j5 F, f

  祠堂,我们的祠堂,我们的老祠堂。


' ], c/ i# x6 \0 m  b/ H9 Q

  祠堂在,祭如在。祭如在,倍思亲。祭如在,一切在。

9 L/ l5 X, L- O* s; }

(《人民日报》2016年9月5日周伟)

" D' D% z/ I$ S% q

备注:《进得祠堂》在《人民日报》发表后,相继被人民网、光明网、凤凰网、搜狐、新浪、腾讯、360个人图书馆、国家新闻出版总局网、中国乡村发现网、湖南省人民政府网、奥林匹克娱乐官方网、悦读中国及北京论坛、红网论坛、华声在线论坛、北疆风韵、伊川民声网等和华韵国学网、中山国学堂、中华传统文化社区、儒家网、中国家谱基地、华人宗祠周氏宗亲平台、世界王氏网、全球袁氏网上家园、世界韩氏总会、中华白氏网、太原郭氏宗亲会、荆楚王氏网、汪氏宗亲网、姚氏宗亲网、凌氏宗亲网、袁氏伯庸后裔网等网站和论坛转载;还被众多博客、微博、微信、贴吧转载和荔枝FM在线收听,入选微信排行榜头条;也被《中国建设报》《湖南日报》《新湘评论》《恩施日报》《海口日报》等纸媒转载;大型摄影集《中国姚氏祠堂》诚邀该文作代序。另有网上对该文的众多点评,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邵阳市文联主席、作协主席张千山多次在微信群、QQ群推介点评:周伟的《进得祠堂》这种写作有文化分量,有历史感,庄严感,厚重感,兼具很强的地域文化意义。同时文质彬彬,文采韵味俱备。


" T5 y, n0 v5 N' x$ X' O

23.jpg (406.69 KB, 下载次数: 147)

23.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2#
 楼主| 发表于 2018-5-22 14:24:27 | 只看该作者
读刊于《人民日报》周伟的《进得祠堂》有感

叶中平   2016年9月6日


! P* Y2 i4 ?* F. J" u

推进中的中国梦,我理解是由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复兴大业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


. S! u$ w- J, a$ J9 q) S

今天,我们已于经济总量上超过了在1968年以来排老二的日本,今后的路如何走?

* f& n; K% U7 z2 {* e) X( h9 t* g

让我们回顾一下,这百多年的进程中,我们经历过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四清、到文化大革命。这期间我们经历了很多否定自己文化的变革。

6 |- b! P0 A2 S9 G

到今天,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化,不会照搬别人的东西,应该从自己的传统文化中拿出好的东西,与西方文化中好的东西结合。这在国人的圈子内形成了一些人的共识。


$ Z0 T' b0 E9 D+ Q2 t6 m& W

而我出生与生长于有“顺德祠堂南海庙”之称的顺德,对祠堂了解较多。而我祖籍广东新兴,在家乡的祠堂,实际上是村里的家祠,这十多年里,我担任了新兴县叶氏宗亲会会长的职务,深度参与了全县叶氏族谱的重修、新兴叶姓开基祖坟的修复以及全县的叶氏大宗祠的易地重建工作。对祠堂有较深的感情。

% O+ E) U& z" c5 ^5 J

社会上不少人试图从中国传统的根和传统文化中去寻找能够支持中华文化复兴的东西,祠堂便是这种支持点之一。

3 B4 O" v( K4 D0 \

而《人民日报》的这篇文章,讲述了祠堂的多种功能,特别在“孝”字上着笔。

+ b* J# Q# S8 B% b

“孝”的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今天的社会中,很多人在讲西方的法治。有人会认为中国是帝皇社会,没有这个习惯。但据我所知,在中国千年来的基层社会治理中,乡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 v, L- V" ~3 M% s

皇帝年代的中国,县长负责审案!


3 E6 d9 u/ b  @    看包公的戏,就知。

% c/ Q3 s/ x9 {" r- Z1 F" T
    七品县令,是国家任命的最低级官员了,一个县就只有一位,不少是状员郎们的早期公职。

' P% L7 O6 A: r+ q4 S
    想象下,中国千年来的基层社会治理中,乡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7 B% G6 r2 [1 M) V+ w% D1 s" r    否则,一个县,这么多百姓,很多的社会纠纷都去找县令的话,县令要学习孙大圣,要变很多个分身了!


2 y8 d% U, F) e8 s7 D( ^* ]7 G    我们说,当时的中国靠乡治,虽然与西方的法治并不等同,但我们的村规、民约和祖训等,与今天所讲的法治有一定的关系。


2 g; ^3 X6 {; z  @, u    这是我对祠堂,除了孝道的传承,学习的场所外,就是有今天所言的法庭的一些主要功能的理解。以前在帝皇时代,皇帝任命的官员只到七品县官。而实际上,很多的社会问题在村一级已解决,否则一名县官根本无办法处理整个县的民事纠纷。我们说的乡治虽然与西方的法治并不等同,但我们的村规、民约和祖训等,与今天所讲的法治有一定的关系。


/ @" x* L# M" Y

正如我在5月25日,参加《寻根顺德·祠堂行》文物保育论坛上所讲,我认为祠堂最重要的一个功能是法庭作用,详见《[url=]参加<寻根顺德·祠堂行>文物保育论坛感受与发言[/url]》。这个功能,在梁启超的《乡治》一文中有较为详细的论述。因在网上未找到完整的内容,所以扫描来与大家分享。


9 p# Q& [# M/ \) F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18-5-22 15:25:26 | 只看该作者
姚尚明 发表于 2018-5-22 14:24
* D/ Z" A4 ?2 ]/ S读刊于《人民日报》周伟的《进得祠堂》有感叶中平   2016年9月6日/ h: }3 A8 |" w- e
推进中的中国梦,我理解是由鸦片战争以 ...

3 {7 ]5 z1 K1 b  h2 d  F( L3 I3 m0 G      “顺德祠堂南海庙”
5 K/ o5 q( ]/ k& [1 Z" ]! p     我觉得今天是,“潮阳祠堂潮阳庙”——要看祠堂,到潮阳县旧地(潮阳县已一分为二:汕头市潮阳区、潮南区);要看庙,单单到潮阳东山风景区亦足矣。
6 f0 Y9 W; Y/ [3 A7 `& |& u

签到天数: 3488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4#
发表于 2018-5-23 08:42:06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说流传了5千年的博大精深的泱泱中华文化对亿万炎黄子孙是个抽象而宏大的图腾,那么,散落在神州960万平方公里大地上的星罗棋布的各姓祠堂以及与它代表的传统的祠堂文化,就是我们亿万炎黄子孙现实的根,——是可感可触可崇可拜之所在!这个根牢固了,实在了,而且不断向前发达了,那么,我们已经是生生不息了5000千年的中华文化,必将有更美好的未来……
+ v7 z, E# c7 a: R3 o& O3 Y   祠堂的基本功能是祭祀祖先,通过对祖先的祭祀,以同姓血亲关系的延续为纽带,把整个家族成员联系起来,并形成宗族内部的 凝聚力和亲和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乡风文明建设是其中的重要方面,祠堂代表着一个家族的同一祖先,蕴藏着一种质朴的 精神动力。而乡风离不开姓风.姓风好了,乡风.民风自然就会好!

签到天数: 3833 天

连续签到: 2345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5#
发表于 2018-5-23 10:44:59 | 只看该作者
都说的很好,支持正能量,祝各位宗亲及家人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幸福快乐、一切都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4-26 03:1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