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祭 祖 与 扫 墓 <随想> [打印本页]

作者: 彭城姚其瑞    时间: 2021-4-16 20:24
标题: 祭 祖 与 扫 墓 <随想>
本帖最后由 彭城姚其瑞 于 2021-4-16 20:30 编辑
' s$ S! n5 m0 O3 h) m$ w" f' J! B
5 R; ^* P) ^( R6 b& P  人只有回家的时候,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归心似箭,离家太久了,从"标"字辈迁始祖离开斗门观前房来鲁南、苏北开药铺<万春堂>到我父亲整整十代人了,为什么要说到我父亲而不是到我?因为离开故土300多年后的2014年秋月,父亲带着漂萍游子的夙愿踏上了回家这条魂牵梦萦了几代人的路,自此,我们全村400余口迷失的孩子才真正成了"有家"的人,当父亲把从徐州利国"姚老林"祖茔旁专程带回故乡的一掬黄土撒在澄湖边通往宗祠的路上和斗门观前房的门楼前,华发苍颜的脸庞上冰冷的雨水和滚烫的泪水交溶到了一起,卿芳老会长和父亲绍康的脸庞上己经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了,这两位分别了三百多年的耄耋叔侄相拥而泣、老泪纵横,就这样哭着、笑着、抱着、互相搀扶着迈进斗门<姚氏宗祠>,那天,这场景似乎感动了上苍。雨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这"珠雨如注燕归巢"的场景催开了多少人的笑靥,又撬开了多少人的泪腺,父亲站在祠堂祖龛前动情的说:"人这一辈子,只有站在这里,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来做什么,将向何处?
6 E; `8 w  l! _2 @! v  曾祖姚公益,年青时参加过义和团"反清驱洋"的农民运动(他健在时始终保存着一把大刀,视若珍宝,可惜文革中遗失了),依稀记得他是个有满肚子故事的白胡子老头,每次见到我们哥几个不住口的唠叨祖辈的陈年住事---祖辈如何在利国驿北垅子村置地创业、如何悬壶济世、救济乡邻,讲乱世离难、讲"姚老林"里安茔的先辈、讲老辈人的趣事家常,也讲与故土失去联系的遗憾.........,年年讲、年年重复,一遍一遍,永不厌烦,一直到他73年去世,殁年九十一岁。
( P1 ^6 i: ^4 i% Q" V1 D5 i; U; |  祖父姚卿林,曾参加过活跃在苏鲁交界地区的抗日组织{运河支队}(铁道游击队的前身),任交通员,被日本鬼子发现后用刺刀捅伤肋骨并通缉,无奈避祸徐州投奔在火车站当代理站长的本家叔叔姚公正扛大包干装卸工,累弯了腰、压驼了背,我因小儿麻痹后遗症落下腿疾,血脉流通不畅,年年冬天脚都会被冻烂,儿时爷爷每天夜里会把我脚放在他胸前用自己的体温来焐热,我清楚的记着那两道曰本人给他留下深深的刀疤。爷爷1990年殁、八十四岁,弥留时把我呼唤到病床前,拉着我的手交待了两件事:40年我从利国驿避祸逃难到徐州,独轮车上一边坐着你奶奶,一边是你爸、你姑,我们家已经四辈单传了,我一位叔叔和弟弟都失散于兵荒马乱至今音信皆无,解放后,有了你们哥四个,我觉得我以后地下见到老祖宗脸上也有光,可你们兄弟四个不能一人一个女儿就不再生了,你是我带大的,我知道你性格,你一定要给我生个重孙传宗接代,咱家不能断了烟火。我们村子这枝姚没家了,从我爷爷定字辈就不知道故乡在什么地方了,我们死了也是孤魂野鬼,你用心帮咱村找到老家故土,咱这帮人不能没了根,带我回家替我给祖宗多叩几个头,这两件事不完成我闭不了眼啊!.....爷爷说这些时两行浊泪流到枕巾上,我忍着心痛郑重的答应了爷爷,留下嘱托后不到五个小时爷爷就走了,我知道他是带着无尽的遗憾和希望走的。+ s4 ]4 h( `% B7 A
  父亲姚绍康,32年生人,离休前徐州矿务局总工程师,09年底当得知我与南昌故乡建立了联系,老家人准备来认亲对接时,激动的彻夜未眠,早早的跑到火车站出站口等候故乡来人,深秋凌晨五点钟天刚朦朦亮,刺骨的寒风中痴立着一个颤栗栗的八十老翁,头上稀疏的白发被风撕扯的如冬日山岭上的蒿草。
+ k% ~; F5 F7 d. N) D7 d" o3 P  每年清明前从市区回利国垅子村去上坟,父亲都坚持一定要去,尽管近几年己近90岁步履蹒跚了,他还是坚持让我们开车带他去,到林地要翻过很深的沟坎,父亲佝偻着腰身扯去坟头的杂草,翻土培坟,隐没在荒林间的一座座旧坟顿然一新,坟茔里葬着爷爷、奶奶,爷爷的父母、爷爷的爷爷以及数代姚家先人。父亲会以极其神圣的表情,逐个摆上祭品,点燃香烛、纸钱,引导我们子孙辈相继跪拜,父亲手抚着坟头,口中念叨着:"老祖宗、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我带孩子看你们来了,我今年也快九十了,岁月不饶人啊!也不知道还能来几次,来一次就少一次吧,我也快下来陪你们了!"并一再告慰祖先、恳请祖先庇佑子嗣安康一类的话,每每看到父亲满脸的庄严,我心头一酸眼泪止不住簌簌的滚落。
* q( F- j1 e& [$ e6 M; ?  慎终追远、归宗溯源,凝眸族谱上一张张泛黄陌生而深感亲切的名字,仿佛明白了什么是泱泱华夏、生生不熄的民族脉络,他们是林间跳跃的猿猴、是山顶洞人、是三皇五帝、是唐宗宋祖、是浩瀚宇宙里孕育生命绵延不绝的源泉。我们都来自父母,父母来自祖父母,祖祖辈辈,总会有根,总归有源,无论我们迁徒到何处开枝散叶,枝再繁、叶再茂,扎向大地的根只有一处,那就是我们魂牵梦萦的故乡。南方有一种树,闽、粤、桂、滇一代习惯称之为:气根榕,这种树有个特点,当树成年后,在它的枝杈上会生出许多的须根随风飘舞,它向下逆主长,拼命的往土壤里扎,吮吸上大地的养份,粗茂的大榕树能生出数百条须根缠绕相连,气根又慢慢变成了新的枝干,又会生成新的气根,周而复始、几代同堂,形成了一组组群状的树体。远处望去,就像有数百棵榕树如伞盖撑起了半边天空。这就是"独林亦成林"的见证。
/ r7 l2 A/ W: l2 y6 D  我每次回到故乡喜欢独坐在祠堂一隅默然沉思:春夏秋冬、草长莺飞、雪雨雷电、万物灵长、生死轮回,王公乞丐,伟大与渺小,都终将消失于凡尘,淡出人们的视线和记忆,"青史几行名姓、北郊无数荒丘,前人种田后人收,论甚龙争虎斗?""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在这里,我似乎寻找到了迷惑几十年的答案:人只有心如止水才可能超然物外!清爽做人才能清白做事!人生岂能事事如意?但求无愧于心即可!这确实是在祖宗神龛前对灵魂的洗涤,是一种在祖宗启迪下的禅悟,这样一想,许多尘事皆可淡然、豁然、悠然、乐然、坦然。是祠堂和祖训教会了我们做人,清洁、清兼、清净,无非就是一个清白,明事、明礼、明法,无非就是一个明白,一个素质品德上清白、明白之人,自会有清风沸面涤心,自会拥有皎洁明月般的真、善、美!这就是故乡这个"心灵圣地"的魅力,这也就是宗祠、宗谱这个华夏瑰宝在泱泱历史长河里所起到的教化子嗣和记叙历史不可或缺的作用。
7 m# H/ M4 `/ j( y3 p  我们是谁?这话问的似乎有些幼稚,从小里说:我们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夫,从大里说:我们是华夏血脉、是炎黄赤子、是舜之裔、是彦国公的子嗣,通过祭祖和寒食祭祀先人,让我们明白:人活着是应该有责任的!难怪去年在斗门祠堂祭祖时一位湖北黄陂的宗亲深情的说:我们祭祀先人,彰显的是一种血脉传承和裔孙的责任。是啊,敬宗孝悌是责任、薪火相传是责任,育嗣贤德是责任、和亲睦族更是一种责任......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安身立命除了嫡传赋予你相应的角色外,更有一种与生俱有的责任和义务担在你的肩头。: N7 B9 q) G% m  U3 }# |1 l3 g3 ]
  我们投入和热爱宗族工作的人,更应该惜缘惜福,知敬畏、懂感恩,我们祭祀先人,实质上是后辈裔孙与先贤的对话,在对话过程中禅悟自我和修正人生,我们是在借哀思而达到修心、聚神。这就是思连千载、神游万仞,是继承更是身教,祭祀更像是一种精神,一种承先启后的民族精神和传承。
4 Q6 l! r0 y/ K$ R, Q- T+ a, m  文章的最后,我给大家分享两个小故事,也许,故事本身并不是为了煽情,故事中的人和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它实实在在的就在我们彦国公后裔的寻亲与孝悌路上,是连接血脉深情这千万朵浪花中荡起的一个个涟漪,这个涟漪在不断的扩大、伸展,影响和启迪着你、我、他...........! \8 g9 |& K9 W& i
  一.在祠堂里,我听来水秘书长给我讲述过:一位没记住名字的古稀外迁老宗亲,千里迢迢孤身一人乘火车专程来到南昌莲塘斗门宗祠祭祀祖先,宗亲会的负责宗亲热情的接待了他,夜里为他按排了宾馆住宿,可老人执意不肯前去,他说:我就是来故乡归宗和祭祀先祖的,我年纪大了,以后还不定有没有机会再回家,给我一张凉席,我就睡在祠堂里,我就偎在祖宗身边睡一宿,求您们给我个机会让我这个漂泊在外的子孙来陪陪祖宗吧!。情真意挚的拗犟让宗亲会负责人无不动容,第二天一早,宗亲会的负责人早早赶到祠堂里准备带他去吃早餐,祖龛前被褥叠的整整齐齐,老人己悄然离去,他是怕给宗亲会和祠堂添麻烦,不想打扰宗亲,这是位多么好的宗亲啊!我和他素未谋面,但我似乎看到他慈祥、善良的脸庞和坚韧的品德,他的形象在我脑海里升腾成家族一代又一代先贤们的幻影。4 @: B* S5 h+ M, M) f3 [4 c6 Z( r5 r, |
  二.2010年十六届发谱大会时,徐州利国分支的卿志爷、绍国叔,绍奎叔、绍远叔四位宗亲代表利国分支回故乡参加颁谱庆典,这也是观前房标玲公后裔与故土失联100多年后的第一次回乡,老家宗亲在祠堂门口铺上红地毯,举着横幅、打看腰鼓载歌载舞,鞭炮、礼花齐鸣欢迎远归的游子,食、宿都是高规格的待遇。两天发谱活动结束后,卿志爷等四位宗亲登上宗亲会送站的面包车准备返程,汽车刚启动,突然出现几位老人挡在车前,他们用南昌当地方言七嘴八舌和宗亲会负责人理论,面红耳赤的争吵,徐州几位宗亲面面相觑,一头雾水,听也听不懂方言,这时,驾驶员宗亲指着一位80多岁矮个子老者说:这个人叫姚公溶,是你们斗门观前房目前在南昌老家辈分最长,年龄最大的一位,他带领的几位都是你们观前房的,他们是怪宗亲会没把你们回家的消息通知他们本房的人,怪宗亲会没按排他们迎接和款待你们,所从要挽留你们一定到家吃顿家里的饭再走,说回家了不能不吃老家的饭。听到此,卿志几位宗亲己是泪流满面,这就是浓浓的血脉情缘啊!它早己超越了时空和地域,浓缩了人世间最纯真的情愫!

  H4 @& _' h/ I9 `7 _  B6 A# y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21-4-16 22:56
本帖最后由 姚小平 于 2021-4-16 23:03 编辑
* P3 n! e$ u( ^0 }) O4 w/ _8 z. v; I  P5 ]
6 w2 w: G: }# G/ m) Q% s! g! X

' i! K$ x9 }6 C- }
; R# p# i. F/ q5 [% R  ^% B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21-4-16 22:58
本帖最后由 姚小平 于 2021-4-16 23:01 编辑
" G1 D/ h& H, d. [) e, S, g7 G9 n2 E
' a! f2 S$ Q" e- x& N+ j[attach]199587[/attach]! x8 Y8 ~: a8 g8 N+ A

0 M8 ~+ p7 b9 G# i5 h& K# w$ O0 @( E6 G- q$ X$ ^( r, T6 ?

/ w& M; Y6 @% z  V0 G' N$ _
+ Y9 M0 J* N2 C* j2 f) R' `

微信图片_20210416223249.jpg (406.67 KB, 下载次数: 112)

微信图片_20210416223249.jpg

作者: 南阳_姚丽    时间: 2021-4-17 11:03
其瑞大哥,我是流着泪拜读完您的文章,感悟颇深,孝悌文化在你身上得以体现故文恩如泉涌!
作者: 姚敬文    时间: 2021-4-18 09:22
  ……他们是怪宗亲会没把你们回家的消息通知他们本房的人,怪宗亲会没按排他们迎接和款待你们,所从要挽留你们一定到家吃顿家里的饭再走,说回家了不能不吃老家的饭。听到此,卿志几位宗亲己是泪流满面,这就是浓浓的血脉情缘啊!它早己超越了时空和地域,浓缩了人世间最纯真的情愫!
: F- v! B: j% b# C1 d# m. m; F     
: A; h1 c4 Y+ {8 A9 f     血脉情縁,践行德孝。# }& h9 d, [0 r& [1 f# |
     文如其人,我等仿效。' @% |  K: a# \  r$ t" U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1-4-18 11:49
: `6 W3 j( m' [2 o
    南昌姚氏2010年十六届发谱大会时,徐州利国分支的卿志爷、绍国叔,绍奎叔、绍远叔四位宗亲代表利国分支回故乡参加颁谱庆典。
8 g" n; N$ @3 P0 c. m6 s, H8 G" D; x3 P. n0 J3 p/ w. S1 V7 G
    曾祖姚公益-祖父姚卿林-父亲姚绍康-姚其瑞本人(起字辈,其=起?)
; b" ~) _* q8 i7 q$ o) }4 g* j( C 9 K* K; ~- @$ M- l8 f
. i9 j. \" t& e6 J  C" |. m
    曾祖姚公益,年青时参加过义和团"反清驱洋"的农民运动(他健在时始终保存着一把大刀,视若珍宝,可惜文革中遗失了),依稀记得他是个有满肚子故事的白胡子老头,每次见到我们哥几个不住口的唠叨祖辈的陈年住事---祖辈如何在利国驿北垅子村置地创业、如何悬壶济世、救济乡邻,讲乱世离难、讲"姚老林"里安茔的先辈、讲老辈人的趣事家常,也讲与故土失去联系的遗憾.........,年年讲、年年重复,一遍一遍,永不厌烦,一直到他73年去世,殁年九十一岁。$ B* S5 u9 r' h0 e, g1 Y! Q# ^3 ~0 t. ~8 s: N
    祖父姚卿林
% u: A0 M; S' Z4 u; h' W% T3 U5 V
, |: Z+ S8 U% S! G2 o6 U

作者: 姚紫洪    时间: 2021-4-18 20:01
情真意切,感人 !分享了。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