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864|回复: 3

姚广孝祖籍是福建长乐县吗?——兼说姚广孝曾随郑和下西洋吗?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发表于 2019-4-28 08: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姚广孝祖籍是福建长乐县吗?
——兼说姚广孝曾随郑和下西洋吗?
. X' \5 B0 D' y( t6 q1 H
姚恩健

# L3 t7 X( J: x9 s
内容提要  近年来,有人为文认为“姚广孝祖居地是福建长乐”“姚广孝曾随郑和下西洋”;《福州晚报》以较大篇幅刊登“长乐篇”称明永乐朝太子少师、荣国公姚广孝随郑和下西洋后,还诣祖祠云云。笔者比较长乐《姚氏族谱》与《相城妙智庵姚氏祠堂记》以及相关志史,认为姚广孝不是福建长乐人,姚广孝不曾随郑和下西洋,姚广孝不曾来过福建。

* K) P# v4 D& o
关键词 姚广孝  郑和  下西洋  姚氏族谱  《姚氏源流(福建卷)》
! r) H# V9 C1 s* k- I$ X! }+ z
2005年以来,福建文史界有人根据长乐姚坑《姚氏族谱》(“民国二十年立,耕历堂公置”手抄本,2011年续修。以下简称“姚坑谱”)为文,认为“姚广孝祖居地是福建长乐”“长乐姚坑村是姚广孝的祖居地”;有的发文称“姚广孝曾随郑和下西洋”,有的说是“第三次下西洋”,有的说至少同郑和“下过一次西洋”。一时引起史学界兴趣,围绕姚广孝“祖籍”“下西洋”研究文章铺天盖地,不胜卒读。本人新近纂编《姚氏源流(福建卷)》,考辨、认定:姚广孝不是福建人,他不曾来过福建,不曾随同“中贵”郑和下西洋。现举证如次,奉与专家商榷。

9 v0 n2 h" g5 x
一,比较“姚坑谱”“祠堂记”,断定姚广孝祖籍不在福建
“姚坑谱”认定姚广孝“祖籍长乐姚坑”,其祖义翁,字以信,“因夷乱华,嗜志不仕,寓南京苏州长洲”,配施氏,生一子讳孟玙。孟玙,“字以宝,乃义翁公之长子也”。配陈氏,生二子:“长讳广仁,居浙江慈溪;次讳广孝,为湘城(健按:原谱作“湘”)妙智僧”。其“世系图”附后。(“姚坑谱”扫描)
( c3 S5 m0 B; }1 X* H" l& d
莆田《姚氏宗谱》“会稽山阴草藐桥宗支图”(以下简称“莆仙谱”)绘有姚殷覿世系图。此图显示:姚广孝祖姚贞,居平江。仙游度尾洋坂姚厝、晋江内坑镇桔里、山头等村古本《姚氏族谱》均有转录。“平江”,就是长洲,今苏州。

" ]) M, w& }' i9 n8 w5 Y
“姚坑谱”记姚广孝祖籍,与“莆仙谱”、《明史》等史书记载不一,孰是孰非?其实不难分析,只要打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即可瞭然:
* [& e% m  P2 f3 j# r+ _
第一,先查民国十九年刊本,陈惟坻、施兆麟《相城小志》卷二“姚少师祠堂记”,其首句:“姚氏之先,汴梁人;世贫微寒,无风望显达者。宋高宗南渡,曾祖某挈妻子亦【】共来【】南。首至长洲,苏州之属也。【】【】【】相城家焉”
) g* d% E1 s9 k0 a/ M7 x
第二,再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28-164”《相城妙智庵姚氏祠堂记》,其首句与《相城小志》相类,但完整:“姚氏之先,汴梁人,世为人民,家寒微,无风望显达者。宋高宗南渡,曾祖某挈妻子亦避兵来江南,首至长洲,苏州府之属也。不居市,因家相城焉。”
4 N: [  J; B: P% N
这篇《相城妙智庵姚氏祠堂记》(下简称“祠堂记”)署“太子少师资善大夫嗣孙广孝谨撰”,可见是姚广孝自己撰写的。永乐十年,朱棣追赠姚广孝祖、父以资善大夫、太子少师之爵。两年后,姚广孝特意在故里相城修建“妙智庵”,于西廊下建姚氏祠堂,奉祀其祖、父母,因有此记。广孝卒后,在永乐二十一年,嗣子姚继请广平人程南篆额后立碑。

4 t1 V7 ^* N5 n3 \
第三,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28-170”有永乐十六年三月二十八日姚广孝卒后,明成祖朱棣亲自撰写“荣国公姚广孝神道碑”文,句有:“惟我太子少师姚广孝,苏之长洲人,祖菊山,父妙心,皆积善;母费氏······”此碑,至今尚屹立于北京房山姚广孝墓塔前。

( K7 k6 M4 a0 d7 o: ]  R" e' {' h
第四,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集111-58”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姚少师官诰》记云:“一日,出其上世姚恭靖少师广孝永乐十年二月所得赠祖菊山、父妙心、祖母周、母费并封本官官诰五道,······”
) z" D! T) E7 P1 S3 X
从神道碑、“官诰”,则知广孝祖字“菊山”,父震卿字“妙心”。“祠堂记”记其世系:“祖生二子:曰震之,曰震卿。震卿,广孝父也。震之生一子,曰垕。父生二子:长曰恒,字伯远,续祖父箕裘之业。季曰天禧,即广孝也。”次为“通产姐”“嬃”,嫁高氏。因绘其“三代世系图”如下:
姚广孝出生时上三代世系图

姚广孝祖籍是福建长乐县吗?——兼说姚广孝曾随郑和下西洋吗?

姚广孝祖籍是福建长乐县吗?——兼说姚广孝曾随郑和下西洋吗?

- T9 D. v5 Y$ y' R+ b6 K
从以上比较分析,可知:
1.    “姚坑谱”与“祠堂记”,除“姚广孝”三字一样外,三代了无一人相同!
6 ?( x" ^+ e* w: ]
2.    “姚坑谱”记义翁“因夷乱华,嗜志不仕,寓南京苏州长洲”,其意似谓自祖籍长乐徙长洲。姚广孝自己说是祖籍汴梁,是宋高宗南渡时,曾祖父“避兵”而“家相城焉”。大相径庭。

" e# _0 p- V9 w1 ?& E/ ]  s# S! `
3.    “姚坑谱”记义翁“配施氏”“施氏早丧,葬本山”,则与“祠堂记”相左:“是乡之人,死者无地可瘗,火焚骨殖,沉之水,其例皆然。吾家无陇墓,盖以此也。”姚广孝解释自祖菊山徙居长洲相城,家人死后皆火化,骨灰沉入水中,不筑坟墓。
4 w, G# t' Z1 ?" i
4.    “姚坑谱”说是“祖义翁”。义翁与子孟玙同字辈“以”,同列第八代,“世系图”又分属两代,有否犯讳?有否混淆?初诞时,姚广孝名“天禧”,兄名“恒”(《相城小志》作“慎”)。“姚坑谱”记其兄名“广仁”,属于“广”字辈。则广仁应该是出生时的俗名。如果姚广孝真的是长乐人,则出生时俗名为“广孝”,符合“广”字辈。问题是:“广孝”之名,是永乐二年(1404)甲申明成祖朱棣赐予的,广孝时年69岁。人家就有理由怀疑“姚坑谱”:这“广仁”“广孝”之名,是其诞生时所命名,还是后人修谱时组接上去的?
- p* ]4 Q8 o; H$ K
5.    “姚坑谱”记姚广孝“永乐十六年二月十三日卒,享年九十一岁”,实是永乐十六年三月二十八日卒,享年八十三岁(1335—1418)。

, u1 x1 v) h! ^
6.    孟玙,《古田县志》作“屿”,福建诸志均未记载其乡籍。“姚坑谱”记孟玙“生于至元二十一年九月十七日子时”。至元只有六年,至元没有“二十一年”;若自至元元年顺推二十一年,则孟玙似生于至正十五年(1355)。“姚坑谱”又记“公卒于至正七年九月初七”,至正七年即公元1347年。则孟玙公生死倒挂?

; }! H5 X' c- ~) O9 N6 c$ o
7.    至于旧谱抄录文字错漏,上下互文可明,不予计较。
0 @4 [- t# z) g' V
8.    “莆仙谱”固然未将荣国公姚广孝揽为莆仙人氏,认为是平江人,可以嘉许。但列为同宗于唐大学士姚思廉支系,似可另议。因非本文主旨,按下不说。而其小注记姚广孝祖“贞”,是否就是明成祖亲撰“太子少师姚广孝墓志铭”及明人李诩《姚少师官诰》中所述“祖菊山”之讳名?若是,则姚广孝祖讳贞,字菊山。然否?待考。

+ N' L7 z$ Z$ @# V1 N( f1 R
学者郑永华文谓姚广孝“先辈自‘靖康’前后金兵南侵时被迫由北宋都城汴梁南迁,此后即居于苏州以北长洲县属之相城里”“并未迁居到福建等地”“是准确无误的,而《姚氏族谱》的记载,显然不确”。
$ Y2 l' m$ A% @6 n" D" R2 d
结语:揆之史实,两相比较分析,可以证实:姚广孝祖籍汴梁(开封),不是福建长乐姚坑。姚广孝不是福建人,也不曾来过福建。所谓“姚广孝的祖籍地在福建长乐”不能成立。& V  K* R- f4 k2 m+ Y( `% p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楼主| 发表于 2019-4-28 08: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姚广孝不曾随郑和下西洋
长乐姚坑2011年续修《姚氏族谱》第五十一页“原谱中广孝公生平行状”(截图见附图)书云:永乐“九年,合中贵驾巨舰,自福建之长乐五虎门航大海,西南抵林邑;又自林邑再南行八昼夜,抵满利加,由是而达西洋古里大国。”(引句标点,为笔者所加)
对此,试作如下分析:
$ p; w: _1 A7 c
(一),从古稀高龄看,不可能

. \" y3 v+ Y1 W5 X
1.    “姚坑谱”载永乐九年“合同中贵驾巨舰”西南抵“林邑”,几天到达未载,“又自林邑正南行八昼夜,抵满利加”。这两段航程,姚广孝、郑和一共花了多少时间,“原谱”未说,但绝对不少于“八昼夜”。永乐九年(1411),姚广孝年已76岁,还能“驾巨舰”“达西洋古里大国”,有可能吗?

/ R4 r' f! I; N' T8 Y$ U0 ^. V
2.    有的说姚广孝下西洋是在郑和下西洋的第三次。郑和第三次下西洋时间,按1930年长乐南山出土《天妃灵应之碑记》(以下简称“天妃宫碑”)记作永乐七年至九年。时姚广孝74—76岁。但《明史》记永乐十年十一月,返回时间是永乐十三年七月,也就说,姚广孝77岁“驾巨舰”出海,80岁回国。无论那一年,对耄耋老人而言,有可能吗?

$ o6 t1 a0 ]& u5 b/ E) [, l9 [
3.    有文章含糊说“至少有一次下西洋”,哪一次?其含糊,我难猜。姑按第一次分析,《明史》《天妃宫碑》都记第一次下西洋时间是:永乐三年(1405)六月至永乐五年(1407)九月。姚广孝时年70岁,以古来稀之龄随郑和、王景弘自苏州刘家河出海,经福建再远航,首达“占城”。姚广孝非但以七十高龄与巨浪搏斗,因“诸藩国”不服,还得参与郑和、王景弘“以武慑之”,有可能吗?
2 ~8 q8 v9 O3 ~6 Z
4.    郑和时代,尚无“机船”,在当时条件下,扬帆“驾巨舰”远航重洋,青壮尚且吃力,况乎虚弱古稀老头?姚广孝曾致友人书云:“况年仅七十,头风恶疾,一月之间凡三四作。”如此头晕时作,他还“驾巨舰”远航不头晕,有可能吗?
% Q' i* ?6 `$ q
(二),从虚弱身体看,不可能
5 R! L) h, f9 M/ `
1,史料表明,姚广孝中年以后身体很虚弱。以致洪武四年(1371)因大病而无法赴京应朱元璋征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28-118”载:洪武十四年(1381),其法弟赠以“紫竹杖”作“寿礼”。姚广孝作《紫竹杖铭》“序”云:“余年四十有七,法弟镜以紫竹杖寿余,余喜,老而有所倚也。”翌年,奉旨执杖赴北平。姚广孝感叹:“兹年四十有八,死期将至,故痛自鞭策。”中年即如此虚弱,姚广孝有能力“驾巨舰”、抗恶浪,经得起日夜颠簸、远航吗?

. c* K# e* n) u( i
2,明成祖命姚广孝监修《太祖实录》、纂修《永乐大典》,姚广孝曾谦辞称:“仆衰老,钦蒙圣恩,优存在家,终日杜门沉坐,惟观佛待尽。”自谓“衰老”“优存在家”“杜门沉坐”。永乐“帝往来两都,出塞北征,广孝皆留守辅太子于南京”。从《明史》这段记载看,姚广孝何曾离京远航?

- a' b: ~6 l6 `) j- C$ ]9 a
3,姚广孝擅诗,有《逃虚子诗集》《续集》。曾以古风赋赠“送璟师赴杭之下天竺住持”诗云:“嗟余老而衰,病足似驴疲。且效维摩诘,终日杜门坐。鬓蓬奚暇栉,头寒帽重裹。辍席弃简册,垂幕附炉火。”又“次韵答张天师”句云:“嗟余衰病翁,过蒙俯青睇”。这位“衰病翁”,其衰老羸弱境况,读来令人唏嘘叹息,此时姚广孝还能胜任远行、搏浪颠簸吗?

- d2 T3 A3 }. G4 C& j! v. n
4,姚广孝是朱棣成就帝业的第一功臣,“帝与语,呼少师而不呼名”,可见明成祖器重、尊重无比,岂忍得再命令这位“衰病翁”随郑和出海远蹈重洋,寻觅所谓“惠帝亡海外”踪迹,“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吗?(《明史·郑和传》)于情于理,说得通吗?

- ^3 W* v4 B. L+ x# b
(三),志史均无记载
3 ~' [( `- d: ]
1,《明史》卷一百四十五“列传·姚广孝”无一字涉及郑和下西洋、姚广孝随郑和下西洋之事;同样,《明史》卷三百四“列传·郑和”无一字涉及姚广孝、姚广孝随郑和下西洋事。

. a3 U* b+ T1 c7 \5 t' e( T6 M$ a
2,查福建地方志,明朝弘治《八闽通志》、《闽书》以及自清康熙《福建省志》至民国《福建通志》《福州府志》,明弘治、崇祯《长乐县志》,均未见关于姚广孝祖籍长乐、姚广孝返乡、姚广孝“向朱棣推荐了他的家乡——长乐作为七次下西洋的军港和出发点”记载,以及姚广孝“合同中贵”郑和“一起下过一次西洋”的记载。
, @8 e0 m# l% o5 o) P  _% O
3,《天妃宫》碑刻记载郑和前六次下西洋往返经历,并无记载姚广孝随郑和下西洋事。《八闽通志》“天妃行宫”释:“在县西南太平巷,永乐七年太监郑和奉命下西洋泊於此,因创是庙,博子慈为记。”弘治《长乐县志》记:“天妃行宫,凡五处,一在县城西隅登南山上,国朝永乐间太监正使郑和同军官立”。了无一字涉及姚广孝。
. i/ R& p- w5 \9 b2 R+ N) ]
学者郑永华论定“所谓姚广孝曾同郑和下过西洋的记载,完全不合于史实”。
( q, ^$ B" y$ N+ S2 B+ w
结语:举证行文至此,总结一句:姚广孝非福建人,姚广孝不曾随郑和下西洋,姚广孝不曾来过福建。所谓:“还,诣祖祠,修整谱牒,同中贵新龙峰书院,言念祖考道学传芳,与刘君兄弟履之、用之,结契金兰,染翰紫阳朱夫子之门。遂创立岩屋,崇祀先师,以作高山之仰。”云云(引句标点,为笔者所加)全是附会之说,子虚乌有。

6 k/ I9 n/ R# N, \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楼主| 发表于 2019-4-28 08: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馀音求释

( K6 M+ n4 q6 s" \/ @1 U* {" X  O8 s
《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五期刊登郑永华文“姚广孝真的下过西洋吗?——兼及《姚氏族谱》相关记载之误”一文,在征引梁启超、谭其骧、费成康等史学大家语录说明族谱是“最不可信”“最不可靠”“最不可轻信”后,结语云:“从上述考析可见,《姚氏族谱》对研究福建姚氏族人的历史或许不失为一种重要参考资料,但关于明初姚广孝的相关内容,却附会成分居多,并无多大价值。尤其是所谓姚广孝曾同郑和下西洋的记载,完全不符合事实。在此基础上推导出郑和下西洋的主旨是为了‘迎佛骨’等结论,更是缺乏可靠依据的。”
2 l' g8 V; w% `3 r/ p* _7 O
郑永华文对于姚广孝祖籍、下西洋考辨,几处点墨:“福建《姚氏族谱》所载多有悖误之处”“记载多有讹误”“《姚氏族谱》中相关记载之讹误相当之多”。尤其文末引用费成康一语“依据祖称留下的若干线索,来编织宗族的历史,并尽可能地将历史上同姓的贤人、名人攀附为本族的祖先,以利于炫耀本族门第的高贵”,其弦外之音,不难领悟,但我心颤羞愧,久久不能平息:我们姚氏先人纂编家谱,为什么这样紊乱扭捏、牵援扳合以致後人误解重重?为什么将北宋状元、河南商水人姚晔,记作宁德西乡人;将南宋状元、浙江鄞县人姚颖与南宋状元、江西新昌人姚勉,分别组接为姚坑始祖姚能举第三代、第七代孙;又将明初“太子少师”“荣国公”世称“缁衣宰相”的姚广孝,也缀入姚能举第十代孙?

( h; }) c+ i  G! E
据2011年10月长乐姚坑《姚氏族谱》姚诗殷撰“续修姚氏族谱序”,因知“姚坑谱”清朝修过两次:一是“孔樑公于康熙庚午年(1690)续修谱”,二次是“义余(字祚有)公于嘉庆十二年丁卯岁(1807)重续家谱”。“时序丁亥年(2007)正月十五日,宗祠理事会正式确定续修《姚氏族谱》。这距义余公于清嘉庆丁卯年(1807)正月重续家谱,已有两百年了。”两百年前,孔樑也罢,义余也罢,何以不看一看省志、府志、邑志而后撰写家史呢?如果受条件限制看不到省志、府志,但作为长乐人,翻一翻明清邑志则何难之有?

. X6 v- C) X+ U4 J3 I9 x" k
长乐第一部县志俗称“弘治·刘志”,第二部县志俗称“崇祯·夏志”。康熙、嘉庆时代,这两部《长乐县志》已剞劂行世,长乐乡间儒士案头应该少有不备。窃料“平生力学,功名未遂,賚之以老”的孔樑、义余也不会不备此邑志吧?即使未备此两部邑志,也应当看过;即使没看过,也应当知晓:自己的始祖、宋大观己丑(1109)年特奏名进士姚能举,自绍圣元年(1094)“筑室阜山之中,匾其居曰‘姚坑’”之后,至明崇祯十四年(1641)“崇祯志”出版,547年间,弘治、崇祯两部《长乐县志》记载长乐姚氏中过进士、举人几人?同样写于明朝弘治《八闽通志》、崇祯《闽书》为何也不曾在“选举”卷目中记载姚坑进士、举人、贡生一个?既无进士,何来状元?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南宋姚坑不曾出过进士,如何假借“上帝之手”变来姚坑“二状元”姚颖、姚勉?有宗亲问笔者,姚坑对联“七世二状元十进士”你是怎么解读的?那就劳你翻阅“弘治志”“崇祯志”后再讨论吧。

; I5 @$ b- Y2 V1 u! D3 e# Y
附带提醒:姚坑肇基始祖姚能举,地方志或记作大观三年、或记作政和二年进士(特奏名)。哪一年不重要。但“姚坑谱”记姚能举绍圣元年筑室阜山,绍圣三年“寄籍于长乐”,大观己丑登科。其意是否说姚能举在迁长乐后登进士第?但诸志“选举”卷目,或记姚能举“东蜀人”,或记“长溪人”,悉未记“长乐人”,“弘治志”、“崇祯志”也未见记载。于是疑问:姚能举是在迁长乐后登进士第,还是在迁长乐前于福安东蜀或长溪县得特奏名进士?尚祈揆别。

- ?, w2 j! h/ ?- Y: g. P% H
本人收集到福建姚氏族谱约五十本(部)。其中谱写“状元传”的,只有宁德与长乐。宁德谱谱“状元”三人:姚梦兆、姚廓、姚望之。长乐谱谱“状元三人”:姚晔、姚颖、姚勉。这两县所谱“状元”均有其共同点与不同点:宁德有其人,长乐无其人;有其人、无其人,都是三人,都戴上“状元”桂冠。

$ i' l, x, X9 U! h
宁德三人:姚梦兆是宝祐元年姚勉榜进士及第,放榜时,在福建福宁州排列第一个;姚廓淳熙八年武举,省志邑志载“省试第一人”;这两人因“第一人”民间讹传为“状元”。姚望之,南宋宝庆二年武举,“殁于往事”,约过二十五年即淳祐十年邑令李泽民建祠并匾曰“忠义”。光绪十年刻墓碑,上书“状元姚公望之、一品夫人**氏  墓”,讹误可能由此产生。
3 k0 T4 c$ Y* h
长乐三人:姚晔,谱谓宁德西乡坦公裔,则给宁德加一个“状元”。姚颖,由武举姚廓(集)衍化为文状元,“过继西乡”“坊表均在西乡”。姚勉,讹为福建状元,有两个:一是宁德姚梦兆,一是长乐姚勉。长乐“状元姚勉”,由伪托陈文龙带出。陈文龙,据清·张琴撰《陈忠肃公年谱》,是莆田人,长乐后山《陈氏族谱》以“过继”之说认为是长乐人。

  \$ E8 p- u- A
长乐第一部县志是刘则和纂修明弘治十六年,俗称“弘治·刘志”。“刘志”全无记载姚颖、姚勉、陈文龙、姚广孝、明教堂、元台碑等等相关字眼。崇祯十四年夏允彝纂修《长乐族谱》,俗称“崇祯·夏志”。“夏志”同样没有姚颖、姚勉、姚广孝等记载。但于卷五、卷九陆续出现“明教堂”,注释“里人状元陈文龙读书其中”。至道光《福建通志》,因主修人陈寿祺中途病死,长乐人梁章钜接手,于同治十年刊本行世,其卷十四注释“明教堂”句末加一句“陈文龙姚勉读书其中”,但删除“状元”二字。窃料作伪者亦权衡再三:第一,不删,过不了梁章钜关,因为梁章钜是饱学之士,通晓历史,绝非民间瞀儒曲士所能比拟。删,只当常人,易混过主审人眼睛。第二,“选举”“人物”卷目中,全无记载;若此处冠以“状元”,则自相抵牾,引人诟病。第三,状元非同一般人物,人所皆知,既要僭越,就要不露马脚。用尽心机,不冠“状元”,含混瞒过梁章钜等主审官双眼。于是乎在“夏志”基础上,删去“里人”“状元”四字,换上“姚勉”二字。

, C& W3 k; _0 r% D# H
长乐姚坑宗亲手执这个无冕“姚勉”,不审视史事,不贯通比较族谱、方志,辩称姚颖、姚勉是长乐“状元”,驳斥“福建史上姚氏无状元”是“伪命题”。真不知其逻辑属于何种门类!

1 Q9 a( A6 Z4 U9 W9 P
若肯认真研究族史,匡正讹错,去伪存真,笔者真心奉劝这些宗亲回长乐去向县(今为区)方志办,或向任何大学图书馆,借阅《稀见方志丛书》,其中有收录弘治《长乐县志》、崇祯《长乐县志》。这部《稀见方志丛书》是福建师大图书馆出版的,出版数量应该不少,如今并不稀见,并不难借到,也不难看。任何宗亲到所在县方志办或附近大学,应该都能借到,不妨翻一翻,检验姚恩健所考所辨是否违背历史而“胡说八道”?
. U3 o/ r; V9 i# r. n1 I: n
至于陈文龙何许人氏、至于对“元台碑文”“明教堂赞”“元台碑铭”等伪托之分析,至于对瞒过中共省委、省政府,将状元姚颖、姚勉分别僭越载入1998、2003年《福建省志》“教育志”“人物志”,影响了省志的严肃性、信史性的质问,恩健已在“南宋状元姚颖姚勉乡籍考辨”一文,分析详尽,此恕不赘。此文见录于厦大国学院“2018年国际舜文化研究论文集”,之后复上“姚氏宗亲网”,大家可以查阅。
1 @2 ^2 k0 R9 a3 `0 ?
闽东姚氏祖廷义公“跋”福安溪柄《吴氏族谱》云:“宗有谱,谱有宗也。非宗,则忽;非谱,则冒。”写家谱就是写家史之真,不允许僭伪、冒滥。不是本宗族的人事,若剪接进来,则是冒滥;是本宗族的人事又不写翔明,那是忽视。假的就是假的,僭伪者骗得了当时不识字、不知史的宗亲,但骗不了历史、骗不了知文知史的後来人。後来人治谱修史,应当牢记廷义公遗训,审慎为之可也!

3 h0 I5 W& K6 X+ X% q5 Q- K. c. W
当代著名学者易中天教授在《品三国》一书末,改成都武侯祠“攻心联”自勉,我亦斗胆再改几字,与诸位宗亲共勉:

' |& y8 A' K' W# H
有真心,则扭捏自消,从古编书非作假;
不实事,即纵横皆误,後来治谱要深思。

+ q1 o  S# A  i; R: Y# t) w3 L
2019年3月9日至4月9日写于紫薇轩
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
1.长乐《姚氏族谱》根据福州帮洲姚氏手抄本2011年续修新版。
2.《明史》卷145“列传·姚广孝”,卷304“列传·郑和”。
3.清乾隆十三年刻本雅尔哈善修《苏州府志》134卷“道释”。
4.民国十八年陶惟坻修《相城小志》。
5.《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28册118、164、172页《逃虚类稿》《相城妙智庵姚氏祠堂记》《逃虚子集补遗》《姚广孝神道碑铭》《紫竹杖铭并序》《逃虚子诗集》等。
6.《四库存目丛书·子部》第111册58页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姚少师官诰》等。
7.《华夏考古》2011年第四期郑永华“江苏苏州新发现的姚广孝碑刻两通考释”。《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2期郑永华“姚广孝史料一则及相关诸问题——兼及《明初著名政治家姚广孝》一文的修正与补充”。《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郑少华“姚广孝真的下过西洋吗?——兼及《姚氏族谱》相关记载之误”。
8.《智者长乐》,主编郑黎明,海峡出版发行集团2015年9月第一版。
9.《福州晚报》2017年6月、2018年6月“长乐篇”。
10.《稀见方志丛书》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编。
11.姚恩健“南宋状元姚颖姚勉乡籍考辨”·厦门大学国学院·2018年“国际舜文化研究会论文集”。
附图一  长乐《姚氏族谱》
" @! f8 D$ O* I6 O* y3 T

姚广孝祖籍是福建长乐县吗?——兼说姚广孝曾随郑和下西洋吗?

姚广孝祖籍是福建长乐县吗?——兼说姚广孝曾随郑和下西洋吗?

姚广孝祖籍是福建长乐县吗?——兼说姚广孝曾随郑和下西洋吗?

姚广孝祖籍是福建长乐县吗?——兼说姚广孝曾随郑和下西洋吗?
附图二

姚广孝祖籍是福建长乐县吗?——兼说姚广孝曾随郑和下西洋吗?

姚广孝祖籍是福建长乐县吗?——兼说姚广孝曾随郑和下西洋吗?
% S0 l* ]! }6 F; {8 z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楼主| 发表于 2019-4-28 19:4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姚氏族谱·姚广孝传) x7 B! [0 R) m, @0 \0 L
http://www.yaogens.cn/portal/for ... 74893&fromuid=10 }, i# b; Z6 ?3 z
(出处: 姚氏宗亲网)
5 v( T2 q/ y! \* s# {% Z  X2 p& h5 P
1 P. O7 @( M" w$ 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3-29 04:3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