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6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帝舜踪迹在安康(节选)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3-24 09:32: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帝舜踪迹在安康(节选)
李厚之
一、关于舜居安康的史料
安康曾曰金州、曰魏兴、曰西城。《水经注》说:“西城有虞舜祠”,《元丰九域志》也说:“西城县,本姚墟之地。”妫墟之名,由来已久,早在战国末期,先秦史官们记录和保存下来的历史档案资料编成的《世本》里就说:“饶内,舜所居。一作妫墟。”是以妫墟即安康应无疑义。故《汉书·地理志》汉中郡下首书西城,应邵注曰:“《世本》妫墟,舜之所居。”据此则可证迟至东汉时,西域仍被认为是妫墟之地,帝舜就住在这里。
+ n/ M! K9 P; T% Q
西晋太康初,西城郡更名安康,时人皇甫谧撰《帝王世纪》曰:“安康谓之妫墟,或谓姚墟也。”又曰:“昔虞帝尝居此。”清人张澍参予编纂《世本辑存》,其曾在《姚墟考》一文中引唐徐坚《初学记》云:“西城故城有虞祠,盖舜母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因生以为姓。”

# _7 R/ \8 V# i5 l6 X+ Z$ v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曰:“汉水又东经妫墟滩,《世本》曰‘舜居妫墟,在汉中西城县’。或言妫墟在西北,舜所居也。或作姚墟,故后或姓姚,或姓妫。妫、姚之异是妄,未知所从,余按应邵之言,是地于西城为西北也。”郦道元在这里特别将一些研究者讹“西城”为“西北”的说法订正过来。接着又说:“汉水又东经西城县故城南,《地理志》汉中郡之属县也。汉末为西城郡。……城内有舜祠,置民九户,岁时奉祀焉。”
8 h! n9 @6 G. G9 A& s7 F1 y
有关舜在安康的传说,典籍浩繁,不胜枚举,取其要者,还有唐杜佑《通典》、徐坚《初学记》、宋王存《元丰九域志》、罗泌《路史》。明万历版《兴安州志》甚而记载有:“明隆庆己巳,土人耕田得釉陶脊兽,甬道及剥落残碣,依稀记‘大舜陶渔河滨处’,闻于朝,建祠春秋享献”的出土实物。这一切都说明,舜居安康的传说,并不都是穿凿附会,空穴来风,而是有典籍可据的。因此著名学者徐旭生,倾毕生精力研究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面对大量史料,也承认说:“今陕西南部安康(汉西城县)也有关于舜的传说。”而河南大学的两位研究者,在《我国史前都邑的特点》一文中,就直截了当地说道:“舜都,包括饶内(陕西安康)等地。”

+ |: @6 D, U5 A' N( o) f
古代安康数易其名,秦曰汉中、汉曰西城、魏曰魏兴、晋曰安康,以后又有金州、兴安之异。后人研究历史,有多据当时地名而言者,因此不少典籍中西城、魏兴、金州、安康互出,溯其源实为安康—地,故《汉书·地理志》西城下注应邵曰“《世本》妫墟,帝之所居”。这里的西城,便是今天的安康。
二、关于舜居安康的考证
19884月,安康市五里乡柳家河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上层,发现一件红色夹砂陶塑人面像,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魏京武同志,经过研究考证,断定这件陶塑人面像“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人类。并在19915月出版的《考古与文物》上撰文介绍说:“这件人面像的五官位置恰当,比例正确,可以看出为一两颊比较消瘦的中、老年男子形象。”
4 E: a3 T9 ^( d: v
毫无疑问,这件陶塑人面像,是父系氏族社会男子的象征,从另一角度讲,这件陶塑人面像,又是柳家河原始聚落中的男子形象。该塑像用的是写实手法,当有所本,因此被塑像的男子,必须在聚落中地位崇高而又深受大家敬爱者,才能获此殊荣以资世代瞻仰。《世本》曰:“妫墟在西城西,舜之居。”汉魏以来,注释者咸将妫墟指汉北(今安康市汉水北岸中渡台)。汉北中渡台为秦汉时西城遗址,所谓西城西,应是安康西区月河川道一带,才是传说中的妫墟,也叫姚墟,是有虞氏氏族的发祥地。舜是这个氏族里地位崇高而又深受大家敬爱的人物,因此这件陶塑人面像,又极可能是虞舜的形象。

; W: d7 }6 Z1 }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氏族人口日益繁衍,为求继续发展,一部分人就要向外迁徙。于是其中一支向北,搬迁到距柳家河遗址五里之外的高阜上居住,形成新的聚落,这就是我们今天在五里火车站东发现的柏树岭遗址。197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这里进行试掘,证实柏树岭遗址完全含庙底沟文化内涵。精美的石器,红陶黑彩的纹饰,是这个遗址的特点。以后,他们溯月河而上,自石泉马岭坝(马岭坝遗址位于池河口)沿汉水西去;另一支则向南,越过月河,搬迁到距柳家河遗址五里之外的鲤鱼山脚居住,即今天的四合乡张家坝遗址。鲤鱼山的名字,被后人望文生义而演绎为民间传说,讲的是樵夫和鲤鱼姑娘相恋的故事,东拼西凑,似曾相识,极不可靠。而鲤鱼山的谐音快读则是“历山”二字,又据当地民间传说,当年大舜犁于虞山,故鲤鱼山,又是“犁虞山”之讹。所以这里才是“舜耕历山”之处。《路史·后纪》载,舜父瞽叟与后母,因为尤宠爱后母之子象,视舜为眼中钉,“咸欲杀舜”(《帝王世纪》)。舜在家里实在待不下去,才离开父母搬到离父母不远的历山脚下居住,故《路史·后纪》又说:“舜耕历山,思慕父母,见鸠与母俱飞相哺,盖以感思。”所以万章问孟子道:“当初舜去到历山耕田的时候,常常的号叫哭泣,对着怜爱人的天,什么事让他这样号叫哭泣呢?”孟子说:“是怨自己不能得到父母的疼爱,并且思慕父母缘故。”贤孝如舜这样的人,离家出走,一定不会很远,因为他时刻企望着回到父亲和继母身边,以尽做儿子的孝道,张家坝遗址与柳家河遗址相距五里,隔河相望,咫尺之间,是舜离开父母的最佳住处。

+ B  t+ a$ f" `6 {% N. a
张家坝新石器时代遗址,1981年文物普查发现。遗址北濒月河,南依鲤鱼山麓,面积约12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仅03~08米,出土遗物除少数生活用具如夹砂红陶罐、钵、盆、瓮外,大部分是生产工具,有石斧、石铲、石锄、骨耜及刮削器。1983年当地村民还在遗址北缘月河取沙时,发现两件长约30公分的大型石斧。从出土文物和文化层堆积厚度来看,这里显然未聚成邑,只是一个小小聚落,这与舜的传说基本吻合,舜耕历山,父母并未因他的企慕而回心转意。得不到父母疼爱的舜,在此居住时间不长,便和聚落中的人或沿月河而下,或翻过长岭,来到汉江边,在今天的中渡台住了下来。虽然离开父母远了一点,但也只有三十里之遥。他心里还在企望着能回到父母身边。
8 r1 `4 _( c4 d
中渡台原来零星住着几家人家,也算是一个小小聚落。生产方式比较落后,主要靠渔猎伐山,烧制的陶器滥恶粗劣,人民的生活很苦。舜自历山来此,首先教这里的人制陶,烧出来的器具皆不苦窳;然后又教这里的人结网捕鱼,捕获的鲜鱼大而且肥。他的德行使大家钦佩,于是这里的人都争着让地叫他居住,仰慕舜的人也纷纷归附,人口骤增,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是汉水中上游一个比较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这就是“虞舜陶渔河滨处”。
# h2 f8 S: c" B, i) `# {( l; y
中渡台遗址,面积约100万平方米,绝大部分被现代村庄和安康铁路分局段、站、医院和家属区迭压。但在遗址区内基建施工取土探知文化层厚约3米,遗存十分丰富,上层为秦汉时期遗物,出土有绳纹板瓦、简瓦、涡纹瓦当、云纹瓦当,铺地砖和下水管道,并且在遗址中出土了西汉时期封泥一块曰“西成之丞”,足证这里便是秦汉时期西城遗址。下层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遗存,可采集到大量夹砂红陶片、石器、骨器和蚌刀,除生活用具外,还有大量石网坠、陶网坠、陶纺轮、陶锉等生产工具。19904月间,位于中渡台中部的市江北中学,在修操场时,又于地下08米处出土明代万历四十六年石碑一通,碑高15米、宽060米、厚015米,圆首楷书大字曰“虞帝陶渔河滨处”。证之明代万历《兴安州志》载“隆庆己巳,土人耕田得剥落残碣,依稀记‘大舜陶渔河滨处’”,绝非同一石碑。残碑已佚,因而不知立于何时。但中渡台既是故西城遗址,奉祀虞帝的时间便可上溯到西汉,《汉书·地理志》、《帝王世纪》、《水经注》、《通典》、《初学记》直到宋代王存撰《元丰九域志》都说“西城县故城内有虞舜祠”,可见其奉祀年代的久远,关于立碑时间或汉或唐,已经无法考证,然而江北中学出土的这通石碑,则无疑是明隆庆己巳岁发现残碑后,“闻于朝,奉敕创建崇祀”时重立之碑石。从以上调查研究中,我们基本上可以清楚看出:舜出生于柳家河(妫墟)、耕于鲤鱼山下张家坝(历山)、陶渔河滨(中渡台)的踪迹。
(《安康师专学报》1994年第2期)

* o  m9 c1 E" x% 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4-20 22:0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