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广州杨箕村有三姚

查看数: 2089 | 评论数: 7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6-10-5 07:14

正文摘要:

    杨箕村曾有对联描述该村姓氏和地域组成: 三姚二李一秦梁;四社五约七股份。 ——四社五约是东南西北4社和东南西北约加石门约5约。      三姚指竹芳祖派、君达祖派和 ...

回复

pszyyao 发表于 2016-10-8 09:29:41
联庵祖的太公山现保留(在白云山内)。为寺右东约、杨箕东社的太公山。
白云山太公山不止3墓,现保存完好的有近20墓穴,草穴的有几拾穴墓,整个燕山都是寺右东约、扬箕东社的姚家山,没其他外姓人的墓,细房没份。
礼廷祖墓在执信中学内,东风路扩路被拆。
联庵丶均庵墓在农林下路战士歌舞团营区内,50年代被拆
现寺右南约、扬箕南社只保留有四世南庄祖。
以上祖墓都是明、清留传至今,巳得到天河区文物保护。


柯木塱南庄墓寺右一山、扬箕两山丶中山丶万山有份。
国源(塘鸡)是中山之后,人口唔多。
大乐(可能)是石门口竹芳祖后。


凤仪堂姚氏,五世有一山、两山、万山、中山等几兄弟,几乎人人有祠堂,可见姚氏之盛。
姚流杰是两山公后?长杰和荣亮是万山公后?牛奶洪和伟忠是一山公后?国源是中山公后?
pszyyao 发表于 2016-10-5 14:07:07
姚尚明 发表于 2016-10-5 13:39
为您老配了图。不看不知道,一看还复杂了。呵呵~

谢谢你配上图。
《广州旧闻》根椐市志、村志写了这篇有史料价值的文章,其中也有错或可商榷的地方。
杨箕村志是由韩姓人编写的,海胜说是草稿,是吹水吹牛连篇。昨天和今天己在广州提了此亊。我的态度是:
@弥勒佛 ,@阿强 ,@邦记 :有解?何解?少数民族,有话语权。
    “”不想提和看这些事”是一回事,村志硬崩崩存在是另一回事。

@弥勒佛 ,@丫a0一Li姚礼津 ,@阿强 ,@邦记 :少数民族有话语权。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
    “”不想提和看这些事”是一回事,村志硬崩崩存在是另一回事。
    但是,武器的批判必须用批判的武器!
    现在姚人当权,应尽可能还原真实历史。


有人附和我的看法:

    武器的批判必须用批判的武器!
    现在姚人当权,应尽可能还原真实历史。杨箕姚氏宗亲必须团结,然后再团结他姓村民,还历史本来面目,凤仪堂重建成功也是海胜他们团结族人抗争的结果,但剩余两个姚家祖厅(虽不能回到祠堂)也很关健,能够成功更是彰显姚家团结与实力。加油![拳头][拳头]

姚尚明 发表于 2016-10-5 13:39:55
pszyyao 发表于 2016-10-5 07:20
没有广州市 便有杨箕村!受祖宗庇护才有今天,不易啊!
2016-10-04 广州旧闻
12

为您老配了图。不看不知道,一看还复杂了。呵呵~
pszyyao 发表于 2016-10-5 11:37:56
2009年的笔记:

广州天河区杨箕村有三支姚族:礼廷祖,君(均)达祖,竹芳祖。以礼廷祖这一支人口最多。
关于君(均)达祖,谱云:南宋时有姚君达者,唐姚文献之后,曾官于粤,葬于白云之麓岗,名狮腹。其子孙留居簸箕里东边,即今之大巷姚是也。礼廷祖以同宗故遂择簸箕里北边名老藜园,即今大宗祠之侧。后转迁南边之大门口。巷有二门、三门。三门内祖旧宅也。
    而竹芳祖来自东莞,是宗辅公之后。现,礼廷祖姚族住东荣里等;君(均)达祖姚族住村中花园附近(属南社)(姚永中;姚大乐,大队二楼);竹芳祖姚族,住石门口(石约,属东社)。

——与现在了解到的情况大不相同。
pszyyao 发表于 2016-10-5 07:29:28
pszyyao 发表于 2016-10-5 07:20
没有广州市 便有杨箕村!受祖宗庇护才有今天,不易啊!
2016-10-04 广州旧闻
12

3#的这篇文章,我对其中的一些内容是有不同看法,在2#部分地表达了。
     2#是作为资料保存它。
     据说杨箕村志是姓韩者的外乡人编写的。还未能直接读到该村志。
pszyyao 发表于 2016-10-5 07:16:28
标题应是“未有广州,早有簸箕(今杨箕村)在”,怎能“没有广州市,便有杨箕村!”
    文中开头这段文字颇值得回味:
     从宋仁宗嘉祐年间开始,因为战乱、朝廷委派入粤任职或同宗推荐等原因,姚氏竹芳祖、李氏深海祖、李氏赖南祖、秦氏仕豪祖、姚氏均达祖、姚氏礼庭祖、梁氏贵明祖,先后进村择地建点开基。他们大都是从陕西、河南、江西、闽浦等地南迁的移民。
     ——【宋】姚宗卿,号印岩,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官广南东路提刑按察使(其后人往往称为“广东提刑”),退休后隐居簸箕堡。后来到博罗,再移居增城三江山吓(今旧山吓村)。今杨箕村竹芳祖派和君达祖(“圴达祖”)派姚氏都是宗卿公后。石门住的是哪一派(谁是此派人)?另一派聚居在哪社哪约(谁是此派人)?以前在队部下棋的姚?发是哪一派?
     凭什么说姚姓人“食”了或“赶”了黄姓人、而不是李姓人?黄姓人始于何时到杨箕?李姓人始于何时到杨箕?
     三姚二李一秦梁,4姓7支从陕西、河南、闽浦(应是闽莆)南迁?有无搞错?
     编市志、村志者,还有小编,能这样说话吗?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4-30 14:1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