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湖北一大支姚即将回归南昌

查看数: 77304 | 评论数: 266 | 收藏 2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5-4-25 20:14

正文摘要: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4-25 22:31 编辑 " g4 k6 S+ z; M' e, { % @# }3 K! n; \( e& w7 |  F- ^( U    湖北一大支姚即将回归南昌 ' b& I5 _' l1 |2 \3 @' w6 O   湖北松滋 ...

回复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5-12 16:04:07
姚元平 发表于 2015-5-12 11:37
( A. g% Y7 y" D- F" a0 I谢谢菁菁宗亲的鼓励。
' P$ q- K& J  r3 ^6 r- n+ U; f
     这个帖子得到了许多宗亲的关注,说明大家对寻根问祖工作特别的关心。在此一并谢谢大家!/ }3 Y6 l7 W/ f5 b/ V1 A
     就湖北宜都姚氏的寻根问祖工作,已经有了一个结论。我原来打算就此打住,另外开一帖子。但是,考虑到有些事情还真的与竹林姚有关系。不妨接着写下去。如果把上述帖子作为音乐剧的第一乐章,下面且把它当做第二乐章。+ o  B3 l$ J9 o" u: w2 p$ _
姚敬文 发表于 2015-4-25 23:35:33
       好一个您老分明是先祖派返人间服务宗亲的使者。从卿芳老的一言一行中,确实是一位全心全意为姚族宗亲服务的长者,是我们姚族学习的楷模!向卿芳老学习,祝您老健康长寿!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4-29 08:47:13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4-29 10:26 编辑
5 }2 ~9 h' M: Y+ M* X' e+ A
姚卿芳 发表于 2015-4-28 19:499 G+ _* H: S  O" f
因为姚高才先生,不会上网.我特意发短信.给髙才先生.感谢他提供由江西南昌迁至湖北姚氏的族谱.

. M0 K$ e# M. O' I, y5 m& a
3 w; f. ]2 H4 G( X- T8 R4 @' s. U   六。政治漩涡。8 Q! q+ \  ^6 u7 d1 y
   从枝江家谱上记载的志显公的行传上得知,志显出生于景泰五年,【1453年】,67岁离开南昌,故于嘉靖14年,时年82岁。这是有碑文佐证的。基于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对于后来许多事情的判断提供了去伪存真的依据。
$ ~4 L, h/ t  j5 X    枝江宗亲对于发祖的传说众说纷纭,是因为他们对于发祖离开江西南昌的时间节点江西发生了什么具体事件一知半解;或者说家谱上留下了许多该说而没有说明白的词语,使得后裔一直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
5 I! V. e1 G# C! W    原来,志显公确实是一个十分了得的人物。他20岁时考取了生员,得到了宁王朱宸濠的青睐,被宁王招为幕僚。当时,王阳明以名儒的身份巡抚江南。志显公不仅与王阳明有密切的接触,还得到了王阳明的器重。后来,宁王企图谋反,志显把这个消息秘密地告诉了王阳明。他因此离开了官府,“弃职家居”。宁王之乱平定后,知府伍文定把这些事情上书了朝廷。) v3 ^" J4 X. m2 }: S9 D; t
   如果不把有关事情与人物搞明白,显然对志显公离开南昌的原因就不能把握了。7 n/ G8 x: u8 h3 ~3 r8 v
   A.王阳明的江西平叛。" s$ ]/ M( X. c$ W
    王阳明,明代哲学家,浙江余姚人,曾任兵部尚书等要职,晚年奉旨南巡,途径大余青龙赤江古码头,病故于船上,后人在此建亭以示纪念。亭中是一座大理石碑,碑西面阴刻“王阳明先生落星处”、“日本九州大学名誉教授冈田武彦手书”。该亭距县城13公里,每年都有大批日本及东南亚国家的学者前来凭吊。8 J' @- w6 S2 h+ I
   王阳明记功碑
4 _0 M% B6 O! ?5 T4 V# `$ y   在古代,大的征战之后,胜利的一方,大都会在战地附近刻石记功。庐山也有一处这样的地方。
! K" L6 F: o0 b% O) e, I! x7 t   在秀峰境内的李璟读书台下,有一块数丈见方的石壁。石壁上有三处石刻:中间是宋大诗人、书法家黄庭坚书的《七佛偈》,右边是明代徐岱的诗,左边是王阳明平定朱宸濠叛乱后在此勒石记功写的碑文,人称记功碑。碑文共136个字,字体庄重遒劲,入石三分。后人评述此碑刻云:
) s7 K9 e' o) K: W$ U1 M3 ]  此山此刻同不朽,风雷呵护森光芒。
7 a9 f" {- [# ~4 l  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字伯安,因筑室读书于故乡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系浙江人,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曾任提督军务都御史。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6月14日,明王朝宗室宁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谋反,叛军十万,势如破竹,陷南康,下九江,顺流而下。一路克安庆,逼南京,大有挥戈北上直取京城之势,明朝廷上下震动,惊慌失措。这时,驻守在丰城的赣南巡抚王阳明迅速赶到吉安,果断决策,调集军队,直捣叛军老巢南昌。宸濠闻讯,急忙回师救援,王阳明与叛军大战鄱阳湖,仅用了35天时间,王阳明就大败叛军,在南昌附近的生米街生擒朱宸濠。一场危及江山社稷的大叛乱几乎是在谈笑间平定了。可是,王阳明立了如此大功,不但没有得到朝廷的奖赏,反而遭到一系列的毁谤与陷害。明武宗甚至觉得王阳明这么快就轻而易举平定了叛乱丢了自己的面子,认为像这样的战斗应由他亲自带兵南征才能显示“皇威”。宦官张忠之流又诬陷他与宸濠串通,武宗竟要王阳明放了宸濠让他率军与朱宸濠再战……在这种情况下,王阳明连夜赶到钱塘,将宸濠交给太监,同时遵照武宗的旨意,重新报捷,将平叛的胜利归功于武宗。这样顾全了皇帝的面子,才保证了王阳明的身家性命。+ G' k, b- F9 l$ g5 O5 H
   第二年正月三十日,王阳明到开先寺(即今秀峰寺),刻石记功。记功碑上称颂武宗的“皇威神武”“亲统六师临讨,遂俘宸濠以归。”在短短的碑文中,王阳明也隐隐表达了自己难言的复杂心情。) q" W+ Y$ k# _: S) k( s5 p' ~6 [
  大概这次刻石记功时,开先寺一带的景色给王阳明很深的印象,他十分喜爱这个地方。这年3月,他又一次来到开先寺。徜徉林中,沉吟水畔,这清幽山水,这林涛泉石和众多的人文胜迹,使他联想到自己的宦海浮沉、坎坷人生。感慨之余,他写下了好几首诗,来抒发自己内心的烦忧。
2 Z4 j! N: a2 k- k   其《又重游开先寺题壁》云: 8 @& v% G/ g6 _$ {1 U5 n; \1 Q' g/ e- h
     中丞不解了公事,到处看山复寻寺。
- ?9 D3 M) B. x8 |" j     尚为妻孥守俸钱,到今未得休官去。

+ N( N% h) \2 S     三月开先两度来,寺僧倦客门未开。0 {7 @4 Q- u1 X$ ~: N1 c2 i& r
     山灵似嫌俗士驾,溪风拦路吹人回。
2 ^+ {8 K; c% q: a: X9 X' \     君不见富贵中人如中酒,折腰解醒须五斗。
7 Y) J# V+ M' I3 q% w: l     未妨适意山水间,浮名于我迹何有!
0 }* J* S6 E- F8 J" o* I3 `   还有一首《龙潭夜坐》云:
  O7 ]" Q$ M- Z+ Y3 x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 i3 D/ ^6 v3 U
      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9 t, K1 |( Q8 c$ f      草露不辞芒履湿,松风偏与葛衣轻;5 L# z! {  v2 U4 c1 m, R
      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2 d+ H8 T: G7 @
    诗中表达了作者多么孤独、郁愁、沉重的心情。李璟读书台下的记功碑数百年后依然清晰、醒目,读罢这篇百余字的碑文,再读读上面提到的两首诗,面对石壁,就像是面对一页深沉的历史,透过歌颂天子皇威的碑文,我们可以看到被掩盖的历史的真实面目。! y! @* t1 d3 i! y4 Q8 E" w0 G: i2 }
    附:《记功碑》全文:) z. Z* |* X9 \% O  J
    正德,已卯六月乙亥,宸濠以南昌叛,称兵向阙。破南康、九江,攻安庆,远近震动。  F7 f$ |/ J) _
    七月辛亥,臣守仁以列郡之兵复南昌,宸濠擒,余党悉定。当是时,天子闻变赫怒,亲统六师临讨,遂俘宸濠以归。; r- \: D) E. S6 K/ b2 S
    于赫皇威,神武不杀。如霆之震,靡击而折。神器有归,孰敢窥窃。天鉴于宸濠,式昭皇灵,以嘉靖我邦国。, S8 M: }. ]- C  F! X$ L
5 n  D# b& T% H
         正德庚辰正月晦,都督军务都御史王守仁书。

* j& y  J: q+ g1 s8 ?& ^0 F' L$ z5 u7 G# l% c  D, I$ z
7 \2 i2 d4 h( a- O* Y3 X
B,伍文定1 P0 ~9 i+ `. H6 t! k
     伍文定(1470-1530),字时泰,号松月,松滋人。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常州推官。精敏善决狱,被称为强吏。魏国公徐俌夺占民田,文定勘归于民。刘瑾徐俌重贿,兴大狱,文定遂入诏狱,斥为民。瑾败,起补嘉兴宁王宸濠反,各州府尽逃散,伍亲斩数人以稳军心,他迎王守仁军入城。丙辰之战,身犯矢石不动。中官张忠许泰至南昌,欲冒其功,而守仁已系宸濠赴浙江,张忠大恨,文定出谒,遂绑缚,文定大骂不已。以平宸濠功最为卓著,擢江西按察使,不久迁广东右布政使,未赴,而世宗嗣位。上张忠许泰罪状;又请发宸濠资财,还江西,以资经费;并矜恤因弹劾张忠而陷囹圄,以及宁王府宗人不预谋者,以清冤狱。世宗嘉纳,进右副都御史,提督操江。嘉靖三年(1524),讨获海盗董效等二百余人。嘉靖六年,召拜兵部右侍郎,其年冬擢右都御史,代胡世宁掌院事。云南安铨、凤朝文起事,诏进文定为兵部尚书提督云南、四川、贵州、湖广军务,督军讨伐。嘉靖八年,四川巡按御史戴金疏劾文定,尚书方献夫李承勋亦诋文定好大喜功,伤财动众。文定遂于同年三月二十四日致仕。嘉靖九年七月卒于家。年六十一。天启初,追谥忠襄。
+ V+ b+ m5 r& V( Z! a2 U2 S7 {) r) a8 g. n- j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4-30 21:54:40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4-30 22:17 编辑 . R: F! u7 r  X7 \
湖北姚姓人 发表于 2015-4-30 17:01
' ~9 V% _1 p. @. Q3 |好的,我会去车站接您们。

) L5 c( \- v+ A( D1 ^2 u/ |8 \7 t9 q! p1 Y
  九。湖北有多少南昌姚?# t8 `+ R. y: T
     这个题目是去年我曾经在姚网里发过的帖子,因为经常有湖北的宗亲向我提出这个问题。我把曾经发过的帖子复制如下:; U* [7 G0 W( a6 ?8 Y5 S8 B" d
   南昌姚在湖北的分布, t& r9 ^2 N3 l- i* }
    历史上的交通要道以水路为主,如果把鄱阳湖与洞庭湖比作二个水桶,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就是连接中国最大的二个淡水湖的扁担。武汉号称“九省通衢”,是名符其实的“大武汉”。江西在历史上就是武汉“九省通衢”中的九省之一。但是,因为有了鄱阳湖,江西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九省通衢”经济区中的比重绝对就超过了九分之一。民间留下的一句名言是“装不完的吴城,卸不完的汉正街”。吴城曾经是鄱阳湖靠近南昌的一个大码头。从这句名言,我们可以看到江西与湖北的各种密切的关系。
/ J; `$ j& e0 i% o8 S) }; N6 u    可以判断,历史上的南昌姚氏正是通过这样一条黄金水路,加强了与湖北的联系。以黄州为中心的南昌姚,分散到了武穴、黄梅、浠水、蕲春、罗田、英山、麻城、红安以及河南的光山、罗山、息县;还有以黄陂为中心的大悟、孝南、孝昌、孝感等地,细细一看,除了武穴,其他的地方都是环绕在大别山的广袤的怀抱里。
  x& \+ m4 G" S6 ]5 B$ o     这次发现的南昌姚在武汉的上游的6·7个县有分布,加上已经确认的襄阳,随州,荆门,公安等地,应该说,南昌姚在整个湖北省的相当大的地区存在这已经是确切事实。随着姚网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访问姚网的湖北宗亲越来越多,南昌姚在湖北的具体分布会越来越清晰。
9 L! s3 m7 e5 ~     借助长江水系的联系,经过“洪湖水浪打浪”,鄱阳湖与洞庭湖就这样有机的密切联系起来了。我相信,历史上寓居湖南岳阳、常德等地区的南昌姚一定会不断浮出水面,一定会回归南昌大家庭.

/ i" ~  k5 ?: i  @+ a! U! y9 [5 v& z     我写上述帖子的时候,正好是以洪湖地区为中心的赤壁等地的3000以上宗亲成功地认祖归宗。我当时有一个判断:当今散居在湖北各地的祖籍是来自南昌姚的人数应该会超过南昌本埠的人数。现在看来,印证了我的预言。我曾经与卿堂大叔一起做过初步统计,南昌家谱上记载的南昌姚曾经到过的湖北历史上的县市,基本上覆盖了湖北一半以上的地区。这次确定了枝江、松滋为中心的南昌姚的回归,不仅扩大了南昌姚在湖北地区原来的版图。它的更大的意义,还为寻找历史上南昌姚逆长江而上,到达重庆、四川等地的宗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与思路。
红兵_姚忠超 发表于 2017-3-30 14:10:36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5-13 19:36. J8 z. ~: N9 g
四。希望得到以下信息。
0 r, |/ e/ J0 n' M6 r2 `) H9 y. z
我是天门张港的 姚,字辈 :
太平国正,兴清明康,世宏大道,登永安昌,肇修仁畿,家身友光,贤德厚启,克振帝邦
(2004年 续)忠孝守举,万代远祥
QQ55805669
姚道荣 发表于 2017-2-10 10:17:46
姚绍弦 发表于 2017-2-9 23:02
! P. w4 C) W) t; ?5 N: D请问:你们发祖志刚公有其他的别号吗?妻何氏?他下面几代的名字是什么?
8 V7 Y5 }8 f6 _0 g3 F4 K! @
谢谢绍弦宗亲的关注,志刚公的后代是从一块祖碑上看到:一代姚志刚,二代姚敬,三代姚信,四代姚傣(傣字看不清可能有误)五代(),六代姚世勉,七代姚达专,八代姚再尚,九代十代字不清。9 `0 U- x& ]8 @; w" ^( O
       你说南昌家谱中有关襄阳的信息,是否可贴出来让我也看看共同琢磨,料想总会有所结果。谢谢!
) ^# `3 t3 C# M5 H
姚绍弦 发表于 2017-2-9 23:02:59
姚绍弦 发表于 2017-2-9 22:46
% z; \/ ?' z7 C) V道荣宗亲:4 \) C) k$ e6 ~" Y8 v4 \
   我已经关注了你提供的信息。1 f. t1 X" K1 h% h2 z$ o2 k8 ], j
   宜都与枝江的家谱提供了比较详实的信息,把他们的家谱 ...

# c0 g# L5 y, k0 u$ j# o     请问:你们发祖志刚公有其他的别号吗?妻何氏?他下面几代的名字是什么?
姚绍弦 发表于 2017-2-9 22:46:55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7-2-9 22:51 编辑 3 g5 L$ }' i: f6 g) r
姚道荣 发表于 2017-2-9 16:07
0 f2 i3 a) e5 X看了绍弦宗亲所发关于志显公的的贴子,很多地方与我襄阳先祖志刚公经历相同。请问宗亲:我们姚氏几十年前 ...
" _; ?3 c4 f- E6 E

! u4 z* Y1 M1 ^' c/ ~# e9 ~9 M道荣宗亲:2 B* C% j; `8 U7 D: t
   我已经关注了你提供的信息。+ h# k, X1 {0 D2 R) T
   宜都与枝江的家谱提供了比较详实的信息,把他们的家谱进行了反复考证,解开了几个迷。
2 Q& W4 F! E5 Y* W   南昌姚氏家谱记载了洪武以后,靠近鄱阳湖几个村庄的姚氏宗亲因为参加了陈友谅的部队而失踪。最近几年陆陆续续发现陈友谅老家附近的地方发现南昌姚氏后裔的线索,比如有口传“军姚”的说法,而他们的祖籍地都异口同声说来自江西。
+ e4 X+ X6 Q# ?+ X6 g   另外,江苏宿迁确实有一支南昌姚因为同样的说法逃离南昌,他们现在主要居住在江苏的泗阳与淮安,由于他们家谱上保留了“来自斗门故里”说法,并且留下了几个南昌姚氏的字派。所以,这一支接近万人的江苏姚氏已经回归了南昌姚氏的怀抱。
/ c' E' u+ w9 d, r   我还要告诉你,南昌姚氏家谱当中的的确确留下了湖北襄阳的信息,需要化大量时间进行查证。: e/ Q/ \0 W0 A; Z/ r
5 F9 g0 q# [9 u' }; G
姚道荣 发表于 2017-2-9 16:07:40
湖北姚姓人 发表于 2015-5-10 11:43  b1 |/ l( |2 O9 C
1、宜都姚氏祠堂位于:湖北省宜都市松木坪镇观音桥泉水档村,堂号:重华堂;联系,,电话:13647279278,目 ...

# l9 X% ]& l7 e& u$ a% p4 g# R/ }% u看了绍弦宗亲所发关于志显公的的贴子,很多地方与我襄阳先祖志刚公经历相同。请问宗亲:我们姚氏几十年前仍称腰带为“战带”,是否与你们相同?请不吝赐教。
; F" [$ ?; H& y4 c; m. ^
姚道荣 发表于 2017-2-9 15:02:29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5-14 16:01
8 L, t8 V, E" |3 q, F+ Q, y+ ]绍峰老弟对陶渊明有兴趣,我就说点陶渊明的事情吧。
7 m7 J) l- o3 H: H    曾经说陶渊明是九江柴桑人,这是不全面的。 ...
* B% W8 T7 m! x
看了绍弦宗亲的叙述,增强了我寻宗的信心:先祖志刚公因“满门抄斩、有家难归”而携三子外逃的说法,可信与陈友谅兵败和宁王之乱有关,其情形几与宜都志显公相同。既然姚氏在历史上有“志”字辈,古人十分遵从辈份,名讳多依字辈而取,志刚公是“志”字辈无疑。志刚公逃难时间虽不可知,但祖碑所记十五代而至清咸丰五年,由此推断志刚公出生大约在公元1480年即明成化十六年左右,至宁王之乱正德十四年,志刚公39岁,正值力壮气盛,极有可能参与其谋,以至兵败而举家外逃。声称由江苏宿迁而来,肯定是为了掩人耳目。志刚公留一子在湖南,一子留宜昌附近,自带幼子落户襄,其用意亦与宜都志显公一样的心理。% `5 ]# \; l; a0 u4 z3 e
菁菁 发表于 2015-6-4 07:36:42
姚芳明 发表于 2015-6-3 19:00
. F3 M/ E" ?, i  d+ i3 X4 P回来后整天忙于工作和下乡,今天才看到您的帖子,感谢前辈为我们所做的一切,等家谱修好,我们就回家!! ...

8 _! A, @; _% |( Y$ L1 \- e   祝名芳宗亲早日回家团园!
姚芳明 发表于 2015-6-3 19:00:12
姚卿芳 发表于 2015-5-28 12:43
$ l7 Y! e& m: \. V! X茗芳小妹:      
. D! g6 ]2 \6 F      你在上海考查回家了.你父亲身体很好吧!宜都宗亲什么时后组团来南昌都可以。请通知 ...
3 O# a+ L- T) P( y4 [" H
回来后整天忙于工作和下乡,今天才看到您的帖子,感谢前辈为我们所做的一切,等家谱修好,我们就回家!!
- M& ~! O& y3 o" K0 K( Y
姚卿芳 发表于 2015-5-29 10:42:12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5-5-29 10:45 编辑 1 ]/ M% J3 q% H' U

3 f3 c) C6 X& D0 P
2 ~1 w& a, \2 @. B3 ^
. Y6 H7 w# Y7 D9 G本稿来自斗山分会长姚卿堂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8-6 00:2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