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先登 发表于 2015-3-19 12:58 古人吟咏“杏坛”的诗句 N- F8 x1 C `' Y+ c) ^ 石香炉无杨奂《谒圣庙》诗云:“会见春风入杏坛,奎文阁上独凭栏。” z! P: ?$ Q0 y. S& O$ C8 P4 G 明李杰《庙陵诗》有句:“文庙地灵松柏古,讲坛春暖杏花香。” 明陈凤梧《恭谒阙里朝廷,行释菜礼,敬用纪事》诗曰:“杏花香散坛前雨,桧树光凌殿外云。” 明郭正域《谒圣庙恭记》诗有句:“坛上杏花红,林前洙水黑。” 明姚文炤《谒圣庙》诗有句:“绕坛红杏垂垂发,依树白云冉冉飞。”. l: g4 ?& [) q! L7 f5 f 明郑威《谒林庙》诗云:“春回古桧花开杏,道咏元和天地通。” |
本帖最后由 姚先登 于 2015-3-19 13:18 编辑 . c2 N: ^$ z' a( ^' O姚绍弦 发表于 2015-3-19 12:15 谢谢绍弦弟对这一组杏花照的关注和褒扬,尤其是绍弦弟对“杏林”典故的一番表述,让我的这个帖子大为增色!“杏林”的典故原来是出自江西庐山啊?今天我终于全面了解到了关于“杏林”的知识,多谢绍弦弟!( Y+ M/ q# ~% x 3 B1 ?! |! x$ f# p: L+ Y 说到“杏林”,不禁让我又想起了“杏坛”。杏坛,坐落在孔庙内大成殿的前面,坛的周围栽植着许多杏树,相传是过去孔子讲学的地方。其背后也隐藏着一些故事。杏林,指代中医学界;杏坛,则代表着教育。5 }3 F7 T' c7 A7 B% N; `7 ?/ l |
好漂亮的杏花!洁白无瑕。 “杏林”是中医的代名词,据说与江西庐山有关。相传东汉末年有个叫董奉的民间郎中,在庐山南麓为乡亲治病,从来不收诊费。病好了,要求病人在他家附近种五棵杏树。经久流年,董奉家附近的杏树竟然成了一大片杏林。据说超过了十万棵。于是,“杏林世家”成了中医世家的代名词。6 @ Z( @" k8 t1 {) q0 {7 z 南昌家谱记载了许多名医,都以“杏”作为自己的名字,应该与这个说法是有关系的。" X0 @2 h- g& w4 `2 x+ F3 [! b; U |
姚先登 发表于 2015-3-20 16:39 我也喜欢美丽的花儿!6 A0 O, T* Q9 {4 G* n D0 z( A# K |
湘潭姚谦 发表于 2015-3-19 23:58- g, }1 K! s, Q4 R 姚谦宗亲,请问你是湘潭本地人吗?你能介绍一下你们族的情况吗?我们南昌姚氏族谱中,记载有多支族人在明代时就客寓湖广湘潭县,不知与你们有无关联。 |
小姚杰 发表于 2015-3-19 19:06' I" p- Q1 h' g) k2 ^6 n 很感谢小姚杰版主的关注,你的赞美好有文化内涵!谢谢,谢谢! ![]() ![]() |
姚先登 发表于 2015-3-19 14:05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1 ~4 n( [+ B3 o* Z0 G |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5-3-19 18:57; c0 k( k" W4 u# b8 _' w 多谢绍峰弟对我拍照的抬爱!如果说我拍的杏花漂亮,那是不假,因为她本身就天生丽质。不是因为拍得漂亮,是杏花儿生得漂亮。呵呵!- ]% ~" S7 U% C1 H8 z |
杏花漂亮!春天美丽!姚氏艳丽!, r3 t; W! Q& ?4 u, X |
本帖最后由 小姚杰 于 2015-3-19 19:11 编辑 2 K4 _# }; `* f% N) C 真有一种“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韵味! 感谢先登等亲人,在塞北水瘦山寒季节,为陇人送来一帧帧“杏花闹春”图!- P `4 ?3 t' D$ A$ a. a5 y- w |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5-3-20 06:29 编辑 ) _% x+ s) Y a# F+ M ....我们这里也有一句俗语:桃花开,杏花败,李子开花榨咸菜。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