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亦祖亦神话舜帝

查看数: 14235 | 评论数: 52 | 收藏 1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5-1-27 10:29

正文摘要: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5-1-27 22:32 编辑 % k/ }' T" H- y2 X 2 N  A7 E5 y  @. c: b7 H      泉州地区,特别是晋江一带,姚、陈、虞、胡、田五姓不仅以舜帝为祖宗祭 ...

回复

yqllz 发表于 2015-10-3 20:18:02
yqllz 发表于 2015-8-10 16:42( D- N+ s1 H3 i: N4 [* ]
圣祖的符,走遍中华大地都是灵圣的。美国的宗亲每年都回家乡拜祖,求符。愿圣祖保佑你。

; W' E5 R! L. q0 {拜读湖南省长祭吾得姓始祖舜帝的祝文,万分感动,引以为豪。再次将《亦祖亦神话舜帝》原文顶一顶,分享注册的宗亲们。; c+ z2 k" e  C, c* ^* g
pszyyao 发表于 2015-1-28 15:36:39
yqllz 发表于 2015-1-28 15:03
3 V( t: N* z# j' z这是陈姓宗亲送的匾额。

+ E& b/ @7 E; I) [) j( w9 u4 V         这是晋江钱仓姚氏大宗祠内的“舜裔第一家”匾,“菲律宾 香港往湖南舜帝陵拜祖团”于2005年赠送给“晋江钱仓姚氏大宗祠纪念”。
1 ?5 e) Z! O* ^       这个拜祖团成员陈姓宗亲居多。
1 j/ x0 F; A' }" }, F
姚敬文 发表于 2015-1-27 17:51:03
     拜读了楼主<<亦祖亦神话舜帝>>大作,了解一些泉州地区,晋江一带''姚、陈、虞、胡、田、王五姓''一起朝拜舜帝。並以上世纪四十、七十年代直至本世纪的四次验证,舜祖圣威无所不在,亦祖亦神,圣德光辉普照中华。这是裔孙之荣之福也!我们一定要努力传承践行仁德孝义,做一个无愧于舜祖的裔孙。
pszyyao 发表于 2015-2-2 10:13:16
姚维侃 发表于 2015-2-1 16:035 |2 }% |2 `4 Y& l! Q
初看到钟尧宗亲的这个帖子,满心以为钟尧宗亲如此以“较真”的势头出面,一定是找到了确凿的有说服力的证 ...

+ @2 H$ T" \9 x       感谢你的阅读,感谢你的回复。先备份,并加红和点评一句。7 ~/ m" g! }' O1 R  j

/ ]9 _# k! A0 b. X. S      初看到钟尧宗亲的这个帖子,满心以为钟尧宗亲如此以“较真”的势头出面,一定是找到了确凿的有说服力的证据材料了,不料找到钟尧宗亲的这个“讨论”看了,仍然没有被钟尧宗亲说服。但发此帖并不是想应钟尧老的“欢迎较真”的挑战而来“较真”的,只是想把我的观点明确地陈述一下而已。首先,和钟尧宗亲不能证明姚衮公无此人和安徽某几支姚必然“认错了祖宗”一样,我也无力证明姚衮其人必有和肯定是安徽某几支姚的一世祖。我只是说如果没有确凿的历史资料——史料、墓志之类——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谁也不要轻易就下断言,尤其是涉及否定人家始祖的这种天大的事。但感谢钟尧老文中引用的姚安居宗亲的那段话“关于衮公,我曾试图找一些历史记载,可惜至今未有收获。不过,既然有不少族谱中以衮公为鼻祖或始祖,恐怕也事出有因。所以我以为尚需慎重”,我极赞成安居宗亲的观点,好多支姚氏族谱数百年来一直是这样说下来的,总是有些来由的。这期间也有过不少姚家的历史学家或文章大家,如姚鼐诸辈,未必他们都看不出期中的瑕疵而偏留与钟尧老来发难。既然无法以确凿的资料来否定,就不要武断甚至粗暴地下断言。安居宗亲的所谓“尚需慎重”不也是这个意思吗?只不过他说得比我委婉而已。. o4 r; l8 p( l6 i# Z" J
      其次,钟尧老的“讨论”里之所以那么多的辩说并不能说服我,并非是我这个人顽冥不化狂妄自尊(譬如说西汉时期还没有“龙骧将军”这一官职,我就挺信服的),而是我没有看到你老人家引用的史料或是墓志之类的历史依据,
引用别支的族谱是不能说明问题的,即使在您看来最具权威的莆田的族谱也一样。因为大家都知道,谁家的族谱也免不了有拉名贤以自荣的嫌疑,这些族谱本身的真伪同样也需要确凿的史料来印证。更何况,最早的族谱也是从宋末才有的,欲从中找证据来证明西汉时期的某人,恐确实难免有缘木求鱼之嫌。譬如您说的一个论点:只要是姚崇支的就绝对与姚衮无涉这一条,我姑且先认为你的这个立论是正确的,但您焉知人家是不是早年修族谱时把大宰相拉进来的呢?姚崇比姚衮的名气更大,更容易被拉作先祖之荣耀。稳妥起见,你还是先考证坐实这家族谱里的姚崇是真姚崇
再以之为据作进一步的推论吧。
3 i5 Y/ n8 g1 S, U  u/ A      最后,钟尧老的逻辑推论有时有明显的疏漏。仅举一例以证:“台北姚昶老先生明确指出安徽秋浦分支和安徽绩溪分支是姚崇后。贵池荡里支系和安徽秋浦分支,是贵池姚氏的分支。如果上列姚大发和姚昶的话是事实,那么贵池姚氏和寿县姚氏就是姚崇公派,便不属‘西汉龙骧将军姚衮公’派,与‘汉姚衮’无关!”钟尧宗亲这么言之凿凿的推论可掩不知情人之耳目,却不能掩知情人的耳目。姚大发合肥一支姚和以源清公为始迁祖的我贵池姚不是一支,但该族有分支定居贵池“荡里”被他称为“荡里姚”与我贵池“九刘十三姚”之“荡里姚”肯定不是一回事,过去人们迁徙,遇有同姓大族,往往乐于依傍,这种事可说是不胜枚举。所以不能以彼隶属合肥总系的“荡里姚”代表此源清公后裔的“荡里姚”,也就更不能以彼“荡里姚”代我秋浦姚。”所以,
即使“姚大发和姚昶的话是事实”,也不能证明“贵池姚氏……就是姚崇公派,便不属‘西汉龙骧将军姚衮公’派,与‘汉姚衮’无关!”钟尧宗亲以这么两个本身尚需考证的三言两语,便就可大胆推论出“贵池姚氏和寿县姚氏就是姚崇公派,便不属‘西汉龙骧将军姚衮公’派,与‘汉姚衮’无关!”的重大而果决的结论,我真服了您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研究能力了(姚钟尧曰:不实之说。双方言论,白纸黑字尽在姚网中)
; |7 }# {* W0 u, C: t) S- G1 K0 \
8 Q! w) f+ |) B$ B4 Y) j( H5 P9 J1 u. [! S
      钟尧宗亲是我姚网里不可多得的权威性教授,是受人尊敬的确有研究能力与水平的专家,我无意于冒犯您这样的宗亲专家,但我也愿意惟其是受人尊敬的宗亲、专家,尤要珍惜这份众人的尊崇,特别是涉及宗亲祖先尊卑以引起支系间厚此薄彼的事时,谨慎一些终比武断一些好。古语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小小初中教师一粒,岂敢“教导”教授!至多是“愚者千虑”而已。
- I" @3 p2 Q/ L5 a. P3 s
姚维侃 发表于 2015-2-1 16:03:51
pszyyao 发表于 2015-1-31 17:47& p* R" Y5 x% J: o! o
请垂注《“姚衮公讨论”之八(结语篇):欢迎姚姓人来较真,不单铜陵姚维侃宗亲在潮阳及广东姚氏 ...

/ s9 c+ Z  r4 ]. y+ s0 E初看到钟尧宗亲的这个帖子,满心以为钟尧宗亲如此以“较真”的势头出面,一定是找到了确凿的有说服力的证据材料了,不料找到钟尧宗亲的这个“讨论”看了,仍然没有被钟尧宗亲说服。但发此帖并不是想应钟尧老的“欢迎较真”的挑战而来“较真”的,只是想把我的观点明确地陈述一下而已。首先,和钟尧宗亲不能证明姚衮公无此人和安徽某几支姚必然“认错了祖宗”一样,我也无力证明姚衮其人必有和肯定是安徽某几支姚的一世祖。我只是说如果没有确凿的历史资料——史料、墓志之类——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谁也不要轻易就下断言,尤其是涉及否定人家始祖的这种天大的事。但感谢钟尧老文中引用的姚安居宗亲的那段话“关于衮公,我曾试图找一些历史记载,可惜至今未有收获。不过,既然有不少族谱中以衮公为鼻祖或始祖,恐怕也事出有因。所以我以为尚需慎重”,我极赞成安居宗亲的观点,好多支姚氏族谱数百年来一直是这样说下来的,总是有些来由的。这期间也有过不少姚家的历史学家或文章大家,如姚鼐诸辈,未必他们都看不出期中的瑕疵而偏留与钟尧老来发难。既然无法以确凿的资料来否定,就不要武断甚至粗暴地下断言。安居宗亲的所谓“尚需慎重”不也是这个意思吗?只不过他说得比我委婉而已。+ D9 P" H4 o7 J$ Z! x
其次,钟尧老的“讨论”里之所以那么多的辩说并不能说服我,并非是我这个人顽冥不化狂妄自尊(譬如说西汉时期还没有“龙骧将军”这一官职,我就挺信服的),而是我没有看到你老人家引用的史料或是墓志之类的历史依据,引用别支的族谱是不能说明问题的,即使在您看来最具权威的莆田的族谱也一样。因为大家都知道,谁家的族谱也免不了有拉名贤以自荣的嫌疑,这些族谱本身的真伪同样也需要确凿的史料来印证。更何况,最早的族谱也是从宋末才有的,欲从中找证据来证明西汉时期的某人,恐确实难免有缘木求鱼之嫌。譬如您说的一个论点:只要是姚崇支的就绝对与姚衮无涉这一条,我姑且先认为你的这个立论是正确的,但您焉知人家是不是早年修族谱时把大宰相拉进来的呢?姚崇比姚衮的名气更大,更容易被拉作先祖之荣耀。稳妥起见,你还是先考证坐实这家族谱里的姚崇是真姚崇再以之为据作进一步的推论吧。
  E" }: S) b8 a4 ?! g8 u, T7 b最后,钟尧老的逻辑推论有时有明显的疏漏。仅举一例以证:“台北姚昶老先生明确指出安徽秋浦分支和安徽绩溪分支是姚崇后。贵池荡里支系和安徽秋浦分支,是贵池姚氏的分支。如果上列姚大发和姚昶的话是事实,那么贵池姚氏和寿县姚氏就是姚崇公派,便不属‘西汉龙骧将军姚衮公’派,与‘汉姚衮’无关!”钟尧宗亲这么言之凿凿的推论可掩不知情人之耳目,却不能掩知情人的耳目。姚大发合肥一支姚和以源清公为始迁祖的我贵池姚不是一支,但该族有分支定居贵池“荡里”被他称为“荡里姚”与我贵池“九刘十三姚”之“荡里姚”肯定不是一回事,过去人们迁徙,遇有同姓大族,往往乐于依傍,这种事可说是不胜枚举。所以不能以彼隶属合肥总系的“荡里姚”代表此源清公后裔的“荡里姚”,也就更不能以彼“荡里姚”代我秋浦姚。”所以,即使“姚大发和姚昶的话是事实”,也不能证明“贵池姚氏……就是姚崇公派,便不属‘西汉龙骧将军姚衮公’派,与‘汉姚衮’无关!”钟尧宗亲以这么两个本身尚需考证的三言两语,便就可大胆推论出“贵池姚氏和寿县姚氏就是姚崇公派,便不属‘西汉龙骧将军姚衮公’派,与‘汉姚衮’无关!”的重大而果决的结论,我真服了您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研究能力了!# @& \1 e* i+ B% w3 h! k! F) c
钟尧宗亲是我姚网里不可多得的权威性教授,是受人尊敬的确有研究能力与水平的专家,我无意于冒犯您这样的宗亲专家,但我也愿意惟其是受人尊敬的宗亲、专家,尤要珍惜这份众人的尊崇,特别是涉及宗亲祖先尊卑以引起支系间厚此薄彼的事时,谨慎一些终比武断一些好。古语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小小初中教师一粒,岂敢“教导”教授!至多是“愚者千虑”而已。. g! l& y; \5 `
yqllz 发表于 2015-12-3 14:48:49
pszyyao 发表于 2015-12-3 11:21% c8 k  \4 T' {) G
舜帝是我姚姓的始祖,也只有我姚姓敢称始祖(天下无二姚)和常称始祖,理顺习惯顺和听起来 ...

2 i9 B! l- @- M. t6 `4 J& P8 f我还是认为加“太”与不加“太”是有差别的,至少在我们闽南地区是有差别的,而且意思相左很多。
pszyyao 发表于 2015-12-3 11:21:56
yqllz 发表于 2015-12-3 10:01
! y6 C7 U2 u1 F4 a9 I- Q- c6 {先达宗亲;舜帝是我姚族的始祖也只有我姚姓才称始祖(天下无二姚),陈姓、田姓若辈则称太始祖(因诸姓又 ...

$ \4 T7 o7 [* o3 P             舜帝是我姚姓的始祖,也只有我姚姓敢称始祖(天下无二姚)和常称始祖,理顺习惯顺和听起来顺,即是順理顺习惯和顺耳也。陈姓、田姓等姓氏则称太始祖,因诸姓又各有始祖。我认为:我姚姓也可称“圣祖舜帝”或“太始祖舜帝”,因为这个“太始祖”的“太”是至上尊崇之意。
yqllz 发表于 2015-12-3 10:01:26
姚先达 发表于 2015-10-3 20:45
/ C0 ~2 J! U( A2 R& s* f" s庆礼宗亲真是好样的,我们的太始祖会保佑姚家人健康长寿、人才两旺、幸福快乐、万事如意的!!{: ...
* p+ @* \! o/ p, h
先达宗亲;舜帝是我姚族的始祖也只有我姚姓才称始祖(天下无二姚),陈姓、田姓若辈则称太始祖(因诸姓又各有始祖),因此,敬请我姚姓宗亲谨记称圣祖舜帝时这个字加不得。8 c/ V5 z. h- b
pszyyao 发表于 2015-10-3 21:13:49
yqllz 发表于 2015-10-3 20:184 o" z+ z# c* Q# Q' v+ n2 P
拜读湖南省长祭吾得姓始祖舜帝的祝文,万分感动,引以为豪。再次将《亦祖亦神话舜帝》原文顶一顶,分享注 ...
5 A! o, @  B& q% R5 G2 i
两图在此帖中。谢谢你顶出来。/ l2 @5 _6 s8 q/ C$ `& y
姚先达 发表于 2015-10-3 20:45:09
庆礼宗亲真是好样的,我们的太始祖会保佑姚家人健康长寿、人才两旺、幸福快乐、万事如意的!!2 v& n1 P* s; F9 U( W# a2 S
yqllz 发表于 2015-8-10 16:42:56
桂林姚承毅 发表于 2015-8-10 11:52
2 N" {! }, d1 X2 [0 M把祖公符拍手机里了,常山里沟里走的,祖公保佑!
0 F! j% Y9 W# h* \8 E9 A2 n
圣祖的符,走遍中华大地都是灵圣的。美国的宗亲每年都回家乡拜祖,求符。愿圣祖保佑你。
桂林姚承毅 发表于 2015-8-10 11:52:07
把祖公符拍手机里了,常山里沟里走的,祖公保佑!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9-19 19:5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