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不能完全用现在的目光、价值观!应该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那样比较客观,每个历史人物都有时代的局限性! 从政有为官的道、权谋术,试问:一个宰相身边,都是反对派、发出的都是不一样的声音,能当好宰相吗?道理很简单哦!5 q% }0 n% A; } 崇公的这些做法,最多只能算是权谋术罢了,怎么能随便说是“小人”呢?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
人民怀念姚崇! |
谢孝民宗亲鼓励! |
维侃宗亲好文采。学习! |
应该说,我的帖子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了你的观点的启发。因为读版主的帖子时就立即产生了和你相同的想法,到下一楼读你的帖时,觉得你的议论把我的想法更清晰地表达出来了。于是再返回反复读版主的帖子,便找到了几个反驳的入口,其中,你的观点对我影响最大。![]() |
我在三楼的观点和7楼一致,但没有维侃兄那样的文采。哈哈:lol |
呵呵,幸亏建中宗亲提醒,要不真误会了尚明宗亲了。因为尚明宗亲没有注明出处,我按照惯例,针对版主跟帖。若是尚明宗亲看见此帖了,想来能谅宥。![]() |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1-1-6 02:32 编辑 7楼维侃兄的论说很雄辩,批驳有力,好文,赞一个!不过,我感觉您把矛头指错了,1楼文章可能是尚明转载的,他在2楼“人无完人,宗亲们明鉴”一语似已表明。:lol 尚明站长为姚网转载了很多极有价值的资料(但有好多没注明出处)。 ![]() |
本帖最后由 姚维侃 于 2010-12-27 22:20 编辑 尚明宗亲的这篇短文恐怕有点立论偏颇,且论据不充分,不能支撑论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小人”是和“君子”相对立的。汉典里的解释是,小人指人格卑下的人。但在尚明宗亲的文里,“小人”的概念内涵变成了“好弄权术,滑头,耍小动作”。这样立论在逻辑里叫偷换概念。“小人”和“权谲”不能混为一谈。再说了,在封建社会,上层官僚之间的斗争,谁都要玩点手腕的,没有点斗争艺术,就只能被玩弄权术的人挤下去。就具体的事说,姚崇要被皇上任用,张说也是“出于嫉妒,指使别人对他进行弹劾”,而且“因恐慌,想走玄宗的一个弟弟岐王的后门”,这也是玩弄权术啊,也是出于保护自己的政治地位的需要嘛。按照尚明宗亲的观点,这也是“小人”之所为,既是“小人”之所为,和“小人”斗的人,应该是“君子”。再说了,张说在台上当宰相,无所作为,不能振兴国家朝廷,却为了保住自己的权位而排挤贤才,其行为也的确够不上“君子”的标准。姚崇使用权谋挤掉张说,就大而言,有利于国家朝廷;就小而言,姚崇比张说有才能,适合“宰相”这个位置。没有一个正确的标准,怎么能区分“君子”“小人”呢?3 _% s" `8 Q! N; Z& J+ z6 D 玩弄权术,是任何一个封建官僚包括现代的官僚都在所不免的,但现代汉语从来都是丰富的,同样的意思,可以褒扬地说“智谋”,也可以贬抑地说“阴谋”。单纯地看,是说不清正邪的,那就要看行为的动机和结果了。如果其动机是为国为民的,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而且,其结果是推动了历史发展的,我们就应该称其为“智谋”;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为自己的,为小团体的,而且,其结果是阻碍了历史发展的,我们就应该称其为“阴谋”“权谲”。同样的道理,有些人被我们称作“政治家”,有些人被我们称作“阴谋家”,也是从其作为的动机和结果上来说的。$ j- r u+ E( p1 w 还有,我们品评历史人物,只能历史地、唯物地看,用当时当地的标准来衡量他,不能拿已经发展了的、现代的标准去要求古人。就像将来我们的后代子孙不能拿将来的观点和标准来要求现代的我们一样。/ D' c" k4 x. G ` 从尚明宗亲所举的两个例子来说,姚崇当时的做法根本不能证明他的人格卑下。尤其是在玄宗面前为刘幽求说的那些话,完全可以从正面来理解,并无恶意。客观地分析,一定要说姚崇“表面是保护刘幽求,实际上是证明他确有‘怨望’之罪”完全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是深文周纳,是强加于人!即使这个人不是我们姚氏的祖先,是另外一个人,我也要为之鸣不平的!9 l0 V. ^' Y9 Q$ n* @, o 综上所述,我认为尚明宗亲的话题有点立论偏颇,论据不足以支撑其立论。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