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县姚勇 发表于 2014-3-19 06:07, S4 v% J! l: G: r' Z$ i! x 是呀,说实在的,枢公和燧公在历史上做出了较大贡献,但是做官并不是很成功,不如姚崇公啊!做官讲究的“变”“通”“达”,并不是个容易的事。 |
做官有风险呀 |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4-3-18 23:49 赏析:) x! {) {0 p# r$ l; u5 ]1 b$ H3 e9 k + [! M* L9 ~8 Y3 U3 N# H" @ 此曲是老翁自述,回味平生,一次次描绘良辰美景,时光易过,转瞬已是儿女成群,我也垂垂老矣。有人问我怎得此生平安,他们哪儿知道,这些年来,我每天都在风浪尖上度过。 |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4-3-18 23:439 p6 ^/ F3 d. w, ~4 i6 N 姚燧的《阳春曲》: 笔头风月时时过,眼底儿曹渐渐多。. T# C" @3 z6 E' d 有人问我事如何?人海阔,无日不风波。 ( B, ~* i' F/ l( [. U5 x) W9 F 1 ?8 }6 X2 G# n$ |% d$ P |
译文: 姚燧先生任御史台监察御史时,有一天,御史大夫忽然问他:“ 我们皇上因为你贤能,所以提拔你为高官、充当皇上的耳目。现在已经一年多过去了,还没有听你说过一句兴利除害的话,只是忙着荐举人才,这为什么?”先生回答说:“我已荐举了一百多人,他们都是治国的干才,无论在中央和地方,都能对皇上治理国家大有帮助,这样,我对皇上的报效可算尽了心力,为什么非要烦细地说些兴利除害的话,才算尽到监察御史的责任呢?”御史大夫说:“真是宰相的器度啊!叹赏了好久。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