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有谁认识姚枢墓碑上的字?

查看数: 23304 | 评论数: 42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3-11-26 11:42

正文摘要:

姚枢墓碑上的字是什么?请宗亲们仔细辨认一下。9 m" @- b; f* |1 O 5 `8 T8 L1 J  b/ ?% D : i7 m2 T/ n7 x' v- L7 e' F9 R- L7 y3 x' k/ i; h( t ' l$ ^  C/ G8 Z$ U+ Z5 y; C

回复

辉县姚勇 发表于 2013-11-27 09:08:21
碑文内容是:“有元贈嘉程世舊學功臣太师開府儀同三司魯國姚文獻公之墓”
姚尚明 发表于 2013-11-26 13:10:50
姚枢是谁?
. y. j# G5 f% J# I0 M0 E& ^    " d+ s) T& j- \! d

. _8 U3 t* C1 T& X    您知道元世祖忽必烈吧!姚枢就是忽必烈的开国元勋呢!并且为保护和继承中原传统文化,恢复宋代程朱理学作出了突出贡献。他1238年在辉县的百泉扩大了当时已经衰落的太极书院,联合赵复等人,成为了理学传播的先驱者。9 Y0 K9 ^+ U& \) R( d
  B- U6 v( t4 [/ [0 B
  千里太行直挺挺斜卧在华北平原上,却在辉县拐了个弯,撇下了一个风水宝地来。姚枢隐居在辉县百泉的太极书院里著书讲学,传经送宝,倒也自得其乐。) f$ M8 f& ]# u" ^

6 x+ X5 A+ E" V% e. x* A/ n2 I   可是,南征北战忽必烈怎会放过这样一个人才呢!终于将姚枢招至麾下,姚便一直辅佐忽必烈到元朝的建立,姚枢也被任命为中书左丞。
1 K$ @7 C2 X6 o6 s; o3 X" q2 T5 n7 r- `4 p* s. ^5 b8 w
   后来,他告老还乡,但并没有回到他的祖籍辽宁去,而是又选择了辉县,在辉县的城北有一座山叫韭山,山似雄鹰展翅的模样,山后是绵延的太行群峰,山前是广袤的华北平原,姚枢选择了这里作为他最后的归宿。1280年,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按照夙愿被葬在了韭山之前,元世祖忽必烈还给他加封了许多美名,陵墓很是排场,还派大小官人专门为他守墓。5 b( @% w  c" X$ n- u. O! W- \4 o3 O

! Y& y7 C% C; W9 i% t' E# O' L   历史如烟起尘落,几百年过去了,姚枢的历史功绩渐渐被人遗忘。1 ?; B) K, O2 Y) Z
- j# x3 m3 D( e) V% h- K( I. Q
  但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姚枢墓还是一片郁郁苍苍,翠柏掩映,墓前的石马石羊整齐地排列在墓道的两侧。可是后来,随着县城规模的扩大,姚枢墓被湮没在了钢筋水泥之中,以至于后来,当城建部门测绘县城的北环路时,完全不知道这里还有一个县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当姚枢墓赫然惊现于北环路正中央的时候,有关部门束手无策,不知道该如何处置它!
) Q9 H! Y) _  g
/ s, j- O* I  p* g+ z5 y  [   所以,马路上的车辆只从一边经过,而另一边则围绕着姚枢墓变成了一个垃圾场。(见照片) ; I, b& n# H9 E/ d5 f- q% z

9 p8 X, ~1 C( e1 l1 J4 y  确实棘手!姚枢墓只是一个县级文物,远不像其他王侯将相贵族皇陵显赫,所以,以他这样一座塌陷了的、肯定已经被盗挖过的坟墓怎能阻挡得了现代文明的隆隆车辆呢?所以,只能打破这里的宁静,将已经沉睡了几百年的一代宗儒唤醒了。$ U9 B# i2 W/ N5 `+ _* p
! K: p. y, ^- B) O! @9 N4 i, q+ J
  姚枢太不聪明了,竟没有想到几百年后自己将被喧闹的现代文明所包围,竟不得安宁地沉睡在垃圾堆里!
1 ^! F% m4 T0 t9 l7 }& X: \& {/ p6 ?% S7 q7 a& a7 [
   辉县人民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把历史抛在了一边,不尊重历史的民众不能算是个优秀的民众!大小官庄的村名是怎样来的,恐怕大小官庄的人知道的没有几个?1 m; t: e7 G/ H  [3 T& z# g

% ]) b) _. Z9 H  @/ Y   姚枢墓折射了太多太多的东西!0 z0 j, e% J% q( L* x+ n# q3 q
# E4 ?! D8 n" T  Y3 [. C1 K
    辉县自古就是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好地方,许许多多的名人曾隐居于此,齐王田建、孙登、竹林七贤、曹魏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曹芳、理学大师邵雍,反清名士彭了凡,儒学大师孙奇逢等等,甚至连窃国大盗袁世凯也将家乡辉县当作他避世的港湾。他们或者为了避乱,或者为了求得安闲,或者是养精蓄锐,总之,他们选择了辉县。所以,辉县的文物之多让人有些熟视无睹,以至于竟然暴殄天物!
2 j6 e$ l' k  U% B) C6 V  当年,辉县在开通文昌路时,省级文物共城遗址被开膛破肚,文昌路纵向穿城而过,使得残留不多的南城墙瞬间化为乌有。可笑的是,2006年3月,共城遗址晋升为国家级文物,这是在辉县文物局局长张有新的一再争取下取得的成就,可是这种成就令人啼笑皆非,不知道该为共城遗址庆幸呢?还是该为其悲哀?就好象是我们国家常常在一个英雄死后给他加封诸如“模范共产党员”等称号一样,已经死去了,你纵然是给他加封天大的美名,也变得毫无价值,毫无意义了!% F6 H2 \) T+ C$ N1 W$ {4 z

" E- H4 W1 S6 B/ M   姚枢墓还在,虽然已经被垃圾所包围!
  _: g. j0 [  n. E$ v, }5 Y7 ~" l
, c: E* R, M: ^  想起了余秋雨所写的《遥远的绝响》,他写到了竹林七贤,写了阮籍、嵇康等,写了山阳的竹林泉!可是,余先生把山阳的地址全弄错了!不知是有意还是无知,他将位于辉县吴村的山阳村写成了“焦作山阳”!看似漫不经心的一笔,却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余秋雨是谁?当年不是他的一篇《抱愧山西》让山西旅游一下子走红的吗?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等,不都是余秋雨从落后贫瘠的晋中发掘给了世人吗?
' A' g" ^/ \2 l* A
# C0 i, l7 O: y* d# Y' L8 w( M/ R  不要埋怨余秋雨了!9 l5 ~5 r' V) i/ o# g. s/ h

) j* H7 \- w# c9 w; i' e, M  辉县的山水、辉县的历史远比焦作秀美悠久得多,可看人家的旅游搞得多红火哟!他们早就设立了“山阳区”,建造了豪华的“山阳宾馆”,早就打出了“山阳”的牌子,难怪余秋雨会错认为山阳就在焦作!
0 u% @. C( o' K- ]  ]. {1 M/ B% f# i7 u" ?7 r
  焦作人正在将山水旅游打造成山水文化旅游呢!焦作人一定会为余先生的文章忍俊不禁!$ E) R/ T5 r# Y) v' G

" G5 J; L' [5 m  s6 p8 g7 O3 e2 I( q   错了,真的错了!余先生!真正的山阳是现在的辉县山阳,而不是焦作山阳!不信您来我们辉县看看?!可是,让他看什么呢?) q4 ^% d& g. V3 @: B8 g6 l) X- A

# I/ w* C1 ], J% |) v; g  j   看我们辉县的地图上错将“竹林泉”印刷成“珠林泉”吗?看破败的竹林寺,还是看颓废的七贤堂?历史已远去,曾经在中国魏晋时期颇为喧闹的竹林早已经不复存在了!泉水也干涸为垃圾坑!只有几个目不识丁的乡间老太太守着几个面目狰狞的泥塑挣几个香客的零花钱!3 J: X4 j( m  k0 J* _1 M$ h

9 f0 E/ |* Q# s/ L, O9 f4 w# C  当年,诸葛亮的籍贯有豫鄂之争,现在,端午节有中韩之争!我们辉县绝不跟焦作有什么“山阳”之争!我们辉县的文物多着呢,让它几个又何妨?0 P' h3 B, }% V- {% M! C
) H+ \; A4 |; v; Z
  扯远了!还说姚枢墓吧!怎么来处理这个县级文物呢?有点像曹操的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1 I; z- O; [" a# B- W. Y
0 m& d& l8 x4 c& f6 \9 n8 r  2006年元月,借给全县初三语文期末考试命题的机会,我将它作为一道综合实践活动题目写在了试卷上,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此事的看法,还可以提出解决方案。没有想到的是,学生的答案惊人的一致,他们说城市建设不能以牺牲文物为代价!现代文明的发展不能以破坏历史为前提!有学生还提出建一个街心花园什么的。学生的想象力是最强的!他们最有创新思维!
( L. `) E/ t- x5 Q0 l6 [  p
7 b* K* z! S8 O, y& f- V  文物是凝固的历史,是可以触摸的,它将许多远去的东西以另一种形式呈现给世人,它是弥足珍贵的,如果失去,将永无再生的可能!而且,文物的巨大价值还远不如此!那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啊!
7 \8 g& ]( j) f5 l3 b
' Q0 M! d/ s& v0 q, F! r- O$ q在辉县北环路的正中央,躺着一个历史伟人,一个政治家,一个理学家!这里曾经是荒无人烟的郊野,这里没有耕田时,他已躺在这里!这里没有马路时,他也躺在这里!这里没有楼房时,他还躺在这里!有人盗窃了他的珍宝,他没有吱声!有人用去了他守墓的雕像,他也没有吱声!有人在他的周围堆满了垃圾,他沉默不语!当现代文明的隆隆车辆从他身上疾速碾过的时候他还能沉默吗?( \3 s% v: u! |* _5 k* @

; x# f1 O$ n% w/ E  读一读墓碑上几个依稀可辨的文字吧!" `; X# h- q/ H

$ r/ q! x, q0 X, F% N) ^0 B. Y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3-11-27 15:34:19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3-11-27 06:23
4 ?0 P- c  h6 r- D2 E6 _姚枢,“ 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武宗(帝海山)追号嘉猷程世旧学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 ...
  [- d6 Q* H' t( e8 m8 I$ L4 V
          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一派,有时会被简称为理学,与心学相对。是指中国宋朝以后由程颢、程颐、朱熹等人发展出来的儒家流派,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他有不同的名称,如天、道、上帝等),而且他是善的,他将善赋予人便成为本性,将善赋予社会便成为“礼”,而人在世界万物纷扰交错中,很容易迷失自己禀赋自“理”的本性,社会便失去“”。
  所以如果无法收敛私欲的扩张,则偏离了天道,不但无法成为圣人(儒家最高修为者,人人皆可达之),还可能会迷失世间,所以要修养、归返、并伸展上天赋予的本性(存天理),以达致“仁”的最高境界,此时完全进入了理,即“天人合一”矣,然後就可以“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时人欲已融入进天理中(灭人欲,不是无欲,而是理欲合一),无意、无必、无固、无我(从“毋”变成“无”),则无论做什麼都不会偏离天道了。
  他还认为,由於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所以万物“之所以然”,必有一个“理”,而通过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可以达到认识真理的目的(致知)。
形成
  从广义上说,它也包括由 朱熹所摄入的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和二程)的学说,并延伸到朱熹的弟子、后学及整个程朱的信奉者的思想。由于朱熹是这一派的最大代表,故又简称为朱子学。程朱理学在南宋后期开始为统治阶级所接受和推崇,经元到明清正式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故如对宋明理学的概念不做特别规定的话,在通常的意义上便是指程朱一派的理学。
  二程曾同学于北宋理学开山大师周敦颐,著作被后人合编为 《河南程氏遗书》。他们把“理”或“天理”视作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源,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在穷理方法上,程颢“主静”,强调“正心诚意”;程颐“主敬”,强调“格物致知”。在人性论上,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并深入阐释这一观点使之更加系统化。二程学说的出现,标志着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形成。
  南宋时,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思想,建立了一个完整而精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
    他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根本和本体,太极本身包含了理与气,理在先,气在后。太极之理是一切理的综合,它至善至美,超越时空,是“万善”的道德标准。在人性论上,朱熹认为人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前者源于太极之理,是绝对的善;后者则有清浊之分,善恶之别。人们应该通过“居敬”、“穷理”来变化气质。朱熹还把理推及人类社会历史,认为“三纲五常”都是理的“流行”,人们应当“去人欲,存天理”,自觉遵守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规范。朱熹学说的出现,标志着理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
  宋元明清时期,历代统治者多将二程和朱熹的理学思想扶为官方统治思想,程朱理学也因此成为人们日常言行的是非标准和识理践履的主要内容。在南宋以后6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程朱理学在促进人们的理论思维、教育人们知书识理、陶冶人们的情操、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历史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它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也有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少人把程朱理学视为猎取功名的敲门砖,他们死抱一字一义的说教,致使理学发展越来越脱离实际,成为于世无补的空言,成为束缚人们手脚的教条,成为“以理杀人”的工具,从而反映出它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3-11-27 05:50:37
姚立行 发表于 2013-11-26 10:53
- F; h& _7 T( @6 @, }- c姚燧所撰《中书左丞姚文献公神道碑》载:“(文献公)终丧时,孤姪燧仕安西,燉佥淮西提刑,炜独举其柩,  ...

" K% e9 m) t) R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辉县市区北3公里有座人们向往的名山——韭山,海拔413.5米,孤峰耸立,俯视群山。山南有佛爷洞、朝阳洞,北有阴雾洞。佛爷洞内依石壁雕有石佛48尊,五官清晰,形态各异。山颠有古刹玉皇殿,中心大道直通南麓,乡村公路环绕两侧。年节假日,游人如织,韭山上下人如潮,争先恐后赛登攀。最具有古老风俗和传统特色的是每年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秋高气爽,春华秋实,辉县男女老少成群结队到韭山登高。中午时分,游人席地而坐,摆开酒食进行野餐,饱览韭山秀色。达官显贵、文人学士则登高作赋,赏菊吟诗。站在峰顶极目远眺,古共城美丽无比,田园村庄一片锦绣,群山起伏宛如画图。
6 \: [' A3 m  S  清顺治年间,著名学者、翰林院编修王紫绶重阳节登韭山,作《韭山秋眺》诗曰:“高空霜净出烟鬓,一上髫峣尽解颜。几处萦回仍古磴,忽求苍翠是何山。太行地逼神龙走,河塑人稀猛虎闲。满眼秋光看不足,晴霞多在夕阳间。”  x! J, R8 z9 b% ]! _7 k3 T* ?; N& u
  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新任辉县令渭彬于重阳节登韭山与民同乐,作《九日登韭山》诗曰:“崇山何以九呼名,天设嶙峋快客情。昧爽尚愁风雨阻,重阳偏党步趋轻。薄书浇倩白衣酒,禾黍馨随黄菊英。霜鬓茱萸着待插,我身试问可渊明?”1 z! M8 U( j' ]* S; {1 a  i
  近年来,辉县市已将太行秀峰韭山辟为韭山公园,让文明风俗源远流长,让登山活动发扬光大,让旅游事业兴旺发达。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3-11-26 11:46:10
          您知道元世祖忽必烈吧!姚枢就是忽必烈的开国元勋呢!并且为保护和继承中原传统文化,恢复宋代程朱理学作出了突出贡献。他1238年在辉县的百泉扩大了当时已经衰落的太极书院,联合赵复等人,成为了理学传播的先驱者。千里太行直挺挺斜卧在华北平原上,却在辉县拐了个弯,撇下了一个风水宝地来。姚枢隐居在辉县百泉的太极书院里著书讲学,传经送宝,倒也自得其乐。可是,南征北战忽必烈怎会放过这样一个人才呢!终于将姚枢招至麾下,姚便一直辅佐忽必烈到元朝的建立,姚枢也被任命为中书左丞。后来,他告老还乡,但并没有回到他的祖籍辽宁去,而是又选择了辉县,在辉县的城北有一座山叫韭山,山似雄鹰展翅的模样,山后是绵延的太行群峰,山前是广袤的华北平原,姚枢选择了这里作为他最后的归宿。1280年,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按照夙愿被葬在了韭山之前,元世祖忽必烈还给他加封了许多美名,陵墓很是排场,还派大小官人专门为他守墓。 【新乡电视台记者报道】
辉县姚勇 发表于 2021-4-11 08:27:37
枢公之子姚炜,附葬于枢公墓前,墓碑由元代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知经筵事、书法家康里巎巎书,字大八九寸,碑文“赠推忠秉德佐治功臣、光禄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柱国、鲁国姚文忠公墓”。可惜,2009年被车拦腰撞断,现藏于辉县市文物局。3 k) d3 o( o# Y0 V! R: L. c
* p; Q- ~5 g$ H; ~! P7 X, N
            
' m) h0 m5 i& n            2014年3月7日,河南省姚姓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姚学谋在辉县市文物局观看断碑。
4 ~+ S( B* ^6 r) X9 t 5 Z5 ]' b' G* ]7 L6 Q

2 t# @0 v# o6 _1 j* @7 X- W8 O
六合居士 发表于 2020-4-13 13:45:04
“有元贈   嘉程世舊學功臣  太师   開府儀同三司   魯國姚文獻公之墓”
pszyyao 发表于 2020-4-12 17:10:51
               由你开头的帖,引起丰富的内容。——姚网,姚文书,有谁认识姚枢墓碑上的字?
, A. m& i  t7 y. B3 j: s: ]
http://www.yaogens.cn/porta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5336&fromuid=17165* h( Z+ o# d1 Y+ J* h) W& d' I: s# x0 e
7 Y* J9 N4 a5 o
( f7 H, B8 B+ w* d: n% E
, U8 y# n6 O! m  U5 P
7 V- l6 }7 p+ w4 }0 C2 }
     辉县姚勇提供姚枢墓碑文:“有元贈嘉 程世舊學功臣 太师 開府儀同三司 魯國 姚文獻公之墓”
0 ?$ X7 x' y% v) F) |& t     元武宗追赠嘉猷 程世旧学功臣 太师 开府仪同三司 鲁国公
* d7 s; u; E; y) Q4 {   ~: ?9 x; G2 @7 H1 S* P8 B' D

$ }7 p1 ^6 {2 q* b9 l& ~1 R$ |
( ~9 Q( j2 A$ U5 \& G9 m
) |! t# K! S+ P( l- c: F% N
姚寒松 发表于 2020-4-12 13:24:30

4 H( K$ k" U  c& e
7 n3 @! R$ e  L
姚良韬 发表于 2014-11-5 21:50:42
祭拜姚枢墓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4-4-8 08:13:05
辉县姚勇 发表于 2014-1-16 06:53
6 X$ O8 D" P; I: S; N我已经联系了一个搞拓片的,明年春天准备把枢公、炜公以及姚屯老家的墓碑拓下来,以便永久保存

! B1 H0 {* G3 @3 @河南2吨多重明代石马被盗 村民悬赏抓贼( d4 y3 K7 Y% P
姚卿芳 发表于 2014-1-18 17:43:22
  
. I+ H  Z5 _$ P姚勇宗亲,姚姓宗亲感谢你!!!
辉县姚勇 发表于 2014-1-18 15:39:09
过奖,应该做的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4-1-17 10:53:08
辉县姚勇 发表于 2014-1-16 06:53
  Y8 u1 v  S# P9 F* t我已经联系了一个搞拓片的,明年春天准备把枢公、炜公以及姚屯老家的墓碑拓下来,以便永久保存
, T/ C( b# b! T7 e
        谢谢姚勇宗亲的努力,姚姓宗亲感谢你!!!
辉县姚勇 发表于 2014-1-16 15:53:13
我已经联系了一个搞拓片的,明年春天准备把枢公、炜公以及姚屯老家的墓碑拓下来,以便永久保存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15 18:1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