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抗日忠烈姚子青喋血上海宝山县城

查看数: 818 | 评论数: 4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3-6-21 18:55

正文摘要:

8 R3 L$ `# g1 x# }' n7 r( Q + `0 m8 U$ {/ S3 U0 _) t / O# w/ `+ H0 X( }, I, g9 }! a' N' V' t0 b6 ?' ]# m; } 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上海宝山县城因位于江海门户,东、北两面紧靠长江,为日军 ...

回复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3-6-23 07:27:09
黄埔六期姚子青-姚子青营宝山殉国颂
黄埔十七期 葛世大 撰稿
    今日上海宝山区的临江公园,松柏苍翠.游人络绎,是一处景观独特的游赏之地。曾记否1937年“八一三”抗日战争中,它是淞沪会战的重要战场,是黄埔六期生姚子青营长和他600弟兄洒血捐躯的埋灵之地(因尸骨无存)。当年他们孤城喋血与宝山共存亡的英雄事迹,已升华为后代子孙心目中的常青松柏,皎皎日月,永不磨灭的巍巍丰碑,垂范历史的民族骄傲。/ d6 C, ]+ y# D* U  U' C! d
    1937年在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下,于是年8月7日,国民政府南京国防会议作出全面对日抗战的决定。中国人民总动员,地无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有力出力,有钱出钱,齐赴国难。
  Y+ S# ]7 z, u% _, [- k9 v: ~0 E+ T4 W    8月11日,驻扎在武汉的国民革命军十八军九十八师奉命调赴南京担任卫戍,青年军官姚子青是这个师二九二旅五八三团第三营少校营长。13日午后船抵南京下关时,日寇已在上海发动攻击。闸北、虹口、杨树浦一线和我军发生激烈战斗,战况激烈。姚子青的同乡、黄埔军校一期同学,二六四旅旅长黄梅兴便于14日在八字桥阵地不幸中弹牺牲。, ^( ?4 G; h4 S1 @5 N
    那几天,由于我军预有防备,英勇抗击,日本海军陆战队死伤枕藉,日援军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重新部署兵力,恃其飞机大炮立体战的优势,企图在长江口沿岸强行登陆,突破我方防线,从侧面兜袭我军后路,一举占领上海。我方为了加强防务,8月20日,命令卫戌南京的九十八师兼程驰援淞沪前线。师长夏楚中派二九二旅五八三团防守长江口沿江阵地,遏止日军登陆。8月23日,罗泾、小川沙、狮子林先后失守,登陆日军随即向宝山县城、罗店、浏河方向分进合击,情势危殆。旅长方靖鉴于宝山县城乃江海门户,战略地位重要。狮子林在其西北,相距10余里,吴淞炮台在其南,仅隔10里,现在南北两处均已不守,地处贴江边沿的宝山便孤悬暴露,三方受敌。方旅长斟酌再三,决定派黄埔军校六期毕业现任五八三团第三营营长姚子青前往接防。姚营长一向报国有志,忠诚信守,有独当一面的指挥能力。他在受命时回答说:“子青守土有责,誓与宝山共存亡,请旅长放心。”7 R7 B- {7 B- o7 r% e
    姚子青广东省平远县大柘乡人,父耕母织,家境苦寒。兄弟姐妹6人,予青排行第五,身体结实,面相斯文,深得父母喜爱而另眼看待,起早摸黑省吃俭用供子青上学。6年后,子青毕业于大柘乡景清小学,又以优先名次考入平远县立中学。学校离家两华里,一天来回两趟,他想起兄弟姐妹6人,母亲做鞋费钱又辛苦,孝念之下,脱去鞋子跣足而行,将近校门才洗脚穿鞋进校。广东气候暖和,几年如一日,倒也练出一双铁脚板,为他以后的军旅生活带来便利。子青读书用功,从不脱课。每逢星期日,不是随父下田,就是上山砍柴,长期劳动,养成刻苦自励诚实善良的品格。广东省开革命风气之先,孙中山先生的崇高革命活动就像无声号召激荡着平远县的有志青年。姚子青那年17岁,征得父母同意,去广州考进了“黄埔军官学校”,成了第六期的黄埔生。毕业时成绩优异被分发到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师带兵,历任排长、连长、副营长。他怀着对军阀和帝国主义侵略的仇恨,参加过多次保卫广东革命根据地的战役。因有战绩被保送至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步炮队深造,再进陆军军官班进一步培训,网部队后被提升为步68兵少校营长,驻防汉口。“七七”事变爆发,不多日,部队奉命调防南京。
9 _$ U5 Z, k( P% U( `9 d, q8 I8 B0 c! ]    姚子青带领全营官兵迅速赶赴宝山,眼见宝山县城很小,穿城不过两里余,方圆不足10里:城墙之矮可以攀越,护城河之浅可以涉渡。县城原本人烟稀少,战争爆发后,县府迁往月浦,百姓多半逃避他乡,十室九空,如此孤城,无险可守。然而姚子青受命之际已经明白:守住宝山,可使登陆狮子林和炮台湾的日军难以联成一线,拉不起对我方的包围网;守住宝山,如同拽住敌人后腿,既摔不掉又进不得:守住宝山,可以赢得主动,让统帅部有时问调兵遣将从容增援。姚子青慷慨激昂对全营官兵作了动员,然后带领连排长作战地勘察,都认为城墙矮小,不易防守,战场必须摆在城外。他命令各连突击挖战壕、筑工事,星夜作业。6 g4 S" R' y. z$ Z* _! U
    毫无疑问,这将是一次军力悬殊以弱抗强的阵地战。敌人有坦克大炮,有从近距离起飞的轰炸机,有停泊于长江装有远程大炮的多艘军舰。姚营呢,只有老式近战武器和迫击炮、手榴弹而已。以血肉长城抗衡海陆空,牺牲是可以想象的。5 U. O: S( I1 |) ?. I" @$ Q
    从9月1日至3日,作为交战的第一阶段,日寇调遣炮台湾的大部分兵力在战车掩护下向宝山进犯,停泊在长江口的敌舰大炮每天轰击宝山。姚营采取灵活战术,以静制动,集中手榴弹优势对来犯之敌进行还击。或乘其立足未稳,迎头痛击,屡次挫败敌人攻势。
7 a+ y2 O; j. y5 u: c! [4日至6日的三天中,敌人因屡攻不下,更趋疯狂,调集登陆狮子林方面之敌增援炮台湾敌军进行夹击,以飞机、战车、大炮掩护两千步兵进攻,企图在城东、南、北三面强行突破。姚营官兵抱定与城共存亡的决心,以一当十,以十当百,在金家宅一带和宝山外围,击退南北两方夹击之敌,杀死日寇200余人。为了坚守阵地,不怕牺牲,抓住机会频频回击。姚营弟兄前仆后继,以死相拚的冲杀,令鬼子胆寒。5日傍晚,得知方旅长派来增援的五八七团第一营被日军炮火阻住通路,无法抵达宝山时,姚营毫不胆怯,孤军喋血,人自为战。% ?5 a  j5 Q7 ~2 m' _  _/ E0 Q
    6日至7日,血战两昼夜后,姚营城外阵地完全陷落,县城被日军包围,姚营长与旅部失去联络。只见宝山上空,多架敌机肆无忌惮轮番投弹扫射,敌舰大炮轰击之声不绝,整个宝山上空烟雾弥漫,城内火海一片。我方指挥部只能根据日寇炮声和日军攻击的猛烈,判断姚营仍在顽强苦斗,深知宝山陷落只是时间问题。延到7日下午,战斗渐趋沉寂,姚营600官兵全部战死,无一生还,姚营长年仅29岁。% D8 B2 Z/ h) f; A0 R3 y) G
    三天后,一对老年夫妇从宝山废墟中逃了出来,向《救亡日报》记者泣诉说:城破时,我们在隐处看到姚营长率领20多个士兵向防空洞方向退去,恰有一枚炸弹在他跟前爆炸,弹片击中姚营长腹部,肠子都淌出来了,那20多个士兵全被日本强盗封死在防空洞里。
% r! F/ l% v) O/ Y' W9 Q' p2 R    9月18日,《大公报》刊登记者杨纪的战地采访:“9月5日,宝山守城之将姚子青将军,以一营之众,当敌海陆空立体战术之威胁,苦撑3日之久(实际应为9月1日至7日),乃全营殉职,此种成仁取义之泱泱大国民族风度,非有悠久文化及高尚德性培养之军人,孰能至此……”
- c6 E: P1 Z. I' E+ |+ N1 r3 s    姚子青600壮士殉国的事迹,震惊中外。南京《中央日报》发表《吊宝山城中六百义士文》,上海《大美晚报》著文赞颂:“此次姚营全部殉城……此非仅中国人之光荣,亦为全人类之光荣,其伟绩将永垂史册而不朽!”随后国民党执监委员会通电全国褒扬。国民政府追授姚子青为陆军少将,并在南京市铸造姚子青铜像,他生前居住过的汉口市生成里那条街改名为“姚子青路”。他的家乡平远县建起了“子青祠”,办起了“子青职业学校”、“子青女子中学”,将县城中学命名为“梅青中学”(黄梅兴同为平远县人)。文艺界将其事迹拍成电影,编成民间说唱……。去年,宝山区政协通过决议,呈请市文管会批准,要在临江公园建立姚营殉国大型纪念碑,以垂后世。

# G$ ^: Q1 d" L' w! ~1 N+ t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3-6-23 07:23:43
回复 3# 南阳姚文书 2 }' O. N+ }. v( R: R* S0 \

9 c( s) M% S! W8 k- L+ g$ J
" A- H- ]' @5 H, Q                姚子青和全营官兵壮烈殉国后,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会于9月10日通电全国:“宝山之战,姚子青全营与孤城并命,志气之壮,死事之烈,尤足以动天地而泣鬼神……”。南京《中央日报》发表了《吊宝山城中六百义士》一文,称姚子青为“民族人格之表现”;上海《大美晚报》著文赞颂:“此次姚营全部殉城,其伟大壮烈,实令人内心震动而肃然起敬,此非仅中国人之光荣,亦为世界人类之光荣,其事迹将永垂史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追授姚子青为陆军少将,并在南京铸造姚子青铜像。后人为纪念这位英雄,将姚生前居住过的汉口市生成里的那条街改名为“姚子青路”。姚家乡平远县建立了“子青祠”。1949年后,平远县办起了“子青职业学校”、“子青女子中学”。1985年5月,中共平远县委、平远县人民政府为纪念抗日将领黄梅兴、姚子青烈土,将原城镇中学更名为“梅青中学”(“梅”指“八一三”淞沪抗战中第一个牺牲的黄梅兴将军)。1995年8月13日,上海宝山人民在临江公园为姚子青营立纪念碑。碑是一块重达20吨的天然巨岩,正面镌刻着“姚子青营牺牲处”,紧依在旁的另一块大石上,刻着姚子青营六百壮士喋血宝山的壮烈事迹。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3-6-23 07:20:30
回复 2# 南阳姚文书 # ?1 N' \5 J3 E  T$ ?; @% l
/ x2 K, Y+ [+ d# b' ]. p

7 ^  u) [/ a* F: t1 ~+ y   姚子青(1909-1937),字若振,号中琪,广东平远县人,抗日忠烈。追赠陆军少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毕业。“鲸涛鳄浪撼危城,
) O4 d5 l8 p; F  ]全仗吾曹抵死争。5 R4 V' \& N( g: _, ~4 Y: w2 p
五百健儿齐殉国,/ D7 S% R- G! r- ]
中华何止一田横。”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3-6-23 07:14:48
事迹感人,华人骄傲。时事造英雄,我辈当永记。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8-12 05:5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