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女英峰下有个黄家大院村。黄老伯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叫美姑,一头长发又黑又亮,人称“美发姑”;二女儿叫蛮姑,脸被晒得黝黑,头发又黄又乱。美姑好吃懒做,一天里从早到晚就知道梳妆打扮,蛮姑却忙个不停。有一次,蛮姑到娥皇峰后的凉伞坳去挑水,路上遇到一个老婆婆,见那老婆婆病得厉害,路都走不动了。蛮姑把她背回家来,端水喂药,思心地照料她。美姑看到这个病婆婆,心里很讨厌,就恶言奚落她。老婆婆临走时,给蛮姑一个小梳妆箱。蛮姑用里面的小梳子梳头,头发一下子变得又黑又长,直拖到地,非常秀美。用小铜镜照脸,脸蛋儿也变得白里透红,像杜鹃花一般美丽。美姑心生妒意,夺过镜子一照,却变得又黑又丑;拿起梳子梳头,梳子变成石锯,沾在头上弄不下来。原来,老婆婆是舜母石神,梳妆箱是娥皇女英留下的宝贝。勤快好心的人用它,越用人越漂亮;懒惰妒心的人用它,越用人越丑。姐姐只好去干活了。才干了七天,就累得受不了,此时更嫉恨蛮姑,就拿起碧玉梳使劲地朝女英峰甩去,又拿起小铜镜摔到地下,把梳妆台扔到南山坡上,随着一片响声,那把碧玉梳长成一座大山,像一把大梳子,这就是“梳子山”;青铜镜嵌入地下,变成圆圆的“镜子塘”;南山坡也青石升起,变成一座大石“梳妆台”。美姑吓得连忙往家跑,可是,怎么也迈不开步,一会儿便变成了女英峰下的“美女峰”。/ Y" w6 \7 }1 ?" E! R& A. S
又传说,舜死之后,娥皇女英哭得死去活来,不施胭脂,不抹水粉,最后哭死在灵前,变化两座山峰。她们的使女婵娟亦悲痛欲绝,扔了梳妆用具。终日哭泣,最后也死在了二妃身边,化作了“美女峰”,侍立在娥皇女英二峰之侧。她的梳子、镜子、梳妆箱也都变作了大山。每当月朗星稀之夜,人们仿佛看见婵娟在给二妃梳头哩!4 d9 v" U- z# B8 \0 s% h2 D7 F
象鼻亭·白鹤观
相传舜帝的身边有三个活宝贝:两只白鹤和一头大象。白鹤,一只叫“皇皇”,一只叫“英英”;大象叫“均均”。 ' l9 n( o2 Y( \4 z 两只白鹤是舜帝救下来的。一次,白鹤被豺狗咬伤,掉在山上不能动,舜把它们抱回家去治伤饲养起来,白鹤伤好后,舜又把它们放归山林。可是,这两只白鹤感激舜的恩情又飞到了他的身边。一天,舜被毒蛇围攻,白鹤扑上去用长喙啄烂了蛇头,救出了舜。大象均均是舜驯养的。均均帮助舜耕田,和舜一起降龙伏虎,射豹杀蟒。舜死后,“均均”整天哀哀地叫,不吃也不喝。它用鼻子卷来紫兰、长尾竹,埋在舜墓周围。后来,它每天到舜耕过的田中去,用鼻子耕种,年年如此。乡民们将它耕过的田列为“祀田”。一百多年后,均均死时两眼还直直地盯着“祀田”。所以,人们在这里修了“象鼻亭”以示纪念。; k+ Z R& Z+ b: A$ b! c
两只白鹤在舜死后,也整天哀鸣不止,每天飞到紫荆河里,噙来无数紫贝,放在墓上,夜里则栖息在墓前岩石上,为舜帝守灵。一百多年间,舜墓全被紫贝盖满,变成一座1丈多高的珍珠大墓。皇皇、英英最后双双死在墓前岩石上。乡民深为感动,在岩石上修白鹤观以示纪念。 ( U1 n) H: _" S' T& ?- H
隐士许由的传说
在九疑山深处,有个“许由村”,村边有一条“许由”河,这村这河为什么以许由来命名呢?4 ]2 Z6 U: I1 R% U4 L
传说尧年老时因儿子不成器,便想找人继承他的王位。有人推荐了隐士许由。他就亲自到河南登封县箕山里去拜访,几次皆未遇。有一天,尧到嵩山巡视,忽听得山上的茅屋中有人在弹剑作歌:“叹彼唐尧啊,独自愁苦。劳心九州啊,忧勤后土。说我明德啊,禅让易祖。我快乐啊,不看不顾。”尧知是许由,寻声而去,找到了许由,请他出山辅政,并要把帝位让给他。许由当晚就逃回了箕山。尧又追到了箕山,许由仍不从,并逃到颍水边,用颍水洗耳。这时,巢父牵着小牛来河边饮水,见状问其原因。许由说,尧要让他当帝王,玷污了他的耳朵。巢父说:“这都是你的不是。你若诚心隐居,何不到高山深谷藏起来?偏偏要到处浮游,高淡阔论,还用歌词去激尧帝。你在此洗耳,岂不把这清水河也洗污了!”许由自觉惭愧,就带着妻子儿女南下,来到了九疑山,在一奇峰下的小溪旁,结庐隐居。 * u& ?# B& U' k x! g9 L9 v; R 三十年过去了,接替尧位的舜不幸在九疑山中驾崩了。许由闻讯,悲痛之极。将自家的田地、房屋、牛羊等财产全给了别人,把书全丢进了河里,钱全散到道路上,说书和钱财都是害人之物。然后,孤身一人带着一支竹箫,引了白鹤,骑着大象,入深山而去。 8 x% d1 `& |' l* y 过了许久,有人见一白发老人坐在象背上,吹奏着“箫韶”之乐曲,那大象用鼻子卷着石棒有节奏地敲打着石壁,发出宏大的钟声,响彻山谷。老百姓说是天钟在为舜帝奏哀乐。此处取名叫舂陵国。又过了许久,有人看见九疑山的一座峰头上,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骑着大象,哀叫着“万岁爷”.百姓以为是天神来朝拜舜帝,便叫此山为“万岁山”。后来,人们知道是许由所为,便把他曾住过的茅屋后的山称为“箫韶峰”,他住过的村子叫“许由村”,村旁的小河叫“许由河”。 $ |" z' }; C% L* L. Q( y' R 那头大象据说也登仙石化为山中的“象鼻石”。 9 a' p5 f i9 e7 R2 L8 i: J/ n
大禹斩龙
鬼斧神工世所无,镌龙雕凤巧凿涂。移来蓬莱三仙岛,锁擒龙蛟入玉壶。禹伯成就千秋业,氤氲瑞气满陵都。& m5 e5 h6 S3 R
位于舜源峰附近的紫霞洞内的奇观颇有来历,千百年来流传着禹王斩蛟龙的故事。 . g, }+ U n% c3 ]' @& v6 z5 v 相传舜帝死后,他的两个妃子千里寻夫,奔赴三峰石下,哭死在舜帝墓前。舜帝墓后有个石匣子,上刻有“舜封”字样。二妃死后,她们的侍女捧着石匣回京交给了禹王。禹王打开石匣,拿出里面的遗书,上写着,三十年前,禹凿龙门之时,有一条蛟龙东逃,潜入天湖池清水岩中,这条龙角尖直立,角上长有绿毛。舜曾等了三年没见它。这龙故意将肚子里的毒气慢慢吐出来,让舜帝不觉中吸入而中毒死去。舜嘱禹一定要除掉这条蛟龙。大禹看完遗书,气愤填膺。立即令火神伯益布下天罗地网,大力神应龙下天湖池去擒蛟。可恨那蛟龙就是不出洞。大禹急令用火烧。于是,大火烧了七天七夜,烧死了老蛟龙。青石岩也烧成了紫红色,在阳光下,如同西天彩霞一样美。激战过后,伯益想收回他的天罗地网,谁知绳子解不开了,那天河、北斗、游龙、狮子、麒麟等都留在了洞壁上。所以,紫霞岩的石壁上,至今有金龙戏水、玉凤朝阳、七星布斗、紫微排罡、犀牛望月、麒麟呈祥等奇观,岩洞口的石壁上有条绿角龙头,龙口里倾泻出天河泉水。据说,这就是跑到洞口被烧死的老蛟龙。那蛟龙死后,皮肉化成了肥土,肠子掉到紫霞洞底,弯弯曲曲,盘旋九转,变成了一条阴河,河水哗哗奔流,清而不浊,这是因为龙喝的是天湖池里的天河水,人称为“九曲黄河”。那龙骨,碎成颗颗骨珠,被山风吹进洞底,滚进九曲黄河之中,被河水浸蚀打磨,变成了洁白晶莹、五棱六角的小石子,黑暗中,拿灯笼一照,像颗颗红透了的杨梅,故谓之为杨梅石。7 M7 M. }7 X" b b( {3 g+ v! s$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