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当时交通不便、信息不灵通的条件下肯定有误差啊 |
绍弦宗亲所说的,我在前年已经与家义宗亲联系过,要他帮忙找一下,看看巴河现在有没有我村迁去的某一支,他说巴河没有发现明代迁去姚姓,所以我就没有再去问。道光二十三年的《南垣姚氏族谱》记:明信,文德公(德一)四子,母陈氏,行四,娶朱氏,继娶李氏,男二,文贞、武贞。文贞子二,景嘉、景化。景化出商湖广黄州巴河,入兵籍。景嘉子大汶每年往巴河看叔审一次,大汶无后,后遂不往而终。 X/ m: p, |( B0 u! G% p 也许谱记有错,也许该支后人已迁走。迁巴河时约公元1450到1500年间 |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2-28 13:21 编辑 # U7 f. f& C4 B4 G 回复 41# 姚家义 3 U1 I9 c" |- F/ t2 y6 Y A5 G t. w) h$ [- G / I9 ]1 _& X& e 我的疑问是:1,瓦屑坝和筷子巷是不同的地方。从源流来看,筷子巷应该在前面,瓦屑坝是明朝移民时才出现的地名,而筷子巷至少是宋朝就有了。所以,这二个地名是不能混同的。2,在南昌家谱上,有不少宗亲明朝时就去了鄱阳,都昌,但是,至今那一带没有一个宗亲回南昌寻根问祖。3,灵源老谱,记载了景化公去了巴河,正好巴河又有如此多的姚氏宗亲。4,浠水属于黄州,黄州几支姚氏来自南昌,不知有关联吗?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