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走遍四川

查看数: 27203 | 评论数: 139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2-10-21 18:12

正文摘要:

相如故里蓬安欢迎您! 7 u( C3 J) N2 o4 X3 A4 T6 ghttp://www.mala.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708182&fromuid=1354024

回复

蓬安姚波 发表于 2013-2-1 11:29:45
【漫游成都】之十六 参观建川博物馆
) I7 F" R) R& k* H& M. chttp://www.mala.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784038&fromuid=1354024
蓬安姚波 发表于 2013-1-29 09:48:28
蓬安姚波 发表于 2013-1-29 09:47:06
蓬安姚波 发表于 2013-1-29 09:45:32
蓬安姚波 发表于 2013-1-29 09:44:09
蓬安姚波 发表于 2013-1-29 09:43:10
蓬安姚波 发表于 2013-1-29 09:41:22
蓬安姚波 发表于 2013-1-29 09:39:33
蓬安姚波 发表于 2013-1-29 09:38:35
与欧洲古罗马大道相媲美,世界珍宝翠云廊。当年蒋介石下令:砍伐翠云廊皇柏者枪毙$ o9 T7 Y# ?; o4 X) z  A  U& [0 a+ I
( d0 [6 Z4 S3 {5 y

, R" c+ C- F. q    “翠云廊”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指的是位于四川广元、绵阳、南充境内纵横300里古驿道上的行道树群。这些被民间称为“张飞柏”、“皇柏”的古驿道树,树干巨大,千姿百态,昂首云天,像一条飞驶的绿色巨龙越山峦、跨沟壑,纵情遨游在剑门群山之间,被历代誉为蜀道奇观。中外专家考证认为,这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古老的行道树,可与欧洲古罗马大道相媲美,堪称“世界珍宝”。根据文献记载和科学工作者对现存古柏研究考证以及民间的传说,古蜀道上大规模植树有6次。
: `# ]3 Y) ^  p3 @5 V* [  第一次是秦朝。秦始皇修筑阿房宫,曾在蜀中大量伐木,蜀中百姓怨声载道,秦始皇为平民愤,倡导在驿道旁植树。他还下令在全国各驿道种植松柏,用以显示天子的威仪。此后群众便把这次植的树称为“皇柏”。据科学工作者考察,凡胸径两米以上的古柏,树龄约2000多年,应是秦代所植。
( V; u" ~& N' z3 k5 h/ e  第二次是三国鼎立时期。相传张飞当年为巴西(今阆中县)太守,军政往来频繁。当时的剑州(今剑阁)又是蜀都至中原的必经要地,为适应政治、军事上的需要,张飞令士兵及百姓沿驿道种树,军民同心协力,完成了植树义务。今天民间还流传着张飞当年“上午栽树,下午乘凉”的故事和神奇的传说。据考,翠云廊上两米左右的古柏当是“张飞柏”了。
' h" F, [+ U1 ^- V  F  o6 N  第三次是东晋时期。剑阁人民曾在驿道两旁大量种植松柏,当时叫栽“风脉”树。尚书郎郭璞为此写了《种松记》刻于石碑。这碑到了宋代,由于风雨剥蚀,当地人又请大文人苏轼重书碑文,今碑刻仍存武连觉苑寺内。估计翠云廊上一米七八左右的古柏就是这时所植。, f4 \. K7 H' h. D( |
  第四次是唐代。相传唐天宝年间(公元742棗756年),杨贵妃喜欢吃川南荔枝,玄宗皇帝命人快马加鞭,连夜运送。为保持荔枝鲜味,令百姓沿途种植柏树,剑阁人民又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栽补。使翠云廊初具规模。
+ \$ ], ?- Q, a2 v! ^. j; n  第五次是北宋时期。据《宋会要辑稿·方域·道路》记载:宋仁宗诏令:“自凤州至利州,剑门关直入益州道路,沿官司道两旁,每年栽种土地所宜林木。”又是一次大规模植树,并且延伸到了整个蜀道。( d, l% L2 L4 a9 W# b/ A
  第六次是明朝。明正德年间(1506棗1521年),李璧(字白夫)任剑阁知州时曾对南至阆中、西至梓潼、北至昭化的官道进行了整治,并沿路大量补植柏树。因而同治《剑州志》所载清人乔钵《翠云廊》诗序云:“明正德时知州李璧,以石砌路,两旁植柏数十万,今昔合抱,如苍龙蜿蜒,夏不见日。”翠云廊从此形成了宏伟规模。 1 }7 K8 {. I1 x
  翠云廊古柏能存至今日,与历代严令保护有很大关系。自有驿道和行道树以来,老百姓便以护路爱树为已任,这种优良传统沿袭到现在。山区人民把修桥补路、栽桑植柏看成一种美德,看成是为后人造福,因而也自有爱路护树的良好习惯。加之历代统治都也很重视对驿路驿树的保护,秦汉至唐就设有专人管理,到了北宋又颁布了管理行道树条例,据《宋史》记,南宋时还发布了“禁四川采伐边境林木”的诏令。明代又有“官民相禁剪伐”的政令。清代官府常派差役沿路巡察护树情况。“三百里程十万树”的形成,也是与历代官民的保护分不开的。
1 d2 z8 G/ I: y# n2 @" N  1935年,由于川陕公路的修筑,古柏损坏惨重,民众甚为痛愤,后来蒋介石知道后,也下令在古柏上悬挂木牌,发出了“砍伐皇柏者枪毙”的禁令。
9 n9 A/ s  X! C4 e  建国后,政府十分重视对翠云廊古柏的保护,采取果断措施,禁止任何人砍伐,颁布了古柏管理条例,还先后三次清理登记、挂牌编号;对枯萎和处于危险环境的古柏进行了加固维护;每年都要进行群众性防病、治虫、补植幼柏等工作。这些保护措施的实行,使翠云廊古柏延年益寿,更加生机盎然、茂盛苍翠。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8-16 15:2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