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康姚建国辨真伪 1、据此家谱记载,宝祐乙卯(误,即1255年。应为宝祐四年丙辰科,1256年),文天祥庭对第一文状元。 西石公姚琛,宝祐间进士,官翰林学士。 按:由于查不到西石公姚琛确切的中进士的时间。但是,可以断定西石公姚琛是进士。南宋末年战乱属特殊时期,史志失记也有可能。 2、根据此家谱《复得故谱记》一文记载,确有西石公姚琛修谱一事。 3、清姚振宗对《姚家埭家谱》中西石公姚琛宝祐间进士的小传没有提出怀疑。 4、整读姚波提供的全部家谱,感觉修谱者还是相当严谨慎重的。 如果西石公姚琛与文天祥是同年进士。那么,基本可确认文天祥所作谱序为真。与那些扯大旗做虎皮的情况要区别对待。 |
枣庄姚绍峰说文天祥撰谱序 宋开庆元年(公元1259),文天祥被授予签书宁海军(临安,今浙江杭州)节度判官厅公事。当时蒙古军大举攻宋,进围鄂州(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宋廷大震,宦官董宋臣主张迁都。文天祥尚未就职,毅然上疏请斩董宋臣,未被采纳。他从此不愿为官,几经推辞,到景定二年(1261),才接受了秘书省正字之职。在任官中,经常受到排挤,还得罪了权臣贾似道。 景定二年,文丞相年二十六岁,正是血气方刚,嫉恶如仇的年纪,他得罪权奸,仕途不顺,并且他一不位高权重,二不是德高望重,旁人避之尤恐不及,会找他为家族撰写谱序? 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二十一岁的文天祥中进士第一,成为状元。 可能正是因为文丞相中了状元,姚氏请他为族谱撰写了谱序。所以姚振宗公的分析可能是对的。 |
pszyyao 发表于 2022-4-26 19:23 枣庄姚绍峰质疑清会稽姚振宗的景定年辨正 @广州姚钟尧号老头子-18922427876 ,明白了教授,是景定二年不是景炎二年。 请看: 景定元年(1260) 文天祥公,二十五岁。四月,蒙古忽必烈即位。宋贾似道还朝,潜贬出知潮州。九月, 长子道生出生(广东下埔文氏族谱)。 景定三年(1262) 二十七岁。四月,供秘书省正字职兼景献府教授,又进校书郎。 景定三年(1262) 二十七岁。四月,供秘书省正字职兼景献府教授,又进校书郎。 景定二年,文丞相才二十六岁,姚氏就请他作谱序?姚振宗公把景炎二年猜想为景定二年,是不是有些牵强附会呢? |
枣庄姚绍峰质疑: 景炎二年,是公元1277年。 文天祥年表记载: 德祐二年(1276-景炎元年) 四十一岁。正月, 元军兵至临安,文武官员纷纷出逃, 天祥受任右丞相兼抠密使,都督诸路军马。二月初, 赴元营谈判, 遭扣留。恭帝与太后率百官降元。 二月底天祥于京口(今镇江) 脱险。五月初一端宗昰帝在福州登位, 改元景炎,天祥同授原职,因张世杰专制,感徒有宰相虚位,请辞未允。七月, 开督府至南剑州聚兵。 端宗景炎二年(1277) 四十二岁。正月移兵龙岩,三月一家梅州相见。五月举大军入赣,大捷于都克吉赣诸县。八月至永丰空坑兵败, 妻妾子女俱陷。十月收集散兵下汀州,十一月至循州,退屯南粤。 端宗景炎三年(1278-祥兴元年) 四十三岁。二月进兵海丰县, 命弟文璧攻取惠州。四月,年仅十一岁的端宗昰帝崩, 昺帝即位, 改元祥兴。八月,授天祥少保信国公, 任职依旧。封文母曾氏为齐魏国夫人。十二月被俘于广东海丰五坡岭。长子道生在惠州劳瘁, 年19岁。 祥兴二年(1279) 四十四岁。正月押过零丁洋并手书《过零丁洋》诗。 景炎二年,文丞相在力挽狂澜,竭力拯救南宋小朝廷之生死关头,还能有时间有心情为姚氏歌功颂德撰写谱序吗? 有些怀疑。 【尧曰:枣庄姚绍峰怀疑有理。清会稽姚振宗已对此做了辨正,见楼下3#)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