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素是北宋时期的基层官吏,生平也较为平凡, 他并没有被记录于《宋史》,《墓志》是唯一了解其人的留存资料。姚素作为基层官吏的生平资料,也为研究北宋 基层官吏情况提供了参考。 《墓志》的撰写者宋京及书写者苏元老少有笔墨留存,《墓志》则成为研究两者的重要资料。 |
pszyyao 发表于 2021-9-22 18:49 由成都宋京述所撰《姚素墓志》可知: 大观庚寅(宋大观四年庚寅,即公元1110),始识姚安礼于遂宁。重和戊戌(宋重和元年戊戌,即公元1118)前年安礼死于勤事。宣和己亥(宋宣和元年己亥,即公元1119,安礼之子宾求铭。 姚氏远祖洪,仕后唐,阆州建保宁军,洪将千兵戍之。自洪至惟一七世乃徙广安之渠江,是曰安礼之曾祖。惟一生俨,善阴阳家学,是曰安礼之祖。俨生正朋,慷慨有侠声,是曰安礼之父。 安礼生于治平元年(宋英宗治平元年甲辰,即公元1064),年十四时,郡掾张思谨,吏诬以臧,事连其父,安礼白母,造狱代父,对吏不能屈。思谨得辨,闻者壮之。既冠,游太学,得试户部,复下第怀亲而归。……,卒于政和丙申(宋徽宗政和六年丙申,即公元1116)六月九日也,享年五十二。安礼名素,初娶黎氏,元丰检正官侁之女。再娶陈氏,朝奉郎仲通之女。皆有闺行。男二,曰宾、曰宏;女一,适坊州教授陈彦卓。今卜以宣和庚子(宋徽宗宣和二年庚子,即公元1120)四月十五日葬于渠江路远山之阳。 |
pszyyao 发表于 2021-10-12 10:30 [宋]姚肩 南宋时枝江令。四川人。 南宋时期,姚肩任枝江令。当时,金兵大举南侵,一路烧杀抢掠,枝江境内不断有金人大肆掳掠,百姓遭受 ,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姚肩作为枝江令,极为主张抗金,并为之奔走,组织力量,打击金兵,保卫家乡。 姚肩为官清正廉洁,注重为民办实事。在南宋兵荒马乱的岁月里,他处处关心人民的疾苦,深得人民信赖。 清朝时枝江学者杨际春曾作诗《姚肩赞》: 有宋贤臣,试于剧邑, 既优于学,尤富于德。 内抚百姓,处捍牧国, 民歌其政,载彼丰碑。 姚肩死于任所。据清乾隆五年《枝江县志》记载,他的墓在上百里洲。 |
pszyyao 发表于 2021-10-12 10:30 姚伷(?-242),三国蜀汉大臣,字子绪。 三国蜀汉大臣,字子绪。先主定益州后,为功曹书佐。建兴元年,为广汉太守。丞相亮北驻汉中,辟为掾。并进文武之士,迁为参军。亮卒,稍迁为尚书仆射。时人服其真诚笃粹。延熙五年卒。 籍贯:益州巴郡阆中[今四川阆中] 官职:尚书仆射 终属蜀汉 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姚氏)1981位 http://bbs.yaogen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216&fromuid=4 |
pszyyao 发表于 2021-10-12 10:30 歙南四川姚姚士龙 指出:昌乐尧沟姚氏博兴支,赫祖于元朝末年生于四川省綿竹縣城西祝溝姚家村。 尧曰:@古歙(四川姚)姚士龙 昌乐尧沟姚氏博兴支,与山东高密姚氏(姚网版主姚中东之族)是同宗同支。 赫祖于元朝末年生于四川省綿竹縣城西祝溝姚家村。 赫祖不是南宋,所以等你详说。 山东这支姚,最特别之处是,同一辈的字辈是4个字的四言句。 |
pszyyao 发表于 2021-10-12 16:28 @姚松勇 谢谢 汉武帝元鼎二年时(公元前115年)汉安郡 东晋时(公元346年)汉安县,今江安县。 符县,今合江县。 今广西玉林市,古时也有符县。 |
pszyyao 发表于 2021-10-12 10:37 歙南姚士龙:教授, 其实在西汉元鼎二年时(公元前115年),就有汉安县郡姚族存在了。 |
pszyyao 发表于 2021-9-22 18:49 @古歙(四川姚)姚士龙 “我观察好久了。”——因为你们安徽歙南武担姚的始迁祖是宋代成都人,故称为“深渡四川姚”。这也是四川宋代有姚的佐证。 |
pszyyao 发表于 2021-9-22 18:49 四川广安市协兴乡出土《姚素墓志》 http://www.yaogens.cn/porta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7492&fromuid=17165 (出处: 姚氏宗亲网) @古歙(四川姚)姚士龙 四川早在宋代有姚氏家族,今有其后裔?是不是文献有载的最早的姚族。当然,这,不计三国蜀汉的姚姓官员。 @川~姚波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