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由清榜眼姚颐求知江西泰和县姚氏情况

查看数: 1368 | 评论数: 7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20-8-13 12:00

正文摘要:

由清榜眼姚颐求知江西泰和县姚颐之族今况 求知江西泰和县姚氏情况       姚颐,泰和人,字雪门,一字震初,号雨春轩、息轩,乾隆三十一年丙戌科一甲二名进士(榜眼),有《雨春轩诗草》。 ...

回复

wangfan9620 发表于 2021-11-15 09:59:07
pszyyao 发表于 2021-11-3 22:49
你指出2错误:
      1,姚颐并未担任过吉安知府,清朝时已有籍贯回避政策,一般不会回籍贯所在地 ...

姚颐曾任蒲州知府,非山西知府。 另外湖北学政这一段,搜遍资料也同样未查到,仅知其任湖南学政,不知您的资料来源是哪里 我再去稽考。
pszyyao 发表于 2021-11-3 22:49:08
wangfan9620 发表于 2021-11-3 10:28
内容有错误。姚颐并未担任过吉安知府,清朝时已有籍贯回避政策,一般不会回籍贯所在地当官,吉安府志也无 ...

       你指出2错误:
      1,姚颐并未担任过吉安知府,清朝时已有籍贯回避政策,一般不会回籍贯所在地当官,吉安府志也无其当地为官记载。
      2,山西是省,只有巡抚,没有知府,同样无稽。——山西是省,有几个府。说“出任山西知府”,笼统些,并没有说“出任山西巡抚”。
还有其他错误吗?

wangfan9620 发表于 2021-11-3 10:28:28
pszyyao 发表于 2020-8-13 12:21
清榜眼姚颐,未入张典和臧典。应当宣扬之。 姚颐(清朝时期)    字震初,号雪门。吉安太和(今江西省泰和县 ...

内容有错误。姚颐并未担任过吉安知府,清朝时已有籍贯回避政策,一般不会回籍贯所在地当官,吉安府志也无其当地为官记载。其次,山西是省,只有巡抚,没有知府,同样无稽。
pszyyao 发表于 2020-8-13 16:49:56
pszyyao 发表于 2020-8-13 16:46
湖南平江长田姚氏族谱载," 頤題於長田”

    姚颐,泰和人,字雪门,一字震初,号雨春轩、息 ...

姚颐的诗作
来源:《晚晴簃诗汇》

姚颐,字雪门,泰和人。乾隆丙戌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历官甘肃按察使。有《雨春轩诗草》。

观大兴师所藏宋椠施注苏诗本敬题其后

漫堂昔镂苏诗集,标名注者吴兴施。
天吴紫凤剧颠倒,初白菴主为诟訾。
庐山真面在何许,嘉泰遗椠空嗟咨。
欻然满堂色皆动,谁其藏者今吾师。
司谏绝识名当时,该洽助以吴顾禧。
都梁太守广年谱,如善注《选》家学贻。
序笔亲邀渭南伯,楷法特倩安抚司。
不辞独反乌台案,要令家习眉山诗。
我观宋人所注集,颇多神明相护持。
临川功臣雁湖李,元代镌梓今犹垂。
黄笺陈疏重天社,帙飘版落惟宋祁。
山谷更传二史笔,外集别集全豹窥。
苏之注者尤号夥,唐赵沈黄俱劫灰。
梅谿卅卷特完好,誵讹或恐赝鼎为。
自非施家作述力,景星凤皇争睹谁。
惜哉十二仙人珮,风烟缥缈何年飞。
正如槜李李太仆,五百家注韩退之。
留余仅此吉光羽,彫残又饱蟫鱼饥。
简蟠科斗文字缺,行乱蚯蚓形模欹。
虽然断圭总至宝,如九石鼓余庆归。
吾师论诗脱臼蹊,妙抉骨髓遗毛皮。
浣花旧编已断手,笠屐新图行洗眉。
他时双璧照艺苑,明星千古开云逵。
会当从师校且读,不数上空由仪词。

(朱竹垞题宋氏本诗云:"上客。为补由仪词。"谓邵子湘也。)

开元铁牛歌

大缆连连两岸曳,牛人执鞭牛努力。
大河汘汘四野流,黄沙裹牛牛人愁。
厥初开元全盛日,朝贡合杳商旅溢。
大编艘舰便车徒,河上三桥此其一。
赋晋一鼓铸岂任,合铁几州牛始出。
四关之西四河东,柱作苍擎山作礩,
津迎天子祀汾舆,赞出从臣大手笔。
壮哉此物尤赑屃,巨灵当头那敢叱。
自从高岸深谷沦,求牝求牡牛失群。
皇皇左牵右谁挽,落落孤渚四今存。
今年秋涨地轴裂,蛟龙怒吼鼋鼍翻。
长风助号浊浪底,老牛力竭吁何言。
噫嗟乎,
呼汝以牛应以牛,汝身虽铁心不铁。
张公神剑有时合,象罔玄珠求还得。
何时八牛复旧观,突兀便见对岸立。
约束浮梁免漂泊,付与勾管使者重驱策。
不然将伯无助何所庸,不如倏忽化作黄犊供三农。
浊泥五斗腴所锺,伫令家家年岁丰。
我亦从今不拟横笛效野牧,但愿年年鞭春长作多牛翁。

pszyyao 发表于 2020-8-13 12:21:05
pszyyao 发表于 2020-8-13 12:10
湖南平江长田姚氏族谱载:
        颐,号雪门,江西南昌府泰和县人,榜眼 。
       頤題於長 ...

清榜眼姚颐,未入张典和臧典。
应当宣扬之。
姚颐(清朝时期)    字震初,号雪门。吉安太和(今江西省泰和县)人,清代榜眼,官员。
     姚颐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丙午科举张书勋榜登进士第二人,世称榜眼。
     姚颐自幼好学,刻苦发奋读书。其于干隆二十四年(1759)参加乡试,考取举人。五年后,赴京会试中式,姚颐与会元胡珊等十名一道呈进,殿试钦点一甲第二名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姚颐入鼎甲之后按常例,授翰林院编修。后应外任贵州乡试考官。乾隆三十六年(1771),姚颐出任该恩科会试同考官。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任会试同考官。干隆四十年(1775),姚颐再任会试同考官。干隆四十一年(1776),出任知吉安府。乾隆四十二年(1777),姚颐出任提督湖南学政。当时正值省试,士子们云集城门,他大开城门接纳众学子,教诲他们,并表示一视同仁。在督视学政之时,姚颐清风廉明,世人称颂他“风宪”。
     姚颐以儒雅治理文风,宛如秋霜冬雪变为和风甘霖,亘古未有。姚颐顾念士子,每日晋见,却从未干任何私事。并非只因为相信他律身严格,也是大家敬仰他,深深地爱戴他,所以不忍心用不肖的心态窥视他、小看他。姚颐说:“名声其次,爱才就是要真爱。总而言之,当今自己要知道自爱。”士子们都传颂此话。凡他所到之处,正文体、重仪规、见考生、掖孤寒,与众讲画,士皆敬服。
    乾隆四十三年(1778),姚颐出任山西知府。他先后在京城三次任礼部会试同考官,升任詹事府左中允,入值上书房,久侍皇帝身旁。当时人都有以为非同一般。后来,正直的他因与朝中权贵不和,出上书房,累任官职先后为左春坊左赞善、右中允、左中允、官至按察之职。
    姚颐在视察湖北学政时,对有关部门法纪严明,依法痛惩违犯的官员。他曾经说:“法治用于已经做成的错误,不如禁止在还没有犯错误之前。”在监督科考时,凡试卷有图书记号的,如同关节,虽然是佳品也一律不録用。尤其对复试,更加严格。
姚颐对自己十分严格,而其爱惜士才乃出于天性。诗文优秀的就称赞不已。而且不用口试。他时常教诲他们立身、行己、作人要向古代贤人学习。姚颐告诫守门断吏,不得堵塞前来拜访者,只要报上名来就来者不拒。他设酒款洽,和霭待人。他精于识鉴,一旦发现贫寒学子是可造之材就提供膏伙,亲自着中授教他们。依赖姚颐而成大业的人十分多,可谓桃李满天下。他曾对诸生说:“凡人自待如上峻峭阪,前脚踏实,后脚纔可以移动,否则是要翻下去的。
    姚颐一生推崇从善如流,登第为善,用此去教育后人。他任满离开湖北时,广大文士都很想念他,后为他建了《去思碑》。

姚颐赴湖南廉察大公大儒,当地百姓都知道他爱惜学子,也必定能爱护平民百姓。姚颐的确善断,屡屡昭雪冤狱。官吏皆慑其而不敢为奸。
    后数年,姚颐赴甘肃任职,病逝于访使任上。因为没携带亲属家眷,他的丧事和费用全部都是由湖北人王经纪承担,直到将姚颐的灵柩送回千里之外的故乡。时人称这是他平生爱士所获得的回报。
    姚颐具有极高的文学素养,善写诗,诗宗苏东坡、黄山谷,一洗铅华粉饰之陋习。姚颐也善长于古文,其文风清淳似颖滨、且兼欧阳修公的飘逸宕荡。
    姚颐著作很多,有《雨春轩诗草》等。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5-18 22:4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